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常顯大(蘇文峰)

蘇文峰

 

編註:2008年汶川大地震後,本刊第一時間回應,策劃出版了《被珍藏的眼涙》–海外校園心靈重建特刊。

四川震災,全民同哀。無論身遭苦難的當地同胞,或關心災情的海內外人士,眼見那些觸目驚心的畫面,無不潸然淚下。

面對天災,許多人義正詞嚴:這是天譴,痛定思痛,必須悔改;許多人悲憤譴天:全能的上帝為何不能防止天災人禍?這兩種回應,似乎都在情理之中,卻是無解。

面對任何生離死別,每一個跟隨基督的門徒,每一個已建立“以神為中心的世界觀及價值觀”的人,都應有一個共同的心願:“無論是生是死,總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顯大”(《腓》1:20)。

5月以來,面向這一連串的生死哀慟,如何讓基督在我們身上顯大?

1. 我們當以基督的眼為眼。不僅為四川災民哀哭,為中國哀哭,也為世界各地遭受風災、水災、旱災、戰亂的人哀哭。讓基督當年為耶路撒冷哀哭的淚眼,成為我們今日的眼光,不僅心繫中國,也注目普世。但願我們的眼界因基督顯大。

2. 我們當以基督的手為手。祂當年擘餅分魚,救死療傷;祂觸摸傷病,扶助孤寡。祂更伸出釘痕的手,重建門徒恐慌的心靈。

我們也應在硬件、軟件上,手把手共同建造;更應伸出援手,讓許多晃動不安的心靈得到撫慰。但願基督的平安在人心顯大。

3. 我們當以基督的腳為腳。祂曾走向敘加井旁,與那位孤單的婦人談道;祂曾去格拉森,讓鬼附的人得釋放;祂走遍各城各鄉,傳天國的福音;祂更走向各各他,擔當世人的罪擔。

我們也當用諸般的智慧,跟隨基督的腳蹤:走進災區,走近徬徨的人群,用文字、輔導、影音、交談……讓大量的同胞從人生的盡頭處,走向救恩的起頭。但願福音的果效在中國顯大。

4. 我們當以基督的心為心。我們若無基督那慈悲憐憫的心,熱心終會漸泠,愛心總難持久。我們當求基督保守我們手潔心清,在漫長救災的過程中,效法基督恆久忍耐、又有恩慈的心,讓我們不自誇、不張狂、不求自己的益處。願基督那“愛到底”的長闊高深,成為我們的心懷。但願我們的愛心在基督裡顯大。

每一顆眼淚,祂都珍藏;每一次流離,祂都記數;每一次苦難,祂有恩典。這一次的中國震災,是大國崛起前的考驗,是天降大任於海內外華人教會的操練,更是基督在中國顯大的契機。

                                                   ――2008年7月海外校園通訊

 

我們對四川震災的回應

《被珍藏的眼淚》──海外校園心靈重建特刊

鄭期英

 

這二個月以來,牽動全球華人心弦最深最痛的,莫過於“5.12”的四川大地震。這一樁苦難,凝聚了千千萬萬華人的愛心,不分立場,不分地區,不分貧富,大家竭盡所能地,或捐獻金錢物資,或前往災區救援。

身為基督徒,我們深知:硬體的建設,或許短期內可以完成,心靈的重建,卻是一段遙遠又漫長的旅程;而且,至終能帶給人們盼望和醫治的,乃是耶穌基督的救恩。《海外校園》,作為文字工場上的耕耘者,面對骨肉之親的苦難,我們很希望能盡上棉薄之力。因此,在兩週內,我們幾位編輯分工,邀稿、找資料、編譯、改寫,加班完成了一份心靈重建特刊──《被珍藏的眼淚》。

這份特刊的內容主要分為3部分:

1. 面對災難──選自災區弟兄姊妹的第一手經驗。包括《大地震動鴻雁飛》、《用愛祈禱》、《“樂至”撒種之行》、《誰的愛可以穿越死亡?》;

2. 重建心靈──實際的基督徒心理輔導的建議。包括《通過心理關懷,戰勝死亡痛苦》、《與哀哭的人同哭,把悲傷埋葬》、《浩劫後的心理重建》、《危機關懷輔導》及《災難後,如何幫助孩子?》;

3. 同經幽谷──選自《海外校園》過去勝過苦難的見證及聖經信息。如《這條小路》、《夜幕狂飆下的向日葵》、《不忍喊他回頭》、《兩件樂器的四重奏》、《不可理喻的上帝》以及《名句集錦——獻給在苦難中的人》。另有唐佑之牧師早期在《海外校園》所寫的《遭難的約伯》,和林國亮牧師近日根據聖經拿俄米的遭遇所寫的《化苦難為甘甜》。

                                                     ――2008年7月海外校園通訊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