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民,不只是“他們”(董家驊)2015.09.06

難民,不只是他們

本文原刊登於《舉目》官網天下事專欄

非洲戰亂頻繁,許多難民湧入邊境國家是早已存在的現象。敘利亞內戰爆發至今也好幾年了,最近一張難民兒童溺斃在沙灘上的照片引起國際譁然,連平時不太在乎中亞和非洲局勢的華人,也開始關注了。

我也是難民後代,1949 年國民黨部隊撤退到台灣,我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也都是這波“難民潮”的一份子。聽奶奶述說剛來台灣時,物質生活困難,充滿種種不確定性,和今天世界各地的許多難民處境實在很像。

幾十年來,也有許多人因著各種原因,想辦法移民到北美,在美國定居。他們雖然不是傳統定義上的“難民”,但選擇離開家鄉,到異地打拼。

1995年台海局勢不穩,中共試射飛彈,許多台灣居民到處尋找離開的管道,包括移民到太平洋島國和中南美洲的國家。

我所出生長大和所愛的台灣,既是寄居者前往的定居地,也是寄居者出發前往異地的家鄉。

全球化打破了國家的界線,在市場經濟的驅動下造成的全球人口流動,使得全球每一個國家都成為移民輸出國,也都成為移民接收國。 Bauman稱今天的時代是“流離失所的時代”(the age of diasporas),每個人要不自己是移居到他鄉居住者,要不就是居住在從外地遷徙到本地居住的人中,或者兩者都是。(註1)研究國際人口移動的學者Khalid Koser 指出,人口遷徙已是全球的現象,難民與經濟移民的界線也愈來愈模糊。(註2)

我所住的北美華人社群中,也是寄居者的社群,時常與各式各樣有形或無形的歧視掙扎。當這個社群面對美國主流社會不公義的對待時,也都希望為自己爭取居留權和工作權。但即便在移民社區,也存在著內部的歧視和排擠。老僑欺負新僑,專業移民瞧不起經濟移民,經濟移民瞧不起非法移民。

有一次我與一個非法移民聊天時,他對我說:“其時誰想當非法移民?如果我有足夠的錢,能夠投資移民,我也會走正當管道。”一語道破其實大家都是在追求理想中“更好”的生活,甚至是為了下一代而離開家鄉,到異地打拼的本質。(至於什麼是“更好”,來到歐美是不是真的就“更好”?這題目太大,需要用另一篇文章來討論。)

當我們在思考中亞難民的問題時,很容易把這問題想成是“他們”的問題,卻很少想到“他們”與“我們”在許多方面都是類似的,也同受到全球人口遷徙的影響。當我們停止從“這是他們的問題”來討論和思考難民的議題,而是帶著多一份同理和自我意識來討論時,或許我們更有可能找到雙贏的解決方案;或至少在討論時,能夠少一份定罪和指責,多一份愛心和溫柔。

因為,耶穌說:凡為我名接待一個像這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可》9:37)

耶穌還說: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路》 6:31)

註:

1. Zygmunt Bauman, Culture in a Liquid Modern World, trans., Lydia
Bauman (Malden: MA, Polity Press, 2011), 35.

2. Khalid Koser,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Oxfor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16-19.

2 responses to “難民,不只是“他們”(董家驊)2015.09.06”

  1. sarah Avatar
    sarah

    今天很多专业人士,离开家乡,在别的地方定居。离开熟悉的环境,离开亲人朋友,选择异乡,因为异乡的工作机会,法制,较高信任的社会,等等,要说也是另一种”难民”。

    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在逃避被罪污染更深的地方,想要生活在受罪污染比较少的地方。世界上这样的地方,可能是基督信仰在他们的文化中产生过深刻影响的地方。虽然欧美在世俗化,但不得不承认,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遗风犹在。对人的那种尊重,给人的尊严,还在。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