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書睿
本文原刊於《擧目》官網天下事専欄2018.07.06
華人跨文化差傳運動之濫觴,一般的共識是從香港最早開始(也就是為什麼今天講到跨文化宣教“Mission”時,還會使用“差傳”的原因,其實“差傳”當初是一個廣東話翻譯的選擇)。1970年代香港差傳事工聯會的成立,就是一個明確的里程碑,也是華人當中統籌宣教資源,差傳數據調研,與機構教會連結上最成熟完整的網路。
世界各地的華人地區如台灣與美、加、澳、紐,也於90年代後漸漸的對普世宣教的呼聲有所回應。新加坡與馬來西亞則因本來就在語言與文化上多元的優勢,在英語教會當中也就有比較成熟的宣教行動與差傳動能,華語教會當中也有不少特別有負擔的領頭羊。
近年來,隨著大陸內地的教會在人數與資源上的增長,以及聖靈的帶領催逼,在動能以及心志上都有後來居上之勢。尤其是有海歸背景的城市新興教會,上帝特別使用他們特殊跨界的策略位置。未來的20年必定是關鍵的時期,讓我們拭目以待,筆者將於本專欄繼續提出客觀地觀察與主觀地建議,以期與讀者共勉。
華人差傳動員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其實是個巨大的命題,任何人嘗試對此發表觀點都有必然的盲點與眼界不及之處。筆者嘗試從台灣的文本,用未來連續幾篇短文淺顯的來分享與分析,華人教會參與跨文化宣教的努力及所面臨的挑戰。
過去20年來,我們所熟知的宣教動員方式,都是來自於簡單的四個字:“傳遞負擔”。在一年52個星期日中之一,邀請一位資深的宣教士或對差傳有負擔的牧者站講台。台上講的動人,看到世界的需要,創啟地區也好未得之民也罷,在海外生活服事的種種不易;台下聞者無不動容深感虧欠,少數人一時一刻就認為這是必須回應的呼召。
然而隔週隔月就是別的講台主題,從敬拜、奉獻、禱告、信心、夫妻關係,愛與團契,到主的出生與再臨等。下次與宣教相關的講員或信息,也許要再等一年半載。
這就是典型宣教動員的困境,因為對教會來說,大使命的呼喚只是蜻蜓點水而不是細水長流。動員者如已經動身的宣教士與有普世心胸眼光的牧者,也已經盡心竭力東奔西跑,每個月甚至每週犧牲自己的教會生活,像巡迴藝人一樣到處扮演保羅異象中的馬其頓人,與彼得的哥尼流(註),但對於動員整體的教會仍然有限。
光是以台灣四千間教會來說,根據聯合差傳事工促進會2014年與2017年的跨文化宣教普查,未曾參與差派或奉獻,教會沒有任何宣教年會,或派遣海外跨文化短宣隊的教會超過七成。其中真正有定期或不定期舉辦差傳相關主日的,不過是極少數的百餘間。靠講道“傳遞負擔”其實只是杯水車薪,無濟於事。若要成為一個運動或趨勢,我相信聖靈自有時間表在人心中做感動的工作,但有志之士不能用過去的思維,面對今天的挑戰。
這也是宣教普及教育(或稱宣教通識教育)的切入點(niche)。其實目的不是要如神學院裝備回應特殊呼召的少數宣教菁英,而是對於整體教會從牧者到初信者的典範轉移(paradigm shift)。下一篇天下事(8月3日),我會與各位分析報告包括把握時機(Kairos),挑戰視野(NVision),宣教心視野(Perspectives),探索/起來動員吧(Xplore/Go Mobilize)等已經在各處如火如荼進行的裝備課程,它們各自的特色與侷限。
註:保羅到了每西亞的邊界,因聖靈禁止他前往庇推尼,他便去了特羅亞。在那裡保羅看見一個異象:一個馬其頓人呼求他過到馬其頓去。同樣,上帝也透過異象預備彼得去接待哥尼流,使彼得明白上帝對外邦人的心意。
作者為宣教動員者,聨合差傳促進會(台灣)理事長。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