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来华宣教士
-
中华学生立志传道团(The Chinese Student Volunteer Movement for the Ministry,以下简称“传道团”)是中国基督教历史上,唯一产生于学生界和知识分子界,面向学生和知识分子布道,以唤起一般基督徒学生的热情,立志终身传道,为教会工作的布道团体。
-
我和Cyril同属一个大教会,新西兰的Northcote浸信会。在庆祝教会的英语大堂成立45周年的联合聚会上,Cyril对我说起一件事:“刚才和管档案的执事聊天时知道, 当年建立我们这个教会的Thompson夫妇,到中国当过宣教士。”
-
杨格非,为区域路线的代表。因 为他在华五十七年中,除了开头五、六年在上海外,以后的岁月都立足于武汉,专心耕耘这个区域的福音禾场。同时对于邻近的省份,像人口众多的四川,以及最为 排外的湖南,也多次多方前往,尝试打开福音的通路。由于他来到华中的时间最早,驻留的时间很长,带来的影响非常之大,因此被称为“华中的使徒”。遗憾的是有关他的中文著述极少,希望透过这篇略传,我们对他能有较多的认识。
-
在台湾的基督徒中,几乎没有人不知道“苏姐姐”(或“苏大姐”)的。她,就是来自“白云故乡”新西兰的苏美恩传教士。她在台湾传福音,一住就是二十年,八十年代才回新西兰照顾年迈的父母。
-
我记得在九个月之前,我们同样也在这里迎接了另外一个弃婴。我们收养了她,那是我们的第九个孩子了──正在我们的小提摩太出生不久!
-
杨宓贵灵(Isobel Kuhn,1901-1957)有“栗僳女使徒”之称,她从听见栗僳人开始,就梦想有一天要住进大峡谷,好将上帝的爱告诉他们。不过在前往大峡谷之前,我们会先在怀疑谷中看见她。
-
十九世纪及二十世纪初年出版的宣教史册上,保留了一些极为珍贵的老照片, 其中我最喜爱的,就是一张三位老人的合影。拍摄日期是1905年四月底,地点在汉口。
-
每当提到我家老二在中国青海的时候,我总开玩笑说:我家老二带着老婆孩子在青海“劳动改造”。在中国,好多人表示对此无法理解。
-
早就有当地的弟兄姐妹告诉我:“你到这里来一定得去见见杰夫,他可是我们这里的灵魂人物!爱主,热心助人。他家有八个小孩,最小的是刚刚领养来的才几个月大的弃婴,他对我们这里的聚会可熟哩,常串门和我们沟通。我们有大事小事也总喜欢去找他。他可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老中’了。我们都管他叫‘姐夫’,真像是我们一家的人!”
-
Peter是来自马来西亚的宣教士。1984年,受山地民族布道协会的差派,往泰国北部山区宣教,1987年,新婚的妻子Ruth也随同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