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人(鄭期英)2016.01.18

1970校園雜誌主編蘇文峰

編輯人

鄭期英

本文原刊登於《舉目》官網編者心專欄 2016.01.18

從去年12月份起,[海外校園機構]參與編輯的同工,包括紙刊和新媒體,每個月都在一起開會。在談論實際的操作問題之前,有一段短短的培訓。我們特請文字工場上的老兵蘇文峰,與我們分享幾十年當編輯的經驗。

蘇牧師的編輯培訓將分為12講,前4講談“編輯人的心和眼”,後面8講將談“編輯實務”,著重編輯的策劃和編輯的行動,包括紙刊和電刊約稿、審稿、改稿、退稿的原則。目前已談過2講,特在此先與大家分享第一講內容的概要。

第一講是談“我是誰?”

作為一個編輯人,蘇牧師提醒我們首先要問自己,我是誰?我的角色和使命是什麼?他要我們從四方面來思想。

第一個角色:先知

什麼叫先知?在舊約聖經裡,先知是領受異象和使命的,先知是傳達時代信息的,先知也是教導真理的人。當我們成為一個編輯的時候,無論是主編、執行編輯、助理編輯等,每一個參與編輯工作的人,上帝都給予我們先知的角色。雖然我們今日不再用“先知”這個頭銜,也不應自稱為先知,但要知道我們在上帝面前有先知的使命,應操練先知的恩賜。

我們身為先知團隊,上帝在這一個時代中,讓我們看到什麼樣的異象和使命?比如說《海外校園》雜誌,上帝讓我們看到的異象,就是向海內外的中國學生學者傳福音,盼望全中國的知識份子都能將個人生平的小故事與上帝的救贖大故事連結(connecting our stories with God’s Story),“讓神國的故事,成為神州的故事”。正因為有這樣的異象和遠景,我們才承受編輯的使命,共同參與這個事奉。

先知是領受使命,傳達時代性的信息的人。在以賽亞當先知的時代,亞述國侵略北國和南國,國家處於生死存亡之秋,在人心惶惶的光景中,以賽亞出來發預言,“ ……因有一嬰孩為我們而生;有一子賜給我們。政權必擔在他的肩頭上;他名稱為‘奇妙策士、全能的 神、永在的父、和平的君’。”(《賽》6:1-6)他傳講耶穌基督降臨的應許,帶給百姓對神國的盼望。

在宋尚節那個時代,上帝給他的呼召是傳講基要的福音。他是當年少數的留美博士,但他沒有傳講高言大志;因為1920年代是一個自由神學盛行的時代,來中國的宣教士中,很多人受自由神學影響。因此上帝給宋尚節的呼召,就是特別針對教會中,那些掛名的傳道人、長老、執事、信徒,傳認罪悔改的信息。他力挽狂瀾,不遺餘力的指責當時教會內的罪人。

今天我們每位編輯工作者,要知道我們是這時代的先知,上帝也賦與我們同樣的使命。當我們一起開會,策劃、討論內容的時候,我們是否思想到,上帝對當今中國人的信息是什麼?這時代中國最需要的信息是什麼?

先知也是教導真理的,必須把上帝的話清楚教導。《傳道書》12:9-11 “傳道者因有智慧,仍將知識教訓眾人;又默想,又考查,又陳說許多箴言。 傳道者專心尋求可喜悅的言語,是憑正直寫的誠實話。智慧人的言語好像刺棍;會中之師的言語又像釘穩的釘子,都是一個牧者所賜的。”

第二個角色:祭司

在舊約中,祭司有牧養的責任,要做獻祭(贖罪、感謝)的工作,使人來到上帝面前,把上帝的安慰、同在、憐憫、赦免,帶給百姓。先知是上帝和人之間的中保。到了新約,我們知道耶穌基督是最大的中保、最美的大祭司。所以,我們編輯工作者,也是像祭司、牧師一樣,帶領讀者,牧養、獻祭、敬拜。

祭司是結合信仰和生活的,我們每一位編輯工作者,也要有這樣的自我認識,我要藉這刊物,讓光明的信仰在黑暗的世俗生活中照亮出來。

第三個角色:廚師

這一個角色比較特別。在餐館中,大廚的責任是什麼?他需要選取真材實料,收集山珍海味,將這些原始材料,作成色香味俱全的美食,而且葷素配搭得恰到好處,不能從頭到尾都是很沉重的大魚大肉,也不能都是輕鬆可愛的小菜,輕重口味要能調配合適。我們每期的出版品,就好像辦一場喜宴,是一種調配的藝術。

蘇牧師談到他以前在臺灣編《校園》,在美國編《海外校園》雜誌,每次在確定內容的時候,一定要看,這一期如果有20篇文章,哪些是分量重的,哪些是神學性很強的,哪些是生活見證,哪些是讀的時候讓人深思熟慮的,哪些是感覺輕鬆愉快的,哪些是雋永小品?這樣的調配需要編輯的經驗和“感同身受”的能力。

每個廚師都要有顯明的風格和特色,《海外校園》雜誌的風格特色是什麼?我們策劃主題的時候,我們決定每一期內容的時候,請設想你是一個廚師的角色。

第四個角色嚮導(tour guide)

編輯人像旅遊景區的嚮導。嚮導一定瞭解前景,有前瞻性。你會說,我怎麼瞭解前面的景象呢?上帝要引領我們走向何方?這就要同工們一起認真禱告而且互動;不是一個人,而是集思廣益,共同探求。

1992年《海外校園》雜誌創刊的時候,是海內外中國學生學者渴慕真道、尋求真理的非常時期。他們最需要的就是曉得:上帝是誰?我怎麼信耶穌?我怎樣認識罪?我怎樣成為上帝的兒女?當時的需要是這些,我們就針對他們的需要,按時分糧。

今天有很多年輕80-90後的讀者,他們的興趣、需要,跟1990年代那些中年的、經過文化大革命的、經過1989年事件的人不一樣,我們的職責是引領他們走出埃及,到應許美地。

做嚮導不單要瞭解前景,更要引人入勝,讓跟隨者對前面的景色有憧憬、期望,想要一探究竟。做嚮導的人,不能太超前,也不能太落後。我們不能走得太快太遠,讓人家跟不上,也不能落在讀者後面。我們要引領他們,一步一步從沒有信仰到有興趣、到慕道、到成為門徒。這幾個步驟,都是嚮導的責任。我們需要像稱職的導遊一樣,用諸般的智慧,把眾人清清楚楚的引到上帝的面前。

雖然你不一定是編輯,但作為父母,小組長,主日學老師,教會中的長執……這些編輯的角色——先知、祭司、廚師、嚮導,是否也對你有同樣的啟發呢?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