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主”都温柔?(黄宗仪)2017.02.15

 

黄宗仪

本文原刊于《举目》81期和官网2017.02.15

 

日前一位好友提到,她的父亲虽不信主,却一直很有修养。尽管父亲个性不是很开朗、很阳光,但是不管遇到什么事,总是态度温和。父亲在退休后,信了主。

然而奇怪的是,父亲受洗前后的那一两年时间,脾气变得很不好,对家人及外人都如此。

已先信主的母亲,诧异于父亲上教会之后,怎么反而难相处了?父亲坦白:他对不满的人和事,已经忍耐了一辈子。现在年纪一大把了,何需再忍耐下去?

感谢主,在圣灵的工作之下,父亲的脾气渐渐又好起来。而且他现在的温和,不再是隐忍,不再是假装,而是能用喜乐的心,去面对不满意的人和事。

好友的分享,使我更深一层地体会了耶稣“登山宝训”中的八福中的“温柔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承受地土。”(《太》5:5)

这经文,有两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其一,这是道德教导吗?在华人文化的薰陶之下,我们很容易将耶稣讲的八福理解为修身养性的要求。

其二,不符现实要如何解释?上帝应许,温柔的人会“承受地土”。然而现实中,全世界的“地主”(拥有大量土地的人),大部分不是基督徒,也未必温柔。那么,怎么理解这节经文呢?

 

两者有什么不同?

也许不少基督徒认为,道德及修身的教训没有什么不好,圣经不也充满了以律法形式呈现的道德教训吗?

不过,改教家马丁‧路德很清楚地指出了(在人类堕落之后)律法与福音的不同之处:律法是发现疾病,福音是治病的药方——圣经里的律法,叫人知罪,光照人,使人对自己彻底绝望,进而仰望并接受福音。

如果把圣经的律法内容当成道德及修身的教训,那就是曲解了基督信仰的真理。人没有能力活出道德教训来,要么自暴自弃,要么就是戴着假面具,就如好友的父亲隐忍一辈子,戴着一副温和的面具一样。

 

 

八福绝不是道德教训

八福的第一福,若按著和合本的翻译,“虚心的人有福了”,的确像道德修身的教训。然而其真正的意思是:“灵里贫穷的人有福了。”

所以八福一开头,就开门见山,指出两点:第一,这里讲的是属灵生命——和上帝的关系。第二,这里讲的不是属灵生命要达到什么标准,而是人要认识自己的属灵光景有多无药可救(与路德所说的律法的功用一致)。

接下来的三福,都和第一福有关(在此只能简单说明):一个人深切体会到灵里的贫穷(和上帝有多远),接下来就会为自己的光景哀恸(奥古斯丁在《讲道集》说过:不要为死亡哀恸,要为罪哀恸)。为自己的属灵光景哀恸的人,自然会对救恩及上帝的话语产生温柔、驯良的心,会接受与降服,进而对上帝的义(法则)有饥渴的心。

奥古斯丁将八福理解为圣灵转化人生命的7个的进程(注1),而且不断循环(到了第八福,又因为面对逼迫而感受到灵里贫穷,开始另一个循环)。

前四福讲的是:对自己不好的属灵光景的体会愈深,就对上帝救恩及话语愈发强烈渴求。我谓之“张力神学”——生命实际光景所带来的痛苦越大,产生的张力愈大,愈使我们深切、迫切地渴慕上帝,对上帝的恩典感动与感谢,圣灵进而赏赐给我们更丰盛的生命(注2)。

因此,虽然前四福看起来,好像是向下负面的发展,但其实是要经历保罗所说(基督也已经成就)的与基督同死同埋葬。到了谷底之后,就会浴火重生,经历与基督同复活的向上转化。

这样的转化,会带来人的心态改变,就如同好友父亲,后来的温和是因为有喜乐的心。

下图是费乐仁(Lauren Pfister)诠释奥古斯丁对八福的理解,再加上他自己发现的对应式的转化关系(如:体会到自己灵里贫穷的人,会对别人产生怜悯)。由于篇幅有限,在此不详述他的洞见。(注3)

(图:八福的转化结构)

因此,八福不是道德教训,而是圣灵转化人生命的循环过程。正如马丁‧路德所说,上帝的义不是对人的要求(因为人没有能力),而是赐给人的礼物(圣灵的能力转化人的生命)(注4)。

前者是道德教训,后者才是福音。

 

与“承受地土”何干?

八福中的应许,都不是物质性的。“承受地土”也和属灵生命有关,而非成功神学式的理解:“渴慕信靠上帝,就会拥有土地”。

上帝按着祂的样式造人之后,授予人治理全地的权柄及召命,所以人和土地,是治理(管理)和被治理(管理)的关系。人是“一神之下,万物之上”。然而人犯罪、堕落之后,不但没有成为万物的管理者,反而成为被他物辖制的奴隶。

因此,承受地土,可以理解为人重归“一神之下,万物之上”的地位,不再受外物的影响及搅动。

在旧约,承受产业,主要的是指得到土地。而在属灵层面,承受地土,可以理解为得人最好的产业,就是耶和华,也就是得享以耶和华为乐、为满足的关系(参《民》18:20;《申》10:9;《诗》16:5)。

从“已然且未然”(already and not yet)的末世观点来看,我们既已得救,就已进入上帝的国及永生。虽然还没有进入新天新地,但我们已预尝天国的美好,过著“在地如在天”的生活。这其实可以算综合上述两层面的意义。

 

用现在比较流行的用语来解释,就是当人意识到自己与上帝的关系贫穷,因而对上帝的恩典及话语,渴望且柔顺地接受时,圣灵就会转化其生命,使其内心强大,不被外在的人、事、物影响与搅动。

这是因为他的内心有上帝不能被震动的国(参《来》12:28)。他在上帝里面有满足与安全感,就不再被外在所控制、激怒或伤害,反能影响环境。

因此,灵里的贫穷与哀恸,对上帝及上帝话语的柔顺与饥渴,不会使人懦弱、胆怯(当然更不会骄傲、自大),反而使人得到圣灵转化生命的恩典,产生强大的内心,可以胜过任何困难。

这就是上帝应许的“温柔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承受地土。”

加拿大宣教士马偕博士,在台北的淡水逐家叩门传福音时,一户人家的主人开了门,却是将一桶粪便往他的头上浇下去。马偕仍然温柔、真诚地对那人说:“耶稣爱你!”这就是内心强大的例证。

 

注:

  1. Augustine of Hippo 2004 Our Lord’s Sermon on the MountThe Catholic Prime: http://tinyurl.com/jut3rad.
  2. 2. 可参见《约翰福音》7章37-39节,能得着圣灵所赐从腹中流出活水的江河的生命,是口渴的人。
  3. 费乐仁(Lauren Pfister),“全人修身的再思:以转化模式重新理解儒耶对话”,《儒教研究》,总第一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1:367。
  4. 4. Luther, Martin 1545‘Preface to the Complete Edition of Luther’s Latin Works Trans. by A. Thornton’Internet Christian LibraryAvailable at: http://tinyurl.com/h6yc59h Accessed 7.5.2016

 

作者出生于台北,曾在台湾及北美牧会。目前为英国的神学博士候选人,并从事生命转化事工。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