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刊于《举目》官网“言与思”栏目2020.4.6
王星然
“是你杀了耶稣!”
路德在1519年一篇谈及“替代性救赎”的论文里(注1),如此语惊四座。
关于耶稣的死,别以为犹太人才是罪魁祸首,路德说:
“当你看见刺穿基督双手的钉子,你可以确信那是你干的!
当你瞥见编织冠冕的荆棘,你可以认定那些是你邪恶的意念!”
200年后的一个受难日(4/11/1727),在路德宗的重镇德国莱比锡,音乐之父巴赫用将近三个小时的《马太受难曲》,带我们体验了路德神学里“替代性救赎”的精髓。
最后晚餐
在《马太受难曲》最后晚餐的那一幕,饰演耶稣的男低音唱着:“我实实在在告诉你们,你们中间有一个人要卖我了。”旋即音乐的情绪骚动不安,众门徒在快速翻搅的音群中问道:“是我吗?是我吗?”
接着,诗班唱出了忏悔内省的圣咏曲(Ich bin’s, ich sollte büßen):
“是我,
是我,应当偿还这笔罪债;
是我,该被捆绑,在地狱里受刑罚;
是我的灵魂,本该遭那鞕伤、脚镣、和一切你所承受的。”
短短三分钟,复杂的音乐情绪,从悬疑、困惑、躁动、不安、到内省、悔悟……最后聚焦在路德神学里“基督替代性救赎”的命题。
《马太受难曲》的再生
大作曲家孟德尔颂(Flex Mendelssohn)说“如果生活夺走了我的盼望和信心,这部作品(指《马太受难曲》)可以把它们全然恢复”。因此一个世纪后,即1829年3月21日(巴赫的生日),他在柏林把尘封已久的《马太受难曲》重新介绍给世人 。
孟德尔颂分析这部作品说:“从序幕开始,合唱随着12/8拍子的脉动,就已经紧紧牵引著痛苦的情绪。双簧管独奏好像远方传来的警讯,预示著悲剧的降临,接着悠长的小提琴咏叹,诉说著彼得不认主的心情,表达经文中‘痛苦地哭泣’……请看最后一页,基督背负十字架,沉重向前行的旋律。我告诉你们,这世上再也听不到比这更伟大的音乐,因此我们必须将之呈献给所有人。”
这一场超过400位音乐家参与的《马太受难曲》复出音乐会,不仅是当时德国的乐坛盛事,也是音乐史上的一页传奇,出席人士包括了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大帝(Frederick the Great,1712-1786)、哲学大师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1770-1831)、神学家士来马赫(Friedrich Daniel Ernst Schleiermacher,1768-1834)、诗人海涅(Heinrich Heine,1797-1856)等重量级人物。
尖锐的神学对话
《马太受难曲》中,巴赫罕见地安排了两组乐团及诗班,一组在圣坛前(只唱门徒对话),另一组在教堂上方的小管风琴(chapel organ)处,彼此隔空对话,互问互答,在高耸的哥特式教堂里,产生一种环绕立体声响,荡气回肠。
Figure 1 Small organ-thomaskirche
如此安排,巴赫意图明显,《马太受难曲》全剧就是一场尖锐而激烈的神学对话:独唱家与独唱家之间、独唱家与诗班、两个诗班之间、更重要的是音乐与听众之间的心灵对话。
当我们想到受难曲,在情绪表达上可能就只是哀哭悲伤,可是受难曲为什么不可以是困惑?愤怒?神秘?害怕?冲突?受伤?苦毒?后悔?奉献?
《马太受难曲》伟大之处在于它把人类面对基督受难时,各种极其复杂、难以言喻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在深邃超凡的音乐里,巴赫引导会众进入理性的神学思考。
为了达成这个目的,巴赫精心布局各声部的独唱与合唱,连乐器的搭配也很讲究,只有基督的宣敍调(说话)是用弦乐伴奏,造成一种弦乐光环包覆的效果,而一般人说话则仅有管风琴低音伴奏。可是当耶稣最后呼喊:“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Eli, Eli lama sabachthani)时,光环消失。这个安排充满神学况味,仿佛天父此时撤走了与基督的同在,任由可怕的刑罚临到祂的独生爱子。
当巴赫描写人下跪,他让弦乐声部奏出下行的分解和弦;彼得三次不认主那一幕,著名的痛哭咏叹调(Erbarme Dich)伴随着小提琴懊悔扎心的独奏,撕心裂肺,会众立即感受到彼得的哭泣,其实也是我们的哭泣。
还有什么比木管乐器更能表达十架上耶稣最后的呼吸?当女高音唱出令人屏息的咏叹调《为了爱》(Aus Liebe will mein Heiland sterben),巴赫刻意选用木管乐器:一只长笛和两只双簧管伴奏。双簧管一声一声的背景吹奏,宛如肺部受到压迫下那微弱的呼吸;又好像心电图上愈来愈慢,最后终止的心跳。而在双簧管背景之上,是长笛如泣如诉的哀伤旋律,陪衬著女高音唱出:
“为了爱
为了爱,我的救主甘愿舍命
—尽管祂全然无罪—
那永远的灭亡
那因审判而来的刑罚
不致临到我的灵魂”
再一次,巴赫唱响着“基督替代性救赎”的主题。
接着,两个诗班隔空对唱,众人极力地喊著:“钉祂十字架!钉祂十字架!”
几近疯狂的咆哮,在整座教堂回响,令人不寒而栗!
荒岛唱片
以上举的这些例子都只是整本《马太受难曲》的几个片段角落。类似这样的场景,全剧俯拾皆是。
日本乐评家曾经票选所谓“荒岛唱片”:如果有一天被Cast Away(流落荒岛),只能选带一张唱片,巴赫的《马太受难曲》成为首选。但《马太受难曲》绝对不是一场普通的音乐表演,看热闹的人一定会发现近三个小时的受难曲沉闷难耐,即使精通音律的人觉得曲中的对位法和赋格(fugue)妙不可言,但若没有信仰的灵魂,终究难以窥其堂奥。
莱比锡受难节的传统
从1723年开始,莱比锡巿议会聘请巴赫出任圣汤玛斯学校合唱团(Thomaskantor)的音乐总监,这个职位同时负责该巿四座路德会教堂崇拜音乐及各项大小节日音乐的作曲、训练乐团及诗班、指挥、演出,工作非常吃重(其实这个职位更像是整座莱比锡巿的音乐总监)。
但这一段时间,也是巴赫教会音乐最多产的时期,他把路德神学的精华写进音乐作品中:教会清唱剧,神剧,受难曲,经文歌,及弥撒曲。
莱比锡受难节的传统是受难日晚祷时间,在教会演出《受难曲》来记念基督的十架受死。
作品简介
而所谓《马太受难曲》是根据《马太福音》里有关耶稣受难的经节而写成,主要在第26、27章,由担任福音史家的男高音按章节宣读经文(宣敍调),独唱家有饰演耶稣的男低音、彼得(男低音)、彼拉多(男低音)、犹大(男低音)、大祭司(男低音),另外有演唱咏叹调的女高音、假声男高音(或女中音)等等。
巴赫将全曲分成两大部分:
第一部:引用26章1-56节(1-29曲),结构上包括:两个诗班对话的序幕,祭司与民间长老商议诡计,伯大尼受膏,犹大卖主,最后的晚餐,上橄榄山,客西马尼园的祷告,出卖与被捕。
第二部:引用26章57-75节与27章1-66节(30-68曲),结构上包括女高音与诗班拉开的序幕,公会受审,彼得三次不认主,犹大之死,在彼拉多前受审,在髑髅地被钉十字架,十架受死场景,埋葬。
一个典型的莱比锡受难日特别聚会,程序如下:
- 管风琴圣咏前奏曲:Da Jesus an den Kreuze stund(《当耶稣在十架上》BMV 621)
- 受难曲:第一部
- 讲道
- 受难曲:第二部
- 无伴奏经文歌:Ecce quomodo moritur(《义人死亡,无人放在心上》歌词出自《以赛亚书》57:1-2),这不是巴赫所作,是斯洛凡尼亚作曲家Jacob Handl(1550-1591)的经文歌。
- 奉献与祝祷
- 管风琴殿乐:Nun danket alle Gott(《齐来谢主》BMV 657)
我们可以想像,巴赫时代路德会的特别聚会时间有多长,光是《受难曲》演出就接近3小时,还有讲道,以及其他环节。
1727年《马太受难曲》在圣汤玛斯大教堂首演,其后于1729,1736,1742也各演出过一次。莱比锡路德教会的受难日特别聚会,轮流在圣汤玛斯大教堂(每逢奇数年)和圣尼可拉大教堂(偶数年)举行。
五部受难曲
根据巴赫儿子Carl Philipp Emanuel撰写的父亲生平(注2),巴赫一生曾写过5部受难曲:包括在莱比锡服事期间(1723-1750)完成的《马太受难曲BWV 244》、《马可受难曲BWV 247》、《路加受难曲BWV 246》、及《约翰受难曲BWV 245》,另有一首早年在威玛时期(Weimar,1708-1717)就写成的受难曲,已不可考。
流传下来的受难曲完整曲谱,并确认出自巴赫手笔的只剩下《马太受难曲》和《约翰受难曲》。时至今日,这两部作品仍是音乐会常见曲目。
圣首受创
贯穿全剧的圣咏曲《哦!至圣之首受创伤》(O Haupt voll Blut und Wunden),大概是《马太受难曲》中最为人熟知的合唱曲。许多教会在受难节期经常选唱(注3)。
此曲原是一首情歌(路德宗有许多早期诗歌旋律皆改编自世俗歌曲),出自巴洛克早期德国作曲家Hans Leo Hassler(1564-1612)之手。歌词则是路德会牧师Paul Gerhardt(1607-1676)撰写,原作有10节歌词,《马太受难曲》引用了其中5节,在4个不同的场景出现。
巴赫似乎特别青睐这首圣咏曲,不仅在受难曲中多次使用它,在著名的《圣诞神剧》以及教会清唱剧中(注4)都可以听到。
以下是第一节歌词(《世纪颂赞》译版)
“至圣之主受重创,悲伤羞辱难当,
头戴荆冕心苦透,讥讽嘲弄难受。
惨遭凌辱受鞭伤,慈容苍白枯瘦,
昔日像朝晖晨光,如今憔悴悽怆。”
受难节期,让我们一起用巴赫的《马太受难曲》,默想基督为了救赎我们,付上何等的代价。
注1:这篇《论十架》作于1519年,对于那些想把基督的死完全归咎于犹太人的信徒,认为自己面对十架受难可以抬头挺胸,毫无责任,路德不假辞色予以回应,耶稣为了救我们,代替我们的过犯受了刑罚(penal substitutionary atonement or vicarious atonement),是我们把耶稣送上了十字架。
注2:这是根据1754年巴赫的讣闻(Nekrolog),由作曲家儿子Carl Philipp Emanuel 及Johann Friedrich Agricola撰写。
注3:许多受欢迎的传统华语诗本皆有收录:《生命圣诗》(#118),《世纪颂赞》(#177),《教会圣诗》(#172)
注4:这些清唱剧包括了:BWV 159《看哪!让我们前去耶路撒冷》(Sehet, wir gehn hinauf gen Jerusalem)、BWV 161 《来吧!甜美的受难时刻》(Komm, du süße Todesstunde)。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