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行
“望子成龙”的文化,让中国父母成为世界上最奋力栽培孩子的家长。而“教子有方”、“孟母三迁”等,又让中国人相信,孩子是可以用人工的方法塑造,打造成自己希望的样式,以满足自己的心愿。儿女能不能“成龙”,关键在于父母怎么“修理”他们。只要功夫深,儿女定成才﹗
“早期教育”红遍大江南北,狼爸虎妈“研制”出一批又一批成功的产品:“五道杠”、钢琴10级、绘画大奖、奥数天才、录取哈佛……当然,还有更多的孩子,尚在苦苦奋斗中:补习班、少年体校、杂技奇功……总之,“努力要趁早”﹗
满中国还能找得出“无忧无虑的童年”吗?
一 个从上海来加拿大研修的朋友,与我们一起到安大略湖畔游玩。春天满目新绿的草坡上,活泼的儿童躺在地上,像圆木一样从高处往下滚去,笑声传到很远。她忽然 感叹:“多欢乐的孩子啊﹗……可惜中国看不到。中国的公园里,只有退休后晨练的中老年人,没有孩子……孩子都在书桌前,夜以继日地读书、写作业呢……”
我无语。
社会的压力,残忍地直接压在幼小一代的肩上。他们在畸形的环境中成长,前景会怎么样呢?
我尤其关心的是:这样的经历,会给孩子的心理造成怎样的改变,进而对未来社会有怎样深远的影响?童年的印迹,常常是不可磨灭的,能贯穿人的一生……
只求聪明,不求智慧
多年来,我一直参与多伦多心理健康机构的活动,见过太多极端聪明、却最终被毁掉的孩子──全国数理竞赛冠军、重点学校天才班里的佼佼者、哈佛的博士、把美国法律倒背如流的才子、国际象棋高手……他们都有令人瞠目的天资、他人无可企及的才气﹗
这些孩子被毁掉,我认为,问题出在中国的文化上。中国文化一向教人追求过人的聪明、机智灵活、高人一招。然而,真正的智慧,我们从来不认识﹗
4岁的孔融、6岁的曹冲、7步成诗的曹植、空城计的孔明……这都是华人津津乐道的。然而,有谁往深里想过,他们的结局是什么?孔融被杀、曹冲早夭,曹植呢,按今天的医学来说,一定是死于忧郁症了。
孔明是中国人心目中“智慧”的代名词,然而他一生的功业,除了早期预见三分天下,后辅佐刘备在夹缝中求生存外,无甚可观政绩。而且他一死,蜀国即亡,只落得后人凭吊时“长使英雄泪满襟”。
只求聪明,不求智慧,这是中国文化在教育上的弊病所在。推究原因在于:人的短视。
“空城计”算是久唱不衰的名剧了,戏剧效果奇好。独自摇著羽毛扇的孔明,竟抵挡住司马懿的10万大军,华人无不向往、赞叹:神机妙算啊﹗然而,在西方战略战术 研究中,这是绝对不可使用的小概率行为﹗这种成功率极低的危险做法,是做重大决策时绝对不予考虑的。简单得很,只要司马懿派小股部队试探一下,孔明就完 了,蜀国就完了。
“空城计”本是罗贯中的虚构,历史上并无此事。但以我们的文化心理,宁可信其真。
看不见残酷的交锋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赶超”二字,一直强烈地回响在我们的文化时空里。超越他人、追求成功、力争领先、胜者为王……每个人都被一条无形的鞭子驱赶着,偌大中国生生成为一个你死我活、殊死相拼的角逐场﹗
尽管政府不断地唱出“和谐”的小调,但,赶超,甚至是不择手段地赶超,始终是真正的主旋律。赶超的势态下,绝不可能真正“和谐”起来。赶超他国,下意识里一定以他国为敌;赶超他人,那他人就是地狱。逻辑很简单。
家庭本位一直是我们传统观念的核心,儿女是父母的私产,是家业的继承者。建立在这种观念基础上的父母,对子女的爱,本质上是“私爱”。可见的证据是:当子女能为父母“争光”、给父母脸上贴金时,父母就爱孩子;当子女成绩差、能力弱时,父母会打孩子、骂孩子、怨孩子。
有调查显示,一个班50来个学生中,有30多位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是第一名。在这样的心态下,已经拿到第一名的,希望保住;拿不到第一名的,则在父母“督战队”的监督下,努力“攻取”。无硝烟的战斗,发生在每一个班级里……
是的,总有成功者。“望子成龙”的眼睛,看不见残酷的交锋,看不到受伤的幼小心灵,看不见“一将功成万骨枯”,只看见最后胜利的光环……
这样的儿女才值得自豪
我们如果不跳出中国文化的观念,永远不可能解脱。
圣经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是上帝创造的,因此每个人都单独对上帝负责。上帝所造的人,性格、能力、志趣千差万别,这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多姿多彩。上帝要求父母按 上帝的原则教养子女,也要求子女孝敬父母。然而,子女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父母只是这产业的监护人,不是拥有者。父母教育好孩子,是向上帝交账,不是对家 族或祖宗负责。这是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差最大之处。
圣经说:“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认识至上者,便是聪明。”(《箴》9:10)满地摸索、寻找“聪明”的中国人,若不抬起头来,就永远看不到天上的“智慧”。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举世公认聪明绝顶的华人,在思想、文化、政治、经济、金融、科学、医学、教育、音乐……各个领域,不出产真正的大师。诺贝尔奖基本落不到这个占界人口1/4民族的土地上。
在海外,聪明的、高学历的华人,多数是高级打工者,给西人公司贡献著自己的才干,很少是独树一帜的领军人物──因为,我们聪明得毫无智慧﹗
那种高瞻远瞩、纵览全局、把握势态、预测未来的智慧,是属天的能力,岂是人的小聪明可以够得着的?
我见到过许多成功培育子女的典范,例如多伦多一位牧师,他有一儿一女,儿子成为医生,女儿成为律师。医生和律师,这可是西方社会的金饭碗啊﹗在我们华人眼里,这样的父母,何等成功﹗
然而,做医生的儿子,没有留在北美享受,而是远赴非洲疾病、瘟疫充斥的地区,为黑人服务。做律师的女儿,同样没有选择洋房、豪车的生活,而是去了中国,为社会最底层的打工者讨薪水、打官司。
他们不看人的评价,只在乎是否合乎上帝的心意。圣经说:“这世界和其上的情欲都要过去,唯独遵行上帝旨意的,是永远常存。”(《约壹》2:17)在短暂的人生中寻求上帝的永恒,这不就是最大的智慧吗?
这才是值得父母引以为豪的儿女﹗
作者来自中国。从事文学理论与文化研究工作,目前在多伦多华人福音堂事奉。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