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事奉篇
-
很多差会领袖困惑地问:“为什么我们向上帝求弟兄,蒙召的却都是些姐妹?”“汉子们哪里去了?”这恐怕也是绝大多数差传机构的困惑。关键并非在于奉献自我的女性太多,而是委身大使命的男性太少。
-
每一集的最后一段,我总会问每位受访者,“您对‘宣教’有没有特别的定义?”(What is mission for you?),即宣教对他(她)来说,到底是什么。令人惊讶的,这百来位人物,几乎对宣教都有着不同的感受,也有不同的定义。
-
其实在整本课程中并未特别着重同文化、近文化和跨文化的区分,而且在整个课程结束时,引用“使命人生”指出胸怀普世的基督徒和教会可以有的4种生活方式:前往(Going),欢迎(Welcoming),差遣(Sending)和动员(Mobilizing)。问题的重点不在于一位胸怀普世的基督徒该去哪里,参与什么事工,而在于个人与神为友、委身于神的宣教使命。
-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宣教,最重要的是抓紧一个原则:一切最终的目的是抱持着“荣耀神”的心志,参与“神的宣教”。
-
所以教会必须人人总动员来传福音,并且要从自己的社区和职场开始。换句话说,宣教不再只是差派少数宣教士出去,宣教的工厂也不再只是远方未曾听闻福音的地区而已。
-
以耶稣的标准套于今日,就是我们接待一个浑身有气味的游民的态度,跟接待外请讲员的态度,应当并无二致。人看人时,总是先看见跟自己有差异的地方。当教会如此行时,她与世界的本质性差异,就被彰显出来了。世界不可能看不见这践行出来的爱,就像人们无法对耶稣那颠覆性的接待举动视而不见一般。
-
以往谈到宣教,通常是包括同文化、近文化和跨文化,但教会中一些会友参加过著名的宣教课程Perspective和Kairos后,回到教会,只认定跨文化宣教才是宣教,从事跨文化的宣教士才算宣教士。这种看法也影响到教会的宣教策略,只支持跨文化的事工和宣教士。请问:你如何看待此事?
-
作为海归,我们要在历史的长河中,看清自己的位置和使命,这是我们的格局。
-
我曾经问神:“你要我做什么来服事你?是司琴、领唱、还是离开敬拜组?”我永远不会忘记心中升起的感动:“你做什么我都开心,但是你愿意‘给’吗?”
-
普世教会是指古今中外所有相信基督的人属灵上联合的个体。普世教会明显不是实体的,是一个抽象的属灵概念,不受地理的限制,网络教会显然是在普世教会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