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培德
本文原刊于《举目》官网品书香专栏2017.09.01
2015年秋,孙宝玲院长凭《寓道:约翰福音品读》一书,荣获第七届基督教金书奖颁发“灵修读物”金书奖。该书其实是孙牧师“福音书品读系列”的首册,初版于2013年10月。次年6月《栈道:马可福音品读》面世;2015年7月《逆道:路加福音品读》付梓,深受华人教牧和信徒喜爱。书系最后一本著作《义道:马太福音品读》也于近日顺利完成,可喜可贺!
除了要并齐出版四本福音书品读外,读者或会提问:“为什么要读这本书呢?”台湾中台神学院教务长兼新约教授吴道宗博士在序言中说得好:“或者说,我们为什么不光是读《马太福音》的解经书就好了呢?理由很简单,因为它把《马太福音》的经文与我们的生活作了密切的联结;它指出了一条应用上可能的道路;它示范了一个耶稣的跟随者如何体现他的信仰,以致关注这世界上的人、事、物;它展现了作者不让仅是满足于理智上对圣经的了解,更是愿意与造他的主有心灵上的相契。”
马太素描的义道,不是由计算公式的行为、凭自我能力驾驭而筑建的,而是从感悟天父恩情、瞥见其脸容而形成的生命。细读马太叙述的人,没有自义、傲慢的理由──饶恕别人不是因为自己比较好,拥有的人不是因为比别人更勤劳、付出更多。对自我感觉良好的人而言,马太的信息不单不容易听进去,甚至让人困惑、失望甚至生气忿忿不平。义道──恩典之路,并非我们计算的易道。
书系每本书都是按单卷福音书进路设计为供读者花一年时间来慢读的短文,每周阅读一章内容来细意品味经文信息。作者只对经文作少许必要的解释和演绎,为的是想与读者一起进入福音书作者的世界,经验生命之道。每章都有几道思考题目,是为延伸读者思想,以作沉淀生活和凝视生命的准备。
诚如新加坡三一神学院教会历史和讲道学讲师何威达所说:“华人教会近年来重新发掘古老教会的读经传统,试图寻觅具体掌握灵阅之法。在我看来,灵阅根本不是一套方法,而是人面向圣经时的根本态度。在《义道》中,我遇上一个愿意对上帝的话诚实敞开自己的人,既坚持举目望天聆听,同时坚持脚踏血肉尘世。”
孙宝玲牧师早年赴笈美国南方浸会神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在郭珀培教授(R. Alan Culpepper)指导下研究约翰著作。他曾在香港浸信会神学院任教7年,现在是新加坡浸信会神学院院长。著作颇丰。他与师母玉俄结婚30年,育女儿孙豫、孙诺。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