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刊于举目官网 – [海外校园机构]30周年纪念专辑2022.06.09
吴蔓玲
过去30年,天父透过[海外校园机构]祝福了全球华人。在欢庆她30周年之际,住在加东一角的我,尽管看不到她祝福华人的众山全貌,但就自己的“近树”经历,内心充满了对天父的感恩。
紧跟主的脚步,与时俱进
[海外校园机构]最令我敬佩的是她跟随主的脚步,按华人所需,与时俱进。先是因应海外慕道友和初信者的属灵需要,《海外校园》杂志的出刊,自然而然成为慕道者和初信者的属灵良伴,更是多年来介绍信仰给亲朋好友的伴手礼。
而后,因应海外信徒灵命成长的需求,又适时出版《海外校园进深特刊》(《举目杂志》前身),不仅领人更深入地认识信仰,提供生活见证分享,并且探讨时事议题,建立国度价值观,落实信仰于生活中。
[海外校园机构]还举办小组查经和灵命塑造等培训营,帮助信徒生命成长和品格养成。而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又应时推展网络事工,并且推出“建造教会领袖”训练工具、电子书刊、网站、微信平台等,发展新媒体事工生态,提供网络培训资源。
我只是约略提及自己所见,并不完全;而如此多样性地按时分粮,广传基督,实在需要众多资源,包括各方人才的共襄盛举,才能成事。这是惟独神才能够成就的事工,是神自己带人来,是神自己叫人成长,是神自己提供所需的一切资源。在为[海外校园机构]赞美感恩之际,不可抺灭她背后许多人的牺牲奉献和忠心服事,所结出的果子相信早已记录在主的册子里。而我只能就著多年来天父透过[海外校园机构]对我的祝福,略述自己小小的“近树”经历,以兹感恩。
文字服事的启蒙
当年一股脑儿跃入文字事奉的我,对文字服事的本质懵懵懂懂,但就在一次[海外校园机构]主办的作者营中,苏文峰牧师言简意赅地指出,文字服事就是要“文以载道”,启发我原来这“道”就是道成肉身的耶稣,尽管文章不见得明白指出神,但文章分享的焦点永远是神自己。
如何在文字服事中落实“文以载道”?当时我毫无概念,也不晓得从何着手。回想初入文字服事时,自己常把每期《海外校园》和《举目》的征稿命题作为练笔、磨笔的好机会。如今才恍然大悟在那些年日当中,天父透过征稿命题,拓展我关心社会和教会议题的触角,再加上阅读其他作者们对议题的分享,触发我对议题有更深入的信仰反思,从中培养对时事和生活的观察力,忖量当前天父要我传达的信息,祷告寻求并默想这些议题背后的圣经真理。[海外校园机构]不仅提供文字服事操练园地,也可说是我文字服事的启蒙老师之一。
生命底蕴的培育
[海外校园机构]的服事,不仅止于透过纸媒引领华人归主,更是不遗余力塑造信徒灵命。几次参加[海外校园机构]的灵命塑造培训营,叫我受惠良多。容我列举几件深刻的经历和学习。
首先是在营会中学习操练“勇敢面对真我”,促使我面对丧父之痛。父亲是在睡梦中突逝的,而我当时在美国就学。记得自己躲在避静营地一角,泪洒满面向天父诉说10年来丧父的伤痛和未向父亲告别的遗憾,并倾吐对父亲的思念。这次经历释放了我面对返乡探亲的情怯,也医治我10年来一哭就头痛欲裂的挟制。
牧长们还教导要常作灵性库存检查(spiritual inventory check)。这份学习开启我在天父的光和恩典之下,渐渐地进入蒙福的悔改生活方式(the life style of repentance),追求保有与主的和谐关系。每次痛心悔改都是回转蒙恩、捆绑得释放、更亲近主的契机。
除此,营会中有一位牧者曾给我叫我受益一生的个人建言:活在当下。这句话一针见血,揭露我生命中一大盲点。我才意识到自己一直活在计划未来当中,为明日而活,甚至以自己高效率、日日达标引以为傲,从而经常错失活在当下的美好;并且人也为着要达成所设定目标,往往情绪紧张,少有喜乐。
“活在当下”的揭露,促使我面对自己“八爪鱼”式的生活恶习,当然,生命积习的改变鲜少是一蹴而就,往往是一再回转,直到完全转化。在软弱的“我愿意”回应中,靠着神的恩典一再回转,“活在当下”的生命建言,逐渐落实在生活中。
如此灵命塑造的培训,加厚了与会者的生命底蕴,从日常生活中活出“道”。[海外校园机构]栽种和浇灌了,而天父使之生长。我不过是众多受惠者之一。
文字能力的增进
对文字事奉者,除了圣灵,最好的文字老师和朋友该是编辑。他们所提供的建议,能帮助作者从客观的角度来检视自己的文章,有时候更像是触媒,拓宽作者的眼界。不但如此,我也常透过比对刊出文章和原稿,向编辑们学习如何驾驭文字。感谢天父在文字事奉上,让我与好几位编辑成为主里的好朋友,苏师母期英姐就是其中一位。
记得有一回期英姐告诉我,我过去写的稿子常有“说教”的意味。期英姐说得客气,用“过去”形容,但我心知天父透过她来指正我。在主的光中,我渐渐意识到这是出自心的问题,不要以为天下不知惟我知,殊不知主在人心中作工,写作不过是天父赐恩给作者传达祂的心意,而祂也同样把祂的心意放在读者心中,产生共鸣。一切都是恩典。
2006年,因着遂特(Leonard Sweet)大力指出后现代的人喜爱读故事,不爱听道理(注1),唤起我内心的激情,想学写故事。我写了几篇给期英姐看,她建议不能只写故事,要在文末点出故事的精意。我心里千百个不同意,执意以为最好让读者们自行体会故事,不该为读者下指导棋。这回的“牛”脾气,花了我几年的摸索,才体认期英姐的建议是对的,为后现代人说故事,而在文末点出信息精意,有画龙点睛之妙。轻叹要是早点接纳她的建议,就好了!
文字事奉的动力——单纯的爱
与苏牧师接触不多,但他宅心仁厚、宽以待人的特质是显而易见的。每次遇见他,多半见他带着微笑聆听众人谈天说地。有一次私下闲聊,他顺口提到自己曾为了帮助一位忧郁症的姐妹,每天录一段话给她,鼓励她。当时他轻描淡写略述,但他的“每天”大力震撼我。苏牧师服事繁忙,可想而知,居然如此用心关怀一位患难中姐妹的需要。
不禁聨想到德蕾莎修女(Mother Teresa)曾说:“不见得人人可以做大事,但我们可以用大爱来做小事情。”(注2),也想到海蒂贝克(Heidi Baker)常说自己的服事是从一次爱一个孩子开始的。我领悟到蕴藏在苏牧师内心深处服事的动力,正是对主单纯的爱;而这份爱叫他不迷失在繁重事工服事当中,能切实爱人。
在服事的生涯中,要一直保持对主单纯的爱,绝非易事。17世纪巴黎修道院隐修士劳伦斯弟兄曾说自己花了10年的时间,才做到凡事都是因爱而做(注3)。许多属灵伟人能至死忠心的秘诀,正是他们对神对人持守着单纯的爱。
这些年来,苏牧师那番轻描淡写的随口说说,一直深印我的心,激励我“单纯去爱”是做任何事的唯一动机。
让最爱的祂居首位
曾有一段时间,我在服事中向主爱的专注逐渐变淡,应天父的要求“安息”了一年。之后,天父说未来的翻译服事必须没有交稿截止期,好叫我能够每天以亲近祂为首要目标,不再受进度的追逐。就我当时的属灵情况,主这项的要求是十分合理的,但我心想这怎么可能?所有的译事都要签约,有截稿期。
没想到不久居然接到期英姐的邀约,参与海外校园“建造教会领袖”训练工具的部分翻译事工。期英姐在电话中说得很清楚,没有截稿期;而我在电话那一头惊叹天父奇妙的安排和怜悯,给我机会能够学习真实服事祂,但同时也惊讶海外校园怎么那么放心,不给我截止日期!
透过这段翻译期,天父帮助我在生活中操练回转归向祂。更出乎我意料的是,透过参与“建造教会领袖”训练工具的译事,自己也得了“建造”。“建造教会领袖”的作者都是一时之选,他们苦口婆心对自己擅长的议题提出深度分享,并且拓展读者对教会众议题的思考深度,真是属灵大补帖!其中许多作者们笔尖每每吐露对天父家的爱,使我惊觉自己因着教会里林林总总的问题,已经不知不觉中心变得冷漠。还记得翻译其中几篇文章时,我边译边认罪悔改,而满有恩典的天父也把对神天父家的爱缓缓流入我悔改的心田。
倪柘声曾说:“神注重我们所是的,过于我们所作的。真实的工作,乃是生命的流露。算得数的事奉总是基督的活出,将自己献给神,不是为神作工,乃是让神作工。凡不让神作工的,就不能为神作工。”回顾过去,天父透过[海外校园机构]在我身上最大的祝福正是多方帮助我生命更新,并活出基督的生命。我不过是[海外校园机构]服事的众多受惠者之一。
为此我满心感恩,求天父继续祝福[海外校园机构]以及所有的华人基督徒文字工作者,赐予以萨迦支派的恩膏,通达时务,掌握时代脉动,在这两极常态化、谎言充斥的世界,持守对主单纯的爱,为主扬起真理的旗帜,并坚立祂所深爱、为之舍命的华人,活出基督荣美的生命,扩展神的国度。祷告奉主耶稣宝贵圣名祈求,阿们!
注:
1. 遂特(Leonard Sweet),《鸽子型教会》(Soul Tsunami)校园出版,2007年。
2. “Not all of us can do great things. But we can do small things with great love.”
3. 劳伦斯弟兄去世后,有人把他的分享,集结成书《与神同在》(16封信和4次谈话),许多圣徒像约翰卫斯理和陶恕牧师等,都推荐这本小书。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