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会史话6:马其顿异象——福音传入欧洲

吕沛渊

本文原刊于《举目》第12期

         耶路撒冷会议之后,使徒们差遣代表与保罗和巴拿巴同去,将大会决议信函,带给安提阿与外邦众教会。如此一来,外邦教会就可确信:耶路撒冷的使徒们和外邦人的使徒保罗,是齐心传相同的福音,一致拒绝“割礼派”的错谬。

第二次宣教之行

          加拉太省的教会受到“割礼派”的影响颇深,需要帮助。所以,保罗与巴拿巴计划“第二次宣教旅程”,从安提阿出发,探望传过主道的各城。巴拿巴想要再带马可同 去,然而,保罗不同意,原因是马可在上次宣教时半途而废,离他们而去。二人看法不同,只有分道扬镳:巴拿巴带马可从水路赴赛浦路斯,而保罗沿陆路赴基利家 与加拉太等地。

          保罗需要同工,他选了西拉与他同行。西拉原是带耶路撒冷会议信函至安提阿的代表,热心外邦宣教。西拉是先知,有劝勉的恩赐 (《徒》15:32),既是耶路撒冷使徒的代表,又与保罗一样具罗马公民身份(《徒》16:37)在帝国各省出入方便,真是合适人选。于是,保罗与西拉走 遍基利家与加拉太各地,分送使徒信函,坚固众教会。

提摩太加入布道团

          保罗与西拉来到路司得时,有一位新同工加入他们, 名叫提摩太。母亲是犹太人,父亲是希腊人。提摩太受其外祖母罗以与母亲友尼基的影响,从小就明白旧约圣经(《提后》1:5;3:15)。很可能,在保罗第 一次宣教旅程时,他们祖孙三代听到主耶稣的福音,认识了祂就是旧约所见证的弥赛亚。保罗带领他们信主,加入当地教会。提摩太热心事奉,在当地与附近的教会 有美好的见证,倍受称赞。当保罗再次造访路司得时,就邀请他加入布道团,训练他成为福音的接棒人。他也不负众望,是保罗属灵的儿子,日后终于成为中流砥柱 的教会领袖。

都是为福音的缘故

          犹太人散居世界各地后,与外族人通婚所生的儿女,是否仍是犹太人,这是必须面对的问题。 在路司得的犹太人势单力薄,无法与希腊外邦文化抗争,所以容许犹太女子嫁给外邦人。按照犹太传统律法(直到今日),母亲是犹太人,孩子就是犹太人,应接受 割礼。可能因为父亲是希腊人的缘故(希腊法律是父亲当家作主),提摩太应受割礼但未受割礼。当地的犹太人知道此事。为了避免人们误会保罗叫犹太人放弃祖宗 的信仰,所以,他给提摩太补行了割礼。

          得救是单单因信主耶稣基督,不是因受割礼行律法。所以,保罗不屈从割礼派的要求,要外邦人提多受割 礼(《加》2:3)。保罗给提摩太补行割礼,因为他是犹太人,这与得救与否无关,为了传福音不让人误会。保罗自己在信主之后,仍愿遵行犹太律法的洁净礼 (《徒》21:26)。这显明保罗的心态:只要不违背福音的真理,甘心作众人的仆人,为要多得人。他说:“向犹太人,我就作犹太人,为要得犹太人;向律法 以下的人,我虽不在律法以下,还是作律法以下的人,为要得律法以下的人;向没有律法的人,我就作没有律法的人,为要得没有律法的人,其实我在神面前,不是 没有律法,在基督面前正在律法之下。向软弱的人,我就作软弱的人,为要得软弱的人;向什么样的人,我就作什么样的人。无论如何,总要救些人。凡我所行的, 都是为福音的缘故,为要与人同得这福音”(《林前》9:19-23)。

马其顿的异象

          保罗、西拉、提摩太三人的布道团, 经过各城,将使徒信函所定规的,交付门徒遵守。于是众教会信心越发坚固,人数天天增加。他们完成了在加拉太省的任务,就按原先的计划,沿主要公路干线,前 往各城传扬福音。彼西底的安提阿是加拉太省的门户城市,紧邻亚西亚省边界,沿着“西巴司特大道”(the Via Sebaste),可直达亚西亚的省会以弗所。保罗与西拉顺从圣灵引导,经过北边弗吕家一带,因为圣灵禁止他们在亚西亚传福音。他们到了每西亚的边界,接 下来路分两道:向北进入庇推尼省,抵达其首府尼哥美地亚,或是向西行抵达爱琴海边的港都城市特罗亚。

          本来他们想往庇推尼去,然而圣灵引导他们来到了特罗亚。特罗亚是联系小亚细亚与欧洲的水路重镇。在夜间保罗看见异象:有一个马其顿人站着求他说:“请你过到马其顿来帮助我们”(《徒》16:9)。保罗与同工立刻回应此来自神的呼召,坐船赴欧洲的马其顿省。

u=2917421020,1453506186&fm=24&gp=0腓立比教会的起始

          在特罗亚,《使徒行传》的作者路加初次使用“我们”来叙述行程(《徒》16:10-17)。显然路加在特罗亚加入布道团, 与保罗、西拉、提摩太同工。他们在尼亚波利上岸,沿“伊格那提大道”(the Via Egnatia)来到腓立比。腓立比是马其顿省的门户城市,是罗马的殖民地。当安东尼(Antony)与奥大维(Octavian)联手剿灭刺杀凯撒的叛 变集团之后,于主后42年将退役荣民安置在腓立比,为罗马皇帝的直辖市。

          按照犹太律法,至少要有十个犹太男士才可成立“聚会”,有十个 家长经常参加聚会,才可设立“会堂”。如果人数不足,则可安排一“祷告的地方”在河边或海边空旷处。在腓立比的犹太人居民不多,因为在此没有“会堂”。所 以,到了安息日,保罗与同工出到城外,寻找“祷告的地方”。在城西约一英里半之处,甘格提斯河(the Gangites River)畔,他们发现一群妇女聚会,保罗对他们传讲福音。其中一位名叫吕底亚,是来自亚西亚省的推雅推喇城的人,是敬畏神的外邦人。主开导她的心,她 和她全家都信主领了洗,她开放她的家接待保罗与同工,她的家就成为腓立比教会的起始(《徒》16:40)。

         后来保罗从一使女身上赶出巫 鬼,使她主人们失去利用她得财利的机会。她的主人们就揪住保罗和西拉去见官长,诬告他们。官长施以严刑棍打,下在监里,交付禁卒严加看守。当后来保罗回忆 因传福音所受的劳苦时,他说:“多下监牢,受鞭打是过重的,冒死是屡次有的……被棍打三次”(《林后》11:23-25),显然在腓立比的遭遇是刻骨铭心 的。但是保罗西拉仍在夜半祷告唱诗赞美神,忽然地大震动,监门全开锁链松落。禁卒被震醒,知道大势不妙。按照罗马法律,若是囚犯逃脱,守卫要受囚犯的罪 刑。禁卒以为囚犯皆已逃走,所以要拔刀自杀。保罗挽救了他的性命并告诉他得救之路:“当信主耶稣,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保罗和西拉将福音讲给他和他全家 听,当夜他全家都受洗归主,全家都很喜乐。

         第二天,官长知晓他们是罗马公民,就来道歉并央求他们离开腓立比。

         保罗西拉回到吕底亚家中,劝慰教会的弟兄姊妹,与他们辞别之后,就离开 了。然而,耐人寻味的是:“我们”的用词在腓立比之后的行程就消失了,直到保罗再临腓立比时(《徒》20:5)才又出现。这暗示作者路加留在腓立比带领教 会成长,帮助腓立比教会活出美好的见证。大约十年之后,保罗在罗马写信给腓立比教会时,信中喜乐洋溢为他们感恩不已。《腓立比书》末了(4:3),保罗特 别提到“你这真实同负一轭的”,很可能就是路加。

帖撒罗尼迦的争战

           保罗与西拉,带着提摩太,沿着“伊格那提大道”前进,来到了帖撒罗尼迦城。此城位于腓立比西南方一百英里处,是马其顿省的首府,全省最大与最繁华的城市。犹太人为数不少,有“会堂”存在。看来保罗要以帖 城为战略中心,作为福音遍传巴尔干半岛的基地(《帖前》1:7-8)。保罗一连三个安息日,在会堂讲道,本着圣经证明耶稣是基督。会众中间一些犹太人,与 许多敬畏神的外邦人,接受福音悔改信主,帖撒罗尼迦教会成立。但是,那些不信的犹太人心里嫉妒,耸动群众要捉拿保罗西拉,找不着他们,就把耶孙和几位弟兄 拉到官府,在官长面前诬告保罗他们谋反皇帝该撒。官长取了教会弟兄的保状,释放了他们。

          当夜弟兄们就打发保罗西拉他们到庇哩亚去。很可能 因为,耶孙等人与官长切结的保状内容,包括保罗西拉必须离开帖撒罗尼迦,在某期限内不得返回。保罗在数月之后在哥林多写信给帖撒罗尼迦教会,即《帖撒罗尼 迦前书》,此时约为主后51年。书信中表明他很想见他们的面,几次要去都未能成功,因为“撒但阻挡了我们”(《帖前》2:18)。虽然保罗暂时不能返回帖 撒罗尼迦,当地犹太人并未停止逼迫基督徒,而当地的基督徒也没有停止热切传扬福音。帖撒罗尼迦教会,成了马其顿与亚西亚众教会的榜样(《帖前》 2:14;1:2-10)。虽然他们遭遇极大的患难逼迫,但是靠主站立得稳,为主作见证。保罗听见他们的消息,满心喜乐(《帖前》3:6-10)。

         保罗继续关心帖撒罗尼迦教会,在写完《前书》的半年之后,他又写了《后书》给帖撒罗尼迦的教会,内容也是鼓励在患难逼迫中的信徒,要他们靠主继续美好的见证,并以“基督再来”作为未来盼望的确据。

庇哩亚人的贤明

          庇哩亚位于帖撒罗尼迦西南五十英里处。保罗与西拉并提摩太到此之后,也是进入会堂传讲基督。庇哩亚人贤于帖撒罗尼迦人,他们甘心领受福音,天天认真查考圣 经,要晓得这道的是与不是,所以有许多信主的。其中不仅是敬虔的外邦人,也有“希腊的男子”(即异教徒外邦人)悔改信主(《徒》17:12)。显然,大批 人归信基督,消息传到了帖撒罗尼迦,那里的犹太人听到保罗在庇哩亚,竟然接踵而来,耸动众人逼迫保罗。庇哩亚的弟兄们立即护送保罗到海边,离开马其顿省, 至亚该亚省的雅典。在雅典,保罗发现这里又是传福音的战略城市,所以,他请护送他的弟兄们回去庇哩亚,要西拉与提摩太速速前来,因为庄稼已熟,收割的时候 到了。

结论

        “第二次宣教行”与第一次同样,是圣灵带领保罗和他的同工,迈开宣教的步伐。虽然在沿途各城中都有苦难和捆锁等待着他们,他们不顾性命勇往直前,为要传明神恩惠的福音,将真光带至黑暗之邦。

        “第二次宣教行”与第一次的不同所在,是福音进入欧洲。“马其顿异象”诚为教会历史上的转捩点,到此我们终于明白为何圣灵不许他们进入亚西亚省与庇推尼省,原 来福音进入欧洲的时候到了,所以不能耽误时间。因为保罗在此关键时刻的顺服,福音跨越欧亚交界,后来整个欧洲福音化,西方世界最终成为基督教世界。今日的 教会承继宣教使命,值此二十一世纪的关键时刻,你我基督徒应即时顺服“马其顿异象”,回应神的呼召,踏上“宣教之路”,正如保罗他们所作的,在教会历史留 下光辉的一页。

作者现在北加州基督之家第五家牧会,并在海外神学院教课。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