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济民
引言
活在20世纪的人,对“战乱”一点都不陌生。比如我们中国人,经历了内战、世界大战、冷战,且在国共对峙下生活过,能深深感受到“战乱”的恐怖。
进入21世纪,“911”和其他恐怖攻击事件,让美国人惊觉自己的家园,竟然也变成了战场。
灾祸,正如耶稣所说的,可以在平安的日子临到。
其实,在旧约圣经中,从《士师记》开始,我们就看到,犹太人的历史与战争是分不开的。在《诗篇》137篇,我们甚至看到经历战争残酷的诗人咒诅敌人,让许多现代读者受不了。
在这种背景下,思考圣经中“和平”这个主题,就很有意义。
由于“和平”这个词,在中文圣经译本中有不同的表达方法,所以接下来我们要从3个角度,看这个主题。
一、平安
谈到平安,先知以赛亚表达得非常直接而清楚。他不仅一再强调,“恶人必不得平安”(《赛》48:22; 57:21),更指出一个荒谬的现象,就是义人在世时也会受恶人欺负,要死了才得安息 (参《赛》57:1-2)。
另一方面,以赛亚又告诉犹太人:“以色列的圣者如此说……甚愿你素来听从我的命令!你的平安就如河水;你的公义就如海浪。”((《赛》48:18) )指出恶人不得平安,是因为他们不听上帝的话。同时,也传达了上帝真正的心愿,祂愿人听从祂的命令,得享平安和公义。
在旧约时代,当犹太人到会幕敬拜上帝的时候,祭司给他们的祝福,就是“平安” (《民》6:24-26) 。耶稣基督降世,要为世人带来的也是平安 (《路》2:14) 。而且祂上十架前,更是为犹太人不懂平安的日子而哀恸 (《路 》2:41-44) 。
耶稣基督要带来的平安是什么呢? 祂曾经引用先知以赛亚的话,说祂要以圣灵的大能,在世上消除贫富的差距,去掉罪恶的枷锁,使人疾病得医治,也不再受魔鬼与强权的压制 (参《路》4:18-19;《赛》61:1-2 )。
对困境中的人,特别是义人,这真是大好的消息。
这也让我们看到,在圣经中,平安不等于一般人所说的无灾无祸,而是在困苦的世界中,得到上帝的同在与拯救。平安也不仅是一种心理状态或精神安慰,而是上帝给祂所爱的人的一种新的境界。平安的心理状态,是活在平安的境界的结果。
二、 和好
不平安,是因为人不听上帝的话。要得平安,就必然要重建人与上帝的关系。
使徒保罗说:“既然因信而被称为义,我们便与上帝有了和平———通过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罗》5:1,直译 )。
保罗要表达的是,世人与上帝的心意背道而驰,成为了罪人,也成为了上帝的敌人。然而上帝却采取主动,差祂的儿子耶稣基督替死,表达了祂对世人的爱,也以圣灵消除世人的敌意与对立,使所有相信主耶稣的人都成为祂的儿子。
在保罗书信中,“和好”有几个要点:
1. 世人若要有和平,必须先与上帝和好。
2. 和平的世界就是公义的世界,不能有罪恶的存在。
3. 被得罪的一方可以表达爱心,采取主动,消除敌意和对立。
4. 世人真正的敌人不是上帝,而是魔鬼。世人活在魔鬼控制的环境下,因而面对灵肉之争,知道行善,却始终行不出来。甚至是善行,也会被扭曲成罪恶。
在这种罪恶的世界中,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对立,感受不到真爱(上帝的爱),觉得孤离、恐惧与不安,在死亡的阴影下更是看不到生存的意义。
5. 新境界中只有公义和喜乐,没有对立,没有罪恶,没有死亡,也没有惧怕。虽然这要待未来才可能全部实现,却也是现世可以体验到的。
这几点是保罗在《罗马书》第5章和8章的主旨。
三、和睦
什么是“上帝与人和好的世界”呢?
首先,在耶稣基督的替死中,我们已看到上帝的爱。而且我们知道,在上帝的爱中,一切的灾祸都被化成祝福。也就是说,基督徒的一生,都是活在上帝的爱中,因而有勇气面对一切的困境。
其次,基督徒靠着圣灵,在生活中活出主耶稣那种替死的爱。
在《罗马书》12章,保罗指出,在这种爱中,基督徒没有仇敌。因为他们对仇敌只有祝福,没有咒诅。和睦不是与恶妥协,也不是与恶共存,而是以爱胜恶!
跟着,在13章,他指出在不友善的政权下,基督徒会为著顺服上帝而顺服政权,同时不怕强权而坚守爱的原则,继续行善。
在14章,我们看到基督徒在基督里成为弟兄姐妹,继续成长,彼此建造。在这过程中,基督徒甚至可以为著爱而放弃自己的权利,俯就软弱的人。
到了15章,我们更是可以看到,保罗的心愿,就是让全世界的人都能听到这种好消息。而且,犹太人和外邦人之间的种族仇恨,得以解决,大家在上帝的爱中分享。他深知,凭一己之力难以做到,因此特别邀请主内肢体一同努力,为他祷告。
结语
圣经中,和平的世界,很像我们华人所羡慕的太平盛世,有平安、康泰的生活。然而不同的是,圣经中的和平,涵盖的不仅是物质和精神的层面,更包括整个宇宙的每一个层面。
平安是耶稣基督里带来的,是一种新生命的境界。借着圣灵的工作,每一个听上帝的话、信耶稣的人,都可以体验到这种境界。这不是靠武力建立的,而是以舍己的爱建立的。
作者曾任台湾中华福音神学院院长,现居美国洛杉矶。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