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单张的姐妹
从外面回到家,发现餐桌上放了一张从来没见过的福音单张。
“哪儿来的?”出于传道人的“职业敏感”,我仔细翻看了一下单张,检查是否有教义性错误……还好,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地铁上发的。”妻子回答:“一个中年妇女,一边大声说‘天国近了,你们要悔改’、‘信耶稣,得永生’,一边给伸手要的人。”
“喔。”我耸耸肩,没想到还有在地铁里这样传福音的。
妻子把她所目击的这一场景,发到教会的微信群里,引发了小小的讨论。
有的人认为,她这样在地铁上大声传福音,会让人对基督教有反感,可能这个人以后再听到有人传福音,就不想听了呢。也有的人认为,她的火热值得赞赏,我们不该以福音为耻。
这让我想到另一幕。
我的父亲在杭州住院,我去坐在他的病床旁。刚刚与他分享完福音,从病房外面走进来一个中年妇女。
她面无表情地快速走过每一张病床,用几乎无法辨别的语速说:“信耶稣,得永生哦。”最后的那个“哦”音调快速而又短促,好像在对方应该知道或者早已知道的样子,并同时将一张福音单张丢在父亲的床头。
在我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她已经离开了病房。
父亲和他的病友们似乎习以为常;可能碍于我在场,没有立即将这张单张丢进垃圾桶,而是扫到了旁边的茶几上。
“每天都来的。”父亲对我说。
在这两者之间,我会更赞赏地铁上的这位姊妹。至少,她表现出了一种热情和紧迫感,而不是杭州病房里的那位姊妹,似乎完成任务式地派发单张。
街头布道家
在神学院读书的时候,和我同班一起上《释经讲道》的十位同学中,有一位是芝加哥街头的布道家。黑人、微胖,每次来上课时,他都是穿着西装打着领带,直到临近学期结束的暑假,都是如此。
最后,忍不住心中的好奇,我问他,是怎么在街头上布道的?
“我每个星期二、四中午,在街头讲道一个小时,欢迎你来跟我同工。”他擦著汗告诉我。
“其他时间呢?”我更加好奇了,毕竟他也是全职传道人。
“我邀请有兴趣的人,去参加在那个街角的查经班,同时还供应披萨萨和可乐。如果他当时没有空,就留下信息。我会再联系他,参加下一次的街角查经,或是周日一起上教会。”
最后,我有幸听了一次他的讲道——不是在芝加哥的街头,而是在课堂上。
他用20分钟的时间,从旧约传讲基督,再延伸到城市的生活,最后则有福音的呼召。他告诉我们,这就是他在街头布道的方式。
呼唤约拿
“一部地铁,就是一座移动的尼尼微。”妻子在群里说,结束了那个讨论。
无论是在芝加哥的街头,杭州的那个小小的病房,抑或是上海的地铁车厢,哪个不是“尼尼微”呢?
无论是发单张还是讲道,相对于受众的观感,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动机和态度:我是否存著对上帝交帐的心(还是只是对福音队长交帐)?是否以福音为上帝的大能?是否清楚地传讲福音的信息?
尼尼微有了,要的是被上帝对付过的约拿。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