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見證
-
阮鴻 本文原刊於《舉目》48期 昨天在車裡唱《In Christ Alone》,唱到“No power of hell, no scheme of man, can ever pluck me from His hand. Till He returns or calls me home, here in the power of Christ I’ll stand”(大意:沒有地獄的力量,也沒有人的奸計,可以把我從主手中奪去。等到祂再來或者招我回家之前,我決意靠主得力),眼淚突然不可遏止地流下來。 唱不下去了,只好停了一會兒後,重新來過。沒想到流淚更多。無法繼續唱,只好揩著滿臉的淚水,不好意思地對先生說:今天怎麼回事?丈夫笑笑說:你有沒有意識到,你最近情緒太緊張,沒有在主內安息。這是聖靈藉此方式教你釋放呢!把重擔交給祂吧。 我不知道他這話由哪兒說起,但學著在主裡完全順服,的確是我近年來沒過關的功課。丈夫不是個多話的人,但他在關鍵時刻說的話,常令我深思。我想這正印証了聖經說的:丈夫愛妻子,如同主愛教會,使她蒙恩。 最操心的是什麼 晚上,我認真問了自己一個問題:你每天大腦裡想的最多的是什麼?你最操心的是什麼? 我仔細檢查了一下,發現我想的最多的、令我日日焦慮的,都是我無能為力的事情。遠到天涯,近在眼前,沒有我不操心的事:美國眾議院對全民醫保的投票,奧巴馬 總統接見以色列總理;次貸危機造成的震蕩持久綿延,世界範圍內經濟市場回彈乏力;中國的博士畢業生買不起房子,貧苦農民賣血供兒讀書;前天收到尋找失蹤少 女的郵件,昨天又有了教授未獲得價值認同而跳樓的消息;東南亞大旱,沙塵暴越刮越凶,會不會把某些都市從地上抹去?論壇上總有人以各樣的方式詆毀耶穌基督,於是我加入激烈論戰,夜不能寐…… 細數之下,頭大如斗。我意識到,原來我每天都是在這些不幸的消息裡打滾周旋,形成惡性循環,以致疲憊不堪。 沒人付我工資來掂量這些事,是我義務操心。人們發工資給希拉里‧克林頓,要她這個國務卿關心這些事,還要看她高興不高興。我瞎忙個什麼呀?何況,這些事操不 操心,大勢可能都一樣,天地若要廢去,便要廢去,連日月星辰都要像用舊的衣服,捲起來扔在一邊,何況本來就微小如芥菜籽的我們?這樣想來,我的憂慮,真是 自找苦吃! 思緒東衝西撞,突然又一次撞到了關於2012年耶穌再來的傳言。主耶穌再來的日子,除了父神,自然沒有人知道,但我們知道這日期已經靠近,而且我們知道不經意間祂就來了,如同閃電,須時時警醒。 我這下子不僅憂慮,且緊張了,使命感更強了。可使命感和社會現狀的差距,理念與能力之間的差距,又直接把我的情緒送進了更深的低谷。 忽然覺得被自己日日憂思的世界無情捉弄、徹底矇騙了。我發現了自己的可憐與好笑,我所能做的,難道就只剩下放棄嗎? 這復活節前夕的自我靈命考察,名副其實是對自己來了一次思想的大清理,清理之後,發現自己一無所有!我徹底真空了。我審判了我天天思慮的東西,然後否定了它 們在我腦海的合法居留,於是我驅逐了它們。我失去了它們,我那可憐的思想也失去了賴以生存的溫床和戰場。我躺在床上,兩眼空洞,望向迷蒙黑夜。我成了真正意義上的棄兒! 恍惚中也不知道是雨還是風,一晚上都在窗外拍拍打打。夢中充滿了各種奇怪的聲音,不能分辨是是非非。我睡得不好,表現得正如一個虛無者應有的姿態,半睡半醒之間,站在自己的廢墟上,虛弱不堪。 春日撲了個滿懷 早晨掙扎著早起,因為要趕去參加復活節的詩班活動。如同每一個疲累的早晨,我已經習慣於疲憊,習慣於忍受。我對自己說:一切都會過去的。等到主來,或者回歸天家,總有一天會得到完全休息。…
-
悠悠五千載,莘莘學子心。 基督救贖在中華,恩澤我學人。 聖工辛苦事,主愛情愈深。 培訓學神恩膏在,吾輩成新人。
-
女兒南生小孩,我從美國去了加拿大。 沒想到女兒因生產意外,命懸一線。她全身插滿了管子,不能說話。小嬰兒嗷嗷待哺…… “孩子,別怕!有爸爸在,一切都能搞定!”我在女兒病床前這樣說。
-
本文原刊於《舉目》66期 王志希 為何要制定讀經計劃 每年,“渴慕神”(Desiring God)、“福音派聯盟”(The Gospel Coalition)等美國福音派的重要網站,都推出各式各樣的“讀經計劃”,供信徒選擇。例如,影響鍾馬田(Martyn Lloyd-Jones)、斯托德(John Stott)等甚深、19世紀英格蘭牧師麥琴(Robert Murray M'Chenyne)所制定的麥琴讀經計劃(M'Cheyne Reading Plan)就很不錯。卡森博士(D. A. Carson)就此所做的2年期修訂版,即成為我去年和今年讀經的依憑。 制定讀經計劃,為的是讓我們更有目標和動力、更平衡地閱讀聖經。聖經實在是信仰生活的關鍵,我們需要藉著從上帝而來的智慧,從聖經中更深刻地認識上帝,並渴慕祂,以祂為至終的福樂泉源。所以,我們應當找一個適合的讀經計劃,然後持守。 閱讀屬靈前輩的著作 除了有適合自己的讀經計劃之外,我們也有必要閱讀屬靈前輩的著作。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基督教貴族公開信》(Open Letter to the Christian Nobility of the German Nation)中提醒我們,之所以要閱讀屬靈前輩的著作,是因為這些著作像是“路標”或“地圖”,讓我們認清前面的路。否則,我們或者會迷路,或者要花很長的時間,才能找到正確的路。“我們閱讀屬靈前輩的著作,是要透過他們的著述明白上帝神聖的話語。”(約翰‧派博,《至高喜樂的傳承——在恩典中得勝的人》,p. 27。以下引用皆出自該書。) 在讀書的時候,不要只追求數量和廣泛程度。因為“太過廣泛的閱讀,反而會令人困惑,而且不能使人受益。它會使學生的思想四處飄蕩,因此,也就沒有重點”,而“一個學生要是不想浪費勞力,那麼就必須反復閱讀一些優秀作家的作品,直到將作品中的精髓完全吸收過來”(p. 93-94頁)。 路德提醒我們,屬靈前輩的著作固然很好,但它們僅僅是“路標”或“地圖”,是“工具”而已,不是、也不應當是我們的目的地——我們至終要回到聖經本身去認識上帝。如果我們只停留在屬靈前輩的著作上,那“我們就像是只閱讀路標,卻從未真正行路的人”(第57頁),是“買櫝還珠”。 換言之,屬靈前輩的著作,是“在山谷中附屬於泉源的小溪”(第93頁),“唯有上帝的話,才是需要我們去辛勞挖掘的泉源”(第57頁)。所以,我們當讀屬靈前輩的書,更要回到聖經本身。 藉“禱告”支取“恩典” 只有讀經計劃以及屬靈前輩著作的指引,還不足以讓我們真正明白聖經,以及聖經所啟示的上帝。在路德看來,我們研讀聖經不僅要投入智識上的努力(理性),更要在靈性上投入時間(恩典)。 易言之,不是靠自己的努力、智慧和才幹,就可以讀懂聖經。我們更得切切禱告,懇求聖靈啟示我們明白聖經話語,“把我們所有的學習都浸透在禱告中”(第109-110頁)。舊約《詩篇》也一再教導我們,要禱告求上帝開啟我們的眼睛(《詩》119:18),賜予我們悟性和理解力(《詩》119:34),使我們明白奇妙之事(《詩》119:18、27)。 因此,路德給出建議:“你們應該完全棄絕自己的感覺和理性,因為人無法靠這些讀懂聖經……你們需要跪在自己的密室裡,帶著謙卑和迫切的心,透過耶穌基督向上帝禱告,祈求上帝用聖靈來光照並引領你們,給你們悟性。”(第110頁)派博指出,在這一點上,路德的研經方法與他的神學觀是統一的:研讀聖經至關重要之處,在於藉“禱告”支取“恩典”。 路德的榜樣與勸勉 路德在研讀聖經上是我們的榜樣。路德回憶自己早年的日子時說:“那時我還年輕,我一遍又一遍地反復研讀聖經,做到爛熟於胸,甚至可以立即指出任何一節經文的出處。”(第93頁) 1533年,路德寫道,自己每年要通讀聖經2遍。據黑克‧歐伯台的研究,路德一年讀2遍聖經的習慣,至少堅持了10年(p. 93-94)。 路德的勸勉,通過派博牧師的筆,穿越了時空,提醒21世紀的我們:“事實上,你聖經讀得再多,也不能嫌多;內容讀得再仔細,也不能嫌太仔細……將學到的內容活得再好,也不能嫌太好……魔鬼……世界……以及我們的肉體,都在瘋狂地與我們作對。所以,親愛的弟兄姊妹,親愛的牧者和傳道人,你們要禱告、讀經,要仔細研讀聖經,要勤奮……”(p. 102) …
-
我與老公在高中時即相戀。婚後4年,我們有了活潑可愛的兒子。我們的生活雖然平凡,但也平順。然而,自從老公被診斷出骨癌那一刻,我就知道,我們的人生已經不可能再“平凡”,人生之旅不再是一帆風順了。
-
2002年,退休的張平姊妹,在北京想收集基督信仰書籍供應基督徒。上帝藉著上面的經文感動她,奉獻出自己的住宅,改造成“溪水邊書屋”(註),成為北京第一家基督徒書店。
-
我成為主裡的“新生嬰兒”,並不是因為有什麼特別的神蹟發生在我身上。然而我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在接觸耶穌基督以後,聖靈是如何慢慢浸潤我的心靈。
-
大學期間,我雖也被一些女孩子吸引,但總是被當年的誓約所提醒:我要找一個真正認識上帝、能委身的基督徒為伴侶。她必須從小信主(因為我不懂得流行歌曲、不懂得打扮、不懂得車子、不看電視、不看電影……若非從小信主的姊妹,肯定會覺得我像木頭)……
-
我出生在中國北方的農村。兒時的記憶,就是清貧的生活,父母在田裡辛勤的勞作,還有傳統節日的喜慶,和奶奶祭拜神靈時的虔誠。
-
本文刊於《舉目》64期 亞西納 昨晚接到J的電話,講起最近一個月,在交友網上,認識了一個條件非常優秀的弟兄W,將近50歲,從未結過婚,在美國一個很大的航空公司做高級主管,並在知名的大教會固定聚會。 我一聽,腦子“轟”的一下子幾乎要炸開。W! 又是他! 找對了人? 我七、八年前經歷了離婚的挫折後,開始認真信主。這幾年隨著年紀漸漸增加, 看到許多弟兄姊妹網戀成功、組成家庭,很是羡慕。我所在的教會,單身姊妹大大多於單身弟兄,因此我參加了一個基督徒交友網,期望遇到合適的人。 很快有一些弟兄,跟我網上聊天。 因為大家都是大齡,都以結婚為目的,所以態度都很認真,會把重要的事項,比方對金錢的看法,對工作、家庭、子女教育的看法等等,先瞭解清楚。合適的,就見面;不合適的,就不浪費彼此的時間。我覺得這種交友方式,非常實際、有效。 這樣篩選了幾個人之後,碰到W。他主動和我交談,告訴我,他是虔誠的基督徒,一直有當牧師的夢想,常常勸我多禱告、讀經。我講了我的價值觀、人生觀,以及期望將來開放家庭,接待教會的弟兄姊妹。他都贊同。 我又提醒他,他從未結過婚,我離過婚,不知他是否介意。他說完全沒有問題。他說他和有孩子的人都約會過,離婚根本不是問題。這些因素,再加上他的條件優秀,一表人才。我十分欣喜,以為找對了人。 不太對勁 我們約會了好幾次,每次都玩得很開心。但是漸漸地,我發現不太對勁。他說他是虔誠的基督徒,但他從不跟我讀經、禱告,聖經中哪本書在哪裡都找不到,連主禱文都不熟。 他對人很不尊重,等紅燈的時候,常常急到恨不得碾過還在人行道上的人。 他稱街邊賣藝的為“怪胎”。有一次晚上約會,我沒有帶外套。他建議我去買一件先穿穿,第二天再退貨。他還時有髒話掛在嘴邊。 我常常因他的表現而吃驚。但是,想到自己年齡不小,適齡的弟兄大多成家,選擇餘地不多,就安慰自己:只要他信主,定期去教會,他的生命一定會慢慢成熟,不良習性也會改變。 有幾次,他說他要出差,想帶我一起去旅行。但他只訂一個房間。我說不行。他恨不得立刻去Las Vegas註冊結婚(賭城拉斯維加斯,可快速申請結婚。編註)。我對Las Vegas非常反感,也沒有答應。 我提出:既然我們在認真交往,甚至在考慮結婚,那麼首先要做的,是參加婚前輔導。他滿口答應。然而每一次我預約課程的時候,他都說時間上有衝突。甚至,約好了,他也都臨時有事,將課程取消掉。 他一直都只用短信跟我聯繫。我問他為什麼不給我打電話,他說他每天開會要說很多話,不想再說了。平時,我很難確定他人在哪裡。他說他在航空公司工作,常常飛來飛去,所以找不到他是正常的。 漸漸地,我發現他非常神秘,比如,他不斷地收、發短信。有一次,他說他臥病在床,不能出門。可是他的手機、家裡電話,怎麼打都沒人接。後來再三問他,他也不解釋他到底在哪裡。 死纏爛打 我決定離開他。沒想到他瘋狂來找我。他跟我講,他小時候,父親拋棄他母親和孩子。他母親改嫁了一個酒鬼。那個酒鬼常常打他母親。而且,因為他工作忙,他的前女友們都有了外遇,拋棄了他。因此,他對親密關係有極大的恐懼感。 他說,正是因為他對我越來越認真,所以有時候想躲一下,理清思路。他甚至很憤怒,指責我跟他的前女友們一樣不負責任、不理解他。 我因此非常內疚,對他產生了母愛,希望能通過我的愛,醫治他過去的傷痕。 我全心地關心他,但是他本性不改。他有時跟我熱情洋溢地連續約會幾次,恨不得馬上去登記結婚,然後卻又消失好幾個星期,甚至一兩個月,了無蹤影。 每次,我都會不知所措、傷心一陣子。然後,覺得我和他之間結束了,決定重新開始生活。他又會突然出現,死纏爛打,先道歉,並用各種藉口作為消失的理由:母親動手術,妹妹鬧自殺,公司倒閉……數不清的花樣。 接著就是指責我,說全是我的錯,是我不珍惜我們的關係,是我嫌棄他。 再下來是設法讓我覺得內疚:他成長的過程很艱辛,什麼都是一個人打拼,現在連女友都拋棄他,他真的是沒人要的了…… 就這樣來來回回,拉扯了兩年多。我眼淚流了無數,體重下降近20磅。因為壓力,甚至爆發了帶狀皰疹。 最後,在許多姊妹的禱告和安慰下,在知心的教會大姐兼心理醫師的輔導下,我才跟W徹底分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