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乐与人生——从《诗篇》150篇谈音乐敬拜(赖建国)

赖建国

本文原刊于《举目》48期

        音乐是基督教会的特色,赞美诗歌展露信徒灵性的经验,阐明信仰的精髓。聚会中,每当天籁般的乐声响起,不论男女老幼,都全心投入,热忱唱和,甚至离座而起,手舞足蹈,不能自已。

       许多人初到教会,不明白聚会的仪式,也听不懂所讲的内容,却被诗歌深深吸引。有的诗歌像是节日欢唱,令人神魂飞扬,激发人对造物主的感恩;有的诗歌似空谷足音,抚慰受创心灵,重建向上心志。

        有的诗歌古老沈稳,有的诗歌现代活泼;有的诗歌充满异国风味,有的诗歌像是中国小调;有的诗歌耳熟能详,原来电台常常播放;有的诗歌令人惊喜,原来是大师作品……

        基督教的诗歌,就像各地的教堂建筑,形式千千百百。能够传唱至各地的诗歌,总有打动人心、引发共鸣之处。

赞美自始至终

        旧约的《诗篇》,总共150篇,其中多篇有音乐标记,甚至用何曲调、何种乐器,都标明得清清楚楚。

       《诗篇》第150篇,是《诗篇》的末篇,很适合作为全卷的总结。该篇提到了各种乐器,包括号角、琴瑟、箫、鼓和各种的钹。有管乐,有弦乐,还有打击乐器,甚至还有舞蹈,对现代教会的敬拜带来莫大的启发。

        这篇诗歌以“哈利路亚”开始,又以“哈利路亚”结束。“哈利路亚”就是“你们要赞美耶和华”。全篇一共6节,“赞美”就出现了13次。“赞美”(或是“颂 赞”),原意是大声欢呼──至深的情感,需要至情至性的表达。这就如耶稣骑驴进入耶路撒冷,“前行后随的人,都喊著说:‘和撒那!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 的!”(《可》11:9)

        “你们要赞美耶和华”中的“要赞美”,乃是命令与邀请。第一,这是必须做的事。有人责备耶稣的门徒,因为他们跟随耶稣进入耶路撒冷时,大声赞美神。对此,耶稣回答:“我告诉你们,若是他们闭口不说,这些石头必要呼叫起来。”(《路》19:40)

        再者,“你们要赞美”是邀请众人同来赞美。许多个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往往在聚会中才被引导抒发,才会真情流露。“你们要赞美耶和华”,圣经中,唯有耶和华是“赞美”的受词──在宇宙万有中,唯有耶和华配受崇敬、赞美。

地点、内容、理由

        《诗篇》第150篇在第1节,提到赞美的地点:

        首先,是神的圣所,因为赞美由神的家开始。正如天上的圣所,有天使撒拉弗在主宝座周围侍立,呼喊:“圣哉!圣哉!圣哉!万军之耶和华;祂的荣光充满全地!”(《赛》6:3)

        其次是宇宙穹苍,包括神创造的大自然。本篇诗歌不仅呼吁以色列民前来敬拜,更邀请天上的天使天军、太阳、月亮、星宿,甚至地上的一切,包括大鱼和深洋、风霜雨雾、山川树木、虫鱼鸟兽、君王领袖、男女老幼,都来敬拜、颂赞神(《诗》148)。

        本篇的第2节,表明赞美应该有具体的内容、充分的理由。要因上帝的恩典作为来赞美祂,更要因上帝的荣耀美德来赞美祂。

        其实不仅本篇,《诗篇》全篇都以神为敬拜的对象,以祂为赞美的中心。不论是感恩或抱怨、祈求或赞美、信靠与智慧,皆因对神有丰富的经历,对神的大恩大德有深刻的体认,而油然发出真诚的赞叹。

乐器丰富多样

        接下来的第3节到第5节,讲述用各种乐器(像是庞大的交响乐团)来赞美神。这些不同种类的乐器,寓意了不同的人群一同敬拜、颂赞神。

角声

        首先,提到的是“要用角声赞美祂”(第3节)。这是特别指祭司参与敬拜与颂赞。在以色列,吹的角多用羚羊的角作成,声音低沈,可以传远。B. Mazar在耶路撒冷圣殿山南端,发现了一块巨石(2.43 米 x 1米,见图一【注一】),上面刻有第二圣殿时期的希伯来文“吹角处”。这应该就是祭司站立吹角之处,宣告安息日的开始。

        罗马提多将军的凯 旋门浮雕,上有银号,亦见证那时由祭司带领,用音乐来敬拜神。圣经中记载祭司在多种场合吹角,包括宣告神临(《出》19:16-19);宣告圣会(《利》 23:23-25);宣告行进(《民》10:2-10);宣告争战(《书》6:4 ;《摩》3:6)。吹角总是宣告重大事件临到。

鼓瑟弹琴

        第3节中,还讲到“鼓瑟弹琴赞美祂”。这是指“利未人”,在圣殿中用音乐事奉神。
3,000 年前,大卫王为了预备建造圣殿,把祭司分为24个班,轮流到圣所事奉(《代上》24章)。他更选派利未3大家族的首领:亚萨、希幔、和以探(可能与耶杜顿 是同一个人),带领族人“在耶和华的约柜前事奉,颂扬,称谢,赞美耶和华以色列的上帝”(《代上》16:4-7;《代上》25:1)。他们美妙的乐声,更 使神的百姓情绪激昂高涨。

当约柜被迎入耶路撒冷时,利未人用各样乐器颂赞神,大卫和以色列众人随着瑟、鼓、钹、锣等乐音,欢欣跳舞(《撒下》6:5;《代上》15:16)。

        这些利未人又被称作“先见”(“先知”的别称,《代下》29:30,35:15),因为唱诗不只是代表会众歌颂神,也是代表上帝对会众传讲信息。他们以音乐事奉神,成为后来教会唱诗班的前身,也为世世代代以音乐敬拜神,建立了良好的制度。

击鼓跳舞

        第4节,讲到“击鼓跳舞赞美神”。这是最欢乐、兴奋的敬拜方式。鼓是最古老的打击乐器之一,在圆形的架上蒙上一层紧绷的动物皮,就可用手或鼓槌,敲击出声。

       鼓的形状大小不一,还可附加各种配件,产生不同的音效。鼓可单独使用,也可许多不同种类、数量的鼓一同演奏。鼓声可用来传递信息、指挥行进,很适合用于祭典、打仗及军乐队;鼓声也具有强烈的节奏,配合音乐与舞蹈,最能震摄人心,产生激昂的情绪。

        现代乐团所用的套鼓,出现在9世纪末,广泛用于流行音乐,近年也被许多教会的敬拜赞美团采用。

        旧约中多次提到击鼓跳舞,且多是妇女参与。第一次是庆祝以色列民出埃及,“亚伦的姊姊女先知米利暗,手里拿着鼓,众妇女也跟她出去拿鼓跳舞。”(《出》15:20)这是圣经中第一次提到用乐器伴奏敬拜神。

        士师时期,耶弗他的女儿,“拿着鼓跳舞出来迎接他”(《士》11:34)。

         妇女跳舞,迎接凯旋之军,也出现在扫罗王时。当大卫打死了巨人歌利亚后,随众人回来,“妇女们从以色列各城里出来,欢欢喜喜,打鼓奏乐,唱歌跳舞,迎接扫罗王。”(《撒上》18:6)

       《诗篇》也提到击鼓的童女,“歌唱的行在前,作乐的随在后”,一同宣告耶和华神是王(《诗》68:25)。

        然而在公众面前跳舞,绝非妇女、孩童的专利,因为圣经记载,当以色列人迎接约柜进入耶路撒冷时,“大卫穿着细麻布以弗得,在耶和华面前极力跳舞”(《撒下》6:14)。

        “以弗得”是祭司的礼服,穿着以弗得在耶和华面前事奉,是极其庄严、神圣的。大卫却穿着以弗得,在众人面前“极力跳舞”,表达的是对神的谦卑爱戴。

        图二是1320年,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出版的犹太人逾越节手册上,就绘有米利暗与妇女击鼓跳舞敬拜神。13世纪,法国路易九世的《摩根圣经》(Morgan Bible,又称作《马切卓斯基圣经》The Maciejowski Bible),上面绘有“大卫打败歌利亚,众人击鼓跳舞迎接凯旋军”,显示犹太和基督教会都有击鼓跳舞敬拜神的传统。

        今日许多教会的聚会中也有舞蹈,在优美乐声中以肢体动作,表达对神最真诚的敬拜。

丝絃、箫

        第4节中,继续讲到用“丝絃的乐器和箫的声音”赞美神。在古代以色列,丝絃的乐器,似乎属于宫廷的雅乐,用于君王的婚礼(《诗》45:8),和圣殿的敬拜(《赛》38:20)。

         而箫则属于牧野芦笛,可能是圣经最早提到的乐器。《创世记》记载,犹八“是所有弹琴吹箫之人的祖师”(《创》4:21)。箫也是雅俗共赏的乐器(约伯就曾特别提及),好像大人小孩都喜欢,男女老少都欣赏(《伯》21:12)。

        音乐也常是最能勾起思乡愁绪的。《《诗篇》》记载,被掳到巴比伦的以色列民,一追想锡安就哭了。他们把竖琴挂在柳树上,因为有人要他们唱一首锡安的歌,他们哀叹:“我们怎能在外邦土地,唱耶和华的歌呢?”(《诗》137:1-4)

        本篇第5节提到,“大响的钹”和“高声的钹”。近东【注二】自古以来,就有不少这一类的敲击乐器,今日仍可见到亚述的钹和铜制的手铃,甚至有男女持钹的陶像。

        钹和其他敲击乐器一样,往往使用在乐曲的最后,为的是增添效果──那时乐曲到达最高潮,人的情绪也达到最高峰。钟鼓齐鸣、钹声震耳、角声高举,所有人高唱齐唱……同庆耶和华在我们当中,接受人最大的敬拜。

为什么要颂赞?

        在此,我们一同思考赞美的意义:

        首先,谁能颂赞神呢?死人当然不能称颂神。因此,《诗篇》的作者呼吁蒙恩得救的人、敬畏耶和华的人、寻求祂的人,都要赞美祂。诗人更呼吁耶路撒冷、万国万 民,及天、地、海和其中的一切动物都赞美神,甚至天上的日、月、星宿,耶和华的众天使,都要赞美祂。赞美是蒙恩经历神的自然结果,赞美更产生巨大无比的影 响力。

        其次,我们当思索:为何要颂赞神呢?诗人特别提出,要因耶和华的慈爱与美德赞美祂,要因祂所行的奇事与作为赞美祂,要因祂丰富的供应与保护赞美祂,要因祂公义的律法与教诲赞美祂。天使颂赞神的创造;蒙恩得救的人,称颂神的救恩。

        那么我们当在何处颂赞神呢?首先当然应该在圣殿中赞美,因为圣殿是敬拜神的中心,颂赞要从神的家开始。其次当在聚会中赞美,不限于教堂里面,或是有优美音响效果的场所,更要在各人的家中、小组聚会中,甚至在大自然中赞美神。

        最要紧的,是要从内心来颂赞神,口唱心和地以诗歌来颂赞祂。口唱仍觉不足的,当以各种乐器伴奏,甚至击鼓跳舞来颂赞神(《诗》68:25,81:2,149:3,150:4)。

新歌老歌同唱

         聚会崇拜,诗歌不可少。诗歌可振奋人心,提升灵性。

       《诗篇》鼓励人多唱新歌(《诗》96:1,98:1)。因为我们的神丰富伟大,祂的恩典天天更新。新的经历,新的感受,总能激发新的灵感,产生新的诗作,谱出新的歌曲。

        但是欢唱新的诗歌,不代表要排斥老的诗歌。传统诗歌本收录的,多是历代精品,历久弥新,像是1,000前圣伯纳的《创伤的头》,500年前马丁‧路德的《千古保障》。

        而18世纪,更开启了圣诗的黄金时代,包括英语圣诗之父以撒‧华兹(1674-1748),约翰‧卫斯理的弟弟查理士‧卫斯理(1707-1788),都是谱写诗歌的佼佼者。

        至于芬尼‧克罗斯比的《有福的确据》,约翰‧牛顿的《奇异恩典》,至今仍是众人最爱吟唱的圣诗。这些圣诗见证先圣先贤的灵性情操。属灵复兴运动也往往伴随伟大的诗歌。

        然而诗歌那么多,要如何选择诗歌呢?好的诗歌,首先要曲调优美,词句典雅。其次当合乎音律,顺口易唱。当然更要发抒情感,回应神的爱。而且应当信仰纯正,提升灵性。也要配合聚会和欢乐节日。

         诗歌是为了聚会,唱诗须打动人心。因此当注重信息,传扬真理,发抒情感,带出行动。选好的诗歌配合聚会,固然重要,带领会众同心歌唱,虔心敬拜真神,更要谨慎从事。

        不论是独唱,还是敬拜赞美团带领诗歌敬拜,或是诗班在崇拜中献诗,都要专业与灵命配合,把最好的献给神。不仅要平日勤加练习,增进歌唱技巧,注重纪律与合一,更要提升灵性,手洁心清,因为这是宝座前的事奉。

         好的诗歌与好的讲道相得益彰,二者使敬拜的形式与内容更加丰富,使人的宗教体验提升。好的诗歌甚至超过讲道,因为优美的旋律与歌词,可重复传唱,不断感动人心,流传千古。

作者来自台湾,前台湾中华福音神学院院长。现为香港中国神学研究院客座教授。本篇是赖教授在《举目》杂志发表的“诗篇与人生”系列文章

2 responses to “音乐与人生——从《诗篇》150篇谈音乐敬拜(赖建国)”

  1. 英硕 Avatar
    英硕

    您好 !!谢谢您整理出这么好的文章!! 但我想知这文章  是第几期 作者 时间 出版社?

    1. Sarah Avatar
      Sarah

      文章标题下面有提供信息。原文发表在《举目》48期, 作者赖建国

      这个页面上,有下载过往举目杂志的链接

      http://behold.oc.org/?page_id=12253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