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讀過最美的書(小萬工)

/小萬工

這本沒有在中國公開出版的書,是我讀過的最美的書。

我的大學圖書館有數以百萬計的藏書,5年間我借閱過上千本。圖書館有一個很先進的功能,圖書館沒有的書,可以在網上預約。沒多久,管理員就能給你買來,還會貼心地給你發一個郵件說書已經到了,快來借閱吧。窮學生的我,用這種方法讓學校給我買了不少新書,屢試不爽。

印象中,唯一一次失敗的經歷,就是我曾經預約過一本著名的經典——聖經。那時,我選修了《宗教學導論》,正在準備期末論文。事實上,在此之前,我已經在圖書館草草翻完了《古蘭經》、《大藏經》、《道德經》、《莊子》、《論語》,就是找不到聖經。我發現,圖書館有各種版本的聖經故事,甚至是分卷的釋經書,卻唯獨沒有聖經。

後來我才知道,聖經在中國沒有公開出版的書號,在書店是買不到的,僅限於在教會作為內部刊物發行。所以,這本在全世界年銷售量數以億計,被譯成1900多種語言的經典著作,即使在中國藏書最多的大學圖書館裡都沒有被收錄。

1 

我得到的第一本聖經,來自一個基督徒,後來他成了我的丈夫。

那是一本暗紅色封面、窄窄開本的書,寬度像小時候的鐵皮鉛筆盒,厚度像《簡愛》,卻又輕又柔軟。打開來看,裡面的字小得密密麻麻,印刷卻十分清晰,紙張薄如蟬翼又分外堅韌,在此之前,我從來沒有見過用這種紙張印製的書。

他跟我說,聖經的紙張是一種特製的紙張,用全木製作,厚度只有0.03毫米,由聯合聖經公會捐贈給中國。教堂裡購買的聖經非常便宜,是因為沒有計入紙張的成本。但紙張的品質卻勝過市面上其他的書籍,足以流傳多年而不破損。我後來把這本小小的聖經翻閱了數十遍,證實了他的話。

我記得小時候,我家那本厚厚的精裝版紅樓夢,被我翻到第三遍的時候就散架了,書脊裂開,書頁掉落一地。而這本聖經跟隨我多年,上面畫滿了各種顏色螢光筆的標記,浸透了我許多的眼淚,紙張變得皺巴巴的,卻絲毫沒有破損。

2 

我讀書不求甚解,囫圇吞棗讀完第一遍聖經,只花了一個星期。當時我是把聖經當作希臘神話來讀的,史詩般的故事,文白夾雜的語言,其實並不太好懂。

我自小就相信有上帝,相信宇宙中有超越人類、超越時空、冥冥主宰的力量,我稱之為“天”。甚至在逐漸長大的過程中,我時常會給“天”寫小紙條,訴說自己對於命運的種種困惑。這種近乎樸素的對於自然神的信仰,貫穿了我的整個青少年時代。在我的觀念裡,舉頭三尺有神明,所以即使獨處的時候,也應當謹言慎行。

“天”,對於我又是有距離感的超越性存在,我可以跟他說話,但他並不會理我。但聖經裡描述的以色列人的上帝,他的感情卻非常充沛、非常入世,完全不同於我印象中的這位“天”!這怎麼可能呢?我想,創造天地的主宰怎麼可能在乎人,在乎像螻蟻一樣在這個微不足道的星球上生活的生命短暫的人類?

在我當時的觀念裡,我始終覺得上帝看我,就像莊子看他的《逍遙遊》中不知晦朔、朝生暮死的朝菌一樣,滿不在乎。他怎麼會屑於干預我的歷史,甚至道成肉身,成為血肉之體,來承受人的痛苦,為要救我脫離死亡和痛苦?

3 

我第一次被聖經感動,是有一天在麥當勞等人,很無聊。就拿出聖經,隨意挑了新約中很短的一卷《腓立比書》,開始背誦,那是使徒保羅在羅馬人的監獄裡寫給腓立比信徒的書信。等的那個人遲遲沒有來,我就把《腓立比書》的4章全文背了下來。

不知道為什麼,背著背著,我就感覺心裡像被火燒,從胸口開始,全身發熱,我發現自己儘管讀過許多人寫的美好文字,卻從來沒有體會過誰的文字中有如此充沛、如此熾熱的感情。而且,這感情還不是愛情,只是一封在羅馬的某囚徒寫給某教會的信。

作者保羅,兩千多年前就接受了當時最好的教育,獲得了當時尊貴無比的羅馬公民的身份,卻因為信仰的緣故被關進了監獄。他在獄中寫信的時候,心裡竟然能完全沒有自己,沒有懼怕,沒有憂慮,而是滿懷喜樂、滿懷信心地牽掛著讀他書信的腓立比的基督徒們。

我默念著這些文字,它們好像就是從兩千多年前寫給我的文字。我甚覺驚奇,難道世間真的存在過這樣的人,寫這樣一封書信,那感覺就好像我是他所深愛的,深愛到他可以完全忘記自己,只想用來自基督的愛完全地包裹我。我切實地被這種毫無保留的愛打動了。從那時起,我開始認真地閱讀聖經,想要知道裡面所記載的一切是否真實,只為找到這種奇妙的愛的源頭。

4 

讀完第3遍聖經的時候,我已經驚歎於這本寫作年份跨越1600年,有40多位上至君王下至囚徒的作者,體裁涵蓋詩歌、歷史、故事、格言、傳記、書信的書,竟然有如此完美的邏輯和驚人的統一。

我從圖書館借來厚厚的《鐵證待判》,隨著作者一點一點查考,然後就和他一起打破了自己理性的障礙,發現我所受的教育,一邊倒地傾向於唯物主義的偏頗。

我驚訝於聖經文本的準確性,1947年發現的西元前4世紀的羊皮卷手抄本,竟然與流傳至今的抄本跨越數千年,卻幾乎完全一致,超越了我所能遇到的任何一部從兩千多年前傳抄至今的書籍。

對照世界歷史和考古發現,我發現從人類歷史之初開始記載的聖經,竟然能和當今的考古發現完全契合,而其中對於未來歷史進程的預言,竟然能一個接一個地在現實世界中相繼發生。

對照藝術,我發現我所熱愛的米開朗琪羅的畫、巴赫和亨德爾的音樂、莎士比亞的戲劇,都源於這部書——有無數人已經在自己的生命中找到了這份奇妙的愛,他們的見證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如群星璀璨,環繞如雲彩。

此時,聖經對於我,已經不是一部簡單的文學作品,而是一部彷彿從天而來充滿啟示的書。只是即便如此,即便我已經相信聖經的準確無誤,也承認它在邏輯上無懈可擊,我仍然驕傲,覺得即便它所記載的都是真實的,與我又有什麼關係?

5 

我仍然不明白,如果上帝真的那麼愛我們,愛到捨己的程度,世間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苦難?所以,我始終在外徘徊觀望,直到那一天。

我讀奥古斯丁的《懺悔錄》,那其實是他的一本禱告集。作者從孩童起回顧自己的一生,看到自己的人生充滿姦淫、欺騙、偷盜等種種敗壞,他痛哭流涕時,聽到小孩子的聲音“拿起來讀”,就翻開聖經《羅馬書》,從而徹底被上帝光照而悔改。

我與奥古斯丁同讀這一段,反觀自己的內心,就知道,其實我的內在生命比奥古斯丁的更加殘缺不全。我開始默默祈禱,希望也能得到那樣完整的生命。於是,我也拿起了聖經,那本已經被我讀過4遍、做滿各種標記的聖經,翻開來,就翻到了聖經中《約伯記》的最後幾章。

《約伯記》是聖經裡面關於苦難奧秘的書,約伯是一個義人,卻承受了人生中最殘酷的苦難,整卷書他一直在問,為什麼自己會遭遇這一切的苦難,直到最後上帝對他顯現。

“我立大地根基的時候,你在哪裡呢?”(參《約伯記》38:4)

聖經用一系列的詩歌排比來啟示上帝造物和管理的神奇,讀著讀著,我就彷彿聽到了從他而來的聲音:你愛這個世界,難道我不愛嗎?我親手創造了這世界,也親自背負這一切的苦難,你不知道嗎?

我不再猶豫,也不再懷疑,徹底降服在了聖經所啟示的這位創造宇宙萬物的上帝面前,接受他的救贖,擁抱他所啟示的愛。

6

大學畢業的時候,我們年級在系館辦了一場小小的展覽,每個人提供一張照片,拍攝大學5年對自己最重要的一件物品。我的那件物品就是這本聖經。照片中,我將它翻到當初我翻到的那一章《約伯記》。

我知道,在5年的大學生涯裡面,我學到的一切知識,都沒有這本聖經寶貴;而我經歷的一切激動人心的時刻,都不如我遇見他的那一刻激動人心,就像約伯所說:“我從前風聞有你,現在親眼看見你。”(《約伯記》42:5)

畢業那年的學生節,班級的節目是一首詩朗誦,班長從我提供的聖經經文當中,挑選出保羅所寫的《哥林多前書》13章,我們30個人,在清華大禮堂的舞臺上,每人一句,念出了這段人類歷史中絕無僅有的愛的定義: 

我若能說萬人的方言,

並天使的話語,

卻沒有愛,

我就成了鳴的鑼、響的鈸一般。

我若有先知講道之能,

也明白各樣的奧秘、各樣的知識,

而且有全備的信,叫我能夠移山,

卻沒有愛,我就算不得什麼。

我若將所有的周濟窮人,

又捨己身叫人焚燒,

卻沒有愛,仍然與我無益。

愛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

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

不做害羞的事,

不求自己的益處,

不輕易發怒,

不計算人的惡,

不喜歡不義,

只喜歡真理;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愛是永不止息。(參《哥林多前書》13:1-8)

我站在舞臺上,就想:無論未來自己從事什麼職業,取得多麼大的成就,若是忘記了在聖經中遇到的這份愛,我就算不得什麼。

這真是我所遇見過的最美的書。

本文原刊於《海外校園》141期,2017年9月,原文鏈接https://yzd.oc.org/oc141-32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