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牧笛及李台莺有关“圣经辅导”文章之回应(陈济民)

陈济民

本文原刊于《举目》20期

引言

           首先必需声明的是:笔者不是受过训练的心理辅导专家,也不是心理医生或心理学家。对两位作者讨论的题目,更没有深入的研究。笔者所要尝试的,是从圣经神学的角度回应这个问题,希望可以引起一些神学家与基督徒心理学家╱医生继续较深入的对话。

从历史的回顾谈起

          记得年青时,传福音时一个困扰的问题是,有些人说基督徒的重生经历其实只是一种心理作用。从那时开始,便一直觉得基督教应有些专家回应基督教与心理学的关系。

           到了二十世纪的60年代,在西敏神学院读书时,亚当斯受聘担任实践神学的教席,教授辅导学的课程。对我而言,那时西敏神学院主要教的都是神学和圣经课程,理论层面过高,对院方能增加实践神学的教席和科目,特别是心理辅导的科目,个人觉得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特别是觉得,以西敏神学院的改革宗信仰,是应该有人 尝试针对心理辅导提出基督教的回应,虽然它刚刚开始,不见得是成熟的看法。从“李文”看来,似乎亚当斯的看法这些年来已得到后人继续发展。

           谈到心理辅导学,我们要记得以这学科的发展史而言,它是一门相当新的学问。作为一门发展中的学科,它的理论基础本来就是在探索的阶段中,也就是说,它在不断改变中。而更困难的是,心理辅导学涵盖的范围相当广阔,可以包括以发展心理为主的青少年辅导,也可以包括涉及病理的精神病和忧郁症。

       当我们要讨论这么复 杂的学科时,我们就必须先知道到底要谈的是什么,否则就会发生“各说各话”的现象。同时,我们必需了解处理这问题,特别是精神病和忧郁症一类的问题时,我 们免不了要注意圣经与科学的关系。但是,由于这学科不全是自然科学,而是比较靠近社会科学,谈的是“人”的问题和现象,而圣经写作的对象也正是“人”,所 以它与圣经必定会比自然科学有更大的关连。

圣经的线索

       圣经有心理辅导学吗?我们若注意这学科的发展史,就会知道问这问题是犯了时代倒置的毛病。它的基本错误,正如我们问:“圣经有电视机或手机吗?”一样。这些都是圣经时代还没有存在的事物。

          然而,倘若我们问的是:圣经时代的人会有与我们现代人一样或类似的心理现象或问题吗?也许我们的回答就会有点不一样,因为我们会想:他们既然也是“人”,恐 怕也会跟我们有些相似吧。倘若我们再问:圣经对这些现象或问题有提供一些答案吗?也许我们会说:若是会提到这些问题或现象,可能会有些答案吧。若是我们更 正面地问:圣经会注意到人的心理健康吗?相信我们更会发现:这恐怕与我们如何了解系统神学的人论和救恩论有关了。

          有一次,读《撒母耳记上》第一章关乎撒母耳出生的事蹟,蛮惊讶地发现,这故事对我们华人文化背景的人其实并不陌生。一位信上帝的有钱人以利加拿,娶了二个太太,于是这两位妇女 就争风吃醋,比赛谁会生儿养女,会生儿女的以此为荣,并经常耻笑那不会生的,偏偏那不会生育的大太太哈拿是得到丈夫宠爱的,于是闹得那一家人连每年敬拜神 献祭的喜庆时节都不得安宁。

       在经文中,我们发现不少表达情绪的字眼。我们看到,小太太对大太太的态度是“作她的对头,大大激动她,要使她生气。每年上到耶 和华殿的时候,以利加拿都以双份给哈拿‘以表达他的宠爱’,‘小太太’毗尼拿仍是激动她。”(6到7节)。结果连那做丈夫的以利加拿都发现得宠的哈拿“哭 泣,不吃饭,心里愁苦。”不得不说些话安慰她(8节)。

          故事的转折,是哈拿到了耶和华的殿中祷告(9至17节)。但经文仍然注意描述哈拿 祷告时的心境。首先,经文说:“哈拿心里愁苦,就痛痛哭泣,祈祷耶和华,许愿说‘万军之耶和华啊,你若垂顾婢女的苦情…。’”(10至11节)。跟 著,我们又看到哈拿的祷告是“心中默祷,只动嘴唇,不出声音,因此(祭司)以利以为她喝醉了。”(13节)其实这种现象是因为她“极度愁苦和激动。” (16节,新译)

           感谢神,故事的结束(19至28节)是耶和华听了哈拿的祷告,赐下一个儿子,所以我们看到哈拿走出悲情,感恩敬拜,唱出 《撒母耳记上》第二章的诗歌。当然,《撒母耳记上》第一、二两章,最主要的信息不是人间家庭的悲哀和世人情绪的起伏,而是要记载神如何在士师的末期,为以 色列人预备另一阶段的救恩和救赎者。但是,从第二章哈拿的诗歌,我们却可以看到哈拿本身经历的便是神的救赎行动(特别是二章5节),让她可以根据这经验而 寄望神更大的救赎。经文本身虽然并没有为我们提供信仰与情绪全面的答案,但确是可以让我们看到信仰与情绪关连的一面。

            谈到诗歌,近代旧约 研究指出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圣经中希伯来诗歌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第一大类是赞歌╱感恩诗,另一大类是哀歌。顾名思义,这两大类都是在表达不同的情绪。 对许多读者而言,也许比较陌生的是第二大类──哀歌。可是这一大类的诗歌在《诗篇》中为数不少(不然也就不会被介定为一大类别),极值得我们注意。笔者不 是旧约专家,对整个哀歌的现象缺乏全面性的掌握。读《诗篇》69篇,却发现它为我们带来一些启迪。这篇诗篇是以叫救命开始,一开始诗词中着重的不是诗人经 历苦难的客观事实,而是诗人主观的感受:

“神啊,求你救我!
因为众水要淹没我。
我陷在深淤泥中,没有立脚之地;
我到了深水中,大水漫过我身。
我因呼求困乏,喉咙发干;
我因等候神,眼睛失明。
无故恨我的,比我头发还多;
无理与我为仇、要把我剪除的,甚为强盛。
我没有抢夺的,要叫我偿还。”
跟着,向神的呼救和苦难的申诉间插出现,好像诗人是语无伦次地表达自己,在神面前哀诉。他甚至说出咒诅的话:
“愿他们的筵席在他们面前变为网罗,
在他们平安的时候变为机槛。
愿他们的眼睛昏蒙,不得看见;
愿你使他们的腰常常战抖。
求你将你的恼恨倒在他们身上,
叫你的烈怒追上他们。
愿他们的住处变为荒场;
愿他们的帐棚无人居住。
……
愿你在他们的罪上加罪,
不容他们在你面前称义。
愿他们从生命册上被涂抹,
不得记录在义人之中。”

            有些现代人也许会觉得在理性上难以理解和接受这些咒诅的话。不过,我们若注意到它是一首诗歌,相信可以感受到这些咒诅的话,表达出诗人心中极大的气愤。以整 篇诗篇的内容而言,这诗篇的高峰也不是这些话,而是在像是语无伦次的申诉、哀求、和气愤以后,作者祈求神的拯救(29节下),而以歌颂和赞美为结束(30 至36节)。整篇诗章让我们看到作者在苦难中不同心境的改变,特别是祷告在苦难中人身上发生的功能。

            在新约书卷中,《哥林多后书》是一封充分表达情感的书信。保罗在《哥林多后书》4:8-10以诗歌般的词句表达他自己的事奉体验:
“我们四面受敌,
却不被困住;
心里作难,
却不被丢弃;
打倒了,
却不至死亡。
身上常带着耶稣的死,
使耶稣的生也显明在我们身上。”

           在 短短几句话中,保罗把自己的生活经历、主观感受和神学意义一起表达出来。书信中的一个特别的事件,是《哥林多后书》1:8-11所提及的亚细亚苦难的经 历。在这段经文中,保罗假定了哥林多的读者们知道是怎么一回事,所以完全没有提到事件的“史实”,但他却说出了他对整个事件的感受:“被压太重,力不能胜,甚至连活命的指望都绝了,自己心里也断定是必死的。”跟着,保罗又为我们指出这事件的神学意义:“叫我们不靠自己,只靠叫死人复活的神。”再次把生 活、感受与神学/信仰联结起来。

结语

           我们所引用的三个范例,并不足以全面地涵盖圣经对我们所谈的主题的教导。由于篇幅的 关系,我们事实上也没有仔细讨论三段经文中的一些细节。但三段经文却都同样显示一件事:在圣经中,生活会受神学╱信仰的影响而产生改变,而神学╱信仰也是 在生活中显出它的活力。心理健康既是生活的一个层面,它必定与神学╱信仰有所关连。从上面三个范例看来,在心理健康上,信仰与生活的结合应该可以带来福音 医治的果效,特别是会产生预防性医治的功能。这是值得我们更深入的研讨的课题,也是所有的基督徒,特别是教牧人员、心理医生和辅导人员的一个挑战。

           我们期待基督徒专家们对这个发展中的科学可以有所贡献。

作者曾任台湾中华福音神学院院长,现住美国洛杉矶。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