Category: 编者心

  • 感恩節剛過,今年《舉目》雜誌最感恩的是,3月初新網站正式上路,9月底推出微信平台。這標志著《舉目》在邁向新媒體、迎向e世代造就門徒方面所作的努力,非常感謝幾位專欄作者的參與和委身。

    閲讀全文…

  • 最近遇到一位熱心的讀者,他建議我應該多看各類主內雜誌,將好的文章收集起來,在《舉目》上轉載。他說,許多很棒的文章,刊登一次就沒了,太可惜,若是藉《舉目》的平台廣為流傳,是彼此都有益的事。

    閲讀全文…

  • 在香港參加教會領袖會議,遇見一位來自內地的牧者。他告訴我,他讀過《舉目》59期,而且還讓全教會的同工,大家一起來學習《舉目》。我聽了有點兒懵:學習《舉目》?為什麼?《舉目》是雜誌,不是教材啊!

    閲讀全文…

  • 這期《舉目》的主題是“環境保護有救嗎?”主題是大家一起決定的,但是標題是我寫的——我喜歡用問號,而非句號;在議題上,我傾向引入反思和探討,而非單向權威的教導。主題決定了,但是誰來寫呢?誰能透過基督信仰的“眼鏡”,來探討這個專業議題呢?尤其是,這似乎是一個華人教會不太熟悉的範疇!我只能禱告。然後,漸漸地,從解經到實踐,5篇文章如一體的5個面,出乎意料地自然形成了一個群組。

    閲讀全文…

  • OC舉目微信,是趕流行?還是更佳服務? 根據資料顯示,在2012年,全球網民已達24.06億。在中國,2012年網民有5.64億,其中74.5%為手機網民,數量是4.2億人。 微信(WeChat)是中國騰訊公司在2011年1月推出的一個免費軟件,它融合了手機和社交媒體、個人與機構。微信能與好友分享文字、圖片、照片和視頻,並支援分組聊天和語音對講等功能,以及一對多的消息傳播。微信推出一年,在2011年12月,用戶已達5000萬,截至2012年底,註冊者竟突破了3億。 以我個人有限的網上經驗,認為微信不但即時,而且超越新浪微博(中國式twitter)140字的限制,適合分享更具深度與細節的信息。微信也如臉書(Facebook),互動親切且具個人性,方便維繫、分享和發展友誼,但似乎比臉書更為隱秘。 2013年春末,[海外校園機構]為了方便讀者手機閱讀與增加互動,推出OC系列精品的微信平台,每日發佈的文章選自《舉目》雜誌、《海外校園》雜誌、OC愛看網、OC愛夢想和OC愛問網等。但為了使平台更具針對性,對OC好友們提供更好的服務,2013年8月,我們申請了“OC舉目”微信公共帳號,結合《舉目》雜誌與“建造教會領袖”材料,於9月底正式推出,對關注者按時發送有益於生命造就的信息。 我們知道,基督信仰不僅是理性的材料,或是感性的經驗,而是透過人與上帝,人與己,人與人,以及人與世界的互動,來展現其生命本質。《舉目》雜誌不但以文字來記錄信仰的思考或心得,更需要讀者的回應,來豐富平台上的討論。在這方面,微信提供了另一個讓讀者與作者、讀者與編者、讀者與讀者……以及讀者與自己的親友之間,多方溝通的管道。 換言之,建構微信平台不是在追流行,而是深切希望藉著“OC舉目”微信平台的開張,提供您一個更完整的服務。 “OC舉目”微信平台: 微信號(WeChat ID):FollowChrist 微信公共帳號(WeChat Official Account):OC举目(在微信平台上搜尋,要使用簡體字)  

    閲讀全文…

  • 最近這些日子,微博上的熱門消息之一是,李開復得了淋巴癌。這位前谷歌公司全球副總裁,在微博上寫了很經典的一句話,“在癌症面前,人人平等”,好一句“人人平等”!

    閲讀全文…

  • 這兩天為了準備《OC舉目》微信平台的推出,重新整理過去《進深特刊》上的文章。《進深特刊》也就是《舉目》雜誌的前身,是針對當時大批初信的基督徒編輯的,從1997年至2000年共發行了8期,主題分別是:罪、信、生命、成長、教會、順服、無悔、生根。

    閲讀全文…

  • 近日,在洛杉磯基督徒中,大家都非常關心的一件事,就是Matt & Grace Huang夫婦,被囚禁在中東卡達的監獄,罪名是餓死他們領養的9歲的迦納女孩,如果罪名確定,他們可能面臨死刑。

    閲讀全文…

  • 因此,《舉目》雜誌2014-2015將用兩年的時間,探討“屬靈基本功”。2014年將先談生命長進、讀經、禱告、認罪、聚會、肢體生活等,我們會從聖經和教會歷史中的榜樣來談,也希望弟兄姐妹有真實經歷的分享。盼望藉此提醒大家重視,也一同來操練。

    閲讀全文…

  •   捐腎者 在巴拿馬參加華福主辦的泛美宣教大會時,遇到一位姐妹,她來參加我的文字講座。 這位女士身材瘦削,臉上總是因為笑容而放光。她告訴我,目前平均約半年住加拿大,替一個宣教機構工作,另外半年住巴拿馬,在一個神學院中服事。 這次會議是借用一個大型的旅館。旅館的建築圍繞著一個極為漂亮的游泳池。我們每天數次,揮汗繞過游泳池,去參加各種聚會和吃飯。終於到了最後一天,有一兩小時的空檔,讓我們這些帶了泳衣的人,可以下池鬆弛一下。我注意到這位姐妹,她抬著頭,熟練地在水里來回和聊天,毫不見疲態。 我問她,是不是身體很好,常常鍛煉?她愣了一下,彷彿重來沒想過這個問題;她略微遲疑後回答:“是啊,我好像一直都蠻健康的。”然後她很興奮地問我:“你猜我幾歲?”答案是:72! 她告訴我,她從未結過婚,但也不算是“單身”,因為她一直有主內同伴,彼此照顧。她還告訴我,她曾將一顆腎,捐給了一位牧師。 我當時驚異地有點反應不過來:一位精神爍耀、喜樂充滿的“耆老”,卻是一位單身生活豐富,大方捐出一顆腎的在職宣教士? 透過媒體,每一天,我們可看到許多悲慘的、不公的、令人氣餒的,或令人毛骨聳然的報導;但同時,也有許多基督徒在默默見證上帝的恩典和大能。我們需要有人來記錄、傳揚這些故事,給世界、甚至也給主內的肢體,更多的光亮、鼓勵與希望。 註:附圖是在巴拿馬聚會時,借用的酒店游泳池,當地基督徒有很好的職場見證,建立良好的社會關係。酒店泳池內常有其他住客歡樂地隨音樂沉浮,我們卻多半只能望水興嘆。

    閲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