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刊于《举目》官网2020.06.16
语焉详
“耶稣叫齐了十二个门徒,给他们能力、权柄,制伏一切的鬼,医治各样的病。又差遣他们去宣传神国的道,医治病人。对他们说:‘行路的时候,不要带拐杖和口袋,不要带食物和银子,也不要带两件褂子。无论进哪一家,就住在那里,也从那里起行。凡不接待你们的,你们离开那城的时候,要把脚上的尘土跺下去,见证他们的不是。’门徒就出去,走遍各乡,宣传福音,到处治病。”(《路》9:1-6)
圣经中有很多经文,都会颠覆我们的三观——就比如上述这段。在中华文化中,“穷家富路”的道理,绝对深入人心:外出旅行,带东西一定越周到越稳妥;傍身的钱财,一定越充足越心安。
就我自己来说,随便出个门,就得带一大包东西,更别说还要在外面过夜。钱包是必不可少的,里面要有信用卡和零钱。手机以及充电器一定也需要。吃的、喝的也得带些。还有其他五花八门的东西,像换洗的衣服,轻便的运动鞋,洗漱用品,化妆品……
这还只是我一个人的东西。要是一家人出门,东西多得简直不敢想像……真所谓出门一趟,拖泥带水,劳神费力。
耶稣呼召门徒去传道时,却打破统观念,嘱咐门徒不要带拐杖和口袋,不要带食物和银子,也不要带两件褂子。
我相信很多人读此经文时,都会产生误解:耶稣一定很反感“物质”,才要求门徒轻装上阵,身无长物,甚至连必需品都不可预备。
事实是,耶稣并不反感物质。他不是希腊哲学中的犬儒主义者,也不是刻意苦待自己的禁欲主义者。祂所要挑战的,是人与生俱来的依靠外在条件为自己增加安全感的欲望。这个挑战,适用于当代的门徒,更适用于古往今来每一个基督徒。
因此,耶稣呼召门徒传道时,特意要求他们减去随身之物、对住的地方不要挑三拣四、对待别人的拒绝也不必耿耿于怀。原本,物质需要的满足、他人友善的态度等,都能带给门徒在某种程度上的安全感。然而在呼召的人生中,许多东西必须重新定义,重理排序,以及不断减化。
也就是说,耶稣要求跟随祂的人,过“减法的人生”。这种减化可以概括为3方面:物质方面的减法、需求方面的减法,以及对人期待方面的减法。
物质的减法
“(耶稣)对他们说:‘行路的时候,不要带拐杖和口袋,不要带食物和银子,也不要带两件褂子。’” (《路》9:3)
耶稣的嘱咐如此明确,门徒没有任何余地去怀疑或打折扣。在耶稣时代,拐杖、口袋、食物、银子和褂子的用途,和我们今天并无太多差异——拐杖用来走路,口袋用来装东西,食物用来果腹,银子用来交易,褂子自然是用来穿的。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寻常可见且必需之物。显而易见,耶稣是要门徒轻装上阵,靠他人的供应和帮补,专心传道。
耶稣的要求,看上去不近人情。然而,人若眼光聚焦在拐杖、口袋这些东西上,很可能就摸不透这要求背后的深意——耶稣并没有否定门徒对物质的需要,也绝不是要门徒过沿路乞讨的生活。耶稣要门徒学习的,是不依靠外在环境得到安全感,而是即便看不见前方出路,却仍能专心仰望神,仍能顺服和信靠。
日本作家山下英子有一本名叫《断舍离》的书,书中提出一种“断舍离”理念: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 ,舍=舍弃多余的物件 ,离=脱离对物品的执著。这个理念帮助很多人,重新整理和精简自己所拥有的的物品,过一种简单、清爽又环保的生活。
从这本书中,能看到现今大部分人的生活状态:物质泛滥!想想现在的生活,不就是这样吗?冰箱里堆积了吃不完的食物,衣柜里挂著很多闲置不穿的衣物,家里的角角落落都能翻出封尘多年的大小物品……
每一次冲动消费买来的莫名其妙的东西、因促销打折买来的现在根本用不着、以后也不大需要的东西……堆满我们的生活,占据着我们的心,刺激着我们更多不必要的消费。
作为基督徒,我们要学习简化生活,减少我们拥有的物品。慢慢地我们会发现,我们真正需要的其实不多。而最能满足我们的,只有耶稣本人!
需求的减法
“无论进哪一家,就住在那里,也从那里起行。”(《路》9:4)
在耶稣时代,犹太人接待远道而来的传道者,是很常见的。这跟中国的教会文化很相似。国内的传道人,若去不同地方服事,一般也被安排在当地弟兄姐妹家中住宿。一来是方便省钱,但更重要的是,主内弟兄姐妹就是家人,哪怕素未谋面,也会因共同的信仰,跨越人之间的戒备。
耶稣差遣门徒出去传道时,门徒也是走到哪里,住在哪里。只是耶稣特别强调:无论进到哪一家,就住到启程离开的时候。接待住宿的人家,有的富足,有的贫寒,但传道的门徒不能挑三拣四,更不应该为了住得舒适,而搬来搬去。遇到好的住处就感恩,差的地方也欣然接受。
这种对需求的减化,像是一种随遇而安的心态,其实是对差遣的无条件顺服:去祂要我们去的地方,哪怕这个地方并不是我们的优先选择!
传扬福音不是为了自己的好处,而是为了神国的扩展。耶稣时代如此,今天也是如此。任何服事,若沾染了利己的动机,就必须停下来,审视和反省自己,定睛看主。
教会历史中常有一些减化需求的极端例子。例如主后2世纪的教父俄利根,为了操练生命,过着极度贫穷的生活。他所有的财产,只有身上的衣服和一双鞋。他甚至在地上睡觉。
主后5世纪,立柱者西门为了专心修道,在60尺的柱子上独自生活了30年,直到过世。吃的东西,都是装在篮子里吊上去的。
中世纪的修道院,更盛行着一种近乎自我虐待的修行方式:长时间的禁食、在极端的环境下挑战自己,甚至鞭打自己……以否定自己的生理需要来操练对神的顺服。
这些行为,现今的教会是不认可的。不过,我们似乎又偏向了另外一个极端——太在乎自身的需要,甚至将其置于服事之上。这种极端似乎更加可怕:它让我们巧妙地、潜移默化地,把生命的重点,从服事神挪到了满足自我之上。
期待的减法
“凡不接待你们的,你们离开那城的时候,要把脚上的尘土跺下去,见证他们的不是。” (《路》9:5)
在耶稣的时代,犹太人若经过外邦人的城,离开之前,会跺去脚上的尘土。这种颇有仪式感的做法,是为了表达“不愿沾染外邦人的不洁”。耶稣差遣门徒去传道时,也要求门徒:如果遇到不接待门徒,也不接受门徒传讲的信息的人,门徒离开他们的时候,也要跺去脚上的尘土,来见证他们拒绝福音的罪。
自耶稣开始传道,有人尊重耶稣从天上来的权柄,有人藐视祂拿撒勒人以及木匠儿子的身份。有人听了祂的道就悔改跟从,也有人藐视祂的道理,甚至因祂所讲的而恨他。既然有人拒绝耶稣,很自然地,也不乏拒绝、藐视耶稣门徒的人。
耶稣一面提醒门徒:传道途中一定会遇到拒绝你们的人,一面又安慰门徒:你们不会因别人的拒绝而蒙羞,相反,那些人将来反倒要因他们的拒绝而羞愧。
这告诉我们:不要让他人对我们或高或低的评价、或好或坏的态度,成为我们自傲或自卑的原因。要减少对他人的期待,坦然面对他人的拒绝,轻看那些令人不悦的态度。
服事的时候,不要期待别人的掌声,不要期待别人的认可和夸赞,甚至不要太在意别人的反应。只是专心看主,向主负责,只求主夸。因为若我不结果子,他人赞美与我无益;若我多结果子,他们贬低与我无损。
结语
这些减法,并不是煽动大家以后出门不要带必需品,不要享受,不要有梦想和期待,而是让人去体会:我们越把安全感建立在物质上、需求上、对他人的期待上,我们对耶稣的渴望、信靠和顺服,势必就越会减少。因此,每个基督徒都面临这样的抉择:是减少对世上之事物的依赖,还是减少对永恒之主的信靠?
我们既然属于基督,行事为人就当全然依靠耶稣。因我们毕生的指望,不在于物质、不在于享受,也不在于别人的态度。我们若一面宣称是属于基督,一面又不断增加对物质、享受和名利的欲望,我们就比世人更可怜。
耶稣呼召每一位跟随祂的人,过减法的生活,得到加法的人生——对神的信靠、顺服加增,以及,对神丰盛慈爱与恩典更深地经历。
作者来自大陆,现居北美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