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本溯源话“信”(吕佩渊)

吕佩渊

        人非有“信”,就不能认识上帝,也不能得上帝的喜悦。因此,我们必须弄清楚“信”什么。

“信”的定义

        圣经所说的“信”并非现今世人众说纷纭的流行看法。旧约有关“信”的主要字词amen出现约100次,其字根意义乃是“确定、实在”。和合本除了译作 “信、信靠、信服”之外,多处译为“信实、确实、的确、可靠、立稳、坚立、坚定、坚固、成就、必成”(《申》7:9;《诗》89:28,37;93:5; 《赛》55:3;7:9;《代上》17: 23,24;《王上》8:26;11:38;《何.5:9)。今日基督徒用语“阿们”(“实实在在”的意思)即据此而来。由此可见,旧约所说的“信”是指 “可供立足的实底、确据。”正如J.C.Ryle所言:“得救的信是灵魂的立足(Saving faith is the foot of the soul)”。

        新约关于“信”的教导乃是承接旧约发展成一特定的用法:强调信者与所信对象之间切身亲密的“真实信靠”关系。此关系是概括“上帝与人之间”的一切广义关 连,具体表达在“委身、进入、持守”的动作上。希腊字“信”的名词形式在新约共出现242次(pistis,若加上动词、形容词等,则共有551次),此 字含有两方面的意义:

       (1)客观事实层面:“信仰”,即所信的具体对象或内容,和合本译为“真道、真理、道”(《罗》1:5;16:26;《加》1:23;《弗》4:5,13;《提前》3:9,13;《犹》3,20;《启》2:13;14:12)。

      (2)主观经历层面:“信心”,即信者本身的委身投入,和合本译为“信心、信实、信德、信奉”(《太》9:22;23:23;《路》18:8;《雅》 2:1等)。这两者密不可分,是同一体之两面。真实的“信”必定缺一不可,如果你所信的对象是虚假的,则不论你的信心有多么大也是无用的;反过来说,你所 信的对象是真实的,但是你若不真正投靠祂,则仍是与你无益的。由此可见,“信”乃是以真实可靠的主为中心,向祂委身投靠。

“信”的中心

        圣经《希伯来书》11:1给“信”下了一简明定义:“信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这清楚表明“信”是“实底、确据”。至于“信”与“所望之 事、未见之事”的关连,《希伯来书》并未提出哲学式的逻辑界说,乃是给予生活上的实际例证,来说明“信”是什么。在第二节就紧接着说“古人在这信上了美好 的证据”,此后整章就以“因着信”为关键字,承先启后将“古人”的实际生活经历一一道来:从亚伯起讲到亚伯拉罕,摩西,直到众先知。13节“没有得着所应 许的,却从远处望见,且欢喜迎接。”;27节“他恒心忍耐,因为看见那不能看见的主。”这都表明“信”就是:心灵的眼睛确实看见了肉眼不能看见的。当我们 继续读到12:1-2,就看见11章的总结:“我们既有这许多的见证人……仰望为我们‘信’(和合本作‘信心’)创始成终的主耶稣”。圣经所说的“信”就 是注目仰望基督。

        基督乃是你我“信仰与信心”的中心,祂更是你我“信”的本源,祂为你我的“信”创始成终(《来》12:2)。换句话说,是主耶稣创作你我的“信”,信心是 从上帝而来的(《弗》6:23)。因此“信”绝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真正的“信”是不看自己(不依赖人的理性、经验、常规为最高权威)。所以“信”不是知 识学术上的自我判断,也不是一厢情愿的自我投射;“信”绝非勉强自己去接受明知与事实相反的事,更不是在不明真假时作赌注式的选择。简言之,“信”就是 “放下自己,进入基督”。

“信”的根据

        “信”并非来自理智的辩论或情感的经验或教会的常规。真正的“信”是根据真理,所以才是确实的。而主的话就是真理(《撒下》7: 28;《约》17:17)。因此,归根究底来说,“信”是从“基督的话”来的(《罗》10:17)。圣经就是基督的话,我们要将之丰丰富富存在心里 (《西》3:16),才会有充充足足的信心。所以“信”的根据是上帝的话(即圣经)。总而言之,“信”乃是透过圣经,在基督里,对创造主救赎主上帝,在理智上真实认识、情感上热诚皈依、意志上完全交托,所生成的“生命关连”与“生活方式”。基督徒的生命与生活乃是本于这样的“信”,以致于这样的“信”,此 即“义人必因信得生、因信而活”的真义(《罗》1:17)。□

本文原刊于《进深特刊》第二期,1997年。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