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应该如何奉献?(楼健)2016.03.24

文/楼健

本文原刊于《举目》官网 2016.03.24

经常有人问:基督徒到底应该奉献多少,才合上帝的心意?

通常会听到两类答案:

1. 十一奉献。因为上帝有很明确的规定。主要记载在旧约圣经的摩西五经之内。

2. 十一奉献是上帝对以色列人的要求,属律法范畴。今天的基督徒活在恩典之下,而非律法之下。新约圣经从来没有要求十一奉献。而且保罗也说:“各人要随本心所酌定的,不要作难,不要勉强,因为捐得乐意的人是上帝所喜爱的。”(《林后》9:7)。

因此,现在的基督徒无需遵守十一奉献的规定。

提到了3

让我们透过圣经的启示,来思考这个问题。

圣经中第一次提到十一奉献,是在《创世记》第14章。当亚伯拉罕打败了五国联军,解救了被掳的侄儿罗得一家之后,“有撒冷王麦基洗德带着饼和酒出来迎接;他是至高上帝的祭司。他为亚伯兰祝福……亚伯兰就把所得的拿出十分之一来,给麦基洗德”(《创》14:18-20)。

亚伯拉罕被称为信心之父,他的信心不仅表现在他完全相信、顺服上帝的话,也表现在他事奉的心态上。他对麦基洗德的奉献,不是出于任何律法的规定,完全是甘心乐意的。

当然,圣经中的麦基洗德还有着更特殊的地位,预表主耶稣永远的大祭司的身份。这是为什么《希伯来书》第7章说,亚伯拉罕的奉献是信心的奉献。

第二次记载是《 创世记》第28章。雅各跟母亲联手,用诡计骗得了父亲以撒的祝福之后,被迫逃亡,躲避哥哥以扫的追杀。

一天晚上,雅各露宿在伯特利的荒野,上帝向他显现。醒来之后,雅各向上帝许愿:“上帝若与我同在……使我平平安安地回到我父亲的家,我就必以耶和华为我的上帝……我必将十分之一献给你”(《创》28:20-22)。

雅各的奉献心态,跟他祖父亚伯拉罕完全不同。

雅各知道上帝的祝福意味着什么,所以千方百计想得到父亲以撒的祝福,进而得到上帝的祝福。然而逃亡时期的雅各,对上帝的认识极其肤浅。因此,他的奉献是很自我中心的,甚至是在跟上帝谈生意、做交易:

上帝啊,你若真的对我好,我就以你为我的上帝;你若赐福给我,我就将其中的十分之一返还给你。上帝啊,你想不想从我这里多得一些?那就多多地祝福我,我返还的佣金也必定水涨船高……

今天很多基督徒的奉献心态,跟雅各如出一辙。

圣经第三次记载十一奉献,是以色列人出埃及之后。

上帝在西奈山,向以色列人颁布律法,规定“地上所有的,无论是地上的种子是树上的果子,十分之一是耶和华的,是归给耶和华为圣的”(《利》27:30),并且宣布“凡以色列中出产的十分之一,我已赐给利未的子孙为业”(《民》18:21)。

当时以色列人对上帝非常陌生,所以上帝先把他们从被奴役之地——埃及,拯救出来,然后颁布律法,让他们每天经历上帝的大能和丰盛的恩典,然后在赐福中学习顺服,在获得中学习付出,学习如何把他们所得到的恩典传递出去。

然而遗憾的是,上帝的命令虽清楚无比,以色列人却常常违背。圣经记载,以色列人即使亡国被虏,之后回归,依然没有学会如何按照上帝的命令生活。

上帝明确宣告:利未人不得拥有产业,而由以色列的十二支派以十一奉献的方式,供应利未人的生活。然而以色列人却未执行。利未人没有得到当得的,不得不放弃了圣殿的祭司职责,回乡耕种维生。

所以尼希米责备以色列的官长:“为何离弃上帝的殿呢?”他重新招聚利未人回到圣殿供职,并安排以色列人按照上帝的要求,把出产的十分之一奉献出来(参《尼》13:10-12)。

旧约最后一部先知书《玛拉基书》,再次批评犹太人不遵守上帝的律法,称他们不遵行十一奉献的行为为夺取上帝之物:

“人岂可夺取上帝之物呢?你们竟夺取我的供物。你们却说:‘我们在何事上夺取你的供物呢?’就是你们在当纳的十分之一和当献的供物上。”(《玛》3:8)

同时,圣经又一次让人看到上帝无以伦比的慈爱与怜悯,就是人可以用十一奉献来试上帝:“万军之耶和华说:你们要将当纳的十分之一全然送入仓库,使我家有粮,以此试试我,是否为你们敞开天上的窗户,倾福与你们,甚至无处可容。”(《玛》3:10)

根本的原因

现今许多基督徒很纠结:我们到底应该遵循旧约圣经中规定的十一奉献,还是实行保罗所说的“各人要随本心所酌定的,不要作难,不要勉强”?

但很少有人去认真思考:上帝为什么要求以色列人实行十一奉献?

整本圣经都告诉我们,上帝不仅是宇宙的创造者,也是世界的供应者和维护者。祂没有任何的需求。

上帝非但不需要我们的帮助,反而将生命、气息、万物,赐给万人(参《使》17:24-25),“我们生活、动作、存留,都在乎祂”(《使》17:28)。 我们的健康、聪明、智慧以及赚钱的能力,都出自祂的恩典。

当我们得到了这一切的恩典之后,应当“以感谢为祭献与上帝”(《诗》50:14)。保罗在圣灵的感动下写道:“所以,弟兄们,我以上帝的慈悲劝你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上帝所喜悦的;你们如此事奉乃是理所当然的。”(《罗》12:1)

我们的一切都属于上帝,是天经地义的。我们将上帝赐给我们的一切都献给上帝,也是理所当然的。

然而,上帝希望我们能够把对祂的感谢,转化为尽我们的能力去帮助他人。

在旧约时代,上帝的拯救计画还处于预备阶段,以色列人对上帝的认识还很模糊。因此,上帝就用律法来教导这些还处于“孩童期”的儿女。保罗因而说“律法是我们训蒙的师傅”(《加》3:24)。

到了新约时代,耶稣基督完成了救恩,圣灵已内住在信徒的心中。我们已经是上帝的儿女了,所以我们不再需要这些律法的规条来告诉我们,应当如何行事为人。圣灵会引导我们,以感恩的心来回应上帝丰盛的恩典。

因此,我们甘心乐意地奉献时间传扬耶稣基督的福音,也满心欢喜地奉献金钱参与教会的各项事工。我们的奉献不再是十分之一,而是百分之百。因为上帝喜悦的是“先把自己献给主”(《林后》8:5),是从内心深处因感恩而发出的全人奉献。

答案很清楚

旧约圣经记载了一个深得上帝喜悦的奉献:大卫有意为上帝建造圣殿,却被上帝阻止了。上帝派先知拿单告诉大卫,你的儿子所罗门将来会继承王位,然后按上帝的要求建圣殿。

大卫知道上帝的心意之后,并没有闲著,而是“在困难之中为耶和华的殿预备了金子十万他连得,银子一百万他连得,铜和铁多得无法可称……也预备了木头、石头”(《代上》22:14)。

大卫并不是钱多得无处可花,因而把多余的钱财奉献给上帝。他是在国家刚刚重建,百废待兴的困难时期,竭尽全力地预备建造圣殿所需的各种材料。而后人只知道所罗门造圣殿,却很少有人提及大卫为建圣殿而付出的努力。

“人若有愿做的心,必蒙悦纳。”(《林后》8:12)所以圣经说,大卫是合上帝心意的人。

同样的,主耶稣并没有称赞那些捐钱的财主,而是称赞捐了两枚小钱的穷寡妇:“我实在告诉你们,这穷寡妇所投的比众人还多;因为众人都是自己有余,拿出来投在捐项里,但这寡妇是自己不足,把她一切养生的都投上了。”(《路》21:3-4)

很多信徒在应用“各人要随本心所酌定的,不要作难,不要勉强,因为捐得乐意的人是上帝所喜爱的”原则时,忽略了这经文的背景:保罗是在苦口婆心地劝说那些顽梗的哥林多人。他们口口声声要奉献,可时间过了一年多,钱款却始终不到位。好不容易筹够了钱,又对保罗不放心……

关于奉献,《哥林多后书》最重要的教导是:

“弟兄们,我把上帝赐给马其顿众教会的恩告诉你们,就是他们在患难中受大试炼的时候,仍有满足的快乐,在极穷之间还格外显出他们乐捐的厚恩。

“我可以证明,他们是按着力量,而且也过了力量,自己甘心乐意地捐助,再三地求我们,准他们在这供给圣徒的恩情上有分;并且他们所做的,不但照我们所想望的,更照上帝的旨意先把自己献给主,又归附了我们。”(《林后》8:1-5)

在这里,保罗用“在患难中受大试炼的”马其顿教会,和“知识、口才都全备”的哥林多教会做比较,让我们看到信徒奉献的关键是什么——

1. 奉献是一种恩典。

2. 奉献必须是真诚的、甘心乐意的。

3. 奉献应当量力而行。

4. 奉献要有行动。因为我们 “想要做”,或是“有能力做”,不等于“做了”。

5. 奉献要有信心。

真正的奉献,表现在有“满足的快乐”,因为相信上帝必有丰盛的供应和带领。真正的奉献,其实就是在效法基督,因为“知道我们主耶稣基督的恩典:祂本来富足,却为你们成了贫穷,叫你们因祂的贫穷,可以成为富足”(《林后》8:9)。

这样的奉献,才是上帝所喜悦的,因为是“照上帝的旨意先把自己献给主”。

今天的基督徒到底应当如何奉献呢?答案很清楚!

作者现居瑞士。

1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