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教会组织架构

  • 北美华人教会危机中的17个契机(张远来)2024.05.04

    本文原刊于举目官网2024.05.04 张远来 就像上帝在使徒时代的工作,教会每一次的复兴,都产生于一场危机。换句话说,每一次使徒教会遵循上帝的旨意、顺服圣灵的带领,就会转危为机,从而引发教会的大复兴。同样,纵观今日教会面临的种种危机,我们也看到17个可以抓住的契机。 一、学子事工抢先一步 北美华人教会的发展与增长,向来得益于新到访者,比如学生。因此,学生事工一直是华人教会拓展的重点。教会越早接触学生,越能与他们稳定地建立关系,也越容易向他们见证福音。 在笔者服事的教会,几年前,随着本地区留学生的减少,加上教会中学生领袖青黄不接,学生组基本上已经没有在校的学生了。就在那个时候,有一位弟兄介绍了他非信徒的女友与我们认识。于是,我和师母开始在每周五晚,带领他们学习新生命课程。差不多一年以后,女孩接受了洗礼。 我们为她俩代祷,恳求父神预备他们,重新开始我们的学生工作。 那时,我已经发现,由教师直接负责和带领学生工作,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我认为,学生工作最好由学生自己领导。于是,我们决定训练小牧者。当这对年轻人有志于带领学生小组时,我们尽力支持。经过两年多的努力,虽然本地中国留学生少,但学生小组仍有16位学生稳定地参加。 随着学生小组的重启,我们发现另一个问题:这些学生单单喜欢参加学生团契的活动。两年下来,只有一个人决志信主。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在赴美以前,我们就系统性地帮助过、保持着稳定关系的学生,来美国后,几乎都能稳定地来教会。而到美国以后才和教会有联系的学生,信主的比例极低。 虽然我不能就此归纳出一条定律,但我们确实看到一个现象:时机很重要。抢先一步做好学子工作,是我们赢得他们的好方法。 也许,随着政局的改变,留学生的人数会进一步恢复。但如果我们抢先一步联系他们,稳定接触他们,真诚爱他们,切实帮助他们,适时地将基督的爱告诉他们,勇敢地将救恩之道传给他们,留学生依旧会是美国华人教会增长的一个来源。 二、餐服团契接纳配合 餐服(餐饮服务)业者是一个很容易被教会忽略,却能比学生更长期、更稳定地聚会的群体。伴随着走线“润”(run)来的华人越来越多(注),这类信众可能成为某些教会主要服事的对象。 笔者牧养的教会,自一年前,餐服信徒的比例,就已经超过了知识分子。然而由于餐服从业者周末工作更忙,多半无法参加主日礼拜,这让我们对餐服信徒的牧养变得更加困难了。不过可以断定的是,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 以往我们教会里没有餐服工作者,名义上的餐服信徒也几乎不来教会。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陪同一位探亲的老者去湖边钓鱼。那个时候,对我而言,钓鱼是极其无聊的事,因此,我把老人开车送到湖边后,便沿着湖边,寻找可以传福音的对象。 恰好,我看到一位中国男士,遂开始向他传道。他说他去过教会,我告诉他我是牧师……我们相谈甚欢,也互相留了电话号码。不久,这位餐馆的老板开始给我打电话。我就向他传福音。后来他们一家都信主了。接下来,我开始逐个走访餐馆,一个一个地向他们传道,从此有接二连三的餐服人士信主。 牧养他们,有很大的困难,因为他们非常忙,周日是他们生意最好的时候,很难去教会做礼拜。另外,他们与知识分子基督徒沟通不太通畅。这让他们对知识分子多的华人教会,产生了一定的疏离感。而知识分子基督徒有时候也有潜在的、不自知、不自觉的排他性,增加了餐服信徒融入教会的困难。 在对餐服弟兄姐妹用心牧养3年后,我开始鼓励他们把上帝放在第一位。感谢主,有两间餐馆的餐服人员,愿意在主日先参加礼拜,再回去工作。而我们教会的会友,也愿意为了他们,提前半个小时礼拜。 随着越来越多的非知识分子华人来到美国,我们需要加大对知识分子以外华人的传道、牧养、栽培,以及委任事奉职分。我相信,如果教会能谦卑地拆断隔离的墙,华人教会就会有大的突破。 三、走出围墙,本地宣教 教会要走出去,积极开展各种活动。特别是利用传统节期、生日聚会、运动小组、兴趣小组的活动,吸引本地华人参与,凝聚他们,跟他们传道。 许多时候,教会无意之间,禁锢了自己的潜能,局限了自己的境界。我们很享受教会既有的团契亲密关系,往往会形成不自觉的内聚,让外人难以融入。久而久之就让基督徒和非基督徒,形成了完全不同的群体,谈不上有矛盾,但也说不上有亲密感。 我们需要走出教会的舒适圈,走出自己的围城,走进社区,见证福音。在真理上,我们必须保守,但在牧养和事工上,我们必须灵活。凡是有利于教会拓展、灵魂得救的,我们都可以做。 过去的几年,我几乎走访过本地每一个华人商店和饭店,甚至亚洲人的超市,建立了一定的关系。走出去,迎进来,从隔离到接纳,是我们可以拓展的路。 四、培养本堂牧者传道 作为直接空降北美的华人牧师,我亲身经历了在北美牧会的艰难。我的深刻感触是,如果可以从本地信徒中,培养出牧师、传道,会比外来者事奉容易得多的。 基于这样的认知,我尽所能地鼓励本教会的信徒读神学、参与事奉,从带领小组祷告、查经,到至讲道。为了帮助刚刚开始带领查经的弟兄姐妹,我一个字、一个字地写下查经材料…… 教会要有意识地培养本地的传道牧者,从一般服事、带领小组、讲道、领导、奉献传道开始,鼓励本地信徒最终成为传道人。 五、引进牧师,带来热情 作为直接从大陆到北美就开始牧会的传道人,我经历了巨大的挑战,甚至在做牧师20年以后,我都会质疑:上帝,你是不是真的呼召了我做牧师?然而,真实面对北美华人教会的光景,我依旧深信,俯就卑微地引进外地,特别是大陆有牧会经验和使命感的牧者做传道人,让他们把热情带过来,正是不冷不热的北美华人教会所需要的。 大陆教会的复兴,并非自然条件使然。对比已经在北美生活多年的传道人,我的总体感觉是,大陆传道人更加拼命,更有单纯的奉献精神和信仰情怀。他们在困境中亲身经历上帝的宝贵属灵经历,是北美许多本地传道人所没有的。 如果北美华人教会能引进大陆经历了实际牧会考验的中年传道人,也许能在北美华人教会所缺乏的属灵品质上,起到补足的作用。 六、家庭门训,二代牧养 为应对欧美等左派教育对孩子的毒害,需要家庭门训,培养我们的下一代从小认识上帝,并带领他们进入事奉。我们不仅要帮助孩子进入大学,更要预备他们在大学里牧养上的对接。 七、二代信徒,青年传道 毫无疑问,我们与下一代存在着看不见的代沟。教会对华二代信徒的牧养语言和方式,需要能贴近他们的生活。因此,培养年轻人的牧师,不要总是引进、外包。教会需要自己努力。 八、家庭团契划归片区 这种方式,能吸引慕道友,有益于组建家庭小组。 九、圣经栽培持守真理 小组查经和有系统的讲道,能帮助信徒建立完整的信仰教义体系。 十、破釜沉舟迫切祷告 相对我过去在大陆教会牧养所经历的,我认为北美华人教会的祈祷力度,委实太弱。 我们吟唱的《中国的早晨五点钟》,并非一种理想,而是大陆信徒实际的经历。我在国内的教会的祷告深度和长度,都远远超过北美华人教会——如今北美教会的祷告会,跪下来似乎都很难。 当然,我们可以说祈祷不在乎形式,但祷告至少需要迫切。我们需要危机意识,需要对上帝真诚的爱,才能有迫切的祈祷。 十一、教会宣教人人传道 鼓励会众承担大使命,人人传道,人人牧养。 十二、走出汉语,拓展多语 就华人教会的拓展而言,我们需要从“华人”的特色和“院墙”(自我定位和设限)中走出去,成为社区型的教会,为将来建立多语种的教会做预备。 十三、查经祈祷,领袖合一 教会的危机,多半是领袖的危机;教会的撕裂,多半是领袖的分裂。因此,需要竭力保守合而为一的心。而保守领袖合一的最好方法,不是经常在一起吃饭、闲聊——小心那会成为论断、结伙、纷争的温床。 领袖合一最好的途径之一,就是:消除误会,达成共识。 最好的方法,就是:教会领袖每周至少两次,一起查经、祈祷和交通,以保持认知、教义和事工上的互相理解,互通而合一。有沟通才有心通,心通才能灵通,灵通才能事通,事通才有复兴。 十四、管理团队健全民主 教会的管理团队,需要能体现教会的整体意志和需要。换句话说,需要给小组事工负责人机会,参与教会的管理。长执会应该是具体参与事奉者担任的,而不是看威望和地位。…

    阅读全文…

  • 从权力关系与生命素养,看权威扁平时代的教会治理(陈恩加)2024.04.24

    本文原刊于举目官网2024.04.24 陈恩加 当心“静音模式” 2023年4月的一天,我和同教会的一位弟兄,聊到基督徒领袖在信仰进路光谱上的位置。他提到于宏洁牧师的讲道,用词比较很宏大,刘志雄长老的叙事,则相对更生活化,但他们都有比较资深的牧养经历;而有的牧者学术专精,却不太牧会。 我回应说,很喜欢像The Pastor as Scholar and the Scholar as Pastor这本书的两位主人公卡森(D.A. Carson) 和派博(John Piper):一样是“集学术型和牧养型于一身”的基督教领袖,他们既有深厚的神学素养,同时又具备温暖的牧者心肠。 朋友则打趣说:“那你来做牧者型学者,我做学者型牧者”。我则笑着回复:“现在我们教会的牧者当的好好的,也没到退休的年纪,你这话要是被他听到,会不会觉得我们有‘造反’的感觉?”。 他只简明扼要地总结:“你我他都是‘平的’”。 当他说到“平的”时,我才突然意识到自己一直认为:一个基督徒想要成为牧者,是一件高风险的事。倒不是因为这中间要经过漫长的神学训练,出来服事后薪酬不高还要干各种脏活累活等,而是因为教会中来自人际关系的各类张力。 我从小成长在一间非常重视“权柄”的基要派教会中。长老、职事等领袖“高位“,存在着家族传承现象。同时,不少信徒因为对带领者的决策有所质疑,就被打上了“不顺服权柄”的标签,加强了权力的高度集中与不容置疑。 Remy Diederich在其关于属灵虐待的著作《信任崩塌》(Broken Trust)中形容,这种权力的压迫,会导致属灵领袖的核心人际圈,进入“静音模式”。其他人为了防止被孤立,也会学乖,不去戳破“皇帝的新衣”(注1)。 这种金字塔式的教会治理模式,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年轻人的出挑与会众的活力。不仅不符合管理学上的扁平化逻辑,更不符合圣经中对领袖品格的要求。 目前,我在一间较为包容、扁平的教会中服事,深刻觉察到对权力、权威这类敏感议题的讨论,与合乎中道的应用,是当代教会无法回避也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会从权力、关系与生命素养3个维度,来谈一谈权威扁平化后,教会的牧养。 权力与责任的扁平化 梵蒂冈第一届大公会议(First Vatican Council)上,罗马天主教会确立并发表了两个宪章,其中之一便提到了“教皇无误”(papal infallibility)。 身为历史学家同时又是天主教徒的阿克顿勋爵(Lord Acton),则严词抨击了这一声明。那句名言“权力使人腐败,绝对的权力绝对使人腐败”便出自他写给伦敦主教Mandell Creighton,反对该决定的信中。 这句话不仅适合于国家治理,也适用于在教会:教会扁平化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权力的扁平化。 不过,权力扁平化并不意味着领导者完全丧失权力,只是不再被高度集中。因此被下放和分散的权力,能够促成更为民主的决策制定,和更为合理的治理模式。 换句话说,一间教会不应为了扁平而扁平,而是为了会众能更好地配搭服事,在生命上互帮互助。 以我目前所在的教会为例,牧者会在每个月第2周的主日下午,会安排同工会议。每项重大决策,均是由同工们(一般有十几二十个人)共同商议的结果。大家一起献谋献策,提出各自意见,牧者最后拍板。此外,各部门部长、各小组长会把所在组织的当前状况、困难(包括整体和个体)、未来计画,都放在会上进行交流,尽可能把教会真实现状进行曝光。 另外,教会每年也会举行一次退休会,来回顾一年来教会牧养的得与失,同时展望未来要坚守或改正的地方。相比我小时候所在权力不容置疑、决策于“小黑屋”中产生的教会,这样的决策制定过程,更为公正与透明。而这自然也离不开合理的治理架构——小组、团契与事工部门。 对于小组,我个人认可“大小组,小教会”的理念。如果说基督是教会的头,教会是基督的身体,那么小组就是身体的腰板,只有腰板硬全身才能发出最大力气。 在国内,城市教会能容纳的人数,受到空间和环境因素等的限制(往往在写字楼里),因此除了主日大家聚在一起敬拜之外,小组聚会成为了信徒平日里的信仰加油站,小组长便成为了“微型牧者”,拥有组织聚集的权力和联络肢体的责任。 对于团契,想必已有不少教会开展青年团契、夫妻团契、职场团契等,让有能力、有生命和异象者成为其中的带领人,这也是扁平化的一种体现。至于事工部门,可以成立如敬拜部、关怀部、福音部、行政部等各司其职,各部长不仅分担了牧者的部分权力,也承接了相应的义务,彼此配搭让事工有条不紊地开展。 关系的扁平化 九标志团队编辑Jonathan Leeman在《认识教会纪律》(Church Discipline)中曾提到,如果一间教会的领袖“对成员厚此薄彼,党同伐异,脾气很大,爱孤立人、很难将权力分给他人,任人唯亲、喜欢掌控”,那么加入这间教会就要小心了(注2)。在这种剑拔弩张的畸形人际关系中,同工自然无法放开来与领袖一起服事。 相比教会建制层面的权力扁平化,关系扁平化则更加侧重领袖个人品格是否真的具备圣灵所结的果子,考验其能否在保持领袖威信的同时,与同工、会众、甚至慕道友“打成一片”,而不是营造出 “静音模式”。 换句话说,关系扁平化的实质,就是领袖们虽然身居要职,但也承认自己会犯错、有弱项,乐于接受他人合理的批评与适时的帮助,从而让牧养过程增添更多的诚实与谦卑(注3)。 我曾经所处的教会,讲台上的资讯往往是不容置疑的。但私下与个别弟兄姊妹的交流中得知,他们对某些观点是有疑问的,但却不敢发声。因为,讲员(通常是几位核心同工)会以“不服权柄”为理由,搪塞过去。或有人针对教会事工的一些盲区,提出自己的想法,也时常会被领袖们以“没有负担”为理由回避。 其实,不采纳建议并不是什么问题。关键在于当事人抱着怎样的心态,去处理他人的意见——如果领袖无法谦卑下来,与提出意见的一方平等、和气地进行交流,那么就会永远处于一种夜郎自大的状态。与之相反,如果领袖与会众处于一种畅所欲言的关系中,即使会出现争执,甚至导致有人因此离去,但诚实、平等的人际关系,会成为这件教会的底色,而吸引更多的人前来。 生命素养的扁平化 一间教会无论使用何种治理模式,其目的最终都是为了会众的灵命得到成长,更好地建造基督的身体。 换句话说,权力、关系等因素扁平化,最终目的正是为了生命素养的扁平化。而生命素养的扁平化,不是指所有人的灵命变得“又扁又平”,而是指“全民皆祭司”——尽可能让所有的肢体,都能参与教会的服事;每个人的生命素养,都能得到提升。 教会中不应该出现属灵上的马太效应——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而应该在恩赐上挖掘、培养更多人,鼓励更多人参与到各项事工中。对此,我有两个特别深的感触: 其一,教会中有位肢体曾问牧者,觉得自己没有什么才干,不知道该参与哪项服事。经过一番开导后,TA发现自己诗歌唱得还不错。…

    阅读全文…

  • 回应《M教会的“磨难”》:“你是否把前任的脚踩疼了?”(Jerry)2021.04.23

    者在教会服事时,有机会将教会的门训系统重组包装。在某次教会领导培训的场合,得到了华人教会一位德高望重的牧者的指导。这位牧者在简要回答关于门训系统的问题后,直接挑战我: “你有没有踩着前任牧师的脚?” “你把人家踩得疼不疼?”

    阅读全文…

  • 我看《M教会的“磨难”》(林祥源)2021.04.22

    一个健康的教会不是没有冲突,而是在于能知道如何处理冲突,并化解冲突,转化冲突,将冲突变成提升教会属灵品质的力量,变成一个美好的机会与桥梁。

    阅读全文…

  • 回应《M教会的“磨难”》: 好人吵架,怎么办?(陈济民)2021.04.21

    面对纷争与矛盾,圣经中确实提供了基本的事奉原则让我们遵循,那便是我们要走上主耶稣那自我降卑的、十字架的路。

    阅读全文…

  • M教会的“磨难”(叶小晚)2021.04.20

    看到曾经和睦、温暖的教会,变成一个以神为名的权力战场,笔者深感痛心。故而自2020年9月起,笔者开始多方查问,以期找到纷争根源。最终笔者写下《告别书》,发给同工会,历数两年来在教会内亲身体验到的种种不正之风,宣布退出M教会。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