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灵性成熟与情感成熟——评史卡吉罗《建立高EQ的教会》(将来 )2018.05.14

将来  

本文原刊于《举目》87期和官网2018.05.14

 

一、在愤恨和苦毒中撑

“一个基督徒如果灵性成熟,不可能情感不成熟!”这句发人深省的话,出自《建立高EQ的教会》(英文版书名是The Emotionally Healthy Church ,意为“情感健康的教会”)。该书作者为彼得·史卡吉罗(Peter Scazzero),

该书获美国福音派基督徒出版协会(ECPA)颁发的2004年“基督徒事奉类”最佳图书金牌奖。

史卡吉罗是美国纽约皇后区一间教会“新生命团契”的主任牧师。上述那句话,是他走过死荫幽谷之后的感悟。

史卡吉罗的父亲是位坚定的基督徒,但他本人却在13岁的时候离开教会。19岁他参加大学团契后,才真正信主。他自此就十分追求。毕业工作几年后,他接受神学装备。1987年,他和妻子开始在纽约皇后区植堂。至2003年,The Emotionally Healthy Church一书出版时,他已经牧会16年。

在他牧会的前6年,教会发展迅猛,英语堂已有600人,西班牙语聚会也有250人。然而,教会同工都疲惫不堪,他和妻子也心力交瘁,感受不到喜乐。突然有一天,他的助理牧师带领西班牙语会众200人离开,另组教会。助理牧师说史卡吉罗是扫罗,不配带领这些人。

这还没有到头。史卡吉罗在愤恨和苦毒中撑了两年之后,妻子提出分居,同时要离开这间教会。妻子指责他没有共同承担教养4个女儿的重担,也不是合格的教会带领者。

这对牧者而言,简直是灭顶之灾!这下子,他再也撑不下去了!于是,他和妻子花了5天时间在两位辅导员的帮助下,开始了一场觉醒之旅。

他第一次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尽管每天读经、祷告、常常禁食,但生命中有一块地方——情感层面,并没有让上帝触摸到。于是,在牧会8年之后,他不得不承认,自己在灵性和情感上都不成熟。

接下来,他和妻子用了3个月的安息时间,进行更深入的反思,重建关系。继而,

随着牧者的觉醒,整个教会也觉醒了,他们的门徒训练发生了一场颠覆式的革命。

 

二、什么是“灵性/情感成熟”?

那到底什么是灵性成熟、情感成熟呢?史卡吉罗在书里,列了一个“灵性/情感成熟清单”,提出建立情感健康教会(史卡吉罗视“情感健康”、“情感成熟”为等同)的七大原则(该书2003年初版时,是六大原则。在2009年版中,增加了第七项原则)。

每个原则下面,有5-7项描述,可以逐项打分,然后把总分与一个标准示意图进行对比,就可以知道自己是“情感婴儿”,“情感儿童”,“情感青少年”,还是“情感成人”。这测试不能称为科学的测评,但确实可以帮助我们从“灵性与情感相互影响”的角度,检视和梳理问题。

我们来看看史卡吉罗对“情感成人”的描述。2003年版中,只有最后一句“我深深相信基督全然爱我,不需要证明什么”,结合了情感成熟与灵性。而在2009年的升级版中,有了这样一些补充:

“我能够尊敬和爱别人,不需要改变他们或变得批评论断。我看重人是因为他们的全部所是,而不是因为他们能给予我什么,或者他们的行为如何。我对自己的思想、感觉、目标和行动负责。我能够向那些与我意见不同的人陈述我的信仰和价值观——不会变得敌对。我能够准确地评估自己的有限、优点、缺点。我深深相信基督全然爱我,因此,我并不需要其他人来评价说我还不错。我能把为神作工和与神同在结合起来(马大和马利亚)。我的基督徒生活已经从简单地事奉神变为爱祂,并且享受与祂的同在。”

史卡吉罗在升级版中,刻意加强了情感成熟与灵性的联结,强调:情感成熟不但体现在与人的关系上,也体现在与上帝的关系上。换句话说,情感成熟也是灵性成熟的体现。

中文版把英文书名中的Emotionally Healthy (情感成熟),改译作“高EQ”,可能招致误会。毕竟,EQ(情商)主要指一系列情绪能力与社交能力,涉及自我认识、冲动控制、人际关系、同理心、压力管理等12-15个指标。而史卡吉罗强调的“情感健康”,既是能力,更是态度——源于价值观与信仰的态度。

因为神的普遍恩典,很多人虽不信主,情商却很高。灵性成熟却是一个人接受主以后经历的特殊恩典。情商高会表现得有同理心、乐观知足、人际关系好,但不见得灵性成熟(与上帝关系亲密)。

真正的灵性成熟,应该伴有上述的情感成熟。或者说,属灵的情感成熟,是灵性成熟的果子,也是其检验指标。在行为表现上,属灵的情感成熟可能与高情商看起来很相似,但内在的动机与心态却不一样。

要特别强调的是,情感成熟、情感健康,并不表示没有负面情绪。而如何有意义、有效地认识、处理负面情绪,也是该书讨论的问题之一。

 

三、如何建立“情感健康的教会?

史卡吉罗认为,建立“情感健康教会七大原则”是:

原则一,查看表层底下(深入地认识自己的内在生命)。

原则二,破除往事的影响力(认识原生家庭及重大事件带来的影响)。

原则三,活在破碎与软弱里(卸下面具,敞开自己)。

原则四,接受“有限”这个礼物(个人与家庭第一,教会事工第二)。

原则五,拥抱悲伤与丧失(允许自己悲伤,给自己写一首“哀歌”)。

原则六,以“道成肉身”为爱的榜样(懂得倾听)。

原则七、慢下来,以诚实领导(对神诚实、对自己诚实、对婚姻诚实、诚实地领导)

史卡吉罗认为,情感不健康的最大特征就是“虚假”,包括对自己虚假、对别人虚假、对上帝虚假。所以,这七项原则就是从个人到团体,或者说从教会领袖到整个教会的操练。这操练围绕“诚实”(“真实”)展开,让每个基督徒对自己、对别人、对上帝,活出真实的生命,展现真实的人性与灵命。

什么是真实的人性与灵命呢?我们可以从三方面来看。

×第一、真实的人性与灵命,基于深入认识自己

史卡吉罗引用了一句非常著名的话——“情绪是灵魂的语言,它们提供内心声音的呐喊”。也就是说,当我们忽略或者否定一些负面情绪的时候,我们实际上忽略了灵魂深处的哭泣、苦毒与哀怨,没有真正深入认识自己。

尽管这是一本谈“情感健康”的书,史卡吉罗在书中却从未提到“心理学”(psychology)一词,似乎刻意与心理学撇清关系。然而,他在“原则一”(察看表层之下)中,提到“生命冰山”——只有进入水下足够深,我们才能真正认识自己。这让人不禁联想到潜意识理论——冰山是心理学潜意识理论里最著名的比喻,意指我们的意识是在水面以上,潜意识却是在水面以下。

那麽生命冰山与意识冰山,是否一个意思呢?我们“向内查看”,是查看我们的潜意识吗?这两者应该说有相似之处,然而又有根本不同:我们的查看,并非通过“自由联想”,或是心理咨询师的辅导,而是让上帝介入的审察——让圣灵带领我们看到罪,看到破碎,看到忧伤,更看到基督的爱覆蓋这一切……

在“原则二”(破除往事的影响力)中,史卡吉罗介绍了“家谱基因图”。他和妻子接受辅导的时候,骇然发现,两人的原生家庭对他们的婚姻、事奉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包括正面的和负面的。

比如,因为习惯了照顾母亲,史卡吉罗不由自主地要承担别人的责任;他和父亲一样是工作狂,为事工耗尽了时间、精力;他害怕被抛弃,所以不敢指出别人的问题,包括那位很受会众欢迎,但生命有问题的助理。他甚至不知道如何处理自己的感觉与需求。2015年,我参加史卡吉罗的现场培训,他说了一句话,很生动:“我们有耶稣基督在心里,可也有外祖父在骨头里。”

史卡吉罗虽然不提“心理学”,却使用了心理学的概念与工具。也许有些基督徒对此不以为然,我却认为这样的使用很有意义。想要治死老我,首先要深入认识老我的来龙去脉。罪性是人类共同的,但罪性的具体表现,却有着显著的差异性。每个人的老我,都是一部独特的历史。了解过去,并非为了把问题推给原生家庭,而是为了让自己看清罪的关系模式,从而摆脱罪。

×第二、真实的人性与灵命,在于敞开真实的自己

史卡吉罗对自己的解剖非常坦率。他用锋利的手术刀,把自己剖析得“血淋淋”,几乎让人不忍视。

他坦率承认:他对离开的助理充满愤怒、苦毒,一个人在车里的时候不禁大声“咒诅”对方,心里没有一点饶恕;长年以来,他身为教会领袖,却以“伪装”来保护自己;他的妻子多年形同“单亲妈妈”,一个人承担了4个女儿的教养重担;他从来不知道自己的婚姻竟然没有被上帝更新,反倒是原生家庭的翻版……

在教会第一次婚姻退修会上,他和妻子分享夫妻经历的痛苦细节,竟然把一个人吓得离开了房间,说从来没有见人过如此坦白的分享,而且还是自己的牧师!

教会里很多人都承认自己“骄傲”,却很少有人敢承认自己“嫉妒”(不是“吃醋”)。就像有些病能说,有些病却不能说,“嫉妒”也许就是一种说不出口的“灵魂的脏病”。然而,史卡吉罗在他的书里,屡次提到自己的“嫉妒、苦毒、怨恨”等等。很少有传道人能敞开到这种程度!

在史卡吉罗的带领下,教会发生了彻底的转变。每一个团队的领袖都敢于分享自己的软弱和破碎——示弱,而不是示强,让上帝的怜悯显大。而且,他们也创造机会,让其他软弱的人来讲述自己的故事。就像新约最有名的比喻之一——“浪子回头”,领袖鼓励大家做承认破碎的小儿子,而不是自以为义、没有怜悯,也不明白父亲心意的大儿子(不过,就目前很多教会的现状而言,许多“小儿子”不敢暴露,因为“大儿子”比比皆是——谁敢说我们身上没有大儿子的特征)!

感谢史卡吉罗,让我们知道,敞开、软弱、破碎、让上帝的怜悯显大的教会,才是真实的教会。

×第三、真实的人性与灵命,在于真实地爱自己

对教会领袖来说,承认自己有限,也许比承认软弱还困难。史卡吉罗曾经整天忙于教会事工,完全无暇顾及家庭,导致妻子极度不满。后来他们在教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教导“承认有限”的重要性,其中最重要的理念就是:个人与家庭生活第一,而不是教会事工第一。

有人可能会吓一跳:这不是自私吗?不是的。照顾好家庭是为了能更好地事奉。只有首先照顾好自己和家庭,才能满心喜悦而不是满心苦毒地事奉。上帝看我们的心,看我们是怎样的人,过于看我们做了什么。如果某位教会领袖没有照顾好家庭,或者个人生活,他们宁可让这个人停止事奉。比如,他们曾让一位因事奉导致夫妻关系紧张的姐妹停止事奉长达一年。在这一年期间,他们与专业的辅导人员一起帮助这对夫妻,从深入认识自己开始,一步步改善婚姻生活,也更新了生命。

史卡吉罗自己也是这样做的。那一年,他与妻子接受辅导后,两人就立志把婚姻关系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来经营,保证每天有充分的交流,每过一段时间还要出去住住酒店,享受不受打扰的二人世界。每周,他们还有一个安息日,即24小时不工作、不做家务,单纯享受没有压力的闲暇,享受与上帝同在的喜乐。

认识自己、敞开自己、爱自己,当然这一切要有根基——跟上帝的关系。从史卡吉罗的领悟和实践可以看出来,只有跟上帝关系亲密,我们才可能深入认识自己的罪与伤痛,才可能勇敢地敞开自己的软弱与破碎,才可能坦然地照顾自己和家庭。因此,史卡吉罗在后来补充的“原则七”里也强调,首先要对上帝真实、与上帝亲近。

 

结语

为什么这本书引起如此大的反响呢?其实,史卡吉罗并未建立新的神学观或事奉观,而是以一位牧者痛彻心扉的亲身经历,提醒读者一个常被忽略的真相——灵性成熟的标志之一乃是情感成熟,而情感成熟的显著特征,就是展现真实的人性与灵性,而不是虚假的“平安喜乐”。史卡吉罗的书犹如一声呐喊,呼吁教会领袖以自己的觉醒,带领整个教会的觉醒,很有现实意义。

 

作者来自成都,现定居加拿大。

 

注:

The Emotionally Healthy Church ,Published by Zondervan。中文译者何刘玲、张晨歌,麦种传道会出版,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