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见证

  • ,

    奇妙的“三对三”

    本文刊于《举目》64期 任永刚        我来自中国西北农村,祖辈靠种地、放牧为生。我的老家风特别大,春天往往黄沙漫天、遮天蔽日。生活非常不易,农民是真正的面朝黄土背朝天,每一分收获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2002年,我大学毕业,到天津的一所大学教英语。2004年我结婚,妻子是基督徒。        第一次约会时,她就告诉我,她是基督徒,圣经的原则是“信与不信的,不可同负一轭”。尽管我不太明白这句话,但是为了她,也出于对教会的好奇,我去了她所在的教会,参加了查经聚会。8个月后我信主受洗。 拿不拿掉孩子?        婚后很快有了女儿。女儿一岁时,妻子意外又有了身孕。这是违反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的。我非常担心自己和家庭的前途,甚至肝病复发,医生要求我住院治疗。        我觉得天父给了我不能承受的负担:身体不好,要读在职研究生;妻子可能工作不保,房贷待还等等。总之一大堆困难,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我希望上帝怜悯我,原谅我流掉孩子。        妻子迫于我和双方父母的压力,去医院堕胎。然而,先后去了三、四次,手术总是不能进行。不是医院太小,做不了这样的手术,就是我们资料没带齐,等等。        最后一次,我铁了心,要在一医学院附属医院做引产术。当完成了各种准备时,北京的一位牧师打来电话,告诉我绝对不要拿掉孩子。他在电话里说了很多,有两点至今记忆犹新:         一,如果堕掉孩子,我必失去上帝的祝福。二,基督徒讲爱主、爱弟兄,甚至爱仇敌。如果连自己的亲生骨肉都不爱,何谈爱这个、爱那个?        尽管他的话我很不愿意听,觉得很扎心,但他确实说得在理。所以,我决定为上帝的缘故,留下这孩子。        生完老二后,妻子做了全职主妇。平稳的生活,证明我们之前的一切担心、忧虑,都是多余。上帝没有让我们缺什么。孩子们从小听妈妈讲圣经故事,看妈妈在床头为他们祷告,温顺、懂事、活泼、机灵。        我也发现,带两个孩子比一个容易。他们能一起玩。大人忙的时候,不怎么需要大人盯着。我进而发现,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给他兄弟姐妹。圣经说,我们当生养众多。尽管这句话,和中国当前的国情和政策不一致,但我相信上帝自有道理。看看我们周围的独生子女,往往物质上很富有,精神上很贫瘠。更不幸的是,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往往很脆弱,一旦孩子出什么意外,整个家庭即近破碎。   “严重教学事故”        再来说说发生在2012年上半年的一些事儿。由于鲁莽(套用领导的话,就是“政治上无知”),我在英语课上,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呼应教材内容,播放了一小段历史视频,观点与官方不同。         后果很严重,给我以及家人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折磨。我差点丢了工作,个人档案上也差点留下“严重教学事故”的处罚。我多年在另外一所大学兼职,也因为安全部门的介入,失去了这份工作。         安全部门还向我们学校通报了我的超生情况(学校原本不知道),更向学校通报了我在家庭教会聚会的详细情况,认为我参加非法聚会。        我所有的教学工作随即被叫停,收入锐减。事发后很长一段时间,我被要求写检查、保证,以及政治觉悟报告之类的。还要求我看主流媒体新闻、阅读某些报纸社论,并且写读后感。        我仿佛生活在白色恐怖当中,不管身处何处,必须随叫随到。偶尔在外面,领导一个电话,就让我胆战心惊。还没等我把在外面的理由说完,领导就啪的一声把电话挂掉。我骑着自行车一路狂奔,赶回学校,内心不断呼求上帝施怜悯、慈爱,不要让领导又黑著脸,对我做进一步处理。 尽管非常痛苦        尽管我非常痛苦,但我还是慢慢学着理解那些拿我说事儿的人。他们不认识上帝,上级、主管部门,就是他们的主、他们的神。为了自己的饭碗,他们得向他们的主交帐,向他们的主捞表现。我这个基督徒能做的,就是为他们祷告,在他们面前做见证,用生命影响他们。        其实,我们单位领导尽管有时对我吹胡子、瞪眼睛,骂我做事没脑子、一根筋,但多数情况下,处理我的事情还算人性化,没有太为难我。尽管各种收入没了,但基本工资照给,后来甚至让我做了院里图书管理员,每月发给一些津贴。实话实说,我挺感谢他们的,也常常为他们祷告。         除了事发后的两、三个夜晚,因恐惧不能入睡外,其他的夜晚,我都借着圣经,尤其是《诗篇》,以及弟兄姊妹的祷告,安静下来,睡得很踏实。我求上帝施展奇妙救恩,救我脱离艰难,脱离恶者的手。我相信,依靠耶和华的必不至羞愧。        当我的同事想安慰我,但又不知如何安慰时,我告诉他们,我的上帝必给我出路,因为祂是我的拯救者。《诗篇》中,大卫在苦难中的祷告,仿佛就是我现状的写照。他的祷告,对我而言,句句是如此真实、珍贵。        随后发生的事情,也证明上帝听到了我的祷告。祂没有把我交给逼迫我的人,而是在困境中,给我开辟了一条我向往已久的出路。 三对三,非巧合        一直以来,我积极准备去国外留学。课堂教学事件不久,我就收到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的博士录取通知书。为了吸引海外人才,新西兰的外国博士生学费,与本国学生一致。我大致算了一下,在那儿读博士,学费、生活费大约需要四、五十万元。        我向上帝祷告。5月20日,我收到澳洲一个大学的通知,每年给我3万澳元的奖学金,共给3年。3年的澳元,换成人民币相当于50多万。我欣喜若狂,但转念仔细一想,不对啊,我要的是新西兰,上帝你怎么给我的是澳洲?澳州学费贵,交完学费,一年剩下7千多澳元,不够生活的!上帝是不是搞错了地方?        接着我又求,上帝啊,既然你向我施恩,但你也看到了,这些钱去澳洲是不够的。而且,两个孩子还要上学,他们的学费怎么办?上帝啊,请容许我大胆向你再要多一些恩典。…

    阅读全文…

  • ,

    换一种活法

    本文刊于《举目》64期 欢然        我上大学前,很喜欢用华罗庚创立的统筹法安排生活。比如烧水时,抓紧时间扫地或浇花,一溜小跑抢时间,一切休闲、娱乐都视为浪费时间。        进大学后,因为对所学专业兴趣不大,而且爱玩儿,又走向另一个极端,浪费了不少时间。        我这种走极端的个性和生活方式,看起来非常自由、随心所欲,以最大限度取悦自己,却没有真正喜乐过。我常常叹息人生的无法完全如意、难免痛苦。        信主后,上帝带领我换了一种活法。 不再有苦无处诉了        1992年,我第一次住进精神病院。出院后,我开始参加教会的聚会。不久,经祷告,得到了我的第二份工作——在党委宣传处做宣传干事,参与办厂报,同时搞些日常宣传工作。         说实话,我心理负担很重。虽然知道我的病的人不多,但我总怕别人知道。我还怕吃药后影响智力,做不了工作。我又想出人头地,不想平庸一生,对名利、地位看得很重,并眼高手低,不愿意做小事。        后来,听牧师讲,不要执著于信主前的人生目标,不要去抓自以为重要的一切,要按照基督信仰,建立新的价值观、世界观。我这才知道,事业不是人生的首要追求,名利、地位不能带给人真正的幸福。真理才能使人生真正有价值。        认罪、悔改,倒空内心的苦水后,我尝到了主恩的滋味。从没有人像上帝那样耐心听我的苦衷,我再也不会有苦无处诉了。我真正体会到自由释放和喜乐安息,体会到幸福,也才明白过去为什么在人前很风光,内心却痛苦。 名利场上求诚实         党委是个什么地方,是个名利场!刚去的时候,我被人笑话我写稿子不会编假话。我负责编辑企业报副刊,同时,每个月至少得写一篇新闻稿,在报上发表。我去采访,总是采访到什么写什么,从不添油加酱。而且,我的写作技巧也不熟。所以,报社的同事都笑话我。        我一直在说假话、套话上“不开窍”,所以我写的每篇文章都是讲实话,新闻稿是这样,散文稿也是这样。都是有事实根据的,都是真情实感的。        圣经《历代志下》16:9说:“耶和华的眼目遍察全地,要显大能帮助向祂心存诚实的人……”上帝的带领没有错。我居然因此有了自己独特的文风和特点。大家喜欢上了我的文章。有的人还把我的文章拿回家,给子女当范文。我有篇大块头文章还被大报转载。我编的第四版副刊,在兄弟企业报中,也有很好的口碑。那10年,我在省市乃至全国的企业报系统和新闻系统评奖中,得了许多获奖证书,装了一抽屉。        还有一次,我参加企业报协会的论文比赛。我大写新闻真实的必要性,结果得了一等奖。我听从上帝的话,最后得到的是很丰厚的回报。 认真做最小的事        上帝也一直在雕塑我。我是部门学历最高的,但我很情绪化,不耐烦做小事(刚进部门,都要从小事做起)。我常常在不顺利,或觉得枯燥时,烦躁起来,甚至影响工作。        有一次,我在我最烦的校对工作上出了错,将“一流水准”误改为“世界一流水准”。害得大家与我一起,一张报、一张报地把多余的“世界”两字划掉。        还有一次,我去外面刻字店电脑刻字,把字的尺寸弄错,几公分的字刻成几十公分。我这才知道,如果不忠心,我连小事也是做不好的。        上帝通过圣经纠正我的心态说:“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在大事上也忠心;在最小的事上不义,在大事上也不义。” (《路》16:10) “甘心事奉,好像服事主,不像服事人。” (《弗》6:7)无论做大事还是小事,我们都要像为主做的。         我学着在小事上忠心。甚至,当旁边的人因工作繁琐,烦躁、抱怨时,我还是靠主,甘心情愿地认真工作,把小事当大事做。        有一次与同事去印刷厂对小样,有一个版面老是排不好。我烦起来,说了几句气话。和我同去的同事,是位大姐,她马上和印刷厂的业务员,你一言、我一语地数落、劝告起我来。工作结束后骑车回家,大姐又一路责备、劝勉我。她还告诉我,将来结婚后,烦人的事会更多,心越烦越做不好。        被人这么“教育”,我觉得很没面子!然而,心里却出来一句《箴言》:“不要责备亵慢人,恐怕他恨你;要责备智慧人,他必爱你。”(《箴言》9:8)        我要当什么人呢?亵慢人或是智慧人呢?        从此,我更爱这位大姐了。要知道在以前,我的反应一定是顶嘴,就像我无数次在家里对父母顶嘴一样。        我的人际关系在信主前一直不太好。我是个特立独行的人,有个性,从不顾别人的感受。信主后才知,要尽量与人和睦。        在单位,我根本不想往上爬,根本不想赚大钱,有吃有喝就知足,只想把精力用在属灵追求上。教会的聚会活动,我尽量不缺席。包括祷告会在内,我几乎一次不落。我觉得没有属世的追求,我的心更安宁。        …

    阅读全文…

  • 本文原刊于《举目》63期 喜善口述,彭金凤整理         身处网络时代,无论我们是否承认,微博已悄然渗入我们的生活中,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和服事。很多基督徒也玩微博,除了个人消遣,或是作为一种社交工具外,微博更可以是传福音的“一片园地”。         基督徒应当怎样经营微博?怎样把“俗世的场所”,变为“神圣的所在”?怎样将生活与之平衡?让我们来听听“神爱喜善”,这位草根的基督徒“微博达人”的故事(编注,在2013年7月,已有6万余人关注神爱喜善的微博): 始于网络聊天室和论坛        我于1999年底信主的。        信主后,我跟许多人一样,对真理十分渴慕,也有很多疑问,但常常不能得到及时的帮助和解决。那时网络开始盛行,于是我很快加入了网上的基督教论坛和语音室。语音室是一种网络团契,因着对真理的渴慕,聚集在一起读经、赞美、祷告、交通,建立起一种真诚、密切的关系。可以说,网络团契给我提供了另一个培灵的空间。        我也常去赞美、旷野、雅歌等基督教的论坛。一开始,是我自己需要得到帮助、解惑,后来也开始解答一些简单的信仰疑问,还参与一些话题的讨论。        从2000年至2008年,这段在论坛和语音室的经历,令我的生命渐渐更新和成熟。 眼见,心感,力行        参与基督教论坛久了,我渐渐发现,有些信徒经常会为某个话题争论不休。这样的辩论本在所难免,可有些辩论的最终结果,是纷争、恼怒……论坛的网站,因而经常被关闭。我对此深感无奈。        有位朋友提醒我:不如去开自己的博客吧!于是,我在2009年2月开了博客。博客简单多了,避开了许多不必要的争论,也避免了被关闭的麻烦,可以专心发博文、传福音。        2010年2月,又有位姐妹建议我开微博。刚开始我不很在意,一是觉得自己的精力没那么充足,二是不太了解怎样“经营”微博。不过转念一想,上帝给我多少力量,我就做多少事情吧!所以,开了微博,偶尔发几条,但主要精力还是放在博客上。         到了2010年底,我发现关注我微博的人,竟比博客上的更多、更活跃,而且粉丝来自世界各地。这让我很惊讶。原来,微博的风景更好,禾场更大。我好像一个人在园子里撒种许久,却不经意间发现,已是满园馨香。又好像一个人旅行,起初路上景色平平,转了一个路口,眼前豁然是一大片金黄色的麦海,沉甸甸的,等待着收割……真令人鼓舞欢欣!         远牧师也在2009年8月开了博客,3年多的时间,关注他博客的人数是1万人左右。2011年3月他又开通了微博,仅2年多的时间,关注者有17万!可见,相对微博更受大家喜爱。        这时我想,上帝给我的感动是确实的,我要做的,就是花精力,专心来经营微博。 微博为谁而开?        关注我微博的人多了以后,有人就开始有所期待,经常希望我帮忙转发或分享。比如,有生病的,孩子、家人失踪的,要准备生产、动手术的,为了生计开网店的,难民营的,家庭破裂的,生活困难需要捐款的,找教会的,等等;求代祷、求安慰、求转发、求解释,也不计其数。如果做不到这些要求,就会有评论:“光讲爱,没有行为,什么基督徒啊?”……        我心里很为难,因为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也希望大家能更多地转向上帝,跟上帝建立亲密的关系,凡事依靠上帝,凡事向上帝呼求,而不是依靠某个人。        有一次我跟范学德老师交谈,他说:“在网上服事,尽量不要去血气辩论,有理也不要去争,不要动怒。别人说的有道理,你就听一下,尽量不要去反驳。网络上这么多人,不可能意见统一。你也不可能使全部人都满意。就算在教会,大家的意见都不可能统一,更何况在网络上呢?”        我也逐渐地认清自己:平时一点小事情,就会使我跟人较真,使我纠结、动怒,所以上帝借着微博上那些指责来塑造我、扩充我,让我学习仁爱、忍耐、包容。上帝更借此检验我的动机:到底是为谁而开微博?如果我是为上帝而开,那这些指责就不算什么。 坚持起初的感动        关注的人多了,每天看的微博内容也多,精力很容易分散。        比如,有人会向我咨询感情、婚姻等方面的问题,可我知道自己不擅长作辅导,所以一般都建议他(她)们去找自己的牧者。还有一些肢体会问,礼拜天可否不去教会,只在网络上参加敬拜,或听网上牧师的讲道?这个我坚决反对的,因圣经说“不可停止聚会”(《来》10:25),去教会聚会,可帮助肢体间有更亲密的沟通、代祷、分享、互动,在不断的磨合中,生命得以建造、成长。         远牧师也说过,网络是教会的一种拓展,是教会生活的一个延伸,但是不能代替教会生活本身。教会是基督的身体,离开了身体,我们就没有力量。教会也是弟兄姊妹彼此相爱的地方,我们在教会里把信仰实践出来。如果只是沉溺在网上,拒绝教会生活,是危险的。时间久了,容易偏离信仰。         因此,为避免精力分散,我得了一个秘诀,即坚持起初的感动。上帝给我最大的感动,是关注慕道友。网络上实在有很多慕道友,需要引导。只要是慕道友的提问,比如:“我不是基督徒,我祷告,上帝能听见吗?”或 “我信基督教好呢,还是天主教好呢?”我都会很积极地回答、引导。         我们在网上所做的事虽很微小,甚至小到自己都没有注意,但是上帝却会使用。比如转发了一条微博,就可能在某个人心里播下了一颗种子,上帝就使这颗种子成长了。正是“……栽种的,算不得什么,浇灌的,也算不得什么;只在那叫他生长的上帝。”(《林前》3:7) 要做得超凡的好        有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能坚持在微博里?我想最大的原因,在于圣灵的感动。我信主后,一直希望参与教会的服事,比如,外出探访、去乡下传福音,或在街头发福音单张等。但对于上班族的我,这些做起来总有局限。         在网络上就不一样了,这个平台很适合我,时间上也能自由把握。我可以从最小的事情起,默默无闻地去做。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微博里有很多“蚯蚓型”的基督徒,在私底下默默耕耘、不辞劳苦,根本没有人关注到他们,但他们还是很殷勤、很尽心地付出。这种从上帝而来的信望爱,我由衷地敬佩。我觉得,在世人面前见证基督,不一定是轰轰烈烈的。       …

    阅读全文…

  • 本文原刊于《举目》63期 S. C. Lee         我参与网络教学(或称远距教学),缘于第一任爱学网主任李元雄长老的邀请。李长老任台湾中华福音神学院行政副院长时,是我的老师。因师生情谊深厚,即使我毕业多年,李长老也转换服事工场、离开华神,我们仍有联络。         2010年8月,李长老邀请我加入爱学网,担任远距教学课程导师。虽然我不熟悉电脑操作,也从未接触过任何线上教学平台,唯一熟悉的是课程内容——我道学硕士毕业后,从事过圣经翻译相关工作,曾接受多年释经与翻译训练。出于对李长老的信任,加上了解他在管理学与人才运用上的专业能力,我便大胆接受了这个挑战。        原定于2011年才正式开始,没想到提前在2010年9月,就要推广试用期课程了。于是我摸索著,开始了爱学网第一门远距教学工作——华神前院长陈济民博士录制的释经学。同时开设的,还有护教学,由另一位导师Wally承担。 差异大,难度高         之前,我已在台湾牧会21年了。除了教导自己堂会会友,也不间断地进行海外培训、宣教,以及台湾其他区会的牧养协助。我并完成道硕、神硕的装备,专业以新约、神学、原文释经、神学著作翻译等为主——这也正是我在爱学网负责的相关课程范畴。         谈到[海外校园机构]爱学网的网络教学,可谓为“不可能之任务”:         第一,非隶属任何神学院,没有证书等吸引人的条件,全凭口碑与内涵;第二,这是新创的网络平台,很多人不认识、也不熟悉如何操作;第三,学员来自海内外各地,不同背景,差异极大,要引导全体学生,难度极高。但是,神学教育一直是我的事奉方向,而李长老所邀请的网络导师教学工作,正符合我本身的服事范畴。这是我接受此任务的一个原因。         一开始,我着重在辅导学员学习,并提供大量资料,辅助线上课程。然而我慢慢发现,不同时期、不同背景的学员,学习能力有极大差异。因此辨识每个学员的程度,了解其学习困难,是必要的。        每当新学期开始,首先要认识该期学员的整体特质,按著学员可以吸收的程度,提供引导、协助,及给予辅助资料。然后,要逐步了解各个学员的学习态度,看看有何困难或障碍。如遇到急躁的同学,要引导其静下来聆听;如遇到好批判的同学,则引导其学习顺服的功课;如遇到理解力较弱的同学,就多举例说明……   “原来我一直弄错了!”         不少学员把神学课程当作是过关考试那样,学习目的只是获取高分。这就不是神学教育,而是神学测试或知识程度检验了。这是危险的!若理论知识与信仰生命分开,就违背爱学网的教学使命了。         对此,我会在讨论时旁敲侧击,多方鼓励学生省思自己的信仰,引导他们从自己及他人的回应中,看出生命的样式,包括生命与圣经真理不相符之处。在线上同步讨论结束时,常有同学惊呼:“原来我一直弄错了。原来服事不是回报耶稣舍命,而是以新生命活出基督!”“我以为基督徒软弱是理所当然的,原来是要靠福音胜过啊!”“主啊!赦免我!……”这样的回应,表示圣经真理已经开始影响其价值观、进入其生命了。         同时,我也不断鼓励学员,面对困境时,应当以天国的价值观回应,领受福音的生命,而不是因信福音入门,却凭血气行事(那就不是基督徒了)。经过2年多的学习,可以明显看到,学员昔日的种种习性,如:冲动、血气、爱比较分数、冲口批评、论断等改变了,开始看重悔改、上帝的心意,有了顺服、聆听的门徒态度。         而且,他们不但自己如此,也这样去教导自己教会的弟兄姊妹。这就是正面的生命影响,符合神学教育的方向。 一路走来到如今         神学教育是辅助工具,目的是使人认识上帝、认识福音并得救的智慧。神学教育不直接改变人的生命(是圣灵),却可以指出生命特质中与圣经不相符之处,好叫人知道悔改。神学教育也指出上帝美善的旨意,使我们知道靠福音去成全。        如今,我在爱学网已近3年,担任超过10门课程的导师。我有屡屡受挫、丧失耐心、无法继续的时候——因为看见神学教育太难、人对真理太愚蒙和昏暗,自己的学识又太浅薄。每当如此,我便屈膝到主前,藉祷告重新持定神学教育的使命与方向,重新回顾上帝量定的范围、自己的恩赐,重新悔改去体会主的心,重新领受勇气与坚忍,并且也寻求属灵前辈的意见。如此才能一路走到如今。         华人教会有极大的神学教育需求,然而我深知,护卫真理的乃是耶稣基督。我们只是器皿,是听命的仆人,所倚靠的唯有上帝。因此无论需求多大,困境多大,我们都当以仆人的心志,一步一步倚靠主走下去,不揠苗助长,不寻求速达,只求按上帝的时间,按人心可以承受的程度,逐步引导,使人受造就、得益处。         注:爱学网网络导师的职责,在督导学生线上课程的学习。因此导师需要熟悉线上课程,并衡量学员的情况,重新设置“课程要求”、“指定阅读书目”以及设置“作业”。这是因为线上课程,均为中西方神学院录制的优秀神学课程,原招收对象是蒙召全职、大学本科以上的毕业生。然而爱学网的学员,设定为中学以上学历、任何有心接受正规神学装备的服事者,类似神学院的延伸部课程。导师需要因应爱学网学员的学术能力,以及逻辑理解能力,视情况增加辅助学习资料,并在讨论区以专文尽量呈现圣经完整的教导,以及实际生活的应用。 作者目前担任[海外校园机构]爱学网网络导师

    阅读全文…

  • 本文原刊于《举目》55期 读经 “人若想要得监督的职份,就是羡慕善工”(《提前》3:1) “你为自已图谋大事么?不要图谋!”(《耶》45:5) 思想        大部份基督徒对想当领袖的渴望,都有所保留。他们不能肯定想当领袖是否真的正确。毕竟被邀到一职位,不是总比毛遂自荐强吗?岂不是野心,引致几个教会中本来很伟大的领袖垮台,声名的诱惑,导致他们的失败?        毫无疑问,基督徒必须抗拒某种野心,不过我们也应该承认,有的雄心却是高尚、可敬,和有价值的。我们读的经文为这两种不同的野心,既提供了警惕,亦提供了鼓励。当我们的野心是为了有效地事奉上帝,发挥上帝赋予我们生命最高的潜质,我们便可以从这两节经文取得平衡。         保罗带领教会所得的回报是艰难困苦、被人蔑视和拒绝。领袖是在逼迫和苦难中首当其冲的人。从这方面看来,光为了在教会争取地位的人,似乎并不会误用保罗的劝 勉。伪君子不会对这样困难的任务有兴趣。在第一世纪盛行的危险情况下,甚至坚强勇敢的基督徒,也需要得到鼓励和动力,才愿意作领袖。保罗因此说愿意当领 袖,就是“羡慕善工”。         在保罗的时候,只有对基督深切的爱,还有真的关心教会,才会有当领袖的动力。然而在今天的众多文化中,基督教领袖享有威望和特权,大家会为了甚为可耻和自私的原因而想当领袖。          当耶利米对巴录说:“你为自己图谋大事么?不要图谋!”(《耶》45:5)他给了巴录很有智慧的劝告。先知并非认为所有野心都是邪恶的。他指出自私的动机, 使我们有错误的野心——“为自己图谋大事”。想成就大事并不是罪。我们的主,从来没有对成就大事的期望发出警告。衪揭露并且指责的是那可耻的动机。         上帝呼召基督徒,是要发展上帝给他们的天赋,善用他们的生命,尽量发挥上帝赐给他们的力量和能力。不过,耶稣教导我们,以自我为中心的野心是不对的,以上帝的荣耀和教会的好处为中心的抱负,却是成就好事的一股强大的力量。 ——孙德生(J. Oswald Sanders)节录于《属灵领袖》(Spiritual Leadership, Moody Press, 1994)蒙允使用。 讨论       1. 你是怎样决定,愿意成为教会领袖的?       2. 作领袖真正的回报是什么?       3. 上帝对你想当领袖的抱负,也许会怎么说呢? 祷告         感谢上帝对你的呼召。求上帝帮助你带着谦卑和信心去事奉。         编按:此文编选自“建造教会领袖”系列训练材料。本系列英文原稿是由《今日基督教》出版。海外校园蒙允准编译为中文,在“建造教会领袖”网站(www.BCL-Chinese.net)出版,欢迎上网查阅已出版的材料。

    阅读全文…

  • 不管是在旧约时代,还是新约时代,上帝都是为祂自己的名,引导祂的子民走义路(参《诗》23:2-3)。同样,人对上帝的悖逆也是一样的──自以为聪明,喜欢自己做主,甚至违背上帝的旨意。

    阅读全文…

  • “姊妹多,弟兄少;姊妹刚强,弟兄软弱”,是大陆许多家庭教会的真实写照。我和妻子,一开始的状况也是如此。

    阅读全文…

  • 我过去和大多数人一样,好面子、贪慕虚荣,把权力、地位、财富看得很重,认为有了这些,在社会上混才有面子,才有尊严。

    阅读全文…

  • 本文原刊于《举目》62期 王星然        全家一起吃早餐,弟弟跟哥哥比赛谁先吃完,结果哥哥赢了。        弟弟开心地说:“哥哥第一名!弟弟第二名!”啊!孩子的心思真单纯,没有输赢,只有先后次序之分!

    阅读全文…

  • 把2个孩子放到Mother’’s Day Out托儿所出来,摸摸腹中的老三,走入停车场。 几阵冷风袭来,突然意识到:这是我在休士顿的第6个冬天了﹗已经是2012年11月了,休士顿这才开始有点冬天的感觉──一点像北京冬天的感觉。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