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成長篇

  • 以人為本的信仰——《士師記》17:1-13(曲雅各)2025.03.01

    米迦這名字的意思是“誰人像耶和華”,但米迦的生命沒有榮耀耶和華。

    閲讀全文…

  • 在那些不工作的日子(子衿)2025.02.22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2025.02.22 子衿 生命中有一段沒有工作的時光,整整一年,滿是失敗與軟弱。我成了世人眼中的失敗者,卻是天父手中的蒙福者。 一、世界的失敗者 回頭看,大學畢業已7年整,研究生畢業也已有兩年。起初一起上學的同窗都有了穩定的工作,不僅有在學校裡工作了好幾年的有經驗的教師,而且不少已經開始在朋友圈曬娃了。 因諸多變動,自己已然一年沒有工作了,也沒有什麼社會經驗、工作能力。再略略流覽下大環境下的工作局勢和龐大的失業數據,應屆畢業生找不到工作,學歷不斷貶值等資訊宛若一顆炸彈,轟然一下,落到心底炸開了。 悲傷又迷茫的無價值感宛如原始森林裡的迷霧從心底蔓延襲來,使我霎時間便否定了以往一切的經歷和上帝的帶領。 在這個卷而又卷的時代,沒有一份好工作,意味著人生下半場將碌碌無為。如果連個工作都沒有,就更意味著你是一個妥妥的失敗者了。 在父母眼裡,多年寒窗苦讀毫無作用;在親戚眼裡,你就是一個妥妥的loser。更不用提與同屆的同學相比了,雖然比大學同學又多讀了3年研究生,可回頭來要房沒房,要車沒車,要對象沒對象,同學聚會都不敢露面,豈不悲哉! 諸多的比較中,亦不由得使人跌入迷茫的深淵,發不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複來”的豪邁奔放之言辭,只有“焦慮失眠頭髮掉,時不我待成蹉跎”的悲歎,就連親朋的關心也成為一種壓力。所以,我充分理解許多年輕人為啥不敢回家過年了。 於我而言,本該好好享受沒有工作的閒暇,現在卻成日焦慮不堪。有時不斷勸慰自己:工作總會有的,一旦工作了就難以有這樣閒暇自由的時光了,趁此機會好好陪陪親人,做做自己想做的事吧。 無奈,心總被這世界的風聲攪得不安生。好像終日繁忙才是主調,不忙碌的人是失敗的。偶爾停下腳步來歇歇,也會被就業難的風聲嚇得寢食難安。 不免,忘記了從前豐富的預備,忘記了從前奇妙的帶領,忘記了我的道路在祂手中,忘記了我們的價值不被工作和成就定義,忘記了相信祂的信實永不改變,真是何等可憐。 二、閒暇的功課 一位國內985大學讀研畢業的姐妹,暫時沒有找到工作,就一邊做自己喜歡的事,一邊兼職一些簡單的工作養生。她說,她正在學習以耶穌為至寶。 我們的心有時太過匆忙,錯過了許多風景,也錯過了許多恩典。在一場又一場的競賽中疲倦,在一日又一日的重複中失去活力。我相信,這不是“工作的意義”。 閒暇的日子裡,我去大山裡的苗族朋友家小住了些時日,連續幾天大霧,彷彿置身人間仙境。天晴時分,夜間的山腰聚起了許多雲霧,晨起时分朋友便呼我去路邊看雲海日出。 有時,雲海像滔滔奔湧而來的浪花,氣吞山河,又潔白無瑕;有時,雲海如一層柔軟的棉花糖,彷彿有一雙巧妙的手兒,把它從山的這邊編織到那邊,用清晨的陽光給它披上彩衣。 我顫顫巍巍地爬上平房屋頂,一覽這壯闊但早被村裡人看膩了的美景,旁邊一早就吸著煙筒的大爺和正在喂雞的大娘,慈祥地笑話著我因恐高而抖動不停的雙腿。 直到中午雲霧才散開,露出高山的巍峨之軀。我和朋友感歎到,上帝的創造何等奇妙,沒有人知道雲海從哪里來,又往哪里去;沒有人收走它放回家中,早晨又把它放出來;它沒有根生長,也不需要像樹一樣使葉子繁茂。但它的出現何等奇妙,只等到正午悄然離開。 那些時日,我學習苗族人的挑花,幫忙看守朋友家的小賣部,每天跟買東西的不同的人交談。在大霧的日子裡去趕集,回家烤火取暖,順便在火旁放幾個純甜的小紅署。 兩套衣服替換,髒了就用洗衣粉洗淨。沒有多餘的護膚品,幾塊錢的兒童霜就已經十分好用。也不需要多麼豐盛的飲食,但仍舊心裡喜樂。挑花累了,就看看書,看書累了,就找幾部經典電影欣賞。朋友細心地給我鋪好了舒適的床鋪,為我預備了一條禦寒的淡紫色圍巾,到了夜晚我們一起圍著火盆泡腳聊天。 傍晚時分,光影斑駁地分佈在對面的石頭牆上,馬蹄聲清脆,銀鈴響動,去山裡幹活的人們慢慢回來了,村裡又開始熱鬧起來。打上二兩小酒,炒上幾個好菜,邀約幾位好友,碗筷碰撞的聲音,歡笑談論的聲音,交織在月光下。 雖不及陶淵明“采菊東籬”和“悠觀南山”的恬靜逸趣,卻也算得上是“閑看門前鴨鵝闊步,坐觀天外雲卷雲舒”了。 原來,生活不只有一種模式,不只有一種論調。追求生活品質和錢財永無盡頭。如若我們有美好的生活品質,就感恩上帝的恩典領受,如若沒有,也可在簡樸的生活中知足地活著。 就像使徒保羅所言,無論在什麼景況都可以知足。他知道怎樣處卑賤,怎樣處豐富;或飽足,或饑餓;或有餘,或缺乏,隨事隨在,都得了秘訣。並且,這秘訣就是靠著那給他力量的主,凡事都能作。(參《腓》4:12-13) 或許,這就是上帝在那些不工作的日子裡教導我的一個功課,就是信靠感恩地活在當下,見證祂豐盛的恩典和奇妙無比的作為。 因為,那些日子裡,壇內的面沒有減少,瓶裡的油也沒短缺,直到耶和華使雨降在地上的日子。(參《王上》17:14)上帝在亞哈的時代,乾旱的年歲,如何供應以利亞和貧窮的寡婦,如今祂仍在如此地看顧著我們。 三、安穩祂手中 當生活被迫按下暫停鍵,我奔跑的腳步可以停歇下來,也有了更多的回顧和反思。 研究生畢業後的兩年,一直活在一種“動盪”的生活中,兩年搬了三次家,似乎走到了一個三岔路口,在適應環境的改變、對未來的迷茫以及尋求婚姻的艱難中,不知腳步該踏向何方,疲憊到沒有禱告的力量,不願意再尋求天父的心意,也無法服事好祂安放在我周圍的人。 我陷落在自憐自艾的處境和以往的回憶中,總覺得以前的一切好得無比,當下真是糟糕透頂,便無法喜樂地活在當下。 這似乎是我另一門學了好幾年,也許一輩子都要操練的功課,就是活在當下,活好當下,喜樂地享受每一階段豐盛的恩典。順服上帝在每個階段的帶領和安排,盡力做好當下可以做的事情,努力地服事上帝放在我身邊的人,並安靜在上帝面前,存著信心和盼望等候祂。 安於當下,敏於帶領,勝過心底的嘶吼和咆哮,勝過這世界席捲而來跋扈的風聲。 作者來自中國,95後。

    閲讀全文…

  • 面對巨人,我們足能得勝!(亞比該)2025.02.19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2025.02.19 亞比該 12個探子打探迦南,10個探子在那裡看到的是高大的亞衲族人,而另外那兩個探子——迦勒與約書亞看到的卻是“我們足能得勝”(參《民》13:25-33)。10個探子看到的是事實,兩個探子卻仰望那位超越事實的造物主。 一箱紙尿褲 面對生命中的“巨人”時,我常像那10個探子。 婚後,我們夫妻選擇過志願者的生活(在某NGO宣教機構從事志願者工作)以來,每月的生活費用就如同“巨人”,也像一座山,壓在我們的肩頭。月初是我們支付各種帳單的日子,本就捉襟見肘的我們,明天還要接待一位遠道而來的姐妹。她趁著假期,帶著兩個孩子,一來探望我們,二來體驗一下東南亞的風情。期待她們到來的同時,接待的費用無形中使這巨人看起來越發高大。雖然與它已經交手無數次,當再次面對它時,我仍然憂愁、緊張、困惑。 記得女兒剛出生時,由於服事的特殊性(與門訓的學生同吃同住,沒有工資,卻需交生活費),除了每月上繳給學校的生活費之外,我們常常所剩無幾,甚至可以用一貧如洗來形容。回想起來,我们那時一次只能購買一小包紙尿褲給女兒。抱著那幾十片紙尿褲回家,我常常感恩上帝沒有讓我作難。 偶然一次機會,去一個朋友家做客,她的兒子小我女兒半歲,看到她整箱整箱囤紙尿褲時,我心裡那根不知名的弦被撥動了一下。當天晚上我在上帝面前禱告,思緒萬千,我求上帝可以讓我“放縱”一把,眼睛不眨一下地買上一箱紙尿褲。禱告後,看看空空如也的錢包,只好作罷。大概一個星期後,我意外地收到了一個電話,來自我的一位學生。她在電話中告訴我,上帝感動她要為女兒買一整箱的紙尿褲,現在就買,她需要我的地址。掛了電話,我的眼淚奪眶而出。上帝真知道我的每一個意念,每一個需要。 今在的上帝 記得還有一次,我們的生活費告急,在焦灼中也曾想過要不要向弟兄姐妹求救,但囿於我們夫妻的約定,不將家庭的經濟需要與人分享,決定還是繼續禱告仰望上帝。“上帝是那位今在、昔在、以後要來的上帝”(《啟》1:4,新譯本)。經文為什麼要強調“今在”呢?因為使徒約翰被流放至拔摩海島時,他不能與教會的弟兄姐妹相聚,無法與他們共禱,他甚至不知道自己能活到哪一日。那個時候,上帝的教會被逼迫,信徒有殉道的,有坐監的,眾教會不知明天將會如何。 在絕望之中,上帝啟示約翰祂是今在的上帝,祂是活著的上帝,一切都在祂的手中。是的,祂是活著的上帝,這句話鼓勵著我們夫妻,以禱告來等候祂。第二天,又一個神跡發生了。一位主的僕人在禱告中,上帝三番五次地提醒他我的名字。他心想,或許這位姐妹需要代禱,可禱告後,他心裡仍有催促,聖靈提醒他我們的需要。他毫不猶豫地將錢打到我們的銀行帳戶,那筆錢足以支付我們一整個月所需。 此類的事件,在我們家中真是不勝枚舉呀,可就算如此,在面對這位巨人時,我仍然軟弱。常痛恨自己的無能。這不,今天這個巨人再次站在我面前時,我一時慌了神,因為它已好久不“光顧”。它嘲笑我不過是那10個探子!聖靈卻提醒我有選擇的自由,我還可以選擇成為迦勒、約書亞。我不否認拮据的事實,但我更相信一切都在這位“今在”的上帝手中。 擊敗巨人的甩石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巨人。 對於丈夫來說,在眾人面前說話是他的軟肋。他是一個不善言辭、性格內向的人。然而我們的工作卻常需要他在多人面前發言。為了一次公眾講話,他曾需花上幾個星期作心理建設,甚至偶爾還會臨陣脫逃。單親家庭長大的他對聽眾的反應極其敏感,他的脆弱常在那彈指一揮間。 後來丈夫決意接受巨人的挑戰,他先學習接納表達不清的自己:“我講不好是應該的,講得好則是上帝的恩典”。他又訴諸於行動,把要講的內容清晰地寫在紙上,先照著讀,繼而脫稿三分之一……就這樣他靠著上帝的恩典,越挫越勇。如今的他雖不能說是一個優秀的演講者,但那呼吸急促,面紅耳赤的樣子已經成為過去,現在的他也沒那麼在意別人的評價了。 耳熟能詳的歌利亞是以色列面前的巨人,他能被大衛擊中離不開大衛平時牧羊時的“訓練”。小羊被獅子或熊捉去時,大衛就追趕並與之爭戰,直到得勝。一次次拯救小羊帶來的豐富經驗成為大衛戰勝歌利亞得勝的要素之一。生命中的危機,正視它並仰望主,必定會成為轉機。 讓戰勝每日難處得來的秘訣成為面對巨人時的那塊甩石吧! 行文至此,雖巨人還在,但心裡有股力量在燃燒,發覺好長時間沒有發自內心地讚美上帝了。在無法禱告時,我會試著聽一首讚美詩歌或讀一篇詩篇,讓自己安靜下來,讓詩歌化作禱告。 迦勒在摩西面前安撫百姓,說:“我們立刻上去得那地吧!我們足能得勝”。(《民》13:30) 是的,面對巨人,我們足能得勝! 作者目前在NGO(非政府組織)工作。

    閲讀全文…

  • 以耶和華上帝為樂(孫毅)2025.01.04

    我們心中所求的,構成我們生活的目標、人生動力與意義。

    閲讀全文…

  • 聽啊,公義的君王要再來!(黃奕明)2025.01.01

    這似乎是個無解的災禍,亞伯拉罕的子孫自相殘殺,以實瑪利的後代與以撒的後代,在巴勒斯坦這塊土地上,已經流了太多的鮮血。難道這真是聖經預言中世界末日的來臨?

    閲讀全文…

  • 聖誕節,一年又一年(阿猛)2024.12.14

    那一年,聖誕節對我而言,是甜蜜的,是“流奶與蜜”。

    閲讀全文…

  • 與魔鬼立約的後果(馬川)2024.12.04

    以色列人原本是與耶和華立約的民族,現在卻與假神巴力立約——他們情願跟魔鬼做交易,來換取實際的利益。結果怎麼樣呢?

    閲讀全文…

  • 願我們如孩童,在神學沙箱裡盡情玩耍(徐子涵)2024.11.30

    聖經輔導是否真的符合聖經?靈命塑造教導要在禱告中安靜等侯聖靈的聲音,如何做?如何分辨?

    閲讀全文…

  • 就在今生遇見祂(夏娃)2024.11.27

    下班回到家,發現我先生馬可又弄了個剛出生幾週的小貓回來。

    閲讀全文…

  • 叛逆的士師——一個悲壯的英雄(曲雅各)2024.11.20

    參孫在聖經中,是被看作是信心榜樣,和基甸、大衛、撒母耳……一樣偉大。

    閲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