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庆胜
本文原刊于《举目》14期
前言
该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基督教研究室编写,1999年1月在北京出版。它是该所出版的介绍中国现今五大宗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的系列宗教知识丛书之一。
所长吴云贵先生在其总序中,说明了出版该书的目的:“让众多对中国五大宗教无知或知之甚少的中国人,能对这五大宗教有所认识和了解,特别是从事民族,宗教,公安,国家安全和外事公务员,理应读这一系列书,达到作好本职工作的一项基本要求。”
该书主编卓新平,执笔者包括王美秀,文庸,周伟驰,段琦。全书约廿万字,分四大部分,依次为历史/教义,经典/人物,经礼/教制,文化/艺术。该书反映了中国学术界对基督教的认识,是一本值得海内外关心中国基督教的华人研读的书。
一、历史及其教义
历史
书一开始就说明,该书所介绍的基督教,是指新教,即马丁路德改教之后,形成的基督教,有别于罗马天主教和东正教。但从历史和教义方面,它上承了从主前一世纪受罗马帝国压迫和奴役开始的犹太教。本书认为救世主观念是在那时形成的。
(其实只要读旧约《以赛亚书》,就知道救世主或弥赛亚的预言,早在罗马帝国产生前数百年就有了。并且,这“救世主”的宗教意味,远大于政治意味。但该书却着重于它的政治意味。书中在讨论欧洲政教冲突和改教运动的历史发展经过时,也是从政治角度去看的。)
该书认为:基督教的发展,从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后,引起了以德、英、法为主的各国的宗教改革运动,同时也引发基督教各主要神学体系的发展,导致现今基督教各主流宗派的形成,一直到二十世纪许多新教派的兴起,成为一个趋于多元化的宗教。
(从表面上看,宗教改革似乎使基督教由一元化的罗马公教,成为一个趋于多元化的宗教。其实,这是教会为回归圣经真理,争取独立自主的必然结果。基本上,除了少 数不符圣经真理的宗派之外,其余宗派的重点和礼仪虽有不同,但都是承认耶稣与神同等,圣经为独一无二的最高经典权威。)
该书叙述了中国基 督教历史,认为,唐朝时传入中国的景教,不代表真正的基督宗教,乃是当时基督宗教的异端。到元朝至明清之际,主要是天主教传入时期,但幅面不广,影响也不 大。基督教与天主教真正大规模传入中国,是在鸦片战争之后,但从此在中国人的心中,基督教的发展,与西方帝国主义及其不平等条约有了不可割裂的联系。
但是,该书也认识到,早期基督教传教士在中国近代教育,医疗,卫生,出版及文化各方面,都有显著的贡献。他们在中国开设现代学校及医院,为中国造就了不少人材。虽然该书将这些贡献看为是西方传教士在中国传教所用的手段,但也不否认,这些手段对落后中国所提供的正面贡献。
教义
有关基督教基本教义的介绍,该书使用了批判或综合的方式,涵盖了十五个分题。其中“上帝论”包括“存在论”和“属性论”,而“存在论”又列举哲学史上五种论 证方法,分别简介但不置评,仅在最后引卡尔巴特所言:“除神自己向人启示之外,人绝无旁途认识上帝。”(可惜该书没有进一步借此介绍基督教最重要的教义, 就是神道成肉身以耶稣基督向人启示,除祂以外人绝无旁途认识上帝)。
对“三位一体”论,该书认为是基督教独有的上帝观,对其由来及在神学历史上所引起的争辩,本书作了很好的介绍。最后用“爱”来联系父、子、灵三位的关系的现代神学,作为对三一论的革新看法(这种看法,实际上已失去原来三位一体的本来意义,在此不多言)。
对“基督论”,该书认为这是基督教的核心,并对基督的神人二性在神学历史上的争论,和福音派所接受的理论,都作了扼要的交待。该书还认为,如果不从救赎角度来看“基督论”,讨论基督的人神二性和基督在三一论里的地位,就没有意义(这是非常贴切的看法)。
在“创造论”中,该书介绍了“创造论”与“进化论”之争,并提及近代福音派反击“进化论”,所写下的《审判达尔文》一书(到底孰对孰错?该书没有表明立场,以表明该书不是一本批判基督教的书)。
关于“救赎论”,该书介绍了“交易说”,但略嫌不足。关于“原罪论”,该书由希伯来文和希腊文,对“罪”的定义为:“逾越,违犯”,和“不中的,偏离公义的 道路”。对“原罪”是否由亚当而来,和人性善恶的神学辩论,该书均有讨论。对“末世论”,该书略述圣经对基督再临,末日审判,千禧年,天堂,地狱,并介绍 神学历史上对千禧年不同的看法。
在介绍“教会论”时,对“教会”一词,用希腊原文所下的定义:“被呼召出来的群体”(此定义甚为确实,因为里面包含了两重意义:一是基督徒聚在一起敬拜呼召他们出来的神,就是教会;一是教会是没有地域,种族,年龄的区别。可惜该书没有明白点出来)。
对旧约里的十诫,该书特别一一介绍,归为“摩西十诫”,认为是基督徒行事为人道德的规范,并且同时具有垂直(人与神),和水平(人与人)的关系。本书从十诫有关伦理的诫命,看出当今西方基督教(含天主教)文化的没落,与远离了神的诫命有关,可说是真知灼见。
该书在此,隐然推崇旧约十诫是基督教信仰和道德行为的规范,并进一步介绍新约所提“信望爱”,称之为基督教的三大美德,且引新约数处经文说明之。
最后,该书认为“爱”,是基督教与其它宗教所信的神的最大区分所在。
特点
该书用了很多篇幅不厌其详地介绍许多“历史,教义”方面的要点。但其中比较特殊的,是将资本主义与清教徒(基督教)相联。这是根据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的理论,韦伯认为,清教伦理对天职的认真产生了资本主义精神,并以当时新教国家比天主教国家富裕为证。
(其实这种论点,与基督教所信奉的圣经教训大有出入。因为圣经从未要求信徒在世以积存财富为人生目的,反倒是叫人依靠神,不要依靠无定的钱财。传统资本主义的 目的是赚钱,圣经则教导人们散钱即施舍,及与人分享;传统资本主义赚钱的方法是鼓励消费,圣经教训是鼓励节制,不滥用神所赐的财富。至于资本主义精神所表 现的勤奋工作态度,倒是与圣经教训相符)。
二、经典及人物
经典
在经典方面,该书首先介绍基督教的正 典——圣经。该书体认圣经是基督教的最高权威,是一切教义、神学和礼仪的根据。该书一再强调圣经不但是一部宗教经典,同时也是一部文化巨著,是了解西方文 化的必经之途。如果不研读圣经而想去了解西方文化,可说是靠“一条腿走路”(此比方,甚为恰当)。
该书对新旧约的看法是,新约已完全取代旧约,这是以时间和功用,来分割两者关系(但基督教并没有将新旧约如此分割,反倒是看两者缺一不可,因为新约是实现旧约的预言和应许,而旧约是印证新约的权威性。耶稣不但是新约的中心人物,也是旧约所预言的中心人物)。
该书用不少篇幅,将新旧约各书的主旨与精华,逐一介绍。虽然有些地方不完全与基督教保守派神学相符,但毫无疑义地,负责写这些大纲内容的人,了解神学。
西人
在人物介绍方面,该书分为西方传教士和中国基督教人物两部分。在西方传教士方面,介绍了十八位早期由英、美、德和加拿大来华的传教士。其中英国有马理逊,麦 思都,理雅各,戴德生,杨格非和李提摩太;美国有裨治文,伯驾,文惠廉,罗孝全,倪维思,嘉约翰,林乐知,狄孝文,丁韪良和穆德;德国有郭士立;加拿大有 古约翰。
每一个传教士的生平均有介绍,有褒有贬。褒的方面如推助中西文化交流,促进中国出版业的发展,介绍西方医理,参与赈灾救难,设立学校、孤儿院、医院……等等。贬的方面是有一些传教士替本国政府做事,干涉中国外交政治的工具。
不过该书也指出,在十九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西方在华传教士几乎是唯一能通汉语、了解中国习俗和社会情况的群体,他们自然成为其本国政府在对华外交工作上,首先争取的对象。因此有些传教士即成为驻华外交官的译员或秘书,甚至变成官方驻华代表(如美国的文惠廉)。
(笔者认为,当时满清政府严禁西方传教士在中国传教,在此情形下,有些传教士借助本国政府之力,打开满清禁令,争取在中国自由传教,也是不争之实。但大多数传教士都默默在中国作撒种的工作,做了不少对中国现代化有益的事。)
该书同时却也不否认,有些西方传教士不耻其本国政府所为。有不少传教士出于对中国人的爱,不辞劳苦,任劳任怨,将福音传给中国人。西方帝国主义者对中国的目 的是有所“取”,但西方传教士对中国的目的是有所“给”。他们甚至将自己的生命都给了中国,也在所不惜。该书所引戴德生名言:“假使我有千磅英金,中国可 以全数支取;假使我有千条生命,决不留下一条不给中国。”以之为证。
国人
在中国基督教人物介绍方面,一共介绍了从 1789到1979近两百年十二位人物,依序是梁发(中国最早基督徒之一),王元深(中国信义会最早传道人),何进善(中国第一位被西方差会按牧的牧 师),席胜魔(中国第一位成为牧师的士绅),谢洪赉(中国最早文字布道工作者之一),诚静怡(中国最早基督教知名领袖之一),余日章(中国早期基督教青年 会领袖),吴雷川(中国基督教激进派代表),赵紫辰(中国基督教本色化神学家代表),其余陈崇桂,贾玉铭,吴耀宗三位,都是三自爱国运动领袖人物。
至于在同一时期具有相当大影响力的中国基督教领袖人物,如宋尚节,王明道,倪柝声等,可能因某种顾虑,本书只字未提,殊为可惜。
三、圣礼及教制
该书用较少的篇幅,约略介绍了基督教几个重要的圣礼和教制,如洗礼与圣餐,教会的行政组织,基督徒常遵守或庆祝的节日等等。
四、文化及艺术
该书以蜻蜓点水的方式,介绍了基督教文化,特别是欧洲在中古时期的基督教文学、圣曲和诗歌的发展及代表作。该书还引用了梁工的一句话:“耶稣是世界文化史最富魅力的话题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该书介绍了基督教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书中例举了中国知名作家鲁迅、周作人、陈独秀、许地山等对基督精神的推崇。而老舍、林语堂、谢冰心、巴金、茅盾、苏雪林等,他们的文学着品都浸润着基督教的精神。
(这可能是指耶稣常常与贫苦大众站在一起,批判当时的统治阶层歧视和误导下层人民。其实,耶稣最关心的,是每个人罪得赦免,能与神重新和好,不管是贫苦大众或财主官吏,祂都向他们传福音。)
结语
该书是一本高水准的介绍基督教的读物,执笔诸君均具专业知识。本书某些观点(如:中国基督教今后的走向),可能不同教会背景的基督徒,会有不同的看法,但对 信与未信的人,该书都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它深入浅出地从多方面介绍基督教,殊非易事。其中虽然有一些主观的意见,但并不太多,绝非是一本批判基督教的书。 特别这是一本在大陆正式发行的读物,更是难能可贵。
作者来自台湾,在美从事诊断化学专业近三十年,已退休,现住美国麻州。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