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牧者恩言

  •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基督信仰主张报复吗?(何西)2024.10.18

    本文刊于举目官网牧者恩言专栏,原刊于2020.09.22 何西 经文:“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手还手,以脚还脚。”(《出》21:24) 有人从圣经找到了“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经文,便宣称基督教在宣扬报复。然而,这种认识与圣经的教导相差甚远。那么,这节经文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借着这节经文,上帝真正想要教导我们什么呢?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出现于《出埃及记》第21章关于伤人的条例中。首先,我们需要从社会公义,而非私人恩怨的角度去理解这规条——当上帝的百姓在实际社会生活中发生冲突时,这规条指出作为社会的司法体系当如何去处理。在这样的语境下,我们就能避免将其误解为处理私人恩怨的条例,或是上帝对报复的许可。 其次,此规条体现了司法公正与刑罚适度的原则。同时期的外邦社会在处理类似的事件时,通常会允许社会地位高的人使用钱或权势,而很难做到司法公正。但这条例却坚持肇事者必须接受相应的处罚,不能通过贿赂获得豁免。 需要指出的是,这条例在现实中并不是完全照字面去执行,比如伤人眼睛者,必须接受被腕眼的处罚。在现实情境下,如一个人如果伤了其奴隶的眼睛,他就必须释放奴隶、给他自由(参《出》21:26)。因此,这条例的原则是希望加害者(不论是主动还是无意加害)能感受到被加害者同样的痛苦,从而达到惩前毖后的效果。 不仅如此,这条例还倡导刑罚适度。试问:如果别人伤了你一只眼睛,你有机会报复,你会克制地只伤害对方一只眼睛吗?不会的,你可能想要对方的命。但上帝教导祂的百姓要刑罚适度。 总之,从条例反映出的公正与适度的原则,彰显了上帝的公正、公义的属性。 最后,这条例也被耶稣在登山宝训中引用。“你们听见有话说:‘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只是我告诉你们,不要与恶人作对。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太》5:38-39)在这里,耶稣不仅纠正了人们对这条例的误解,重申了律法的精神,更是借此阐明了天国的原则。祂要求门徒们不仅不以报复回应人所加的伤害,反要活出牺牲的精神,即乐意牺牲自己的金钱、时间和精力,为福音作见证。 主耶稣是最好的榜样。祂虽是上帝的儿子,虽有上帝的形像,却为了我们的缘故,道成肉身,来到世上;在面对羞辱、诬告、杀害时,祂口中没有恶言,也不为自己辩护,甘心为我们死在十字架上。 主耶稣走过的路,跟随祂的门徒也要走。因为,我们所信的基督信仰,不仅不主张报复,反而主张以善胜恶,活出牺牲、活出爱的信仰。 祷告:亲爱的主耶稣,谢谢你亲自教导我们这律法的精义,求你赐下智慧与勇气,让我们在当下这个满有张力的世界中,跟随你,愿意作出牺牲,凡事不求自己的益处,只求你的荣耀彰显,阿们! 欢迎您上网  behold.oc.org  阅读更多好文。《OC举目》面对当代挑战,与教会同行,和跟随基督的您一起成长。

    阅读全文…

  • 我有一位大过天地的帮助者(陈世贤)2024.10.17

    我们的人生,也像一条漫长的道路,身为天路客,我们时常可以看见周遭有许多的假神偶像

    阅读全文…

  • 跟随路上,面对自己的阴暗面(佘亚弘)2024.10.16

    跟随主的成熟与有效度,来自生命的淬炼。

    阅读全文…

  • 不要再作“三等公民”(小刚)2924.10.15

    本文原刊于举目官网牧者恩言专栏2024.10.15 小刚 经文:照着我所切慕、所盼望的,没有一事叫我羞愧。只要凡事放胆,无论是生是死,总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显大。因我活着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处。(《腓》1:20‬-21‬) ‬‬‬‬‬‬‬‬‬‬‬‬ 古人有话说“未知生,焉知死”?活着的事都弄不清楚,哪还能弄清死后的事呢? 然而,有基督信仰的人却是倒著说的,“未知死,焉知生”?若知道死亡(死后的事),那活着就不再一样了! 在保罗眼里,既然得赎蒙恩,那人生就变得简单了;或吃或喝都为荣耀上帝,或生或死都是主的人。耶稣基督既胜过死亡,那上帝的同在就是永远的天堂!故此保罗会说: “因我活着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处。”(《腓》1:21) “所以,我们不丧胆。外体虽然毁坏,内心却一天新似一天。 我们这至暂至轻的苦楚,要为我们成就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原来我们不是顾念所见的,乃是顾念所不见的;因为所见的是暂时的,所不见的是永远的。”(《林后》4‬:16-18‬ )‬‬‬‬‬‬‬‬‬‬‬‬‬‬‬ 看保罗就明白,原来一个人的“生死观”最终决定他的“价值观”、“世界观”;而一个人有怎样的“上帝观”,那他就会是一个怎样的人! 祷告:主啊,引导帮助我,不作每天等吃、等睡、等死的“三等公民”;只作每天为福音而活盼你快来的“一等公民”! 欢迎您上网  behold.oc.org  阅读更多好文。《OC举目》面对当代挑战,与教会同行,和跟随基督的您一起成长。

    阅读全文…

  • 专心敬畏之难(受教舌)2024.10.14

    我正处于内外交困吗?来呼求上帝吧,求祂使我专心敬畏祂,因为只有敬畏祂,才使我不再惧怕外在压力和内在黑暗!

    阅读全文…

  • 与你何干?(吕保罗)2024.10.12

    个性不同,往往会彼此看不起,在一起同工便很难。

    阅读全文…

  • 抓住现今的机会(王申得)2024.10.11

    人们常说,机会可遇不可求,其实,许多人不是没有机会,而是没有抓住机会。

    阅读全文…

  • 听道与行道(兰君)2024.10.10

    本文刊于举目官网牧者恩言专栏,原刊于2020.01.16 兰君 经文:“只是你们要行道,不要单单听道,自己欺哄自己。因为听道而不行道的,就像人对着镜子看自己本来的面目;看见,走后,随即忘了他的相貌如何。惟有那详细察看那全备、使人自由之律法的,并且时常如此,这人既不是听了就忘,乃是实在行出来,就在他所行的事上必然得福。”(《雅》1:22-25) 主耶稣曾讲过一个关于两个儿子的比喻:有一个人有两个儿子。一天,他对大儿子说:“我儿,你今天到葡萄园里去作工。”大儿子先说:“我不去”,但后来一想又觉得懊悔,就改变了初衷,照着父亲的意思去园子里作工了。相反,当父亲叫小儿子去干活时,小儿子一口答应:“父阿,我去”,但实际上却没有去。 主问众人:“你们认为这两个儿子,是哪一个遵行父命呢?”答案不言而喻,当然是大儿子。(参《太》21:28-31) 相信我们都知道主耶稣所讲这个比喻的意思。很显然,主耶稣希望人不仅是听祂的话,更加是遵行祂的话。作父母的常以孩子对我们所作出的口头回应来判断他们是否听话,但上帝所看重的是我们是否照着祂的话去作。作为上帝的儿女,我们不但要听道,而且要行道。这也是今天的经文所告诫我们的。 雅各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听道而不行道的,就像人对着镜子看自己本来的面目。看见,走后,随即忘了他的相貌如何。”(《雅》1:23-24)我们都会照镜子,但照镜子本身却不是目的,而是为了看到自己的相貌,然后对着镜子梳妆打扮。如果照镜子之后,我们什么都不做就走开,照镜子就失去了意义。 雅各说,上帝的道是拯救、栽种的道。当我们听道时,上帝的道是一面镜子,我们在镜子中看到自己的污秽,却马上走开了,忘了自己的处境,继续心安理得地偏行己路,如此听道就不能救我们,也不能使我们灵命长进。我们必须将上帝的道付之于行动。 也许有人会说:人必须行道才能得救?这岂不是在宣扬律法主义?历史上曾有不少人对雅各所讲的有误解。包括宗教改革先锋马丁·路德都曾拒绝接受《雅各书》是上帝的启示,他认为雅各是在强调因行为称义,与其他的圣经书卷、尤其是新约中因信称义的福音相悖。 事实并非如此。诚然,通道是从听道来的,但听道再多,人若不行道,也就是按上帝的道去信,便不能得救。许多人失丧,并非因为他们从未听过上帝的道,或是他们完全不明白上帝的道,而是因为他们没有遵行上帝的道。 一位传道人曾说,对于圣经的真理,不少人在道德上认同,并且在道理上明白,但在道路上却不肯走。这句话十分中恳。主说:“凡称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进天国。唯独遵行我父旨意的人,才能进去。”(《太》7:21) 同时,行道也是基督徒灵命成长的关键所在。当我们不但详细查考上帝的道,而且把上帝的道行出来时,就必然得福。在灵命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要以上帝的道为鉴,对照自己,除去我们心思意念、言谈举止中不合上帝心意的东西,才能越来越像我们的主耶稣基督。 祷告:主啊,我愿像你。求你提醒我们,帮助我们不但聆听你的道,明白你的道,而且行出你的道,以至于我们的灵命不断长大成熟,越来越像你。奉主耶稣基督的名求,阿们! 欢迎您上网  behold.oc.org  阅读更多好文。《OC举目》面对当代挑战,与教会同行,和跟随基督的您一起成长。

    阅读全文…

  • 下定义(许万常)2024.10.09

    我们到底是谁是由上帝决定的,只有上帝能为我们这个人下定义。

    阅读全文…

  • 我是“智慧”“聪明”人吗(小刚)2024.10.08

    “智慧”的前提,是敬畏耶和华,“聪明”的条件,是遵行耶和华的命令,那还有多少人想要智慧和聪明呢?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