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六日(二) –过客匆匆(张怡昕)2015.08.27

DSC_0605

挪威六日(二)–过客匆匆

本文原刊登于《举目》官网言与思专栏

去挪威南部的Staubo岛上看美国爸妈之前,我先在挪威的首都奥斯陆Oslo玩了几天。挪威的物价出了名的贵,就是在北欧国家里,它的物价都是最贵的。那在Oslo玩,有什么比较好的方法呢?

去之前我搜索了很多资讯,后来还是决定买奥斯陆卡(Oslo card)。现在很多旅游城市都推出了这种卡,允许游客在一定时间内不限次使用公共交通,也包含一些博物馆和景点的门票。从飞机场一到奥斯陆市中心,我就去了旅游资讯中心,买了48小时的奥斯陆卡,470挪威克朗,相当于50多美元,350多人民币。还拿了地图和很详细的景点介绍(Oslo Guide),工作人员也给我介绍了一些景点。

买了这张卡,自然要好好使用了。参观完诺贝尔和平奖的颁奖地City Hall和旁边的诺贝尔和平博物馆,我就搭渡轮去了博物馆岛。这岛上集中了五座博物馆,The Polar Ship Fram, Kon-Tiki Museum, Norwegian Maritime Museum, Holocaust Center, Viking Ship Museum, Norwegian Museum of Cultural History。然后离开博物馆岛,去了易普生博物馆,滑雪博物馆Holmenkollen Ski Museum。第二天去了Munch Museum,Botanic Garden,Natural History Museum,Akershus,Resistance Museum,现代艺术博物馆AstrupFearnley Museum,雕塑园Vigelandsparken。

行程紧凑,很容易就写成流水账,不如和大家分享一些感受。

1. 当我知道我只有有限的时间,知道我能享受的资源和条件都是付了代价的,我似乎更珍惜时间了。48小时的奥斯陆卡,充实的Oslo2日。平日为什么没有这么高效?求主指教我,懂得数算自己的日子,让我得着智慧的心。

DSC_0073
2. 旅行前我一般都会做功课,去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和景点资讯,到了当地,也尽量先去游客资讯中心,拿地图,咨询,请那里的员工根据我的兴趣介绍一些情况。这都使我的旅程常常能看到更多,学到更多。旅行尚且需要资讯和计画,何况人生?

但无论怎么计画,旅行是会有很多必然的偶然和偶然的偶然的。本来想着在某个博物馆只呆半小时,但身处其中,可能会想要更细看。本来想要搭某车,可能晚一点儿就错过了,要计画别的路线。如果因为这些而心烦气躁,反而破坏了旅行的心情。有所计画,然后顺其自然看感兴趣的东西,坦然地去应对变化。在重重限制中,仍然能够达到开眼界的目的并且能享受这种过程,才是好的。

DSC_0421

3.读史使人明智。参观博物馆,很多时候就是在读史。这种感觉,是非常refreshing,inspiring, enlightening,又alerting的。受到启发,震撼,又被警醒。我看的博物馆越多,越不相信人类在进化。看着古时在艰苦条件下人们所创造出来的东西,看到那结实的船,大方而细致的装饰,真是让人感叹他们匠心独具。每个时代都有天才与能工巧匠!人类文明的进步,来自于知识和技术的累积,我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才享受了现代生活的种种方便。

“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一代过去,一代  又来,地却永远长存。”多去博物馆看看,可能还能帮助人谦卑,能提高人对于名利的免疫力。

4.非常之观,在于险远。其实我不算去了什么险远的地方,但想要看到独特的景色,确实要付出心思和努力。

DSC_0866 (1)

挪威文化历史博物馆的展览馆本身不大,但园区蛮大,有不少木屋。我看到路牌和地图上都有提到一座1220年建造的木头教堂,但指示不是很清楚。我在园区走到蛮偏的地方,又爬了坡,才看到这座老教堂,心里真的是感叹,好险,差点儿就错过了!走到那里的游客明显少了很多。1220年的木头教堂,仍然整齐肃穆。

我还搭metro地铁/轻轨去了Holmenkollen Ski Museum滑雪博物馆。给游客的地图上根本没画Holmenkollen区,估计是因为很多游客不会去这个离市中心比较远的地方。从metro站走出来,还要往高处走。走呀走呀走呀走,到了博物馆,和工作人员讲了几句话,人家很好心的告诉我,搭电梯到某层后,有cable car缆车可以上到跳台最高处的观景平台,风景非常好!

果然,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登观景平台而小Oslo市。

DSC_0006

观景平台上,人也蛮少。

5. 人的能力是巨大的。

Fridtjof Nansen(1861 – 1930)在1893到1896年率领了北极探险。在Fram博物馆,我看到了当年他们用的木船。巨大的木船,高高的桅杆,站在这艘一百多岁的船上,那种震撼,难以用语言表达。1890年代,他们就到了相当靠近北极的地方!要知道当年可没有什么钢铁破冰船,雪地摩托,直升飞机,就是木船,雪橇,雪板,狗!

在Kon-Tiki Museum,我看到Thor Heyerdahl (1914-2002)在1947年横跨太平洋的木筏。横跨太平洋,居然就靠一个木筏!真的只是个规模大点儿的木筏!101天,漂流8,000多公里,为的是证明他的一个想法,“太平洋中的波利尼西亚群岛的第一批居民是5世纪从南美洲的秘鲁漂洋向西而来的。”(from wikipedia)这种热诚和勇气让人敬佩!

DSC_0671

The Vigeland Park 里,有雕塑家 Gustav Vigeland(1869 -1943)创作的两百多尊青铜和石头雕塑,都是人体雕塑,是人生种种场景的描写。相爱的情侣,开心地抱着孩子的妈妈,老人与孩子,等等等等。很多雕塑都让人感觉那人是活的,那情是动的,非常奇妙!两百多尊雕塑,都是Gustav Vigeland一个人创作的,没重样的!

人真该好好发挥自己的才能做美好的事!

6. 人的能力用歪了,也非常可怕。挪威被纳粹占领过,参观大屠杀博物馆和抵抗博物馆时,真的是感到既心寒又感动。心寒的是那些匪夷所思的可怕恶性,感动的是在一片黑暗中闪烁的爱与勇气。

大屠杀博物馆里,有个幸存者Samuel Steinmann,讲到一个犹太女孩子Marie (Maya) Sachnowitz “The Princess of Larvik”,唱歌鼓舞其他人。幸存的Samuel当时才19岁,女孩子应该也很年轻。我仿佛听到她的歌声,仿佛看到暗夜中的星!

DSC_0625

在Resistance Museum抵抗博物馆,看到一个木制十字架。在Bardufoss集中营中,也有敬拜,应该是秘密敬拜,由3个人分别保存这个十字架的不同部分。这段历史不过是几十年前的事情,现在是和平时代,貌似平静安稳,但其实罪和黑暗仍然在寻找可吞吃的人。唯有创造了人类救赎了人类的上帝,才能在任何环境中,给人盼望和真正的生命。

DSC_0426

7. 旅游最暖心的时刻就是人情的温暖。从滑雪博物馆下山赶地铁,我一路小跑,但在很窄的阶梯上碰到前面有人就不好意思超过,人家留意到,就提醒家人给我让路。我在地铁上担心自己会晚到,耽误了和host的碰头,问旁边一个人,他就帮我估算地铁行车时间告诉我应该来得及。让我没想到的是,旁边的另一个青年人听到我要到火车站Tiger雕塑那里去,快到站时他主动告诉我可以带我去。这真的帮了我大忙!他说他刚从纽约回来,能够感受游客在大城市的迷失感。这就是同理心吧!

我的host也是一位非常让人暖心的女士。之前我在Airbnb上订住宿也有很多周折,直到搭飞机启程前才完全落定。和host约好当晚在Oslo火车站碰头,然后她带我回家。其实她家是在Oslo附近的一个城市,要先搭火车,再搭汽车。之前说了Oslo物价高,但她买了很多吃的给住客做早点。她甚至做了pancake给住客吃,还让我们带上做午餐,想带多少带多少!我的火车时间早,还没有巴士去火车站,她就早早起来开车送我去。她的热情,真诚,细致,慷慨,值得我好好学习。

WP_20150718_002

8. 多跟人交流,谦卑柔和的交流,彼此都受益。我的host很愿意跟住客聊,了解我们的文化和想法。我和她分享了来北欧工作的感受,还有在教会里有时因为没有翻译把芬兰文翻译成英文而不得不听天书的感受。我也分享了当年在香港团契的老师告诉过我,他们一家在瑞典时,即使不懂瑞典文也坚持每周去当地的教会聚会(那个城市没有英文教会,没有中文教会),他说,因为去教会是大家一起敬拜上帝,所以即使听不懂,也要去。这对我冲击很大,因为以前我总觉得去教会主要是受教,如果我听不懂,或者讲道水准一般,我就会缺乏动力去教会。Host女士跟我有同感,但听了以后,说自己以后也会多去教会。

DSC_06269. 在挪威市区看到几间教堂,都在高处,都是那个区的制高点。可见当年人们把区中最醒目的位置是留给教堂的。但几间教堂的门,都锁著。我理解这肯定有保安的理由和人力的问题。但我也在想,教堂能不能是个平日也开放的地方?可以让人参观,也可以让有需要的人寻求帮助。如果教堂只是用来主日敬拜或者举办一些仪式性地的活动,说实在的,好像有些浪费。
我在有的教堂所在的区,看到蛮多中东样貌的人和穆斯林文化的标记。对于一个教区,如果只是有门常闭的教堂,那缺乏影响力也很正常。不能怪别人文化入侵。这已经不是走出去的问题了,是敲门能否给开门的问题。

DSC_066910. 这次在Airbnb上订住宿时碰到好几个拒绝和奇怪的认证失败,是以前没碰到的。本来会觉得烦,但很怪,我觉得上帝好像让我能有耐心去再找。后来落订的这位host,人非常好,住宿的环境比她照片上的好太多。我看来看去,也就页面上那些资讯,我哪知道她人这么好,住她那里这么开心!太多事情,不是人的眼睛能看出来的。

DSC_042811.对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展品我真是没什么好说的。我参观了世界各地蛮多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只能说,现代艺术所传达的创作者的想法,基本就是对现代生活的空虚感。虚空的虚空。其实不用你说,我也知道人生可以很空虚很无聊。有没有必要成天就说空虚无聊,变着花样说空虚无聊?我觉得种盆花都比搞那些花大钱反应虚空和无聊的装置艺术好。个人意见。

12.不期而遇的美好,生命的沉重。

我去了Munch Museum。Edward  Munch(1863-1944)是画呐喊的那位。但我没有想到的是,这段时间居然是梵高和Munch的联合展览!我以为我要到荷兰阿姆斯特丹才能看到的梵高的画,居然在奥斯陆看到了!展览还有他们画风的分析。

展馆有两位艺术家不同时期的作品,我感觉Munch晚期的画比较不耐心了。有的画,颜料都没有能盖住油画布,笔触比较浮。梵高的画,真的是每一幅都很有笔触。从不同的角度,会看到笔触的反光。光看书里印出来的梵高的画,会偏暗。但实际上,油画就算是暗色,都是有反光,有一种光泽的。看真品,比书里印刷的效果好太多了!

Munch和梵高都是很有思想的人,他们的画作是有思想的。展览里也包括他们的一些文字作品,可以看出来Munch是深刻而悲观的。Munch后来取得商业上的成功了。介绍的册子上,Munch自己说羡慕梵古,每一笔都是真感情。他羡慕梵古直到死都这样画。他希望自己有钱了,也能这样。

面对着《吃土豆的人》的真迹,我非常感动,忍不住要和人分享。有多少人知道梵高是怀着效法耶稣的热情去到最贫困的矿工中间传教的呢?《吃土豆的人》这幅画,里面的人可以说长得奇怪甚至是长得丑,在灯下他们吃着最普通的土豆,但梵高说,他们享受着靠自己的劳动赚得的食物。是的,这样的饭吃的安心!

Vincent_Van_Gogh_-_The_Potato_Eaters

“这幅画里,梵高用粗陋的模特来显示真正的平民。画家自己说,“我想传达的观点是,借着一个油灯的光线,吃马铃薯的人用他们同一双在土地上工作的手从盘子里抓起马铃薯-他们诚实地自食其力”。该画作是梵高1885年4月在荷兰北布拉班特省基层政权尼厄嫩,赫尔温和内德韦滕的尼厄嫩(Nuenen)镇居住时的作品,也是画家自认为其最好的作品。”(from wikipedia)

梵高只活了37岁(1853-1890),很坎坷。他一生画了2,100百多幅画,其中有860幅油画。

人活着其实很辛苦。有的是肉体上要付出劳力,有的衣食无忧却承受着精神上的磨砺。一些喜欢想事情的人会因为这个世界的阴暗而感到说不出的压抑。我能感到Munch的压抑。但在这一切之中,上帝的爱和上帝所赐予的对永恒的盼望,成为坚韧努力的终极动力,成为喜乐的终极原因。

注:

探险家Fridtjof Nansen

http://www.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peace/laureates/1922/nansen-bio.html

https://en.wikipedia.org/wiki/Fridtjof_Nansen

Nansen’s Fram expedition

https://en.wikipedia.org/wiki/Nansen%27s_Fram_expedition

人类学家Thor Heyerdahl

http://www.kon-tiki.no/en/page/thor2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hor_Heyerdah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89%98%E5%B0%94%C2%B7%E6%B5%B7%E5%B0%94%E8%BE%BE%E5%B0%94

雕塑家Gustav Vigeland

https://en.wikipedia.org/wiki/Gustav_Vigeland

画家Edward  Munch

https://fi.wikipedia.org/wiki/Edvard_Munch

画家Vincent van Gogh

https://en.wikipedia.org/wiki/Vincent_van_Gogh

Oslo pass

http://www.visitoslo.com/en/activities-and-attractions/oslo-pass/prices/

The Polar Ship Fram

http://www.frammuseum.no/Visit-the-Museum/Fram.aspx

Kon-Tiki Museum

http://www.kon-tiki.no/en/

Norwegian Maritime Museum

http://www.marmuseum.no/en/

Holocaust Center

http://www.hlsenteret.no/english/

Viking Ship Museum

http://www.khm.uio.no/english/

Norwegian Museum of Cultural History

http://www.norskfolkemuseum.no/en/

Holmenkollen Ski Museum

http://www.skiforeningen.no/holmenkollen

VigelandsparkenThe Vigeland Park 雕塑园

http://www.vigeland.museum.no/en/vigeland-park

Resistance Museum

http://forsvaretsmuseer.no/

Munch Museum

http://munchmuseet.no/en/

幸存者Samuel Steinmann,讲到一个犹太女孩子Marie(Maya) Sachnowitz “The Princess of Larvik”,唱歌鼓舞其他人。

http://www.hlsenteret.no/utstillinger/qr/english_20.html

延伸阅读

《挪威六日(一)–探望美国爸妈的恩典之旅》http://behold.oc.org/?p=27747

 

 

One response to “挪威六日(二) –过客匆匆(张怡昕)2015.08.27”

  1. Daniel Avatar
    Daniel

    希望能跟你做朋友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