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透视今日“海归”热(张路加)

张路加

本文原刊于《举目》13期

走在“海归”的路上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向海外派遣的公派留学生近40万名,其数目为之前将近一百年间(1872-1978)派出留学生总和(13万人)的三倍之多。这还不包括比这多得多的自费留学 生,以及透过各种其它途径出国后,在当地取得学生身份者。

        自1978年迄今,“出国热”在神州大地历久不衰,对学子们吸引尤大,以致人们把北大、清华等中国名校,戏称为欧美大学的“预科班”。甚至许多中国高校毕业生,聚会,最佳地点不是在中国,而是在美国。

        然而近十年来,出国的学子们开始络绎不绝选择归途。归国的不单有公派留学生中的14万人,甚至许多当年费尽心思、倾家荡产,挤出国门的自费生们,也从起初的观望到跃跃欲试,继而踏上归途了。

        于是近年来,便诞生了一个很时髦的名词:海归。也有人取其谐音,戏称为“海龟”。海归人数一多,就有了所谓的“海归派”,以对比于“本土派”(也被戏称为“土鳖派”)。

        有数据表明,“海归”群体的扩张极为迅速,1995年回国的留学生约五千多人,1996年为六千多人,1997年为七千多人,1998年为七千四百多人, 2002年海归人员更达一万八千多人。

百年中国“海归”史

         翻开中国近百年来的历史,大约有四次较大的“海归”。第一批的“海归”,是发起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推翻帝制、创建共和的一群人,包括孙中山先生和他政府中的许多革命志士们,以及步他们后尘的周恩来和邓小平等人。

         第二波的“海归”,出现在上个世纪的三四十年代,大多作了“洋买办”和当时的白领,却也在各领域中对中国社会的转型颇多贡献。

         第三波的“海归”,则成就了新中国核研究及核子武器的大业。

         而最近的这波“海归”潮,则是人数最多、专业分布最广、背景成份最杂的。对中国的影响虽然目前尚不明显,但毫无疑问,也将如以往一样,对中国的明天产生深远的影响。

今日“海归”潮初探

         自1993年起,第四波的海归潮已初见端倪。回国的动机,有剪不断的“乡愁”,有“美国梦”的破灭,有报效祖国的热情,等等。但更多的是经济理性思考和市场 利益驱动。有所谓三大诱因,驱动着这波“海归”热,即“高薪诱龟”(以相等于或高于美国的薪水,在中国工作),“洋轮载龟”(以外国公司代表的名义回 国),和“淘金引龟”(当年出国“淘金”,如今回国“淘金”)。

         “海归”们除了大部份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外,至今约一万多人选择了从事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金融、管理,以及咨询、律师事务、“中介”服务等行业。

         最近更流行“海归”自创企业。到目前为止,海归们在国内创办的企业,已达五千多家,年产值已逾一百亿元。单上海一地,去年就有一千多家海归们创办的企业。

         相应于这股趋势,国内也辟出多达六十家以上的“留学人员创业园”,以吸纳和引导、鼓励这股创业风潮。政府也出台不少优惠政策,诸如减免房租,提供贷款担保,提供注册、公用设施、生活接待等各类服务的“接轨”措施,以“遍栽梧桐引凤凰”。

         海归们目前仍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较发达的大城市,以及长江、珠江三角洲等沿海地区。据二千年初对13个留学人员创业园中,551位“海归”的调查,他们本身的学历背景如下表所示:

留学国家
美国:40.1% 。日本:22.5%。 澳大利亚:5.8%。 德国:5.3% 。加拿大:4.0% 。法国:3.8% 。英国1.8% 。其他:16.7%。

         所学学科
工科:52.5% 。 理科:35.1% 。 文科:12.4%。

        学历结构
博士学位:33.8% 。硕士学位:44.7%。 硕士以下学位:20.7% 。未确定:0.6%。

        回国定居
已确定定居:44.3%。 未确定定居:55.7%。

        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增长,相形之下,欧美经济的持续低迷,以及由此而造成的大幅裁员,使得近年来许多学有所成的学子,纷纷打点行装,加入“海归”行列。一时 间,“‘海归’登陆中国硅谷”、“‘海归’抢滩中国股市”、“‘海归’占领中国互联网”的报导,不绝于耳。中国学术界和企业界,随处可见“海归”们的踪 影,甚至在政界也渐露头角,如中国加入世贸谈判首席代表龙永图、“国台办”副主任周明伟等,都是为人所津津乐道的海归派代表人物。

“海归”们的困境

         相对于个中的佼佼者和成功者,大部份的“海归”们回到阔别的祖国后,则显得有些“水土不服”。有些甚至“四处碰壁”,弄至“伤痕累累”。究其原因,用政府的 话来说,基本上是因为“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普遍面临缺乏把握和开拓国内外市场的能力和综合管理能力,资金缺乏,与相关部门间沟通不够,与高科技创新活动联 系不够,以及相关政策法规不配套”等原因(参《神州学人》2003年第5期,〈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现状分析〉)。

         而 “海归”们更需面对:
1. 生活及工作环境和国外的差异。
2. 子女教育方面如何和海外环境“接轨”。
3. 不同办事体制及国内官员不民主。
4. 经常性的“人治”大于“法治”的大环境。
5. 纠缠的人事关系,以及普遍的贪污腐化的风气和环境。
6. “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独特的思考模式。
7. 日益崛起的“本土派”人才,和市场“成本效益”的无情竞争。
8. 国人一贯以来的,对“假洋鬼子”既羡慕又看不顺眼的心态。
9. 自身缺乏安全,不知该留还是该走的矛盾心态。

“海归”的机遇和挑战

         在全球经济中,如今中国“风景这边独好”的大环境下,在占人类1/5强的中国市场大饼的强烈诱惑下,身为中国人,占著“天时地利人和”,投身这股“海归 潮”,似乎是顺理成章。 “海归”们自己总结说:“早回去就对了(那时稀罕),晚生二十年就好了(现在是年轻人的天下)”。如今“海归”们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并非易事。身为 《北京青年报》专栏作者的陈屹,这样分析成功了的“海归”们具有的共同特点:

        1. 有健康自然的心态。
2. 自身的才华和学识要够。
3. 善于把握和创造机会。
4. 善于发现并找出各种差异,从中发掘机会。
5. 适应环境,融入文化,走进现实,抵制诱惑。
6. 准备打“持久战”。

        “海归”们如今头上的光环正在渐渐褪色,有报导说,北京中关村一家公司,近日以月薪2500元招聘工程师,居然引致3名留洋硕士争抢饭碗。《中国人》杂志,日前报导了“海归”们目前在国内的所谓“八种活法”,兹摘列如下:
1. 创业型──举家回国自创企业。
2. 分居型──孤身回大陆奋斗,配偶孩子根留海外。
3. 候鸟型──每年一段时间在大陆教学或工作。
4. 回派型──受聘于海外公司,做为代表在中国开拓发展。
5. 义无反顾型──不管有无机会,留洋学成后毅然回国发展,破釜沉舟。
6. 停薪停职型──仍旧抱住国内原单位不放,留学镀金后回归发展,仕途可能更上层楼。
7. 半路回家型──书念一半,不等拿到学位,因各种原因和动机而回归。
8. 打尖型──“跟着感觉走”,人生以“浪迹天涯”为乐。今朝回归,明日可能又在申请外国签证的队伍当中。

圣经中的“海归”派

         《海外校园》社长苏文峰牧师,曾这样形容旧约圣经中的“海归”们(参海外校园《进深特刊》第6期):
摩西──认祖归宗,救国救民。
尼希米──放弃高位,回国建城。
以斯拉──回归故土,心灵建设。
但以理──扬名海外,心系故国。
以西结──流亡异乡,不忘异象。

         就是新约圣经中,那位始终不忘“骨肉之亲”,面对捆锁也要前往耶路撒冷的使徒保罗,也带有鲜明的“海归”心志。那句“为我弟兄,我骨肉之亲,就是自己被咒 诅,与基督分离,我也愿意”(《罗》9:3),成为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千古名言。回荡在历史中,也回荡在多少“海归”基督徒们的心头。对我们许多长年身 在海外的华人基督徒,尤其带来震撼和共鸣。

“海归”中的基督徒

         今日的“海归”大军中,有着越来越多的基督徒。他们大部份在留学海外期间信了主,得到了基督的救恩,也在教会中得以造就和成长。如今踏上了归国之路,也正是在国内将福音与亲友、同事分享的大好机会。

         许多基督徒都有这样的体认:我们到海外最大的收获,是得到了基督信仰。而传扬这一大好信息,也成为我们今后人生的目标和使命。面对全世界最大的福音禾场,和神给我们开的路,我们焉能浪费和错过这现今的机会呢?

         他们当中更有许多基督徒,是带着异象和使命,甘愿放弃海外优厚的报酬和优渥的生活,踏上回国带职或全职宣教之路的。他们中许多感人至深的事迹,可参见海外校园《进深特刊》第7、8期中,“踏上回国之路”的系列专访文章。

         笔者以为,这第四波的“海归潮”,若是真正能够把基督救恩带给国人,用生命和生活的美好见证,来服事国人,影响国人,则真正是幸甚!

         唯愿我们更多的海外华人基督徒,起来效法圣经中先贤“海归”们的心志,以救人灵魂为己任,趁著今日大好机会,前往神州播撒耕耘。

主要参考资料:
1.《神州学人》杂志,〈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现状分析〉,2003.5.27。
2.《侨报周末》中国视窗,2003.12.14。
3.《中国人》杂志,〈海归人──几分失落,几分机遇,几多挑战〉,2003年4月号;〈“海归”在深圳,2003年1月号;〈“海归”的八种活法〉,2003年7月号。
4.BBC中文网,魏城〈海归派沈浮谈〉,2003.4.16。
5.多维新闻网,胡祈〈“海归”的困境〉,2003.8.6。
6.人民网,曹林〈非理性“海归”时代的终结〉,2002.12.3。
7.《人民日报》华东新闻, 2003.4.18。
8.中国新闻网,〈海归创业者出现“三三现象”〉,2003.8.20;〈“海归”们究竟为何而归?〉,2003.12.18。
9.新华社,〈大陆建设发展,海归功不可没〉,2003.11.17;〈大陆将制订留学人才回归计画〉,2003.12.22。
10.海外校园《进深特刊》第六期,斯闻〈归去来兮──从旧约人物看顺服〉;海外校园《进深特刊》第七、八期,〈踏上回国之路专访系列〉。

作者来自上海,现为“播种者国际协会”中国事工部负责人。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