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多风雨,几多挑战 ──海外“小留学生”现况透视(张路加)

张路加

本文原刊于《举目》第12期

方兴未艾的留学风潮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海外留学热潮方兴未艾。据不完全的统计,截至2002年底,约有58万中国学子,出现在103个国家的高等学府中 (注1),这并未包括那些就读国外语言学校,或是以“伴读”身份出国,继而转成学生身份的人士。所以事实上,在“海外中国留学生”远不止上述数字。

          据2002年美国方面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已经连续三年,成为美国最大的留学生来源国,2000年至2002年,这三年每年发给中国留学 生的签证就近2万张。目前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数目,应该早已突破15万人。

         近年来到英国留学的中国学生也不断增加,大有跃居榜首之势,仅2001年,英国发给中国学生的签证就达1.7万张,2002年则更增加70%。目前留学英国的中国学生人数约在6万人左右(注2)。

         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中国留学生人数,则于2002年比2001年增加了50%。

         除传统的英、美、加等国外,德国、法国、乌克兰等需要学习新语言,但留学费用相对低廉的国家,亦渐成留学新热点。而诸如俄罗斯、南非、爱尔兰、意大利、新西 兰、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等,更在这波留学热中成了新卖点,仅俄罗斯的中国学生,目前就已超过一万人。而南非因其承袭了英国的教育体制,也吸引了一万多 名的中国留学生。

          在素有“翡翠岛国”的爱尔兰,目前中国学生已达三万人,其中大部份就读语言学校。送子女到爱尔兰,在东北许多城市中几成流行时尚。在新加坡的5万名外国留学生中,中国留学生占了三分之一以上,总数逼近2万人。

          在泰国大学部就读的中国学生,去年就已达954人,居外国留学生之首。甚至位于地中海的小小岛国赛浦路斯,其最好的大学赛浦路斯学院,也吸引了超过300名的中国留学生(注3)。

异军突起的“小留学生”

          随着留学海外热潮的不断升温,与过去相比,中国留学生的情况有两个很明显的变化:一是自费留学的人数正在迅速增长,留学层次也呈多样化。二是“小留学生”异军突起,留学生低龄化日益明显。

          这些小留学生,年龄一般低于25岁,许多甚至刚进入或完成初中教育,年龄仅在16-18岁之间。近年来,在每 年2-3万自费出国的留学生中,中小学生的留学人数占了一半(注4)。

          2002 年11月才成立的新疆人事厅留学服务中心,至今“生意”可谓一直火爆,每天接到的咨询电话数十个,最多时一天达100多个,几乎全是中学生家长咨询子女出 国上大学的。在成立的头两个月内,他们就为17名高中生办理了出国留学手续,还有近50名学生的手续正在办理中。

          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新调查显示,乌鲁木齐市有29%的家庭打算送子女出国留学,33%的家庭将根据留学费用而定,仅38%的家庭暂时没有送孩子出国留学的打算(注5)。

         探究今日这股“小留学生”出国潮,发现不外乎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 家长们盼望孩子能接受国外先进教育, 能通过留学精通外语。

         2. 盼望孩子能通过留学实现移民,藉以改变身份,为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

         3. 盼望孩子借着留学适应国际环境,了解不同文化,以成为将来有竞争力的国际人 才 。

         上述三条,即所谓“高中生出国留学的三大优势”(注6)。

         事实上,除了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之外,尚有一些不便启齿的原因,比如说:

         1. 为了逃避日趋激烈的高考竞争──所谓的“黑色七月”。目前国内应届高中毕业生升学率较低,许多孩子无法考上大学。社会就业竞争激烈,让很多家庭走上送孩子出国这条道路。

         2. 对国内现行教育模式的失望,认为学校没有创造以学生为本位的环境,缺少对孩子需求的关怀,不少学生也因为在现有的学校中,找不到自由发挥的空间才选择出国。

          3. 互相攀比,迫于周遭环境的压力而送子女出国留学。家长们在虚荣心的驱使下,无论如何也要想法将子女送出国,认为这样才体面,才有身份。据一项对福州地区“小留学生”的调查,70%左右的小留学生,是被家长逼着出去留学的(注7)。

          4. 各类“仲介”公司的推波助澜:吹得天花乱坠的各类留学广告使得“仲介”机构在留学市场中大展身手,仅上海一地的经营年规模已达十亿人民币以上(注8)。“小留学生”出国留学已成为某些仲介公司获取不义之财的重要途径。

         目前的行情,去德国留学,你得先交给“仲介”公司2万元报名费,一旦拿到签证,你还要再缴4万元人民币手续费(注9)。至于其它的花费,单以上海为例,想出 国留学,首先得花几千元到英语班补习,之后还得花一万五千元的“仲介代理费”,1250元的英语培训考试费,每项80元的出生证明、学历证书等公证 费,200元护照费,1000元以上的体检费,以及1000元左右的签证费等等。尚未跨出国门,大笔金钱已经被“中间机构”赚去了。海外许多国家也看中中 国这块“留学大饼”,甚至不惜在中国大打广告,大办“留学讲习会”,从而使得中国家长每年都要向国外送去数十亿美元的留学经费(注10)。

         5. 许多不法资金,藉“子女留学海外”的管道外逃或漂洗。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的估计,1997-1999 三年间,中国 累计资本外逃530亿美金,这其中相当一部份是经留学通道外逃的(注11)。

         上述的种种原因 ,使得一波波 “小留学生”出国潮方兴未艾,近五年来更较前猛增了七倍(注12)。

“海外独生军团”的尴尬处境

          今天,从亚洲、欧洲、大洋洲到北美,我们到处都可看见,越来越多稚嫩的中国留学生的脸庞。这些80年代以后出生,基本上都是家中独生子女的孩子,构成了今日 的“海外独生军团”。他们尚未在国内接受高等教育,便已经依靠家中的支持而跨出了国门。将近20岁的年龄,在老外看来,已经是成人了,而在中国父母眼中, 他们还是毫无社会经验的孩子。概括起来,他们大概会表现出如下的“海外独生军团综合症”:

         1. 总是有理──在国内时“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三千宠爱集一身”,一旦出国与人相处,很少想到自己的欠缺,总认为自己有理。较典型的口头语有:“你得罪我就是得罪整个中国,等著瞧,回国让我爸来收拾你!”,或者如:“一生气,我当时就把老板给炒了鱿鱼!”等等。

         2. 应变能力差──语言及专业基础知识的缺乏,使得他们中的大部份人,在一个完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显得捉襟见肘,拙于应变。

         3. 依赖情结──在过去家庭中长期被溺爱娇宠的后果之一,是“小留学生”心态上留下了的“依赖情结”,这让他们在适应国外独立自理的生活方面倍感辛苦。

         4. 自制力缺乏──在这些“小留学生”中,固然不乏勤奋向上,成绩优异的佼佼者,但却也有相当数量的不求上进者。他们或终日沉迷于“听歌上网”,或是在菸酒中“吞云吐雾”,或是热中于“斗富比阔”,大肆挥霍;或是小小年纪已经恋爱同居、男欢女爱。更有些甚至加入黑道和帮派,绑架斗殴,在罪恶中沉沦…

        “小留学生”所衍生出来的种种问题,如今已经引起国内许多人士的忧心和重视。青岛国际交流中心留学办主任李亚蓬就认为,低龄学生出国留学至少有三方面格外注意之处:
第一, 青少年的生活观、自立能力、自控能力尚未完全成熟,易受外界影响,出现一些问题,如染上不良的生活习惯,被坏人引诱吸毒、赌博、同居等。结果家长花费大量金钱,孩子反而染上恶习。

          第二, 中国孩子应在国内学好基本的中国文化传统及基础知识后,再来西方学习,这样较能发展出健全的人格特质和心理素质。

          第三, 在中国奠定良好的基础教育后,再到西方大学学习专业知识,这样身心承受力都会较强,学习效果也较好(注13)。

         北京的一些报章,也开始提醒小留学生们注意自身的安全(注14)。甚至连中国驻澳大利亚总领事馆的官员,也开始关注近来所频频发生的中国留学生事件,开始向小留学生们提出忠告(注15)。

认识这个福音群体

         笔者试用下表将“小留学生”们作一“素描”:
日常爱好
身份认同
心态特点
人际关系
思维信仰
有效的切入
感兴趣的话题
听歌、上网
非“价值认同”,多“口味认同”
自我感觉好、自理能力差、自我中心强
缺直接的人际和社会环境,多生活在网络环境中
看重现代意识、看重个人选择、不重良知责任、无绝对标准、较少罪恶感
何处寻快乐人生?
流行歌曲、电影、小说、电脑游戏、流行时尚

        若要面对这个群体传福音,我们应当在方式上作以下两方面的调整:
1. 布道观念的转变──和他们建立持久的关系
a.使他们从对基督徒的信赖,引导到对神的信赖;
b.从开始向他们传福音到跟进造就,应当是一个长期而持久的关系的建立。

2. 布道策略的调整──方式和态度的思考
a.向他们介绍信仰,可多采对话、漫谈、讲座等方式;
b.避免“填鸭式”或“一言堂”;
c.先从交朋友开始,学习倾听他们的心声;“一对一”式的个人谈道将会十分有效;
d.了解他们的需要和喜好,在生活中加以关心和辅导,以此作为切入点;
e.营会的设计要有创意,不要指望一次性的布道会解决所有的问题。福音茶会、周末营都是可考虑的方法;
f.态度上亲切、平等、开放、随和;
g.加强网络福音事工,建立专门针对他们的福音/信仰交流网站;
h.留意他们当中的基督徒,加以培养,可作为榜样和桥梁。

几分机遇 几多挑战

        面对大量涌向海外的“小留学生”,笔者深信这是传福音上的又一大好机遇。他们的心灵仍是一片沃土,需要我们的耕耘和撒种。他们所遇到的诸多人生问题和陷阱,更是只有福音能帮助他们面对和跨越。

         当然,在这个群体中传福音有许多的挑战,但深信全能的主帮助我们,赐聪明智慧给我们,让我们能为主得着他们,使他们看见真正的光明人生,成为中国明天的祝福。
注:
1.《人民网》,2002.9.26;《新华网》2003.8.20

2. 同上

3. 《出国在线》,2003.7.10

4. 裴闯、季明、孟华:《小留学生排队出国─该喜该忧?》 2003. 2. 13

5. 《光明日报》2003.2.8

6. 《搜狐网》2002.11.29

7. 刘琳:《小留学生“火坑里”悲情报告》2003.3.20

8.《世界日报》2003.8.15

9. 关愚谦:〈可怜的新留学生〉,《美中时报》2003.4.25

10.〈中国小留学生异军突起〉,《人民网》2002.9.26

11. 罗昌平:〈留学──资本外逃另一暗道〉,《中国人杂志》2003年1月号

12. 彭冰:〈留学市场狼烟四起〉,《新华网》2003.8.20

13.〈低龄孩子留学的弊端显而易见〉,《中新网》2002.11.15

14. 金可:〈互相攀比引火烧身,留学注意安全〉,《北京娱乐信息报》2003.8.18

15. 米东:〈小留学生成为国外黑帮利用对象〉,《人民网》2003.8.18

作者来自上海,现为“播种者国际协会”中国事工部负责人。

亲爱的读者:当您看完这篇文章后,盼望您在今后两个月内,特别为本文所提到的小留学生及这事工代祷。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