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美华人教会的过去、现在与将来(刘传章)2020.05.30

本文原刊于《举目》官网2020.05.30

刘传章

 

上个世纪70年代初,我刚来美国,就听到一位华人资深牧者说,再过20年北美的华人教会就不复存在了。50年后,说这句话的牧者早已回天家,北美华人教会的数目却比那时增加了10倍以上。上帝的教会(不是指教堂)不会消失,会存在到基督再来,教会将要被提。

 

一、忆昔

第一波

福音在北美(本文单指美国) 华人当中开始展开,是在上个世纪60年代,随着大批的华人留学生来美深造,有许多学生(尤其是从台湾与香港来的)在他们的侨居或居住地时,就已经信主,所以来到美国后,他们想要有聚会的地方。碍于语言和文化的适应问题,信主的留学生没有去美国教会,他们开始了中文查经班。

这样,在各大学几乎都有查经班的成立。这些查经班,在70年代初到80年代,对当时的留学生来说,不啻就是他们属灵的家。那时他们大多数都是靠奖学金过生活,对学业的研究非常认真,因为成绩不好就不能继续拿到奖学金。他们一方面要用功读书,一方面因离乡背井,孤单思乡之情在所难免,所以礼拜五的查经班聚会对他们来说,是相聚的好时光,是一举数得的好去处。

从福音的角度来说,70年代的查经班,确实带领了不少学生信耶稣。当时初来留学的,个个都是精英,聪明、有思维、能言善道、所以查经班很多时候就成了辩论大会,许多不信的学生来聚会,是因为更愿意争辩所听到的基督真道。这些争辩没有白费,不少学生从怀疑到信仰,经过思考、研究、辩论,最后都折服在福音的大能下,归信了耶稣基督。数十年后,仍然看到他们在教会中热心服事。

这个时期的福音工作相对来说,是收获最大的一段时间。其中有几个原因。第一是单纯的环境。学生除了做研究还是做研究,他们的时间全用在实验室。记得我早期在一间教会牧会,附近有三所大学。我时常安排一些家访的事工,希望能借着家访认识教会的成员。有一次要去看望一个同学,他说要我8点钟去。我们8点钟到了他家门口,他也刚好回来。原来为了我们的家访,他从实验室赶回来,等我们走了以后,他还要回去做实验。

当时我们不了解他们的生活、工作状况,会以自己的方法来作工。那次以后,我们不再按原有方式探访学生,而是在每礼拜五查经班之前,做饭给来查经班的学生吃。这样做的结果,学生愿意来,福音容易传,信主的人就多了。他们生活在一个单纯的环境里,礼拜五去到一个像家(也真是家)的地方,有饭吃也有福音听,福音的大能就这样渐渐进入人的心中。

所以,上个世纪70年代初开始,是福音在北美华人当中硕果累累的时期。当时华人的教会数目有限,除了在像纽约、旧金山、洛杉矶等大城有数间华人教会之外,其他中、小城市及大学城都没有教会。到了80年代初,这些在作研究生时信了主的人,拿到了学位,许多人学有所成,业有所就,娶妻生子(女),信仰的传承也有了必要。所以,在这个时期,许多查经班就转型成立了教会,这是华人信徒的一大祝福。

一开始,教会的成立也面对着所谓的“创业维艰、守成不易”,教会总归与查经班不一样。要促成教会的成长、羊群的牧养、事工的推展,也就不再是一些热心服事的信徒领导,以业余的时间所能应付的差事了。因此,大批的牧者就从台湾、香港及东南亚各处被请来牧会。北美华人教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

第二波

如果说港、台、东南亚的留学生在美国归主是第一波,那么我们就不能不提留学生归主的第二波。中国大陆在改革开放之后,陆续有留学生、交换学者,来美深造。深感人地生疏、语言不通、文化差异很大的华人留学生,就被邀请到教会来。起初,他们只想来看看,只是看看而已,因为他们还要回国。所以,信主的人几乎没有。

但是,上帝的作为奇妙,从50年代到80年代,海外基督徒为中国的福音之门开启,祷告了足足30年,没想到,上帝不是向里开的门,而是向外开。80年代最后一年发生在北京的历史事件,震惊了世界,也使许多留学生可以留在美国,成为真正的“留美学生”。因着信仰的幻灭,许多人寻求真理而涌入教会。北美华人基督徒向大陆同胞传福音的梦想实现了。因此,上个世纪的最后10年,成为福音收成的大好时机,千万的留学生归向基督。

大陆留学生归主,与港台留学生信主有所不同,但都看到神作为的奇妙。六、七十年代的港台留学生,家境都比较艰难,没有富二代。正所谓“穷则呼天”,除了读书,没有其他的物欲霸占他们的心灵,所以是福音好土,上帝的道撒出去,立即开花结果。他们学成后,当教会成立时,就成了教会的中坚分子。所以到90年代,中国留学生、学者进入教会时,有两点感到很希奇,第一是教会里的人与他们以前所遇见的人不一样,第二是为什么这些高学历的人也信耶稣?针对这一方面的好奇,许多教会举办“科学证道”特会,由那些信主的科学博士来作讲员,打开了向无神论者传福音的大门,信而归主的人就多了。

 

二、睹今

北美华人教会一路走来,经历了不同的转变:由70、80年代查经班转变成教会,到90年代以后,由以港、台信徒为主的教会,转变到今天大多数以大陆信徒为主的教会,上帝的手一直在引领。

这些转变都不无难处或挑战。80年代教会的成立,多数由有才干的学人信徒起家,请来的牧者,才能或许不如信徒领袖,加上观点与作事方法不同,因此,造成许多矛盾和分裂,许多教会都走过艰辛的路。进入90年代,因为大陆来的信主人数剧增,当时的教会对这些新的信徒,不知如何应对而产生适应的问题,就有人提倡“建立有大陆特色的中国教会”。但经过教会中一些两岸三地的同工一起开会商讨,根据圣经确定,教会不属于国家、种族、地域,而属于上帝。华人教会乃是因语言文化共通,从而最有效传扬福音而立。这一概念的确立,使新信主的弟兄姊妹,进入已存在的教会,双方虽要经过适应,但假以时日,也能高度地和平相处,共建神国。

另一面对的挑战就是传道人的传承。如前所说,80年代的教会牧者多数是来自港、台、东南亚,他们对华人教会的贡献,功不可没。这些早期的传道人,都是抱着“开荒、火热、吃苦”的心志,为主摆上,他们确实也吃了不少的苦——心灵的和经济的。但他们现在都老了,要隐退了,有的已经退了。

历史的借镜就是要预备接班人。上帝在90年代大陆留学生的归主浪潮中,拣选了不少有才华的精英,呼召他们走上全职事奉的路。有不少人已被上帝大大使用。但这样的人为数还是甚少,供不应求。北美华人教会在90年代开始转型,比如我去服事的教会,几乎都是以大陆信徒为主,极少例外。圣经说,“大卫按上帝的旨意,服事了他那一世的人,就睡了。”(《徒》13:36小字) 这里的意思是我们只能服事我们自己这一代的人。进一步引申,以大陆信徒为主的教会,需要有大陆背景的人来牧养,当然这不是绝对,而是相对的说法。

这一代的传道人在哪里?撒母耳不是不想培植下一代,可他的儿子们不争气。祭司是祖传,传道不是祖传。摩西有约书亚,以利亚有以利沙,保罗有提摩太。他们并不是刻意地储备接班人,但无论如何,福音要传下去,上帝要兴起祂合用的工人,来收割祂的庄稼。

 

三、有无将来

用“有无将来”来谈将来,是根据本文开始所引资深牧者的“预言”–“再过20年北美的华人教会就不复存在了”。那么,北美华人教会有没有前途?

五百年前宗教改革大复兴的欧洲,已成了福音的荒土。美国教会的信徒人数已从2009年的77%,减少到2019年的65%,10年来信徒人数减少了12%,这个比例还一直在下降。再看美国如今力主多元,反基督教的情绪激昂,基督徒在不信的群体中大受攻击,我们不禁要问,美国会变成像欧洲一样的后基督教或无基督教的国家吗?

从这一个角度来看,北美华人教会进入21世纪,教会成长的景色也大为改观了。第一波建立了教会,第二波持续了教会的成长。今天教会所面对的是中国的官二代、富二代、独生子女时代成长的小皇帝、小公主。他们什么都拥有,就是无心为主,似乎是福音硬土。如何得到这一代是教会的策略关键所在。

早在90年代,已有人提出,华人教会若不向美生华人(ABC,American Born Chinese)传福音,若不向大陆新移民、留学生传福音,华人教会就没有前途。因为这两个族群的人口一直在增加。有人,才有传福音的对象。教会有无将来,就要看教会有无掌握时机,向涌来的人潮传福音。看美国的政治趋势,应不会限制或停止移民,因此,中国人一直会来,教会要准备好迎接他们,才会有前途,才会有将来。

本文作者为长辈牧者,忠心牧养教会数十年,也是北美华人教会变迁与传承的见证人。现虽已退休,仍在各处继续服事主。

注:本文是以美国为重点,未涉及加拿大。加拿大的华人教会起初多是以说粤语为主。97以后,因为香港的移民潮,教会人口大增。另一现象是90年代开始,几乎每间粤语教会都有国语部,因为有许多大陆人信主。现今加拿大的华人教会,说粤语的人数在减少,因为没有香港的移民,再加上已有的人老化。而来自大陆的移民潮虽有减缓,仍在持续。说普通话的教会和牧者人数愈来愈多。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