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校园与海归
-
家里查经班来了一个95后本科男,典型的富二代,说话流里流气的,每次来都巨能侃,查经的时候话最多。这哥儿们来参加团契的主要目的是吃中国菜——谁让我太太做饭这么好吃呢!
-
面对这满山满谷,以90后为主体的禾场,教会长执必须处理的一大难题是,当我们把有限的资源和人力,全投注在学生事工时,要如何能兼顾本地的需要?
-
这本书共收集70篇文章,呈现了美国华人教会在1950至1980年代,从查经班成立成长,转化为教会的史实和评述。不但可成为今后美欧亚澳纽地区,学生团契转化为教会的参考书,也可为国内城市聚会点转化成堂会,提供借镜。
-
自2008年起,一些未曾以留学生为服事对象的北美华人教会,开始了本科生事工。因为自2007年起,几乎每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增长超过15%,并明显低龄化。对一些年龄层老化的华人教会而言,开始学生事工需要先回答本文的3个问题。
-
2010年,我们觉得应该做更有意义的事,来庆祝结婚20年。因此,就在结婚20年纪念日那天,我们开始了第一次的学生团契活动……
-
我记得,好几位弟兄姐妹积极地投入校际间的“串联”,集体到芝加哥市中心示威。他们羡慕红卫兵的激情,更充满了“为人民服务”的热诚……
-
查经班中第一位信主的是Jocelyn Fong。她清楚上帝的旨意,成为在菲律宾、尼泊尔等地的宣教士。也是我们这些收入有限的留学生,第一个以金钱支持的海外宣教士。
-
1980年代中期,SIUC来了很多东南亚的学生,以马来西亚及新加坡居多,也有一小部份是来自越南及中南美洲的华人。在此同时,适逢中国改革开放,SIUC也来了许多大陆的学生和访问学者。他们对圣经和教会充满著好奇心,每周五都来参加聚会,一时查经班人数大幅增加。除了华人学生之外,也有不少美国朋友。
-
我们深信,这是上帝在中国及普世救恩计划的大工,绝非偶然。我们理应见证个人参与查经班的成立、成长的过程中,如何经历上帝的带领;分享查经班成长到成立教会的过程,有哪些美好的经验及失败的教训;研讨当今中国及海外新成立的教会, 如何从过去北美的经验得到借镜。
-
如果机构用传统事工做法,等到一个同工队(约4位同工)组成,再去开拓一个学校,那么,绝对赶不上这急剧增长的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