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主题文章
-
本文原刊于举目官网2024.07.10 道德 初期教会兴旺,但并不完美,和今日教会一样,充满挑战。他们既要面对外部的逼迫,也要面对内部的道德危机,在凡物公用的团契生活中,发生了有人因欺哄圣灵而被击杀的丑闻。 到了《使徒行传》第6章中,门徒人数越发增多。或因文化冲突,或是管理危机,教会中出现了“怨言”。 被忽略的寡妇 危机的爆发点,在“有说希利尼话的犹太人向希伯来人发怨言”,原因是“在天天的供给上忽略了他们的寡妇”(参《徒》6:1)。 初期教会凡物公用的系统中,照顾寡妇是一项很重要的事工。然而,说希腊话的犹太寡妇,却在这个系统中被忽略了。 有人因此发怨言,这就表明,问题不仅被忽略,而且“忽略”的程度很严重、时间也很持久。更严重的是,此事涉及的不是个别人,而是两个不同语言的犹太群体。 虽然都是犹太人,却有说亚兰语的,有说希腊语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语言可以体现文化上的差异。而当时说希腊话的犹太人,原多散居巴勒斯坦以外地区,后因各种因素回来。相对于本地的犹太群体,他们人数少,也缺乏本地资源。 或正是文化差异,加上少数派的因素,那些说希腊话的寡妇就被忽略了。同情者开始替她们打抱不平。 多走一里路 冲突不是简单的饭食供应造成的,也不是一般的人际冲突,而是文化上的差异,造成了权利分配不均的问题。 我们可以追问,为何有人被忽略呢?他们是被蓄意忽略的吗? 先讲一个例子:现代年轻人无辣不欢。青年团契出去吃饭,很自然就会点湘菜、川菜。若有一位不吃辣的,就可能被忽略了。这是故意的吗?不是!是因为吃辣的是大多数,所以他被忽略了,除非有人刻意照顾他。 再如,我要进一个主日学教室,一打开门,就感觉有一股力量要“推”我出去——整个教室都坐着姐妹。面对“都是姐妹”所形成的霸权,我作为唯一的弟兄,就想跑掉。除非房间里有姐妹意识到这一点,站起来,和我打招呼,为我寻找座位,甚至去外面找一个弟兄来陪我…… 人数少,不够普遍;声音弱,或者根本不发声音……所以,被忽略了——除非我们都意识到这一点,并且愿意为此多走一里路。 房间里的大象 北美华人教会很多元:有台湾、大陆,或东南亚背景的;有说英文的华人,有说中文的华人;即使同说中文,也有年轻人和长辈之间的不同。有没有文化冲突?会不会有权力张力?一定有! 然而,我们往往视而不见,避而不谈。 英文有一个短语,叫“房间里的大象”(The Elephant in the room),用来隐喻某件事情或某现象虽然明显,像一个大象在房间里一样,却被集体视而不见、不做讨论。 中文堂和英文堂的文化差异,代际之间的文化冲突,常常是华人教会教堂里的“大象”。或被视为不属灵,或怕引起更大的争议,或被更“属灵”的理由所掩饰……总之,我们用“忽略”和“沉默”,在教堂培育了一只“象”,且越来越大。 其实,在群体生活中,权力结构无处不在,且不都是因负面权力意志而产生的,也不都是刻意运作出的。 比如华人教会中一位只讲英文的牧师,他殷勤服事、德高望重。然而,中午和同工们一起吃饭,当大家只顾用中文聊天的时候,就会形成一种权力结构。这位在讲台上有能力的牧者,这时就被弱势化了。 同样的,当教会开会讨论某项事工的时候,多数派,教会长辈,资深基督徒,具丰富服事经验者,及长老执事的服事职份,都会自然形成某种权力意志。而我们想要精心关怀和培育的年轻人,这样的气场之下,不可避免地被弱势化了,也沉默了…… 就像一位不吃辣的人,在一群吃辣的人中,被弱势化了一样。 除非,除非,有人“发怨言”,而且被听到。 否认权力结构的存在,否认不同群体之间的文化张力,就是在教堂里喂养大象。 “沉默出埃及”? 初期教会第一个指出房间里有大象的,是一群要维护说希腊话寡妇权益的基督徒。他们敏感于同语言、文化的人的需要,并以“发怨言”的方式表达出来。 “发怨言”是一个相当严重的字词。面对如此严厉的指控,使徒是如何回应的? 接下去的经文,给了我们答案。不过,在看经文之前,我们先做几个假设,看看除了使徒所使用的方法,是否还有其他方法,处理这一小群人的怨言? 第一种: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在福音广传、教会增长、上帝的名得荣耀的大叙事之下,几个寡妇可以理所当然地忽略掉。 第二种:停留在爱心劝勉。一方面安慰他们,承诺多关注寡妇的需要,另一方面引经据典,要他们忍耐等候、不发怨言。总而言之,没有任何实质行动。 第三种:以属灵权柄进行严厉指责。认为他们的行为亏损上帝的名,阻碍福音的传扬,是为魔鬼留下破口,并强烈要求他们顺服权柄。 第四种:认为事情严重,不可调和,未来的冲突可能会更多。于是当机立断,把耶路撒冷教会分为希腊语教会和亚兰语教会。自然,发怨言的人也需要承担分裂教会的责任。 …… 感谢上帝,以上都只是假设(尽管以上假设的情况,在教会历史中常有发生)。令人欣喜的是,初期教会的使徒,没有以使徒的属灵权柄,对发怨言者进行压制,没有以教会传统或规矩来辩驳,更不以大多数人的意见为借口忽视问题。他们正视问题,敏锐、谦卑又非常严肃地解决问题。 容我再做一个假设:如果说希腊话的犹太人不发怨言,结果会如何?他们大概仍被忽略,在供给上的权益仍然未得改善。伤害仍然存在,直到有一天,到了临界点,他们就默默地离开了。 就这样,那些少数派,那些软弱的、言语上不顺畅的、在文化上不大能融入主流教会文化的人,安静地离开了…… 有个名词叫“沉默的出埃及”(Silent Exodus),用来描述北美亚裔教会第二代的出走潮。很多在传统的亚裔教会中长大的年轻人,后来因为各样的原因,安静地离开了从小成长的教会。 从这个方面来说,相对于“怨言”,教会更应该关注那些“安静的离开”的人的需要。然而,他们已经离开了! 感谢上帝,初期教会没有让“沉默的出埃及”现象出现。一方面得益于弱势者的发声,另一方面因为使徒们的严肃对待。如此,“怨言”变得有意义。 一起赶出“大象” 那么,初期教会是如何解决这场冲突的呢? 首先,使徒勇于责任承担,说“我们撇下上帝的道去管理饭食,原是不合宜的”(2节)。使徒要表达的意思是,自己忙于传讲上帝的道,以至于在管理上有缺欠。但如果要他们撇下上帝的道,却又不合宜。 接着,使徒分享权力,建立新的机制,提议选取7个人来管理饭食(3节)。使徒强调,“我们要专心以祈祷、传道为事”(4节)。要知道,当时教会正在凡物公用,管理著很多人变卖家业、田产所捐的钱财。管理饭食的人,或可拥有极大的财富支配权。然而使徒们却不以权力为意,而是“专心”祈祷、传道。 最后,使徒组建了一个灵命、才德兼备的服事团队。 注意,弱势群体的声音需要被听见,但并不表示,弱势就有天然的正义性。使徒们把握这样的原则,对服事的7个人不仅有才干上的要求,更有道德上和灵性上的要求。这个要求包括“好名声”、“被圣灵充满”,且“智慧充足”。 另外一点特别值得注意,耶路撒冷的会友,为说希腊话的犹太人“多走一里路”——他们推选出来的7个人,名字全是希腊文名字。其中“尼哥拉”,还不是犹太人(5-6节)。 这说明,为照顾说希腊话的寡妇,初期教会让说希腊话的犹太人管理饭食,好叫他们更好地服事那些与他们文化相同的弱势群体。…
-
帝在必要的时候,会用给人带来忧愁的苦难,来救拔我们,以确保我们得到永恒生命。
-
本文原刊于举目官网2024.06.12 孙基立 最近几年,疾病,战乱,大国间的政治博弈,波及太多人。几乎整个世界都陷入了一个非常不确定的氛围,沮丧、抑郁和焦虑的情绪在人心中游荡。 我自己也曾生活在不健康的教会和工作环境中,这给我带来许多迷茫和痛苦。现在回忆当时的情景,我非常感谢上帝送来及时的帮助,让我度过艰难的岁月。 疗愈手段 那时给我最大安慰的是大自然。 就是在那段时间,我开始对园艺感兴趣,在院子里种了不少花草。我故意选择那些生命力最旺盛的植物,看它们出土、长叶、开花、结果,就是一种自我疗愈。我看到大自然的生生不息,不因人类世界的纷扰而停止。 那些树上奔跑的松鼠,从小花栗鼠般大小的体型,长成硕大的成年松鼠,飘逸的大尾巴在树上飞动。看着它们长大,我觉得也分享了它们的童年、少年、青年时光。 它们在树上争抢食物的萌样,让我的注意力有了一个生动的转移点。同时,从动物世界的冲突,我也会想到人类是否也和它们一样,为一点点有限的食物彼此攻击。 家务劳动也是一种疗愈。家务事需要亲自动手,可以将思绪和实际生活相联系,可以防止陷入空中楼阁的世界。 我记得在研究所写论文很艰苦的时候,也有朋友建议我要从事一些手工劳作,这样可以从抽象领域暂时解脱出来。因为思维有时无法找到通道,会让人陷入空转的状态,让人沮丧疯狂。这也是长期从事脑力劳动者的一大隐患。我们时不时会听说有些人做研究陷入“走火入魔”,就是这个危害的具体表现。 另外,写作和阅读也有益身心健康。写作会帮助一个人整理思路,往往写完也就找到了解决办法。我的许多文章其实就是这样写出来的。通过写作梳理思绪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 基督徒不必“佛系” 另外,我了解到人的负面情绪需要诚实地承认面对。真正健康的教会不会要求信徒每时每刻都乐观快乐,仿佛负面情绪是灵性不好,需要忏悔。 人有喜怒哀乐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当负面情绪开始越过它正常的比例,影响自己的生活时,要及时寻求帮助,而且要找对人——千万别找那些喜欢八卦的亲友,因为这样不仅帮不上忙,还有可能变本加厉地增加自己的烦恼。 华人教会对于隐私的保护意识常常很淡薄,随意分享会让许多人任意消费别人的烦恼。 我处境艰难时,寻找的帮助者,是和我的生活环境不产生直接联系的几个德高望重的属灵长辈,而且我信任他们会为我保密。他们后来给出的意见都大同小异,这样能让我心中有了底:即使一个长辈的意见可能有偏颇,几个彼此并不认识的长辈如果给出类似的意见,出错的机率就大大降低。 我很庆幸自己当时诚实地面对了负面情绪,并且及时和人交流。我知道许多人选择了隐忍不言,由于负担过重产生了许多心理问题。 我曾参加过一次心理健康讲座,讲员讲述了用祈祷和读经的方法疏解负面情绪。 第一步就是要承认自己有负面情绪,然后才能进入疗愈的阶段。疗愈的方法包括读经,思考耶稣对类似的问题会有什么反应,在内心不断重审上帝的爱和宽恕,直到自己真正体会到属天的平安。 大家都发现,耶稣也有非常强烈的喜怒哀乐,所以基督徒也不必“佛系”。我们的喜怒哀乐本身的表达,就自带疗愈的成分。上帝接纳我们真实地表达自己情绪,并愿意提供及时的安慰和帮助,这样的表达在上帝面前是永远安全的。 另外,圣经历史,或者整个人类历史,也可以帮助我们从一个更广阔的视角,去理解个人的不公正待遇。在旧约和新约的历史中,很多人都经历过疾病、家人的逝去或者至亲的背叛欺骗,甚至自己也犯了很大的罪,比如大卫。但是他们相信上帝的公义怜悯和宽恕,请求上帝公义的彰显,或者诚恳地悔改。即使环境让人绝望,但是他们不觉得孤立无援。 不要掉进烂泥塘 我自己受到不公正待遇时,决心不屈服,除了祈祷依靠上帝的帮助之外,我也寻求环境以外的援助,包括请立场中性的人帮助自己分析情况,找相关的机构申诉。 有时周围的环境已经毒化,小环境内所有人都试图劝说受害者感觉有误,或者使用权威和人脉,利用教会讲台来指桑骂槐,施展群众暴力,冷暴力,甚至诽谤造谣去损害我们的个人名誉。这样的时候,示弱屈服其实会更加助长这样的不健康气氛,选择智慧地抗争不但保护自己,也有效地阻止恶势力的蔓延,这也是基督徒是对教会、社会应尽的一份责任。 不过这样的过程有可能很艰苦,无论对身体还是心灵,都是一种考验。 我的经验是,需要有真心爱你、保护你的家人朋友同事的支持,同时咨询专业人士的建议,确认自己的行为的确无可指摘,而且千万不要在情绪激动时付诸行动,因为这样很有可能自己的言行也出现瑕疵,被心怀恶意的对方抓住把柄,将我们扯入“双方都有错”的烂泥塘里。 我思考过为什么会有这个“烂泥塘”的存在? 一方面很多人缺乏客观分析事物的系统训练,以至于知识和能力方面有欠缺,无法看清真相;另一方面有些人即使看得清真相,也选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怯懦做法。人们更愿意看到一种表面上的和谐,而不愿意面对真正的问题,检讨改正,因为后一种选择明显要求更大精力的投入。 检讨错误也代表要查清事实,意味着会触及一些权威人士“偶像地位”。一旦有错的是“权威人士”,大部分人都会噤若寒蝉,不敢作声,深怕引火焚身,甚至出于各种私利,逼迫受害者妥协,以保全领袖或者教会的面子。这样的做法其实也是一种变形的偶像崇拜,因为他们将教会声誉,或者某些个人的面子看得比真理更重要。 避免受持续的伤害 必须指出的是,这样的情况不限于华人。在二战的初期,敢于反抗纳粹暴行的人也是少数。只有当灾难已经蔓延到自己身上,才清醒过来。 德国信义宗牧师马丁•尼莫拉(Friedrich Gustav Emil Martin Niemöller, 1892-1984。编注),于二战结束后,写了一首著名的忏悔诗《起初他们》,叙述德国的知识份子和牧师,怎样屈服于纳粹党的势力。 在他们的暴行初期,不断清洗异己群体时,德国教会因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维,没有及时发声反抗,最后等到厄运降临在自己身上的那一天,而那时不再有人为他们发声抗议。 我们也可能会经历这样的情况:被人霸凌伤害却没有人支持你;有些人出于私利甚至助纣为虐。这时孤独有时会压垮一个正常人的心智。 不少人在这样的情况下,被迫屈服。但是我们必须记得一点,和谐不能以牺牲公义为代价,宽恕也不是被胁迫的结果。如果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是非,只有模模糊糊的“和谐”社会中,任何人的尊严和基本权利,都将无法得到保障。这不是上帝所喜悦的社会环境。耶稣在祂的时代,也没有容忍这样的社会氛围。 如果经历这样的情况,而且孤立无援,保护自己的一个有效的做法,就是至少暂时脱离这种有毒的环境,不让自己受持续的伤害,而且选择言说、发声,而不是沉默;以祈祷、咨询、向真正关爱自己的人倾诉,来保持自己的身心健康。同时用运动、艺术活动(绘画、编织、插花……)、亲近大自然等,为自己打开更广阔的空间。让自己看到,这些烦恼是万千世界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永远的依靠和盼望 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美和爱的存在;上帝也一直在那里看着我们,保护我们。 我自己就曾经从这样的迷雾中走过,并很感谢上帝的保护,让我没有沉溺于此不能自拔,也没有对上帝和这个世界失去信心——虽然世界不完美,但是我们不应该被沮丧吞没,因上帝永远是我们的依靠和盼望。 上帝在大自然中创造了丰富的生命状态和风景,人类心灵的世界也如此,它是一个如同大自然般的存在,有花草树木和四季轮替;有动物和谐相处的温馨,也有彼此争斗的激烈;有暴风骤雨、愁云惨雾,也有明媚的清晨、壮观的晚霞。 学会有智慧地看心灵世界中不同的律动和风景,就可以帮助我们以放松和随缘的心态去生活。当我们懂得上帝的慈爱和大能,我们就可以接纳我们内心世界的不同风景,并在危难的时候安心地依靠祂。 作者留学法国,语言学博士。现任教于芝加哥的西北大学。
-
本文原刊于举目官网2024.06.08 心韵 提高EQ的海龟技巧 “你今天在学校开心吗?”这是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日常问候。 我就职的学校,非常重视早期儿童的社会情感教育。老师会运用一项特殊的“海龟技巧”,通过模拟海龟的缓慢、深层次的呼吸,帮助儿童整理情绪,减轻焦虑,促进内心平静,从而纠正行为问题。 这个可爱的绒毛海龟,被称为Tucker Turtle。它为孩子们示范: 在感到愤怒、沮丧或心烦时,我们首先应该意识到自己的情绪:“我感觉很生气!”然后,在心里默念:“停”。接着, 进入你的“壳”,深呼吸3次,想像著在水中放松身体的每个部分。最后冷静下来,在能够思考如何解决问题时,走出“壳”。 这一方法,能教导儿童在情绪激动时,有效地冷静下来。当然,老师需要一次次地帮助孩童们认知自己的情绪,再进行下一个步骤:“我没事,我可以处理这个问题,但我需要先冷静下来”。长期重复的练习,是养成海龟思维模式的关键。 无法将忧虑卸给上帝 随着成年,我们置身于更为复杂的世界,负面情感更加在所难免。对于我们这些成年的基督徒而言,属灵的“海龟技巧”又是什么呢? 圣经告诉我们:“你们众民当时时依靠祂,在祂面前倾心吐意;上帝是我们的避难所。”(《诗》62:8) “你们要将一切的忧虑卸给上帝,因为祂顾念你们。”(《彼前》5:7)也就是说,当我们遇到自己或他人的负面情感时,应当转向那位能接纳我们、医治我们的上帝。 这做法貌似简单,实则不易。成为基督徒并不等于变成洁白无瑕的天使,单纯的热情也不能使人成为完美的门徒。我们都处在成长的过程中。 繁忙的生活和服事,常常使我们疏于整理内心,甚至意识不到心灵深处的委屈、孤单、害怕、羞耻感、挫败感。在服事时,也意识不到自己内心隐藏的功利性心理。 好些人是属于后知后觉的,我也不例外。负面感受好似高压锅里的压力,长时间积累会爆发,诱发罪、内心的不洁、怨恨,以及身心灵的疲乏与厌倦。 这些恶性情感,与“爱上帝、爱人的”宗旨相违背,阻碍我们顺服。因此,我们需要操练属灵的“海龟技巧”,即认知负面情感,向上帝坦诚交托,并接受从上帝而来的医治与平安。 因上帝坦然释怀 对很多人来说,像孩童一样承认自己正在负面情绪的感受中,等于承认自己不属灵,需要一定的勇气。 圣经中有很多人物展现出真实的情感,使我产生共鸣:“我的心哪,你为何忧闷? 为何在我里面烦躁?”(《诗》42:5)“我困苦穷乏,内心受伤。”(《诗》109:22)“耶和华啊,你忘记我要到几时呢?”(《诗》13:1)这让我们看到,将情感交托给上帝,正是承认我们对祂的需要。 先知以利亚因抑郁求死,大卫的眼泪记在上帝的册子上。约伯也遭遇了一系列苦难,但他并没有掩饰自己的痛苦,而是剃头、撕裂衣服,用行动和言语表达了自己的感受。 诗人亚萨在《诗篇》73篇中,勇敢地分享了他的情感经历。他一直与负面心理进行搏斗——我这样忠心服事的人,为什么得不到好处?恶人却无病无灾、万事亨通?他的心里充满怀疑、愤恨不平与嫉妒! 我向上帝诉苦,觉得自己善意对人,不做得罪人的事,常常委曲求全,却得不到回报。善心没有善报,感到十分沮丧和不公。 然而,从诗中我们看到,亚萨在进入圣所,专心敬拜、思索和祷告之后,情绪得到疏导。他明白了恶人的结局,对之前抱怨上帝感到羞愧,深感自己愚昧无知。他认罪悔改,重燃信心。 大卫每一次在上帝面前表达真实的情感时,哪怕是负面的,也仍然不忘对上帝表达信任和赞美。 他们都是因着上帝,才坦然释怀。 属灵的深呼吸 当乌云笼罩之时,我也停下来,进入避难所。我奔向全能的上帝,将一切带到祂面前,向祂倾心吐意,通过祷告和沉思,寻求安慰、指引和力量。这就是我的属灵的深呼吸。 上帝让我转眼看耶稣,因耶稣在世上同样经历了愤怒、悲伤和同情,祂受到了世界上最大的不公……我感受到天父关心我的情绪,祂任何时候都爱着我。“耶和华靠近伤心的人,拯救灵性痛悔的人。”(《诗》34:18)我开始用新的眼光看待人际关系中的问题。 人若凭著自己,恐怕很难走出思想上的困境,无法手洁心清地在上帝面前事奉。我们梳理负面感受,为得到一颗清洁的心。 清心的人蒙上帝恩待 只有圣灵的内住和工作,才能洁净人心。亚萨在他的诗中,宣告了一项真理,即清心的人必蒙上帝的恩待。对我来说,“清心”意味着专心注视上帝,内心纯净,不虚伪。“清心”能提醒我及时清空负面情感。 钟马田牧师在《登山宝训释义“清心的人有福了”》中指出:“内心是我们一切烦恼所在。”负面情绪是心的问题——人心里若充满思虑、愁烦和血气、苦毒,势必就不清心,不能专心活在上帝的面前。 马大在服事中产生了负面情绪,“为许多的事思虑烦扰”,结果失去了安息和喜乐,错过了耶稣所说的最重要的事。马利亚则在主脚前安静倾听,明白主的心意。我们作为上帝恩典流通的管道,若不疏通和洁净内心,所做的就是马大的事工,得不到主的称赞。 持之以恒的操练 像儿童情感训练一样,属灵的“海龟技巧”并非一蹴而就。相反,会经历挫折,需要持之以恒的操练。 祈求的祷告容易说出口,但要在上帝面前赤露敞开负面感受,则需要剖析自我,挖掘更深层次、更脆弱的情绪,放下所有的伪装……这是不易的。 或许我们对认知自我有障碍,对信仰与情感存在困扰和疑虑。我们会问,焦虑是犯罪吗?上帝关心我们的情感吗?向上帝表达负面情绪,是不是对信仰不忠,对上帝缺乏信心? 或许我们像孩子一样需要教练,学习将真理落实到情绪管理上。例如,我们比较容易感知忧伤、恐惧、愤怒,却难以直面内心的嫉妒、贪婪、仇恨——这些对上帝都说不出口。 有时候我们期望从上帝那里,得到迅速的回应,但若未即时得到,我们的内心便感到不安。 还有些人长期养成了抑制情感的习惯。改变这习惯,需要恩典。若自己用力过猛,会导致疲劳、沮丧和失败。求圣善的灵帮助我们,活在上帝的话语中,仰望圣灵的扶助和恩典,得到更大的力量和持久的耐力。 安稳在耶稣手中 我喜欢看着小孩子睡觉时的样子,那样恬静,纯洁无忧。松弛、均匀的呼吸,散发著一种安详。这是我们在天父的怀抱中应该拥有的样子。 作为基督徒,天路历程上必然伴随着喜乐与苦恼。然而,时时“安稳在耶稣的手中”,能让我们“脱离疑惑恐惧,再无忧虑惊骇”,并且“不怕罪恶侵害”。(诗歌《安稳在耶稣手中》) 耶稣说:“清心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见上帝。”(《太》5:8)上帝愿意让我们到祂面前,管理我们的意念和性情,帮助我们活出纯洁和清澈。 接受上帝的医治与平安 总之,如何有效地处理负面情绪,不仅在儿童教育中有用,在成年的基督徒生活中,也至关重要。上帝不愿我们成为负面情绪的奴隶。祂希望我们得到圣灵的果子——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节制。 通过认知负面情感,坦诚交托,接受上帝的医治与平安,我们可以宣告,我们超越了情感对我们的控制,在复杂的世界中保持了清醒、纯净的心。 这是需要持之以恒操练的。然而通过不断向上帝敞开心扉,让上帝在我们的软弱中成为力量,我们必能更好地塑造内心,体验祂的平安与喜乐! 作者现居美国田纳西州,从事儿童特殊教育和翻译。
-
当我面露难色、准备回绝的时候,领袖又来了一句:“这个活动,我就信任你的能力!你不来,我都不知道找谁负责!”作为一个习惯性在工作能力上寻找认可和价值感的90后,天知道,这句话对我的“杀伤力”有多大!
-
本文原刊于举目官网2024.05.08 恩岩 一 窄窄的乡村道路,被堆在路两旁的积雪挤得更窄了。路上的残雪,被来往车辆压得结结实实,成了凹凸不平的镜子,行人一走一滑。 “大哥,别去了,回家吧!”路中间,女人抓住70多岁的老人的手臂,苦苦劝说著。老人不知哪里来的力气,胳膊一抬,一落,把她甩到一旁。 最终,老人缓缓向前,走到了百米外的一个院子门口。 天空飘起细碎雪花,院内大狗汪汪叫个不停。大门紧闭无声。老人在门外转了一圈又一圈…… 二 这位老人姓文,是教会文姊妹的哥哥。那个院子,则是章姊妹的家。 文老人近年有些异常,整天思念章姊妹已经过世的妹妹,经常去姊妹家索寻。 起初,文姊妹没把此事放在心上。她知道哥哥从不惹是生非,到人家没发现要找的人,便会离开。而且,哥哥去的是章姊妹家。章姊妹是教会前辈,或许能劝劝哥哥这个糊里糊涂的信徒。 然而,事情的发展,非文姊妹所想。 面对老人的频繁打扰,章姊妹几次三番找到文姊妹,要求她看好哥哥。章姊妹语气、态度皆欠佳,还建议她把哥哥送进精神病院(其实,老人只是有点呆滞木讷、不讨人喜欢,状态还不至于入院)。 更有一次,章姊妹见老人又在门口踱来踱去,随手拿起院中的扫帚,扫向老人。老人随即倒地。幸而后来并无大碍。 章姊妹的种种作法,如同冰水浇头,使文姊妹从里到外透心凉。 三 文姊妹信主不久。章姊妹的做法,给她带来很大心灵打击,远超过哥哥的异常带给她的苦恼。 怨恨、愤怒、苦毒……住进了文姊妹的心中。 忧伤的灵使骨枯干。文姊妹身体出现状况:失眠,心跳加速…… 文姊妹来问我和郭姊妹,她该怎么办? 基督徒都知道标准答案——饶恕。 然而,这二字分量太轻,又太重。面对受伤的服事对象,我和郭姊妹都无法轻易说出这两个字。。 太轻,是因为轻飘飘说出的“饶恕”二字,对于深陷情绪泥潭的文姊妹,不起任何作用;太重,是因为稍带命令口吻的“饶恕”,便能使在泥泞中挣扎的她,越陷越深。 有人劝章姊妹饶恕,说如果她不饶恕人,上帝也不饶恕她!文姊妹听后甚为愤怒。 宽恕,原是主耶稣的吩咐,然而为何被人这样一说,却像变了味道?或许,至高的上帝可以向人发出命令,卑微之人却不应以祂的名义命令任何人吧? 四 我和郭姊妹,没急于和文姊妹谈饶恕。我们觉得,文姊妹先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紧紧抓住上帝 文姊妹信主后,愿意爱主,也努力追求——当然,是按照她所知道的方式,按时聚会,参与服事,时刻留意教会需要等等。做这些当然好,然而,文姊妹却没有祷告的习惯,更不会每天读圣经。 不祷告、不读经的基督徒,跟她谈饶恕,她无法理解。 我和郭姊妹努力帮助文姊妹建立稳定的灵修生活,希望她跟上帝建立关系。 我们认为,只有当她和上帝建立亲密的关系,我们对她的服事才能有效果,并且健康。 所谓“健康”,是指服事者不应该被所服事的人死死抓住,或者说,被服事者不应该完全依赖服事者。否则,服事者总有一天会因承受不住而离去,或者被服事者总有一天会抓到失望,而后跌得鼻青脸肿,才能学会抓住上帝……甚至,一辈子都没有学会。 服事者与被服事者,双方都应该紧紧抓住上帝,而不是彼此。 第二,及时堵住破口 当文姊妹对自己哥哥怒火中烧时,我和郭姊妹表达理解。人在坏情绪中,很容易有不合理的发泄。然而,我们也温柔地指出,这样做绝对不可以,要悔改。 无论她反应如何,正确的、不放弃的提醒,上帝会负责;因各种顾虑而不去提醒,可能会使她铸成大错。因为罪是破口,魔鬼会借此而入。指出罪时,在争战中已经处于攻势了。闭口不言,破口会越撕越大,最后,魔鬼就会来攻城掠池。 第三,不随便向人抱怨 文姊妹遇事爱说、遭难处喜抱怨。遇到如此愤懑之事,更免不了找人说道说道。 我和郭姊妹劝她,不要随便跟人诉说,因为并非所有的听者都能做到劝勉合宜、使人和睦。 基督徒最好的倾诉对象是上帝。当没学会向上帝倾心吐意时,那就要找到合适的人。 我们自荐,成为文姊妹倾倒情绪垃圾的对象。我们叮嘱姊妹:对她丈夫也不能倾吐,因为目前他未信主,脾气又不好,向他抱怨只能使事情更糟,还会成为他信主的障碍。 第四,适时学习饶恕 我和郭姊妹不敢随便吐出“饶恕”二字,又不能闭口不谈,只能找恰当时机。 当有人劝文姊妹 “饶恕”,她甚为不满时,我就说:基督徒的确要饶恕,因为饶恕是主耶稣给我们的命令。不过,饶恕很难,郭姊妹与你有类似的遭遇。只能祷告求上帝,帮助我们有力量饶恕。 文姊妹有点惊讶,她觉得我们没有跟她站在一起。明明是别人错了,我们却对她有“不合理”要求。 我接着说,章姊妹做得不对,但是我们要做对的事。更何况,章姊妹已经来道歉了。换个角度想,如果一个弟兄经常来我们家打扰,我们也不一定受得了,因为有很多不方便之处。更何况,章姊妹的老伴在生病,她心里难免焦躁。那天的过激行为,是因为她从医院回来,她老伴的情况不乐观、她心情不好。所以,我们多想想别人的难处吧。 文姊妹虽然没有马上做到饶恕——相信任何人都需要时间——但她很快做到勒住口舌,不再向人抱怨章姊妹。想必这为饶恕打了一个好基础。 随着其他方面的更新——养成祷告、读经习惯,不对哥哥发脾气……文姊妹渐渐走出情绪阴影。饶恕,可期! 作者原为老师。
-
这时代的网络,带来了发言权的扁平化——不是只有专家、官员,有权力公开发表言论。任何人,不分社会地位、学历,都同样可以在网络上发表言论。
-
本文原刊于举目官网2024.04.26 谈妮 “你要谨守你的心,胜过谨守一切,因为生命的泉源由此而出。”(《箴》4:23。新译本)心可以是指跳动的心脏、思想、情感、意志或全人。不论是哪一种定义,“心”都不是静止不动,也不是必然健康成熟、“有真理的仁义和圣洁”(《弗》4:24)。所以保罗劝我们献上自己成为活祭,借着圣灵更新自己的心思,改变自己的生活,以合乎上帝美善的旨意(参《罗》12:1-2)。 自2022年起,《举目》便提出要“面对当代挑战,与教会同行,和跟随基督者一起成长”,这是延续既有的定位:建造海内外事奉者,以基督为中心的世界观、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然而要让心能有效地更新变化,前提是愿意“针对观念进行反思”(周学信,《反智主义》)。 本期《举目》(103期)的特色,就是反思力。 不论切入点是个人(《我们以什么眼光看待别人》;《男性形象与羞耻》;《当我们得了“匆忙症”》)、教会(《把握这次相遇的机会——从教会历史思考“教会权威扁平化”》;《北美华人教会的今昔和未来》)、公义(《不只 #MeToo或司法正义/便利贴》)、艺术(《 当音乐之父巴赫也被政治清算——我们需要讨论电影《塔尔》( TÁR)》)、亲情(《春风吹又生——烦人老妈成长记》;《当孩子无法达到期待——原来父母也是罪人》)、跨代(《为什么我们如此尽力,还丢失了他们?——耶稣的比喻与青少年事工》)、宣教(《福音,历史性的救赎——浅谈多元社会中,诠释福音的关键》;《带着幼儿短宣可还行?》)或海归(《 我从芝加哥回到上海——海归基督徒如何融入当地教会》),还是婚姻(《搅乱一池春水——都是夫妻营惹的祸?》;《 丈夫做头?还是做你个头?》)…… 作者们的反思,都是为了谨守心,使生命的泉源更散发出基督馨香之气。 可惜因为时代的变迁与经济的因素,《举目》考虑是否自2025年起,不再印刷纸本杂志?对此,我们非常需要您的回馈(请扫二维码),以帮助我们做出合乎上帝心意的抉择。同时也欢迎您网站订阅 (https://behold.oc.org/?page_id=62152),让我们与您偕伴谨守“心”。
-
本文原刊于举目官网2024.04.24 陈恩加 当心“静音模式” 2023年4月的一天,我和同教会的一位弟兄,聊到基督徒领袖在信仰进路光谱上的位置。他提到于宏洁牧师的讲道,用词比较很宏大,刘志雄长老的叙事,则相对更生活化,但他们都有比较资深的牧养经历;而有的牧者学术专精,却不太牧会。 我回应说,很喜欢像The Pastor as Scholar and the Scholar as Pastor这本书的两位主人公卡森(D.A. Carson) 和派博(John Piper):一样是“集学术型和牧养型于一身”的基督教领袖,他们既有深厚的神学素养,同时又具备温暖的牧者心肠。 朋友则打趣说:“那你来做牧者型学者,我做学者型牧者”。我则笑着回复:“现在我们教会的牧者当的好好的,也没到退休的年纪,你这话要是被他听到,会不会觉得我们有‘造反’的感觉?”。 他只简明扼要地总结:“你我他都是‘平的’”。 当他说到“平的”时,我才突然意识到自己一直认为:一个基督徒想要成为牧者,是一件高风险的事。倒不是因为这中间要经过漫长的神学训练,出来服事后薪酬不高还要干各种脏活累活等,而是因为教会中来自人际关系的各类张力。 我从小成长在一间非常重视“权柄”的基要派教会中。长老、职事等领袖“高位“,存在着家族传承现象。同时,不少信徒因为对带领者的决策有所质疑,就被打上了“不顺服权柄”的标签,加强了权力的高度集中与不容置疑。 Remy Diederich在其关于属灵虐待的著作《信任崩塌》(Broken Trust)中形容,这种权力的压迫,会导致属灵领袖的核心人际圈,进入“静音模式”。其他人为了防止被孤立,也会学乖,不去戳破“皇帝的新衣”(注1)。 这种金字塔式的教会治理模式,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年轻人的出挑与会众的活力。不仅不符合管理学上的扁平化逻辑,更不符合圣经中对领袖品格的要求。 目前,我在一间较为包容、扁平的教会中服事,深刻觉察到对权力、权威这类敏感议题的讨论,与合乎中道的应用,是当代教会无法回避也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会从权力、关系与生命素养3个维度,来谈一谈权威扁平化后,教会的牧养。 权力与责任的扁平化 梵蒂冈第一届大公会议(First Vatican Council)上,罗马天主教会确立并发表了两个宪章,其中之一便提到了“教皇无误”(papal infallibility)。 身为历史学家同时又是天主教徒的阿克顿勋爵(Lord Acton),则严词抨击了这一声明。那句名言“权力使人腐败,绝对的权力绝对使人腐败”便出自他写给伦敦主教Mandell Creighton,反对该决定的信中。 这句话不仅适合于国家治理,也适用于在教会:教会扁平化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权力的扁平化。 不过,权力扁平化并不意味着领导者完全丧失权力,只是不再被高度集中。因此被下放和分散的权力,能够促成更为民主的决策制定,和更为合理的治理模式。 换句话说,一间教会不应为了扁平而扁平,而是为了会众能更好地配搭服事,在生命上互帮互助。 以我目前所在的教会为例,牧者会在每个月第2周的主日下午,会安排同工会议。每项重大决策,均是由同工们(一般有十几二十个人)共同商议的结果。大家一起献谋献策,提出各自意见,牧者最后拍板。此外,各部门部长、各小组长会把所在组织的当前状况、困难(包括整体和个体)、未来计画,都放在会上进行交流,尽可能把教会真实现状进行曝光。 另外,教会每年也会举行一次退休会,来回顾一年来教会牧养的得与失,同时展望未来要坚守或改正的地方。相比我小时候所在权力不容置疑、决策于“小黑屋”中产生的教会,这样的决策制定过程,更为公正与透明。而这自然也离不开合理的治理架构——小组、团契与事工部门。 对于小组,我个人认可“大小组,小教会”的理念。如果说基督是教会的头,教会是基督的身体,那么小组就是身体的腰板,只有腰板硬全身才能发出最大力气。 在国内,城市教会能容纳的人数,受到空间和环境因素等的限制(往往在写字楼里),因此除了主日大家聚在一起敬拜之外,小组聚会成为了信徒平日里的信仰加油站,小组长便成为了“微型牧者”,拥有组织聚集的权力和联络肢体的责任。 对于团契,想必已有不少教会开展青年团契、夫妻团契、职场团契等,让有能力、有生命和异象者成为其中的带领人,这也是扁平化的一种体现。至于事工部门,可以成立如敬拜部、关怀部、福音部、行政部等各司其职,各部长不仅分担了牧者的部分权力,也承接了相应的义务,彼此配搭让事工有条不紊地开展。 关系的扁平化 九标志团队编辑Jonathan Leeman在《认识教会纪律》(Church Discipline)中曾提到,如果一间教会的领袖“对成员厚此薄彼,党同伐异,脾气很大,爱孤立人、很难将权力分给他人,任人唯亲、喜欢掌控”,那么加入这间教会就要小心了(注2)。在这种剑拔弩张的畸形人际关系中,同工自然无法放开来与领袖一起服事。 相比教会建制层面的权力扁平化,关系扁平化则更加侧重领袖个人品格是否真的具备圣灵所结的果子,考验其能否在保持领袖威信的同时,与同工、会众、甚至慕道友“打成一片”,而不是营造出 “静音模式”。 换句话说,关系扁平化的实质,就是领袖们虽然身居要职,但也承认自己会犯错、有弱项,乐于接受他人合理的批评与适时的帮助,从而让牧养过程增添更多的诚实与谦卑(注3)。 我曾经所处的教会,讲台上的资讯往往是不容置疑的。但私下与个别弟兄姊妹的交流中得知,他们对某些观点是有疑问的,但却不敢发声。因为,讲员(通常是几位核心同工)会以“不服权柄”为理由,搪塞过去。或有人针对教会事工的一些盲区,提出自己的想法,也时常会被领袖们以“没有负担”为理由回避。 其实,不采纳建议并不是什么问题。关键在于当事人抱着怎样的心态,去处理他人的意见——如果领袖无法谦卑下来,与提出意见的一方平等、和气地进行交流,那么就会永远处于一种夜郎自大的状态。与之相反,如果领袖与会众处于一种畅所欲言的关系中,即使会出现争执,甚至导致有人因此离去,但诚实、平等的人际关系,会成为这件教会的底色,而吸引更多的人前来。 生命素养的扁平化 一间教会无论使用何种治理模式,其目的最终都是为了会众的灵命得到成长,更好地建造基督的身体。 换句话说,权力、关系等因素扁平化,最终目的正是为了生命素养的扁平化。而生命素养的扁平化,不是指所有人的灵命变得“又扁又平”,而是指“全民皆祭司”——尽可能让所有的肢体,都能参与教会的服事;每个人的生命素养,都能得到提升。 教会中不应该出现属灵上的马太效应——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而应该在恩赐上挖掘、培养更多人,鼓励更多人参与到各项事工中。对此,我有两个特别深的感触: 其一,教会中有位肢体曾问牧者,觉得自己没有什么才干,不知道该参与哪项服事。经过一番开导后,TA发现自己诗歌唱得还不错。…
-
本文原刊于《举目》官网言与思专栏2024.04.22 欧雨虹 “扁平化”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新潮流。扁平化的目的,是打破金字塔状的阶层结构,减少层级,并让权力向下流动(注1)。 这几年的疫情,迫使教会的牧养权力,不再集中于少数的教牧人员,而是流向各个小组。有些教会为了应对疫情带来的变化与限制,开始尝试扁平化教会结构。 然而在任何结构中,仍都容易出现权力往上集中和被滥用的趋向。就算教会扁平化,权力流向小组,但小组长还是可以集权并滥用这个权力。打破了旧的金字塔,但新的金字塔又不断形成。 圣经中的赋权与限权 权力是个很复杂的议题,涉及到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本文没办法探讨每个层面,只欲抛砖引玉,从圣经神学的角度,浅谈权力的分配与运用。目的不是要提供一个“符合圣经的权力架构”(注2),而是观察圣经如何在不同权力架构中,赋予权力与限制权力,让圣经的描述,塑造我们对于权力的想像。 《创世记》里,“神的形象”是一个赋有权力的身份。上帝赋权给人,让他们治理受造界(参《创》1:26-28)。放在古近东的处境来看,《创世记》的描述,颠覆了古近东对于权力分配的想像。 旧约学者指出,古近东的君王被视为神的代表,被赋权治理人民(注3)。古巴比伦的创世史诗《埃努玛‧埃利什》中,人被创造是为了服事诸神。既然君王是神的代表,人民理所当然要服事君王。这让金字塔状的社会阶级有了正当性,确保了君王在金字塔顶端、万人之上的地位。 在这样的处境下,《创世记》却形容人类有“上帝的形象”,很令人震惊。当所有人类都拥有“上帝的形象”这个身份、地位时,治理的权力不是集中在一人,而是交予人类,男女共同治理。 权力的共用是一种限权。《创世记》划分的阶层,不是神明、君王、人民,而是上帝、人类。在上帝原本创造的世界里,人人平等。《创世记》对于人的形容,扁平化了金字塔式的社会阶级。 相较于古巴比伦的史诗,《创世记》说,上帝创造人并不是因为祂需要被服事,而是因为祂要赐福给人(参《创》1:28-29)。作为上帝的代表,人也不是要被他人服事,而是要成为上帝祝福的管道,把上帝的祝福带给整个受造界(注4)。 《创世记》第2章描述,人行使治理权的方式,不是主宰与利用,而是耕耘与看守 (参《创》2:15),与上帝合作,使土地更繁荣、美好。 权力的扭曲与滥用 这个美好的景象,却因罪恶而破坏了。人被创造,是要共同治理和管理受造界,但罪的影响让人滥用权力,主宰、管辖其他人。男女共同治理的愿景被罪扭曲了:上帝说,丈夫会管辖妻子 (参《创》3:16)。 《创世记》接着记载,人用暴力压迫其他人,兄弟互相残杀 (参《创》4:8)。到了《创世记》的尾声,我们看到的是,埃及法老在万人之上,所有的地都归他,全埃及是他的奴隶 (参《创》47:20-21)。罪的影响,让人离上帝原本的创造越来越远,形成了金字塔式的社会。顶端的人滥用权力,底层的人被剥夺权力。 律法中的限权与赋权 当上帝带以色列人出埃及、脱离奴隶的生活之后,祂给予他们全体“君尊的祭司”(参《出》19:6) 这个新身份,让他们可以重拾上帝在创世之初,给予人的尊贵。上帝还给予以色列律法,让他们与埃及等世俗社会有别。不一样的社会,需要不一样的君王。 首先,这个君王并不是必要的。 《申命记》描述, 以色列若说:“我要立王治理我,像四围的国一样”,那他们要立上帝所拣选的人为王 (参《申》17:14-15)。立王是为了满足以色列人的愿望。 其次,律法设了限制,防止君王集中权力。 如:不可为自己加添马匹(军力)、多立妃嫔(政治力)、多积金银(财力)。并强调君王与子民的关系,是“弟兄”,并不高人一等,不可心高气傲 (参《申》17:15-20)。君王不可以用自己的身份,为自己加强权力。 最后,君王主要的职责是要抄录、诵读、谨守律法,成为百姓的榜样。 上帝的律法,扁平化了君王与子民的差距。他们是伙伴,一同实行上帝律法。唯一的差别是,君王要成为百姓的榜样(注5)。上帝没有给君王任何特殊权力,而是要他活出律法中的公义与慈爱,让百姓自愿效仿,用生命为榜样施展对百姓的影响力。 以色列的君王,与埃及的法老截然不同。 上帝的律法,除了限制君王的权力与地位,也设定制度,防止社会底层的固化。律法规定,每7年为豁免年,以色列子民要免除同胞的债务,并释放卖身为奴的同胞(以色列人) (参《申》15:1-2,12-15)每50年一次的禧年,则要归还土地(参《利》 25:10),让每个人都可以重新开始,而不是困在社会底层,永不能翻身。 在每个群体中,都有种种因素,驱使权力往上集中,形成金字塔。然而上帝的律法,限制权力,防止权力集中。 可惜以色列人并没有遵守。 旧约的历史书让我们看见,以色列的君王与其他国的君王一样,滥用权力:为了自己的权力和财富,让百姓负重轭、做苦工 (参《王上》 12:4)。先知书则批评以色列的君王和领袖只顾自己,不但不牧养羊群,还用暴力,严厉辖制他们(参《结》34:2-4)。上帝的愿景,与以色列的实况,有极大的差别。 对现今教会的启发 上帝在创造与律法中的赋权与限权,对现今教会有什么启发呢? 圣经让我们知道,权力滥用不是新事,从罪恶开始扭曲上帝的美好创造时,就已经开始了。摩西五经对权力的态度是谨慎的,今天的教会也需要思考,如何预防权力的集中与滥用。 这时代的网络,让教会的各种权力滥用(挪用公款、性暴力、属灵霸凌、隐瞒丑闻),有更多的暴露,甚至让人对教会失望。当年轻一代对权力,特别是组织的权力,失去信任时(注6),教会领袖当如何回应与牧养? ×第一,诚实面对落差 教会领袖可以一方面讲述,圣经中上帝对权力分配与运用的愿景,一方面坦承现今教会未曾达到上帝的期许。这些落差并不需要掩盖,也掩盖不住,越掩盖只会越让人失去信任。认真面对这些落差,反而让人看到教会的诚实与勇气。 直视这些落差,必然带来沮丧、难过、愤怒的情绪。这些情绪,代表我们对上帝的愿景是在乎的,不是无感的。这些情绪不是洪水猛兽,需要压制。这些情绪能量,可以成为教会反思、悔改、改变的动力。 教会领袖可以带领会众,聆听并接纳彼此的情绪,让会众感受到,他们在这些情绪中不是孤单的。教会领袖也可以用圣经里的哀歌,带领会众面对“愿景”与“实况”的落差(注7),让他们的情绪成为他们来到上帝面前的动力。 ×第二,设立限权与赋权的机制 在一个对权力失去信任的时代,如果教会领袖设立限权与赋权的制度,让会众知道,教会有意防止权力的集中与滥用,可以帮助会众重建信任。 不同组织结构,有不同限权与赋权的方式。限权的方式可能是由团队领导,不把权力集中在一人,或是主动愿意接受问责,定期检视组织体制与决策机制。 赋权的方式可能是让领导团队更多元,让一些容易被忽略的声音(女性、儿童、青少年、身心障碍者),更多被听见和看重…… 在各种权力架构中,我们都可以发挥创意的思考,抵抗权力往上集中的倾向,让权力可以往下流动,不让权力差距越变越大。 注: 1. 扁平化理论 – MBA智库百科 (mbalib.com)。 2. 董家骅牧师提出,各种权力架构都有把权力来源偶像化的危险。《另类权力逻辑》 (董家骅)2017.06.19 – OC举目网站 3. J. Richard Middleton, The Libera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