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沛渊
本文原刊于《举目》30期
罗马帝国皇帝自康士坦丁以来,在名义上都是基督徒。他们依循康士坦丁的 “政教合一”政策,以教会的保护者与领导者自居。在“尼西亚会议”之后,“亚流派”的主教们在政治上的得势,使得坚守“尼西亚信经”正统派人士屡遭逼迫放逐。“亚流派之争”一直持续到主后381年,在“康士坦丁堡会议”才真正告终。
康士坦提拥护“亚流派”
当东西方教会因“亚流派之争”濒于分裂之际,在西部皇帝康士坦司与东部皇帝康士坦提的合作施压之下,于346年,东方同意接纳亚他那修回到埃及,恢复亚历山 大主教的职位,而西方不再拥护原安卡拉的主教马吉罗。这暂时平息了东西方教会之争。但是好景不常,主后350年,西部皇帝康士坦司在高卢为叛将麦格南提 (Magnentius)所杀,东部皇帝康士坦提领兵争讨,帝国陷入内战。
康士坦提在莫尔撒(Mursa)之役,赢得决定性的胜利,平息 内乱。在353年罗马帝国再度统一,康士坦提成为东西部的唯一共主。莫尔撒的主教是亚流派的瓦伦斯(Valens),当时他热切为皇帝祷告,此后成为皇帝 的心腹,以及教会事务的主谋。遗憾的是,瓦伦斯视亚他那修为眼中钉。
康士坦提本来就受亚流派首脑优西比乌的影响,放逐过亚他那修。
现今又有瓦伦斯为其国策顾问,就更加倒向“亚流派”。作为皇帝的他,深信“中间路线”可获得最大的政治利益。所以,他采取“半亚流派”的妥协路线,有时靠这边,有时靠那边,视大多数的意见为何来决定。
正如研究“第四世纪亚流派”的学者纽曼(J. H. Newman)所言:“他是在真理与错谬之间,求取无法想像的平衡中心;他轮流放弃各方的立场,自己也无固定立场;他喜爱寻找任何信条信念作为靠山,来使自己得到解脱,但是就是不倚靠真理的所在(指‘尼西亚信经’)。”
西方教会被整肃
亚他那修是死守善道的主教,坚守“尼西亚信经”的基要真理,不容丝毫的姑息妥协。他的个性是守正不阿,他的字典中没有“妥协”此字。所以,亚流派人士都视其为眼中钉,怂恿皇帝康士坦提将他再次放逐。
亚他那修前次遭康士坦提的放逐,是从339年到346年。当他回到亚历山大恢复原职之后,致力于护卫“尼西亚信经”正统信仰,强调“圣父与圣子同本质” (homo-ousios)此词的重要。他于350至351年间出版“尼西亚会议信条”,来表明这些基要真理。当时在亚历山大有一位亚流派教师艾依提尔 (Aetius),运用其逻辑专长,立论反对亚他那修,提出“圣父与圣子本质相异”(hetero-ousios)的理论,将亚流思想发挥得淋漓尽致,成 为亚流派的中兴大将,将之导演成激进立场。他的“本质相异论”成为亚流派的注册商标。
康士坦提既然决定走“半亚流派”路线,采取了瓦伦斯主教的建议,必须先除去亚他那修。由于亚他那修在罗马,得到西方教会的有力支持与长期友谊。康士坦提深知,若再次放逐亚他那修,必会面临东西方教会的分裂问题。所以,他必须先在西方布局,翦除拥护亚他那修的势力。
西方教会以罗马主教为首的少数主教们,了解问题真相,支持亚他那修,坚守“尼西亚信经”,以抵挡亚流派的异端。然而,当初在325年参加“尼西亚大会”时,西方到会代表不到十位,所以绝大多数西方主教不知“亚流派之争”的真相。
康士坦提以皇帝身分,于高卢的阿尔列(Arles,353年)与意大利的米兰(355年)召开教会会议。不知详情但是顺命的主教们占大多数,就决议定罪亚他 那修。至于那些不肯妥协的领袖们,康士坦提大施铁腕逼迫就范,使他们违背良心签署“半亚流派”的信仰告白,其中甚至包括年近百岁的胡西亚主教(康士坦丁皇 帝的顾问,主持“尼西亚会议”)。
亚他那修又遭放逐
不肯就范的少数主教们,不 是被撤换,就是遭放逐,例如著名的主教希乐立(Hilary of Poitiers),于356年被放逐到弗吕家。皇帝最难对付的、死也不肯妥协的罗马主教黎比流(Liberius)也于次年惨遭放逐。所以,皇帝在西方 的布局完成之后,终于在356年下令再次放逐亚他那修。亚他那修恢复亚历山大主教职位,已经连续十年,如今又遭放逐,仍然至死忠心、毫不妥协。
亚他那修心里早有准备,当皇帝拂逆民情,在356年派兵压境,护送亚流派的乔治(George of Cappadocia)出任亚历山大主教时,亚他那修就逃往埃及内陆沙漠。沙漠中的修士们保护他,将他隐藏以逃避士兵的追捕。在埃及民心拥护之下,亚他那 修在沙漠中不断写作送发小册短文,指出亚流派与皇帝康士坦提的错谬,继续维护“尼西亚正统信仰”,奋战不懈。
亚流派掌权
出任亚历山大主教的乔治,是极端的亚流派。357年,安提阿主教职位也落入另一极端亚流派人士犹多西斯(Eudoxius)的手中。这些东方教会重镇“主教 长”职位,接连落入极端亚流派手中,在普世教会中亮起红灯。这两位主教深受艾依提尔的思想影响,并不尊重正统信仰的传承,也不看重敬虔的奥秘,乃是全然使 用人的逻辑推理来作神学论述。
他们追随艾依提尔的说法:“圣子的本质,与圣父相异”。他们不仅反对“尼西亚信经”所说:“圣父与圣子本质 相同”,也反对说“圣父与圣子的本质相似”(homoi-ousios)。“本质相似”正是当时东方教会的主流看法,认为以此说法可以防范马吉罗“神格唯 一论”的错谬。现今的亚流派已经高喊“本质相异”,连“本质相似”也不能接受。
当安提阿主教犹多西斯大力推销其“本质相异”的亚流派神 学,在东方众主教中引起惊讶与困惑时,安卡拉主教巴西流(Basil of Ancyra,马吉罗的继任者)领导许多持“本质相似”立场的主教们,起来抵制亚流派的鼓吹异端。在他们眼中,犹多西斯与乔治主教等人士是不敬虔的理性主 义者,会带领教会走向异端沉沦之途。
巴西流透过其与皇帝的个人关系,亲赴康士坦提的皇宫晓以大义,劝服康士坦提接受其看法:“本质相似” 是唯一能维持教会合一,又守住真道信仰的立场。看来,康士坦提暂时接受了他的建议。皇帝原先宠信的教会顾问是瓦伦斯主教,是不折不扣的亚流派,他只愿承认 “圣父与圣子相似”,绝不接纳使用“本质”字眼。在357至358年间,巴西流与瓦伦斯不断斗争,要争取康士坦提的认同。
“中间妥协”路线
最后,康士坦提决定召开东西方教会的大公会议,来解决“本质相似”与“本质相异”之间的争论。会议在359年召开,但是分两地举行:西部会议在意大利北部的 瑞米尼,东部会议在基利家的西流基。这样的安排,使瓦伦斯稳操胜券。因为瓦伦斯主教在西部独揽大权,在先开的西部会议中,他迫使西部主教们顺从康士坦提之 意,通过了皇帝所认可的“中间妥协”的信仰告白。
既然西部会议已经弃守“尼西亚信经”的正统立场,继而召开的东部会议(由安提阿的犹多西斯,与亚历山大的乔治所主导),亚流派轻而易举的粉碎了巴西流“本质相似”派的梦想。
东部的主教们也勉强通过“中间妥协”的信条,与西部主教们一样。不但如此,在360年,犹多西斯还被调升至康士坦丁堡主教。同年,为了庆祝康士坦丁堡的新建 教堂献堂,又召开大会,正式通过宣告“圣子与圣父相似”的信经,删除“尼西亚信经”中的关键字“同本质”(homo-ousios)。
从 357年至360年的争论,终于落幕。巴西流与“本质相似派”的主教们,被罢黜或放逐。“亚流派”在政治上的全然得胜,康士坦提的“中间模糊”路线离弃了 “尼西亚信经”。难怪耶柔米(Jerome)后来写道:“整个世界都在叹息,惊讶发现自己变成了亚流派”。外表不敢表态,但心里支持“本质相似”立场的多 数主教们,看见走“中间模糊”路线的后果不堪设想,不得不反省承认:亚他那修坚守“尼西亚信经”真是中流砥柱。
东西方的差异
万事互相效力,因着“亚流派之争”,东部教会的主教们开始认真严肃思想“尼西亚信经”坚持“圣父与圣子同本质”的真正意义。从325年“尼西亚会议”以来, 康士坦丁皇帝任内,“尼西亚信经”是正统,“亚流派”必须虚伪迁就,“正统派”以为相安无事。但是到了康士坦提掌权时,“亚流派”的中兴得势,促使东方教 会领袖们认真反思,安卡拉的巴西流就是明显的例子。
东方教会长久以来的传统,是强调“三位格一本体”真理中的三位格区分(three persons [hypostasis]),对于西方教会中的异端“撒伯流主义”(Sabellianism,是“神格唯一论”,认为神只有一位格,以三形态展现,也称 为“形态论”)戒慎恐惧。这就是他们坚拒马吉罗主教回任安卡拉主教的原因。
西方教会的主流立场,是强调“三位格一本体”真理中的“同一本 体”(the same being,ousia),对于东方教会中的受希腊哲学影响的“俄利根派”(Origenism,是“隶属论”,认为圣子在本质上是次等的,隶属于圣 父),视之为类似“三神论”。这就是为何他们反对“亚流派”逼迫亚他那修的原因。
亚他那修的洞见
亚他那修在埃及沙漠中,继续写作反对“亚流派”的信仰立场,进深解释“尼西亚信经”中“同本质”的真正意义。他从350年起,就致力讲述写作指明“亚流派” 异端危害教会的真相。而巴西流主领的“本质相似派”,经过数年斗争之后,终于认清“亚流派”在骨子里是“隶属论”异端,所以,亚流派才会处心积虑要删除 “尼西亚信经”中“相同本质”的字眼。
到了360年亚流派在政治上大获全胜之后,亚他那修看见巴西流及其友人,与他一样认清了真相。亚他 那修明白:“本质相似派”不是反对“尼西亚信经”,只是担心“本质相同”用词,会被人误会成“撒伯流主义”;他们以为使用“本质相似”可排除任何“形态 论”的阴影。所以,争论的关键,主要不在用词(“本质相同或相似”),乃是在于用词背后的观念。
所以,亚他那修伸出欢迎的手臂,说:“那 些接受‘尼西亚信经’但是对‘同本质’用词有所保留的人,我们绝不可视之为敌人;我们要与他们一起讨论,视之为弟兄的关系;他们也是如此待我们,争论只是 在用词罢了”。而巴西流派在亚他那修引导之下,视他为年长智者听其规劝,日渐明白“本质相同”是圣经真理,而“本质相似”不足以根除亚流异端。
结论
处于后现代的今日教会,在面临真理信仰之争时,许多人采“息事宁人,博采众议”的“中间模糊”立场,将基要真理相对化,与康士坦提皇帝相似。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在至圣真道上造就自己”,所以就不能“为真道打那美好的仗”,下场必是“随波逐流,随流失去”。
反观亚他那修,不论得时不得时,都死守“尼西亚信经”善道,为从前一次交付圣徒的真道,竭力争辩,是“忠心”的仆人;他为人正直,不哗众取宠,不攀言附势, 是“良善”的仆人。他有从上头来的智慧,能分辨清楚,接纳巴西流等人士,领导他们归正,真是“有见识”的仆人。这位“正统信仰之父”真是“忠心良善,又有 见识”,所以是“乱世忠仆”。
作者现在北加州湾区《圣经归正教会》( http://www.biblerc.org/ )牧会,并在《基督工人神学院》兼课。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