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謊言的區別(姜洋)
有一天,7歲的兒子突然對我說:“爸爸,您知道有兩種謊言嗎?” “有哪兩種啊?”我好奇地問。 “一種是,你有,可是你卻說沒有;另一種是,你沒有,卻說有。前一種謊言,比後一種嚴重。”兒子認真地說道。 阅读全文
-
與上帝共舞(鍾露娟)
由於父母外出經商,我是由外公、外婆帶大的。直到上初中時,父母才回來。他們經常吵架,家庭中充滿了抱怨。所以,我很沒安全感,也很自卑。我一直很渴望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家,有一個不離不棄的人。 阅读全文
-
兩棵樹(蘇彥輝)
前年涼風剛起的秋天,老公在後院種了2棵樹,一顆李子樹,一顆蘋果樹。小樹們大概有兩、三年大,光禿禿的樹幹上頂著幾根枝、幾簇芽。 阅读全文
-
改變我的11句話(許尚利)
《路加福音》1:37說:“……出於上帝的話,沒有一句不帶能力的。”信主快3年時間了,我越來越相信這句話。 阅读全文
-
服事,服侍,與服務(周傳初)
甫入教會,會接觸許多新鮮的詞,像“團契”、“特會”、“福音朋友”、“釋放信息”、“長執同工”、“內在醫治”等等。還會發現平日的一些常用詞,在教會裡有不同的定義,例如“交通”、“感動”、“工人”等等。 阅读全文
-
尼羅河永遠奔流不息(銘恩)
據維基百科全書的記載,“埃及危機”是指在2013年7月3日埃及的軍事政變,總統穆罕默德‧穆爾西被迫下臺,並引起了大規模的反對行動。 阅读全文
-
藉著陽光,我看見了一切 ——回顧護教大師魯益師(臨風)
魯益師( C.S.Lewis )已逝50年,其影響力和作品暢銷度歷久不衰。這與有心人士整理、出版他遺作有關。“渴慕神”福音機構的約翰.派博牧師(John Stephen Pipe,編註)說,對他一生影響最大的兩人之一,就是魯益師。2013年“渴慕神”年會的主題,即紀念魯益師。 阅读全文
-
真正的阿斯蘭 ——寫在魯益師逝世50周年之際(季方)
就在秋末初冬的夜晚,我和查經班的好友,一同去看《獅子.女巫.魔衣櫥》。這是我第一次聽說《納尼亞傳奇》,第一次知道有一位巨匠叫魯益師(C. S. Lewis, 1898-1963)。 阅读全文
-
你的垃圾倒給誰?
本文原刊於《舉目》66期 溪水鹿 坐經理的車去辦事,看到路邊的垃圾桶,我問經理:“在家裡,你老婆跟不跟你發怨言?”他含糊其辭,不太願意正面回答我。 我開誠佈公地對他說,我妻子經常向我發怨言,動不動就拿我“開刀”。我說,應該讓女人發發怨言,讓她在你面前抱怨抱怨。 男人是垃圾桶 他問為什麼,我說:“你發現沒有,你家每天至少產生一袋垃圾。你每天早晨都要把垃圾拎到樓下,扔到垃圾箱內。家裡沒有了垃圾,乾乾淨淨,‘家庭系統’才能正常運行。如果這袋垃圾不丟掉,日積月累,家就會被搞得一團糟。” 經理點頭。我接著說:“同樣,如果把你的妻子也看作是一個‘系統’,那麼,她每天也會產生很多‘垃圾’。比如,她在工作中受氣,被領導罵,和同事搞不好關係。這些都可能使她產生負面情緒。所以,她回家後和你吵,甚至摔東西,都可以看作是她在倒她裡面的‘垃圾’。只不過,你是她的‘垃圾桶’。 “如果在這個時候,你不接受她向你倒垃圾,反而和她爭吵,向她倒你裡面的‘垃圾’,甚至夫妻倆動手,拿家裡的東西對摔,那麼,她的垃圾就沒倒出去。” 經理連說:“對,對,有道理!” 我問他:“你看到路邊的垃圾桶沒有?路人向它扔東西,它有沒有把垃圾彈回路人的身上呢?沒有!所以,聰明的老公,要向路邊的垃圾桶學習,作一個一聲不吭、老婆有多少垃圾就接受多少的‘大肚子垃圾桶’。你妻子發洩完了,她的系統減壓了,她又更新了,她才會帶著好心情,迎接第二天工作和生活上的挑戰。” 經理連連稱讚:“你這個垃圾桶的比喻非常好,對我很有幫助。是的,女人需要倒垃圾,男人應該學會當垃圾桶。家才能維持下去!” 忽然,經理反問我:“你老婆把垃圾倒給你,你的‘垃圾’又倒給誰?”我說:“倒給耶穌!當我有壓力、痛苦、難過、怨言、委屈,當我心情不好的時候,我會跪在耶穌面前,向耶穌傾訴。” 經理看到我們的談話像往常一樣,又談到了信仰上,就敏感地不吭聲了。 丟棄“邊角廢料” 我的工作,是對現場實際上報的資料進行整理,對實際資料進行統計、修正、取捨,再組織文字,整理出一份報告,提供給業主。在此過程中,還要通過審核、審定兩位技術領導的修改,再列印出完整的報告資料。 為了節約紙張,我們儘量在電腦裡仔細整理和修改。然而一份完美資料的誕生,仍不可避免會產生很多廢紙。有一天,我看著積累下來的厚厚一抽屜的廢紙,忽然想到:原來我那一份份精美的“成品”,都是從這一堆堆“廢品”裡誕生的。 雕刻出一件“藝術品”,不可避免會產生“邊角廢料”。同樣,上帝的兒女來到耶穌面前禱告,將自己心裡的重擔、心中的委屈、壓力、痛苦訴說出來,將這些“垃圾”傾倒出來,也是生命更新、丟棄“廢料”的過程。 上帝從來沒有停止在我們身上工作,因“我們原是祂的工作,在基督耶穌裡造成的……”(《弗》2:10)。祂要去除我們的肮髒、汙穢,把我們做成精美的“藝術品”。上帝不會因為我們向祂傾倒垃圾而不滿。當祂看到兒女臉上帶著笑容、心裡充滿希望、帶著一個好心情,去上班、工作、事奉的時候,祂是心滿意足的。 藝術家雕刻一件藝術品,通常最多也就幾年。而上帝雕刻我們,卻是從我們一生下來就開始了。上帝在我們身上花的代價和時間有多大,我們無法想像!祂的目的,是要我們成為聖潔。 家庭的垃圾,需要人帶走。當我們禱告時,同時有聖靈親自用說不出來的嘆息,替我們禱告。是聖靈幫助我們,運走了靈裡面的“垃圾”。原來,我們在上帝面前傾心吐意,是上帝在我們身上的工作。 心靈的傾聽者 當我們倒家裡的垃圾時,我們也需要給家裡新的食物,供應正常的生活。當我們倒心中的垃圾時,我們需要讀聖經,因為主的話語是我們靈裡的糧。“我就是生命的糧。到我這裡來的,必定不餓;信我的,永遠不渴。”(《約》6:35) 上帝的話語可以煉淨我們的心靈,比如:“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參《林前》13:4-6)“至於淫亂並一切汙穢,或是貪婪,在你們中間連提都不可,方合聖徒的體統。淫詞、妄語,和戲笑的話都不相宜;總要說感謝的話。因為你們確實地知道,無論是淫亂的,是汙穢的,是有貪心的,在基督和上帝的國裡,都是無分的……”(《弗》5:3-5)… 阅读全文
-
樂閱聖經—相異的媒體,相似的喜樂
本漫畫原刊於《舉目》雜誌第66期,作者秦王 阅读全文
-
雙城記——城市家庭教會的新挑戰
劉同蘇 本文原刊於《舉目》52期 2010年,我兩次回國,行程中特別關注了A和B兩城的教會事工情況。觀察兩個城市的教會發展,可以發現城市家庭教會正在面對新處境、新問題、新挑戰,同時,也是新的機遇。 A城印象:新都市人,新城市家庭教會 都市不是一個地方,而是一種文化。 都市化是文化的變遷,是人類生活方式的改變。都市化必然伴隨著人口的遷移。都市像一個磁石,將以往散佈在農村的人吸引過來,高密度地聚集在都市裡面。 據統計,目前中國城市居民的60%來自農村。在這方面,A城與北京或上海的情況類似。在大街上行走,僅僅依據衣著和口音,就不難看出,A城本地人已經不占多數了。而那些外來人口,並不是在A城“暫住”的過客,而是為A城社會文化做出貢獻的居民。 筆者在A城,光顧過4種類型的餐館,分別是:所有食物價格都在5元人民幣以下的最廉價的麵食店,門面簡陋的低檔餐館,有一定裝修的中檔餐館,以及裝潢具有獨特文化風格的高檔餐館。這些餐館的經營者來自蘇北、安徽、東北、四川,就是沒有本地人。 這種情況絕非局限於餐飲業。一位民工教會的傳道人,自豪地告訴筆者:A城所有新建的大樓,沒有一棟不是外地人建造的。如果外來人群已經在A城的建設裡面,發揮著如此大的作用,並構成A城文化的組成部分,難道他們還不是A城人嗎? “農民工”或者“外地人”的稱謂,明顯帶有貶義的味道。工人就是工人,為什麼要在“工”前面,加上“農民”兩字呢?對農民出身的強調,不正顯示了城市的優越感嗎?他們住在此城,並造就著本城的繁榮,為什麼還被冠上“農民”的頭銜呢? 幾種不同的類型 在A城,筆者觀察了不同類型的家庭教會。A城並沒有悠久的教會歷史,本地人信主的不多,由此,本地人組成的教會並不多見。人員最多的是民工教會。 A城的民工教會有兩種類型。一類以傳統農村家庭教會的大型團隊為背景,即與故鄉的大型團隊具有結構性的聯繫,人員多來自同一省份,建制相對完善,具有傳統農村家庭教會的固有風格。 另一類是民工弟兄自行建立的,與故鄉的教會沒有實質的聯繫。此類教會的成員,常常比較多元,來自不同的省份,有不同的教會傳統,結構較為鬆散,但在教會建制與神學理念方面,具有較大的可塑性。 最後是白領教會。白領教會的主體是新A城人,間有本地人,主要是技術人員(包括技術工人)和教育程度較高的商人。此類文化成分的人,比較容易被本地人認同, 也比較容易建立本城意識。白領教會的教導體制與治理結構都比較完備,明顯帶有“北京模式”的印記。另外,在校園裡面還有一些獨立的,或以福音機構為背景的 學生團契。 沒有真正的連接 儘管A城的一些大教會之間,已經有了初步的接觸,但總體來說,A城的教會並沒有真正連接。主要的障礙,既有社會文化方面的,也有教會傳統方面的。例如在社會文化方面,雖然大家都在A城,各教會卻仍稱為“溫州教會”、“安徽教會”、“河南教會”…… 最富有的當然是溫州教會。溫州教會與故鄉的教會有著嚴密的組織關係,結構完整,財政資源豐富,有定型的神學傳統與教導體系,具有強烈的組織擴張意識(但不一定是傳福音的意識),其成員多來自工商業背景。 在溫州教會裡,有文化的優越感。無論有多少人在場,只要兩個溫州人遇見,他們只肯使用溫州話。這種執著是有象徵意義的,就像上海人只肯使用上海話,俄國貴族非說法語不可,那是優越身份的顯示。這已經足以將溫州以外的人,阻擋在溫州教會以外了。 在安徽教會與河南教會那裡,則是文化自卑感,好像自己低人一等,高攀不上本地人。 本地教會則自然有地利的驕傲。 當教會領袖聚會的時候,筆者提到了社會文化對教會連結的阻礙,結果立即聽到本地教會的領袖談60年代“自然災害”時期,外地人湧入本地造成的傷害(衛生問題啊,偷竊啊,等等)。 可是,筆者不禁要問:我們不都信主了嗎?兩下之間的牆不是被基督的十字架拆掉了嗎?為什麼同在A城的教會裡面,卻還住在各自的故城之中呢?在信主以前,我們不都是罪人嗎?誰又比誰更低呢?在信主以後,我們不都是上帝的兒女嗎?誰又比誰更高呢? 如果本地人的教會與外地人的教會,都不能彼此連接的話,如果我們的生命,不能突破塵世的地域文化隔閡的話,誰又會相信天國的超越性呢? 每一個來到A城的外地人,都是基督請來的客人,接待他,就是接待基督;每一個來到A城的慕道友,都是上帝託付給我們的福音對象,不向他們傳揚福音,我們就在上帝面前犯下了瀆職罪。 影響寓於回應中 不過,好在已經有安徽的團隊,有意識、有計劃地向本地人傳福音。還有一家溫州教會,走出了原有的教會系統,開展不限於溫州人的福音事工。目前,該教會的成員的構成,是溫州人與本地人各占一半。這是以它地教會資源開闢本地事工的另一種方式。… 阅读全文
-
禱告與工作
黃建禎 本文原刊於《舉目》52期 工作占據我們生活極多的時間。有調查顯示,北美的基督徒,一生大概在工作的地點,待上8萬8千個小時。如果是專業人士或農夫,時間還會更多。個人時間則越來越少,每月僅剩13個小時(註1)。 我們既然花這麼多時間工作,那麼,工作的意義就很重要了。因為如果工作沒有意義,我們便在浪費生命。 然而,你覺得你的工作有價值嗎?作為基督徒,我們的工作,有沒有因為信仰,而與眾不同? 當晚鐘敲響 許多信徒都在掙紮中,因為他們的信仰與生活不能聯接起來──信仰與生活脫節,而且中間是鴻溝。這是很普遍、很嚴重的、很典型的問題,激發了基督教界的探討 ——古老的基督信仰與21世紀的工作,到底有什麼關係?信仰在工作中的意義為何?究竟上帝關不關心人的工作?在教堂以外,在實驗室中,辦公桌前,會議室 裡,上帝有沒有特別的旨意? 改教家相信,上帝不單呼召人來傳揚祂的道,也呼召人在社會上見證祂的榮耀。人類的始祖亞當、夏娃,就蒙召治理 世界。工作,是上帝賦予人類的天職。不是只有教會裡面的工作才是聖工──無論你是法官、科學家、傭人,只要你的工作的態度,“像是給主做的”(《西》 3:23),都算是聖工,都是主業。 相對的,即使你是祭司、文士、法利賽人,或是傳道人、長執、同工,雖然在聖殿或教會裡面工作,如果存著不討神喜悅的動機和態度,那麼,外表的服事反而是褻瀆神、惹神的憤怒。真正的聖俗二分不是在身分上、職稱上,而是在我們內心的動機和態度之上。 每當想到信仰與工作的結合,就想到米勒(Millet)的畫“晚禱”。這幅畫原名“馬鈴薯歉收”,是為記錄當時農民的清苦,反映工業革命所帶來的城鄉差距與 生活挑戰。但是,當人們觀賞該畫作時,無不被畫上那對禱告的農家夫婦所感動——土壤貧瘠、馬鈴薯收成不好,冬天不好過了,但是這對夫婦,聽到黃昏時刻遠方 教堂敲響的晚鐘,便立刻放下手中的勞作,摘下帽子,合攏雙手,敬虔地禱告,沒有抱怨,仍然感恩。 在艱難的時候,仍有人單純地依靠上帝工作、生活。這對夫婦沒有忘記,“萬有都是本於祂,倚靠祂,歸於祂”(《羅》11:36)。萬有,包括你我的工作、甚至你我本身。這些都是屬於上帝的。 越不願禱告 除了米勒的“晚禱”,《路加福音》中有一個故事,也給我們許多啟示。“他們走路的時候,耶穌進了一個村莊﹔有一個女人名叫馬大,接祂到自己家裡。她有一個妹 子名叫馬利亞,在耶穌腳前坐著聽祂的道。馬大伺候的事多,心裡忙亂,就進前來說:‘主啊!我的妹子留下我一個人伺候,你不在意嗎?請吩咐她來幫助我。’耶 穌回答說:‘馬大!馬大!你為許多的事,思慮煩擾;但是不可少的只有一件;馬利亞已經選擇那上好的福分,是不能奪去的。’”(《路》10:38-42) 。 這段聖經其實反映了我們實際的生活,我們通常都像馬大一樣忙碌、慌亂。然而我們應該做的,卻是既像馬大一樣勤奮工作、又像馬利亞一樣敬虔。但是怎樣做到呢? 答案是藉著禱告。前些日子,我看了一些有名牧師的書,看到他們怎樣白手起家、從無到有,建立一個又一個榮耀的教會。他們共通的特點,就是禱告。長時間的禱告,迫切的禱告,淩晨就“聞雞起禱”。 因此,我也學習早起禱告。我很快發現:我越早起來禱告,就越想更早;我越不禱告,就越不願意禱告。這好像於鮭魚逆遊而上,不進則退,也像耶穌說過的:“凡有的,還要加給他……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太》13:12) 白忙了一場 其實馬大也算是熱心為主、把工作跟禱告結合的人。那一天,耶穌要來她家作客,作為家中的大姊,她有意願、有責任去好好招待耶穌。而且,有什麼工作,比好好接待耶穌更神聖、更值得熱心投入? 然而,這種工作的熱情,感動耶穌了嗎?這種熱心的態度,真的討神喜悅嗎? 在使徒保羅的時代,有一群到處逼迫基督的門徒和教會的猶太人,自認是為神大發熱心。保羅評論他們是“向神有熱心,但不是按著真知識”(《羅》10:2)。 馬大為耶穌大發熱心,“為許多的事思慮煩擾”,甚至,她向耶穌發出禱告,懇求主派她妹妹來幫忙。但是無論是她的工作或禱告,都無法得到耶穌正面的回應(難怪現在也有人抱怨禱告沒有用)。她忙了一場,卻並不討神的喜悅。 什麼是保羅所說的“真知識”?從某一個意義來說,就是認識自己工作的目的和使命。怎樣才能知道自己工作的目的和使命?怎麼能夠獲得自己工作的意義和價值?要藉著禱告! 當主耶穌施行神蹟、餵養5千個家庭之後,眾人要擁戴祂做王。耶穌的反應,卻是遠離狂熱的“粉絲”(fans),獨自退到山上去禱告(參《太》14:23;…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