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主题文章

  • 周学信 本文原刊于《举目》56期        有一天,老师问一个小男孩︰“为什么你总是常常对同学恶作剧?”他回答︰“在我脑子里有一只坏狗和一只好狗在打架。当坏狗打赢的时候,我就会做坏事!”老师问他:“为什么坏狗总是占上风呢?”他回答︰“因为我喂它较多啊!” 世界上有两种做人方式         这故事意味深长。也许在基督徒生活中,最常的挣扎,莫过于与自己在人性中没有完全降服于上帝的部分的挣扎,要持续不断地对抗内心中把自己摆第一的诱惑。当我们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我们就容易气馁。我们要如何理解这种个人与罪之间的摔角呢?        古代的先知在《耶》17︰5-10中,写道︰世界上有两种做人的基本方式,一种是自恋式地相信自己,另一种则笃信上帝。         这两种方式可称为“假我”与“真我”。假我的本质,是将自己界定为:“我”与上帝、与人和创造,都是隔离的。        残酷的现实是,这个“我”乃是在肤浅的宗教外衣下,骨子里自以为是的自我,照自己的行事历、自己的欲望、自己的目标而行。在看来属灵的外表下,以“尊重他 人”的生活态度,来与人保持距离,以减少我们以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宗教或种族等为目的,进行操控时的阻力。当我们的操控不如我意的时候,我们就以暴 力相向, 却产生更暴烈的反弹。         上帝的话清楚地教导我们︰我们从来不是远离上帝的自治体。如果不明白我们是为谁而造,并上帝是要透过谁来 彰显,我们就不能认识自己。人的出生,是上帝的恩赐;然而,更伟大的恩赐来自第二次的出生,即zoe,属灵的生命,就是在我们里面有基督的生命。(参 《加》2︰20 ;《西》1︰27。希腊文中有两个字均可翻译成“生命”,其中Bios指肉体的生命,zoe 是属灵的生命)         我们之前的生命,是死的、瞎眼的及受捆绑的(参《弗》2︰1;《林后》4︰4;《 提后》2︰26),新我不仅是旧我的更新而已,乃是在上帝面前一个新的本体。(参《林后》5︰17;《弗》4︰24;《西》3︰10)        这新生命是耶稣基督的生命在我们里头,且透过每位信徒表现出来。为了与上帝有亲密的交通,这新生命必须是改变的和完全的。新我,即我们在耶稣基督里的内在生 命(参《弗》3︰16;《罗》7︰22),会逐渐改变我们的思想、性格,且行为也会逐步洁净(虽然我们的生命在这地上不可能完满或完全)。 当假我有了宗教的加持        在《加》5︰13-24 及《罗》7︰18,25中,保罗痛苦地形容老我乃是“肉体”。这“肉体”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假我生命。当我们重生,上帝将祂的生命植入在我们的生命时,祂并 未涂掉我们旧的记忆,及过去的所有、所是和所行。因此,在生命逐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完全有思考、说话、行事的能力,来表达肉体的需求,而非圣灵全然掌管 的生命。        保罗在《罗》8︰7提到, “原来体贴肉体的,就是与上帝为仇;因为不服上帝的律法,也是不能服。”在此保罗将我们带回到《创》第3章那个原本的老我。老我的特征,是将身分根植于自 己而非上帝,且有这样的特征︰自我保护、占有欲、操控别人、具破坏性、自抬身价和放纵的。并塑造出各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观点、态度,及行为模式。         这些东西在我们的生命里根深蒂固,我们甚至不知其存在。“假我”是我们之所是,是现今的我们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它玷污了一切我们所是和所做的。如果我们不觉悟,它会扭曲我们对自己、别人及世界的认识。        假我在我们的生命中,扮演上帝。对保罗和其他圣经书卷的作者来说,“我”最糟糕的,并不是有放荡不羁或其他明显的罪,而是“我”有了宗教的加持,变成宗教性的假我。        宗教性假我的基本特征,与旧假我没有什么不同。其差别是,宗教性的假我,貌似将上帝带进了自己的生命,实际上却只是将上帝困囿于自己建构的框架中,确保自己 能够“掌控”假设的上帝。这也就是说,每当我们试图要上帝照我们的意思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时,我们就是一个宗教性的假我。        假我通常透过对财物、地位,及偶像崇拜,来崇拜并服事受造物。这样的服事是沉重的,因为这些偶像是残酷的“监工“。 为我们的黑暗带来光亮       “真我”与“假我”全然不同。“真我”十分明白:没有什么比上帝更能满足我们烦躁的心。        保罗如此告诫人︰“所以要治死你们在地上的肢体;就如淫乱、污秽、邪情、恶欲,和贪婪(贪婪就与拜偶像一样)。因这些事,上帝的忿怒必临到那悖逆之子。当你 们在这些事中活着的时候,也曾这样行过。但现在你们要弃绝这一切的事,以及恼恨、忿怒、恶毒(或作阴毒)毁谤,并口中污秽的言语。不要彼此说谎,因你们已 经脱去旧人,和旧人的行为,穿上了新人;这新人在知识上渐渐更新,正如造他主的形象。”(《西》3︰5-10)       …

    阅读全文…

  • 主啊,我是谁?

    范学德 本文原刊于《举目》56期        可以这样来开头,就好像老人给小时候的我讲故事一样:很久很久以前……        如今当我回忆那个“很久以前”,却仿佛就在昨天──百年一瞬间,更何况40年、50年,恐怕是眼球刚刚准备运动吧。        就在那个很久以前,某一天我蹲在地上看白菜叶上的一条小虫子,那时的白菜是长虫子的。虫子是一身翠绿,白菜是白中带绿,那个翠绿的小家伙在白绿之间一动又一动,好像是个小火车。要是现代人来说,就是微缩景观了。        那以后没多久,我就朦朦胧胧地知道了一个道理,白菜就是白菜,虫子就是虫子。白菜籽无论怎么小,它种到地里,绝对长不出萝卜来。而从虫子的那一堆卵里,再如何努力,也飞不出金凤凰、银孔雀。         文化大革命有个“血统论”口号,叫“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子会打洞”。对于植物、动物来说,道理还是对的:什么种,就出什么货。哲学一点地说,就是:它们的存在,必然要表现它们的本质。反过来说,它们只要存在,就不可能表现出其他的本质。        要是人也这么简单多好。有一句骂人的话最难听了,说你简直禽兽不如,或者,不如禽兽。除了有点污蔑禽兽之外,这句话还蛮不错的──别看你人模人样的,但已经堕落到了非人的地步。那人模人样,不过是徒有其表,俗语,也就是披了一张人皮。 人不是动物        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据说高更以此为题,画了一幅名画。我没看过这幅画的真迹,但那个问题还是挺清楚的──人是什么?我到底是谁?         当年上大学时,我学的是哲学。人的问题,自然是哲学关心的基本问题。人是什么呢?有的说人是理性的动物,有的说人是社会的动物,或者,政治动物。又有的说,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尼采关注权力意志,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围绕着“性”转来转去,萨特则不断地说:选择!选择!还有高人说,人是文化的动物!但什么 是文化啊?据说,专家的定义就有几百个。        结果当然是越研究越不明白,就好像笑话说的那样,你不说我还明白,你越说我就越糊涂了──我不思考“我是什么”,我似乎还明白我是人;我越是想,就越连什么是人都恍惚了。 以“人是理性动物”一说为例,随便看一看人类历史,远的不说,洋的不说,就拿我经历过的中国历史来说,文化大革命,8亿人民,斗了10年,你死我活,你死我也活不成,怎么能相信“人有理性”?        人到底是什么?我是谁?我读哲学时至多能肯定一点:人不是动物 !        不仅我这样认为,连哲学大师们也如是说。孔蒂亚克曰, 我看到自己,我摸到自己。一句话,我感觉到自己,但是我不知道我是什么。        叔本华更妙。他某日坐在公园内,衣衫褴褛,精神大概也挺郁闷。这时,一老妇人过来问:你是谁?他自嘲,我真巴不得我知道。        这就是人的尴尬。我们都知道自己是人,却不知道人是什么;我们都知道我是我,却不知道我是什么。还是苏格拉底实在──他一生以“认识你自己”为使命,结论却是一句话:“我所知道的只有一件事,就是我一无所知。” 两个认识        加尔文在大作《基督教要义》一开头就说,人真实的智慧主要由两部分所组成,即对上帝的认识,与对我们自己的认识……这两种认识具有密切的相互关系,这大致是 不错的。但加尔文认为,人一观察自己,就必会立时思念上帝,这就不准确了,因为可能有许多的人活了一辈子,但却从来就没有意识到上帝,更没有把自我与上帝 联系起来,他甚至认为我就是我的上帝。人认识上帝,这是上帝赐给人的恩典。        克尔凯郭尔说得好,人不可能靠自己来认识自己,因为人已经堕落了。堕落之人的鲜明标志,就是他不承认自己的堕落。即使万不得已承认了,也千方百计地推托罪责,归咎于他人、社会。因此,人或者因为骄傲,视自我为万王之王;或者由于自卑,视自我为垃圾。 在骄傲与自卑之间,是麻木,随波逐流。什么人不人,我不我的,活着,就这么活着,何必瞎操心。         人认识自我,始于认识上帝,这一方面表现为,他找到了一个在天上的父,从而,他有根有家了。“我从哪里来”的问题,就落实到“我是从上帝那里来的”的答案上。这就把我奠基在万古不移的磐石上──这磐石就是上帝之爱。        “我以永远的爱爱你,因此我以慈爱吸引你。”(《耶》31:3)古时,上帝向以色列显现时说的这番话,如今,祂也向每一个相信祂的人这样说。这“永远的爱”,就是人生命的源头、生存的根基、生活的动力、人生的意义和目标。        人认识自我,始于认识上帝,在另外一方面这也表现为,在圣灵之光的感召下,人终于承认:原来我是叛逆了上帝的逆子、离家出走的浪子。         唯有面对着耶稣基督,面对着圣经──上帝的话,我们才获得了真实的自我意识。因为只有与基督相比,我们才知道我们离上帝有多远;只有被圣灵光照,我们才能看 到自己的内心有多么黑暗。就连我们以往引以为荣的一切美善,从聪明,到善良和仁义,在它们的背后,其实都拖着或长或短的阴影。即使它们表现得极其美好,本 质上仍是破衣烂衫,丑陋啊!当我看到了真正的美好──主耶稣,以往我所夸口的一切美好,都变得不那么美好了。        认识到上帝是我在天上的父亲,意识到自己是罪人但今天要回家,这就是认识自我的真正开始。 自我接纳…

    阅读全文…

  • 祝健 本文原刊于《举目》56期        认识属灵生命是基督徒成长的里程碑, 持守属灵生活则是每一位属上帝的人必须一生之久经历的过程。        持守这样一个追求、操练和成长过程的属灵的生活,才算真正走天路,实际地跟随耶稣。因为,有了基督的生命,还必须效法基督的生活,最终才可能活出基督的性情。这就像有了父母的生命,还必须在父母的身边生活,才最终能活出父母的性情一样。         有一次,我问弟兄姊妹:什么是生活?大家一时都不知道如何回答。属灵生活有点像这个情形:我们每天都在忙生活,但未必很认真地思考过什么是我们的生活。        生活,基本就是“过日子”。属灵的生活,就是过属灵的日子,就是属灵意义上的衣、食、住、行。        脍炙人口的《诗篇》23篇,之所以为古今中外的圣徒所喜爱,是因为它简短的6节经文,对基督徒属灵的日常生活进行了概括性的总结,既是精意,又是秘诀。 认识真我        有人说,基督徒的生活,就是谁死谁活的问题。例如,保罗发出过著名的惊叹︰“我真是苦啊!谁能救我脱离这取死的身体呢?感谢上帝,靠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就能 脱离了。这样看来,我以内心顺服上帝的律,我肉体却顺服罪的律了。”(《罗》7:24)这段经文以及《罗马书》第7章和第8章的阐述,是我们认识真我的金 钥匙。        保罗所表达的,是每一位属上帝的人都必定经历的。用通俗易懂的话解读,就是我们每个人里面都有3个“我”:一个是被旧我、老我折磨,常常失败的“我”;一个是因着圣灵重生,靠着基督得胜的“我”;以及,那夹在两“我”之间,长期被争夺、天天争战的“我”。 在保罗所说的“我”中,时常有3股力量交织拼搏。一个是属罪、在肉体里发动的邪恶势力,一个是因信主耶稣基督而来的属天的永生生命力,还有一个就是在圣灵的感动下,人尽自己的本分,凭信心作出选择,并且努力实践的自由意志——根据圣经,真我具有这样的三重性。         今天,基督徒常把我们里面真实的“我”的光景,和新人该有的属灵生活,都放在了同一个模糊不清、混杂不分的概念中,处理、教导和操练。这可能是导致许多教会的牧养和建造收效甚微的原因之一。        所谓认识真我,就是要在信仰的追求和实践中,分辨、识别“我”的真实面貌、何去何从,以及追求成长的途径。而所谓的属灵生活,就是“我”的信仰实践、生命更新,以及在成圣得胜的道上“过日子”,好叫我们里面的新人刚强起来。         简言之,一个人对真我的认识,是与这个人在属灵生活上的追求和操练成正比的。多有追求、操练,则多有自我认识,反之亦然。        不同的阶段,对真我的成长与发展,又有不同的认识。《罗马书》第8章让我们看见,真我在上帝的旨意中成长的3个境界:经历万事互相效力的“我”,凡事定意效法基督的“我”,和被上帝称义且有份于上帝荣耀的“我”。        可以说,《罗马书》第8章是一面认识真我的属灵的镜子,可以照出我们每个人在上帝面前的真实情况,以及在上帝的旨意中,我们追求、成长的真实旅程。 正常、非常、超常        基督徒的一生,可能会经历多次正常、非常和超常的属灵生活交替。正常是指有规律和有果效的,非常是指没规律和无果效的、或反规律和负果效的,超常是指有特殊的规律和果效的。        不论基督徒在哪一种情形中,都必须持守适当的属灵生活。否则,其属灵生命就会渐渐枯干,甚至从活泼、有生命大能的福音偏离,落入机械、无能的宗教形式中。        有正常属灵生活的基督徒,会在信仰的追求和实践中不断在成长。这种人,若阶段性地经历某种非常和超常的属灵生活,是十分有益处的。非常和超常的属灵生活,可 以使人变得谦卑、宽广而深刻。用形象来比喻:非常的属灵生活是旷野的、被掳的,或在苦难中的生活,超常的属灵生活,是指摩西在西奈山上般的生活。        只有长期扎根于正常属灵生活的人,才会坚实和全方位地被建立起来。正常的属灵生活,其实就是用一生的时间,学习和操练属灵的功课,一生走属天的道路,一生在 属灵的原则和环境中“过日子”。被收入《中国神童录》中的小提琴家郭昶,曾获得过梅纽因国际小提琴大赛大奖和许多重要的国际奖,并与许多国际一流的交响乐 团和国际著名指挥合作过。为中国在国际上争得了巨大的荣誉。而今,他也是一位跟随耶稣的人。        郭昶是一个对自己要求超严格的人。对于认识真 理和操练属灵生活,也一丝不苟。他发现,拉小提琴的原理很像作基督的门徒,必须天天付出代价来实践。在周围的新生代基督徒里,我极少看见有像郭昶这样对上 帝认真、不为自己留后路、一心一意作基督耶稣门徒的。他更谦卑自己,请我辅导他的属灵追求与操练。我们差不多每天通电话,交通彼此的属灵生活与操练的心 得,达12年之久。        认识郭昶的人都能感觉到,他的生命的成长和转化。他与艺术家团队合作演出的“更美的家乡音乐会”,给世界各地渴慕真理、追求永生的人,带来了巨大的心灵震撼和鼓舞。这都与他脚踏实地走天路,在属灵的原则里“过日子”分不开的。        故此,笔者想在下面有限的篇幅里,介绍属灵生活和操练的几个方法。对高度物质化和世俗化社会中的基督徒来说,这些像是“失传的秘方”,且具有时代的针对性和实践性,能帮助人学习走天路。 三个要学习的功课        人信主的标志之一,是悔改并了结往事。这表现为自觉地对付罪、世界和自我。…

    阅读全文…

  • 因此,《举目》杂志2014-2015将用两年的时间,探讨“属灵基本功”。2014年将先谈生命长进、读经、祷告、认罪、聚会、肢体生活等,我们会从圣经和教会历史中的榜样来谈,也希望弟兄姐妹有真实经历的分享。盼望借此提醒大家重视,也一同来操练。

    阅读全文…

  • 8岁的阿威(陈振威)坐在这个由石灰、水泥及花岗石建成的,有宿舍、教室、篮球场、秋千、滑梯、摇摇板等,看来甚为豪华完善的学校中,心里充满了惊惶。刚才洋溢心头的兴奋,全烟消云散了。

    阅读全文…

  •   自1974年洛桑世界福音会议,社会关怀成为当今基督教一大重要议题。《洛桑信约》(The Lausanne Covenant)第5条“基督徒的社会责任”,有这么一段话:“我们在此表示忏悔,因我们忽略了社会关怀,有时认为布道与社会关怀是互相排斥的。尽管与人和好并不等同于与上帝和好,社会关怀也不等同于布道,政治解放也不等同于救恩,我们还是确信:福音布道和社会政治关怀都是我们基督徒的责任。因为这两方面是我们在神论和人论的教义上,以及我们对邻舍的爱和对基督的顺服的必要体现。”

    阅读全文…

  •   约20年前,我们教会为原住民部落举办暑期儿童营会。就读大学的我,投入了这个服事。

    阅读全文…

  • 2011年3月1日晚上,温州一教会的会堂里,坐满了来参加培训班开学典礼的弟兄姐妹,他们大部分是青年,也有少数中年和青少年。温州教会社会关怀事工组同工,介绍了接下来半年时间培训的内容,并对每个事工都做了异象分享。

    阅读全文…

  •   捐肾者 在巴拿马参加华福主办的泛美宣教大会时,遇到一位姐妹,她来参加我的文字讲座。 这位女士身材瘦削,脸上总是因为笑容而放光。她告诉我,目前平均约半年住加拿大,替一个宣教机构工作,另外半年住巴拿马,在一个神学院中服事。 这次会议是借用一个大型的旅馆。旅馆的建筑围绕着一个极为漂亮的游泳池。我们每天数次,挥汗绕过游泳池,去参加各种聚会和吃饭。终于到了最后一天,有一两小时的空档,让我们这些带了泳衣的人,可以下池松弛一下。我注意到这位姐妹,她抬着头,熟练地在水里来回和聊天,毫不见疲态。 我问她,是不是身体很好,常常锻炼?她愣了一下,仿佛重来没想过这个问题;她略微迟疑后回答:“是啊,我好像一直都蛮健康的。”然后她很兴奋地问我:“你猜我几岁?”答案是:72! 她告诉我,她从未结过婚,但也不算是“单身”,因为她一直有主内同伴,彼此照顾。她还告诉我,她曾将一颗肾,捐给了一位牧师。 我当时惊异地有点反应不过来:一位精神烁耀、喜乐充满的“耆老”,却是一位单身生活丰富,大方捐出一颗肾的在职宣教士? 透过媒体,每一天,我们可看到许多悲惨的、不公的、令人气馁的,或令人毛骨耸然的报导;但同时,也有许多基督徒在默默见证上帝的恩典和大能。我们需要有人来记录、传扬这些故事,给世界、甚至也给主内的肢体,更多的光亮、鼓励与希望。 注:附图是在巴拿马聚会时,借用的酒店游泳池,当地基督徒有很好的职场见证,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酒店泳池内常有其他住客欢乐地随音乐沉浮,我们却多半只能望水兴叹。

    阅读全文…

  • 1970年代的一首流行歌“It Never Rains in Southern California”,描写流落南加州街头的寻梦客,失业、慌张、尊严扫地、无人关爱、三餐不继、无家可归……他们听说南加州从来不下雨,哪知这儿的冬雨倾盆!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