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BH63

  • 本文原刊于《举目》63期 婷婷不语 除非你想看星星 不然不需要坐在黑暗中 黑暗是必须的 但星星本身一点也不需要黑暗 ──安妮‧狄勒德(Annie Dillard )         这首小诗,勾起我对去年夏天的很多回忆。   如此美丽的夜        露天阳台的对面,是和天空一样深沉幽蓝的Coeur d'Alene湖,有一两点灯火在闪烁。风吹动树梢,又从湖面卷过来,凉幽幽的,带着水气。        郊外的夜,宁静得让人忘记思考,只是那么自然地就融入周遭的一切,成为其中温柔的一部分。        我身边是我信仰上的带领者,一对美国夫妇:W和G。我们一起在躺椅上,偶尔低语几句,然后又沉浸在头顶那片无垠的星空里。         我从未见过这么美丽的夜。浩瀚无边的天幕,拥你入怀。那深邃的墨蓝,仿佛有一种安定人心的神奇力量,而漫天闪烁的星星却又带着欢雀──就像平安和喜乐,从来都是共生而和谐。         那么多、那么亮的一片星,离我那么近,仿佛伸手可及。我的眼睛一刻也不愿意离开。此刻,思维不需要,理性不需要,那浮躁的自我也不需要。我的眼里只有那些闪烁著光芒、令人无比向往的星子,和变幻莫测、飘来飘去的云朵……         突然之间,一个想法冒出来:在这片广袤的星空背后,地球之外,宇宙之巅,上帝是否也正用祂慈父的眼睛看我?甚或在创世以前,祂早就为我预备了这样一个夜,为我预备了身边的人,只等我缓缓赴约?   黑暗是必须的        为了这一片星空,家里所有的灯都关掉了。屋里一片漆黑,阳台也是。关灯的一瞬,我的眼睛是那么不适应,必须摸索著才找到躺椅。可,黑暗是必须的。只有在黑暗里,才看得见星星的光。        星星不需要黑暗。无论是暗或明,是晴或雨,星星永远在那里。可是我们的眼睛,却会被绚烂的灯光遮蔽,而错过最美的风景。        黑暗可憎,可我们有时却需要黑暗。这是不是很滑稽?就像在得意的日子里,我们容易遗忘上帝。而在困境的痛苦中,我们才会深切呼唤,才会回到天父的怀抱。        我常想,爱我们的上帝,怎么忍心将苦难和挫折加到我们身上?至少,这些苦难是祂默许的吧!我于是怀疑、抱怨、背离。        可是上帝真的不爱我吗?祂连祂的独生子都赐予我,赦免我的罪,给我重新和祂建立关系的机会,能拥有永恒的生命。祂,又怎会不爱我?        回想种种,每当我在华美的灯光下洋洋自得的时候,也是我将上帝遗忘的时候。我祷告,可是却渐渐忘了怎么去依靠祂。我祈求,也只不过是藉祂的名披上圣洁的外衣,为了满足自己深层的欲望。        我想上帝站在我这一边,努力为自己添法码,证明自己是对的,却不知道我应该站在祂那一边,因为祂才是公正、仁慈、永恒、真理。我已经忙碌得忘记怎么去祷告、怎么去寻求祂的引导──或者,我听见了祂温柔的指引,却自欺欺人,选择忽视。终于,祂对我“咆哮”,用强烈的方式引起我的注意,免我行差踏错。   那闪烁的星光        主啊,你对孩子的爱多深!我不再抱怨,因为我突然明白了你透露给我的奥秘。这奥秘的意义,远胜过那些微不足道的 “快乐”。在这奥秘里是平安,是喜乐,是你存在的证明。我所谓的“得到”或者“失去”,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我是否在你的怀里,如同孩子在父亲怀里;是否将所有的焦虑、担忧、徬徨都交给了你。        人生里的每一场相遇,都绝不是偶然,而是你完美的、在我出生以前就有的计划,哪怕是痛苦,也是你给我的祝福,让我去反思、去修复、去增进我和你的关系。对于我来说,有什么是比这更重要的祝福?        就像,就像孩子的眼睛容易被遮蔽,只有借助暂时的黑暗,才能看见星星的光。你要给我的,不是黑暗,而是那闪烁的星光。你要给我的,也是提醒我,永远不要忘了仰望天上。就像G说的:Don’t lose vertical focus.…

    阅读全文…

  • 本文原刊于《举目》63期 崔衍        中国有四大微博网站,其用户年龄分布各不相同。其中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的用户,多集中在30岁以下的年轻人,搜狐微博、网易微博的用户,则更多集中于30岁以上的人士。        这是EnfoDesk易观智库,最新研究揭示的一个现象。        调查显示,新浪微博与腾讯微博的用户,多集中于20-29岁,均占据各自用户年龄构成的60%左右。而腾讯用户中,24岁以下的人群占据其整体的40%。        可以说,市场占有量最大的新浪、腾讯微博,集中了互联网的年轻族群。        “我们一起去咖啡馆,然后各自拿出手机刷微博。”这几乎成为年轻人约会的常态。他们随时随地更新微博,却几乎没有意识到这是上网。 他们在微博上干什么?         年轻人生活行为的新趋势,起源于他们的根本欲求,即“通过与他人的互动效应,来伸张自身”的欲求。不断实施自我表现行为的人的比例,在90后中,占到了63%,而70后则只有36%。         对于微博,他们的行为主要是“寻找”、“表现”与“传递”。         62%的90后认为“即便没有购买需求,也会广泛寻找相关资讯”。事实上,他们随时随地在寻找感兴趣的东西,不需要有目的。        在自我展示上,90后倾向于“用加工的方式表现”,例如52%的90后,会使用图片编辑软件加工照片,然后张贴在微博上,人数比例是70后的3倍多。90后爱“晒”,这种“晒”,除了自我形象,还有日常生活。他们渴望展示全部自我,并非只着重于特殊经验。 90后的微博行为        通过研究90后的微博行为,不难发现有三方面特征:休闲相关、以年龄群体为中心,以及注重风格。        他们通过娱乐的方式,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导致戏谑与反讽的文化产品的更受关注,如,大V的言论和戏剧性事件。(编注)对于这类文化产品,他们进行选择性的挪用与团体使用;透过特殊的消费仪式和风格(如解构),传达禁忌的意义(即,违抗权威)。 文化消费        在此基础上聚合的群体,是一种流动性的“后现代部落”:偶尔聚合,然后解散。而文化消费,正是后现代部落之归属仪式,以表明身份、划分疆界。有趣的是,“正能量”的话语和真诚的生命,同样被视为他们所接纳的风格之一,却并非是唯一。        微博的消费活动不再局限于以往知性、感性、体能为主的活动,起而代之的,是个性化、随性、自我表现。比起“向着理想和憧憬的未来生活蓝图迈进”,当下的年轻人则更享受“通过交流各自的兴趣和价值观来相互影响、丰富彼此的生活内涵,从而不断发现更多的新生活”。         因此基督徒青少年事工者,不妨这样考虑:在分享年轻人的兴趣爱好及价值观的同时,要触发他们提升自我存在价值之力,以及感染和凝聚他人之力,将福音传递出去。 本文数据除注明外,均来自“博报堂生活综研”之调查报告《生活者“动”察2013》。 编注: 新浪微博为推广,邀请明星和名人加入,在实名认证后,于用户名后加上一个橙色 “V”,以示与普通用户、微博达人的区别。之后,又邀请了媒体工作者,并有政府部门和民间组织,亦开通了官方微博,认证后在用户名后,加上蓝色 “V”。 “大V”是泛指那些粉丝众多,在微博上拥有话语权者。 作者来自南京,资深编辑,现正进修神学。

    阅读全文…

  • 本文原刊于《举目》63期 郭易君/陆百加        “我们早晨起来往葡萄园去,看看葡萄发芽开花没有,石榴放蕊没有;我在那里要将我的爱情给你。”(《歌》7:12)        上帝拣选了我们这群学生,那时候我们稚气未脱。我们在清晨的第一缕日光之下,抱着吉他,在昆玉河边灵修、唱歌。我们在摇曳的烛光下,在蚊子翩翩起舞的地下室,用基督的话语彼此鼓励,去战胜生命的软弱。我们一起吃喝快乐,一起在校园里不停地招呼同学:跟我们去教会吧!         后来,我们这群孩子长大了,毕业了。如今我们在各自呼召的禾场上为主奋勇收割。这不是诗,这是实实在在的生活;这也是诗,是世上最美的诗歌。  一、传道吧,这福音本是上帝的大能!        传福音就是传使人得救的好消息。这是基督的命令。        我本身不是一个喜欢传福音的人,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上帝激动我的心,让我不停地和别人分享福音。从2006年的个人传福音,到2007年带领高校传福音祷告会,到2009-2011年的一对一传福音和门徒训练,我真的体会到《罗马书》1:16的话:“我不以福音为耻;这福音本是上帝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         圣灵亲自给福音做见证,证明这福音是真的。2007年一年,我们去了北京23所高校,祷告和传福音。在石油大学传福音的时候,我带家属区一个70多岁的老奶奶做决志祷告。她做完祷告,第一句话是:“怎么没有人早点告诉我啊?我这一辈子都白活了!”老奶奶的这句话,影响了我很多年。         去中央民族大学传福音的时候,我们带了2个人信主,看顾了3个找不到教会的小羊;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传福音的时候,碰到一个正准备自杀的男生。后来他放弃自杀,归信耶稣。         在北京航空航太大学祷告、传福音的时候,刮著特别大的北风,冻得人直发抖。我们发了近500份福音单页,一对一地传福音给十几个人;在人民大学传福音的时候,我们几个在针叶松下边祷告,热得要命,明光弟兄差点昏倒。        在城市学院传福音的时候,我们被保安带到保卫处审问;在中央党校传福音的时候,被一个老师骂得狗血淋头;在清华大学传福音的时候,我们不只一次被人说脑子有毛病;在地质大学传福音的时候,我们遇见了基督教三自会的一个副主席,与其进行了1个多小时的激烈辩论。         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传福音祷告会上,我们提名祷告的人,后来几乎都信了主;在北京大学传福音的时候,我们带了6个人加入教会,其中两个人后来成了我们最重要的同工;在北京林业大学,我们带了一对恋人决志信主。后来他们成了我们的同工,现回到老家服事;在矿业大学接待我们、一起传福音的弟兄姊妹,如今都成了教会的中坚力量。        还有很多的见证,不能一一诉说。        传福音,才会看到上帝的荣耀;不传福音,荣耀就要离开教会。        教会传福音,就会增长;不传福音,就会停滞,最后像死水一潭。        教会传福音,就会见到神蹟和圣灵的能力;不传福音,信仰很容易变成宗教教条。        教会传福音,才会保持活力和血液的更新;教会不传福音,就会在人际关系中内耗。        教会传福音,能够坚固信心;不传福音,不会明白基督的福音真的可以救人性命。        教会传福音,能够培养同工;不传福音,很难培养出真正有担当的同工。        关于传福音,我个人觉得,还有几点需要特别注意: 1、不是恩赐,是命令           经常听到一些弟兄姊妹讲:“我没有传福音的恩赐。”这是推卸责任的说法。传福音不是恩赐,是每一个基督徒必须顺服的命令。“务要传道!无论得时不得时,总要专心,并用百般的忍耐,各样的教训,责备人,警戒人,劝勉人。”(《提后》4:2)。         人人皆祭司,人人担使命。不是要不要传福音的问题,是要不要做基督徒的问题。既然要做基督徒,自然要顺服基督的大使命。 2、预备好被拒绝        有人以为传福音一定能成功,那是不现实的。传福音的过程,就是被拒绝的过程。我传福音大部分时候都被人拒绝,但是在被拒绝的过程中,体会到耶稣的心,体会到历世历代上帝仆人的心:“主啊,我们所传的有谁信呢?”(《约》12:38)体会到上帝已经应许我们: “报福音、传喜信的人,他们的脚踪何等佳美!”(《罗》10:15)被拒绝的过程,还可以挑战自己的信心:“这条十字架的窄路,你真的愿意走下去吗?”        这真是奇妙的经历——被拒绝反而促使我们思考、回应、反省,变得忍耐、老练、有盼望,且不至于羞耻。 3、不是生命完美才可传福音        生命的见证与传福音有关系,基督徒的好行为,的确可以为所传的道作见证。然而,真正救人的是福音本身,我们只不过是仆人。        这些年传福音,我经常跌跌撞撞,经常有魔鬼控告:“就你这德性,还传福音?省省吧,自己先搞明白再说!”然而,就是在传福音过程中,我发现福音的能力、果效和内涵;正是在传福音的过程中,圣灵为我解答了一个个信仰疑惑;正是传福音的过程,培养了我有担当的品格,让我学会了敬畏,知道了格外注意自己的品格,重视生命的内外合一。…

    阅读全文…

  • ,

    隐约的红字

    本文原刊于《举目》63期 李东光        高新志彻底打消了去读神学院的念头。回想这一段时间,他仿佛乘过山车,忽而呼啸直上飘到云端,忽而飞速下坠跌入尘埃。现在,他又回到了原点,渐渐定下心来,开始新一轮找工作的努力。 失业的博士         这要从新志之前的失业经历说起。新志所在的大学城里,有一家七八十人的华人教会,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教会的陈牧师60出头,来自台湾,是慈眉善目的老伯伯形象,但十分讲原则,典型的“外圆内方”。新志原是镇上那所著名大学物理系的助理教授,也是教会里负责主日学事工的执事。         美国经济的不景气,已经持续好几年了。一开始,学校还尽量保持科研队伍的稳定,但是国家给的研究经费这两年大幅度削减,特别是在理论物理的研究上,由于不是很快就能见到经济效益,所以国家便将经费转而投向另外几所名牌大学。如此一来,新志失业了,而且是在他即将有资格转为终身教授之际。         他们的研究组解散,负责人在跳槽去另一所大学时,没有把他带去。一开始,新志并没有在乎失业,还是高高兴兴地在教会服事,并且还趁拿着EI的机会,修了几门“爱学网”上的神学课程,觉得很有收获。又在周间开了一个查经班,组织一些暂时没有工作的人,和来美探亲的老人学圣经。教会的弟兄姊妹都夸新志是一个信心的榜样,牧师也在讲道时,对此表扬。         当然,新志同时也在网上不断寻找工作机会,联系一些认识的同道。他本以为这段等待的时间不会长于3个月,毕竟自己是科技大学毕业的,又在美国读了博士,还在工作的五六年里,发表了几篇论文。可是1个月过去了,3个月过去了,熟悉的同道纷纷表示“Sorry”,海发出去的求职信,回复率连10%都不到,并且无一不是“你的条件很好,可是我们暂时没有opening,等有了再和你联系”这样的话。        于是,新志把求职视野扩大到公司,可是他从博士、博士后、到教职,一路十几年都是在学校,因此没有一家公司对他伸出橄榄枝。新志心里开始有点打鼓,思前想后,有点后悔:要是去年把那篇关键的论文好好改一改,能在《科学》杂志上登出的话,现在就不会这么难找工作了。那篇论文,杂志社当时要求补一些实验资料,把原始资料整理好附上,不是很复杂,只要花一些气力和时间的。        当时正巧教会在筹备针对新生的福音营,新志被委派为总策划。他需要联系营地,踩点协商价格,设计报名表和广告,联系讲员,召开推广外展会,分配房间,组织交通膳食等等,忙得不亦乐乎。结果营会办的很成功,大家都交口称赞新志的摆上,但是他的论文被退了回来,原因是有一篇类似的论文,抢先发表了。虽然新志在祷告中,求上帝让他看见,他是在先求上帝的国和上帝的义,不要太介意这次的失误,但是,新志的老板却显然很介意。很快,研究组解散重组的决定出台了,新志变成了一个失业的博士。        一晃1年多过去了,原来的教授朋友在课题忙的时候,偶尔会叫他去做几天临时工,但都没有增加一个position的可能。新志渐渐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不完美的完美家庭        幸好,新志还有一个完美的家庭。太太婉仪来自台湾,是实验室的一名实验员。人虽然不是显眼的漂亮,但胖乎乎的憨厚模样,十分可爱。新志是在与婉仪结婚后,才深刻体会到,受没受过家政教育原来有那么大的区别。        婉仪总是把家整理得井井有条,窗明几净,一尘不染。还能变着法儿作出各式各样的台湾菜肴,让新志这个从小吃“白菜炖粉条”长大的东北人,着实感受到了什么叫幸福。新志是在读博士时与婉仪相遇的。那时他偶尔会去教会吃免费大餐,结果认识了已经信主、服事饭食的婉仪。一打听,原来两人竟在同一办公楼上班。那之后,几经交往,心生爱慕,但婉仪明确表示,新志若不信主就免谈。新志想,就冲著婉仪,信主也值!再说他对基督信仰并不反感,只是还不十分理解而已。于是新志信主、受洗,一气呵成,二人遂步入婚姻的殿堂。        婚后两情相悦,相敬如宾,一同去教会敬拜服事,新志也越信越有兴趣,追求的心不断增长。        这样完美之家有什么不完美呢?有。首先,他们结婚七八年了,却一直没能有小孩。不过两人都没有放弃,才近40岁,还有机会;就是实在没有,“有我们俩在一起,也就够了”,婉仪如此说。另外,还有一个不完美,就是他们两人都是再婚。         婉仪的情况比较简单,她是被抛弃的。刚来美国时,一个美国青年向她大献殷勤,那时她太年轻,人生地疏地求学,也实在需要人照顾,没想到就上了贼船。同居一段时间后,那人毫无怜悯地离开了她,不知所踪。痛不欲生的婉仪就是在那时,由朋友带进教会,开始了新的人生。         新志则是在来美国读博士之前,有过一次婚姻。前妻是某干部的女儿,十分漂亮,是通过朋友介绍主动与新志相会,并且一见钟情。她喜欢新志的学识和即将赴美的机会,新志则喜欢她超群的美貌。新志刚来美国时,他们几乎天天通电话。新志一肚子思恋,不知如何表达,而那一方却常常直奔主题,问他什么时候才能把她办理出国。等了1年多,新志有了助教的资助,终于办成这事。哪知道来后不久,二人就开始吵架。太太总是嫌他才赚那么点钱,只能窝在小公寓里。新志在博士后期,忙碌中有些怠慢,太太就大吵大闹。一次新志实在忍不住了,大吵一架,甚至有点肢体接触,太太在怒中报了警。虽然没有被逮捕,但他们被判分居。刚一分开,太太那边就有人趁火打劫,他们的婚姻便到了尽头。离婚后,新志找到前面提到的大学教职,离开了伤心地。        只是,这场人生挫折后来依然影响着他。在和婉仪结婚时,新志已经受洗,希望能在教会举办婚礼,但陈牧师却不同意。他说,教会传统不为离过婚的人举办婚礼。再加上新志那时给人的印象是,信主就是为了找女朋友,有些人甚至说他们俩长不了。无奈之下,他们只好在市政办了手续,几家朋友在一起吃了顿饭,就算是婚礼了。 献身的资格        回到如今失业的这件事上。这么长时间没找到工作,婉仪虽然一往情深地理解、安慰新志,但越是如此,新志心里越不好受:一个大男人成了吃软饭的,让他的自尊心很是受伤。不过,在失业的这段时间里,新志在教会的服事变得更多了,有不少弟兄姊妹都建议他去读神学院。他们觉得新志主日学讲得特别好,有条理,有深度,又结合实际。他与人交往也十分真诚,若是去装备一番,一定可以成为很好的牧师。        于是,新志和弟兄姊妹一同祷告,向上帝求问。        他把弟兄姊妹的提醒,看作是上帝的引领。回想上帝的种种恩典,体味自己服事上帝时的喜乐甘甜,他心中的感动强烈又清晰。他认定,若是余生把自己交在上帝的手中,为上帝所用,是最美好、最值得的。新志回家与婉仪商量,二人一同祷告,婉仪也十分支持。在搜寻了几家神学院的资讯后,新志从网上下载了其中一家的报名表。报名需要2位推荐人,新志先把一份推荐表,交给了教会的执事会主席林弟兄。         林弟兄拿到那份推荐表之后,心里很不以为然。虽然和新志有许多合作,也看到新志比较能干,但是他对新志的灵命状态不是很放心。新志才信主8年,最近5年才参与事奉,平时点子不少,热情挺高,但感觉不是很踏实,缺乏历练。特别是想到当初教会不给他们办婚礼,新志还曾扬言要去别的教会,表现得很不顺服、很不成熟。于是他拿起那份表格,反复看了一会,便把它撕成几片,丢进了纸篓。         另一份推荐表当然在陈牧师手里。作为老一辈的基督徒,陈牧师对年轻的一代是既爱惜又担心。一开始新志和他谈起读神学院的意愿时,想到新志的服事热情、办事能力,他也觉得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而且等新志读出来后,自己也该退休了,到时新志就是接班人;主的事工后继有人,多么让人欣慰啊!        可是当新志真的要报名了,陈牧师倒踌躇起来。祷告良久,心里也不太平安。当年自己拒绝给他们办婚礼,有一段时间关系很尴尬。听别人说,新志本来不想让他做推荐人,但是神学院规定推荐人之一必须是牧师,这才把表格送到自己手上。拿着表格,陈牧师犹豫不定,就这样搁置了2个礼拜。         新志既然启动,就希望能尽快往前走。他往神学院一打听,对方竟说:“你的推荐表格还没有寄来。”他便给牧师打电话询问。陈牧师用热情的语调说道:“我为你要读神学院的想法感谢上帝!不过呢,我也有一点想法,我们能不能坐下来好好谈谈?”        会谈时林弟兄也在场,气氛很是坦诚。陈牧师说:“新志,你是非常诚实的人,所以我也就开诚布公了。你知道,教会对传道人的要求和期望都是很高的。特别对生命见证是十分强调的。你们两个虽然都是很好的弟兄姊妹,也是很好的同工,但是,由于以前婚姻失败的历史,你即使学成之后,找事奉工场时也可能会不顺利。因为一般情况下,会众对牧者的婚姻状况很看重,他们希望牧者的家庭是榜样。         还有,一个人在事业不成功时把读神学当作出路,也往往给人留下攻击的把柄。我知道你要服事上帝的感动是真实的,不过在这样的节骨眼上,人家可能不会认可你的呼召,反而会误会你是在世上不成功,才想要在教会中另找成功的途径。这样的误会也许会耽误你的服事,所以,坦诚提出,请你三思。”        林弟兄也说:“其实你受了那么好的教育,又那么有才干,要是带职服事也是美好的见证。你这没工作才1年多,随着经济形势的回转,你一定会找到新位置的。那时,你又能发挥专长、在学术上有所建树,又能成为教会的骨干、继续你的服事,不是两全其美吗?教会也十分需要这样的人才啊!”…

    阅读全文…

  • 本文原刊于《举目》63期 喜善口述,彭金凤整理         身处网络时代,无论我们是否承认,微博已悄然渗入我们的生活中,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和服事。很多基督徒也玩微博,除了个人消遣,或是作为一种社交工具外,微博更可以是传福音的“一片园地”。         基督徒应当怎样经营微博?怎样把“俗世的场所”,变为“神圣的所在”?怎样将生活与之平衡?让我们来听听“神爱喜善”,这位草根的基督徒“微博达人”的故事(编注,在2013年7月,已有6万余人关注神爱喜善的微博): 始于网络聊天室和论坛        我于1999年底信主的。        信主后,我跟许多人一样,对真理十分渴慕,也有很多疑问,但常常不能得到及时的帮助和解决。那时网络开始盛行,于是我很快加入了网上的基督教论坛和语音室。语音室是一种网络团契,因着对真理的渴慕,聚集在一起读经、赞美、祷告、交通,建立起一种真诚、密切的关系。可以说,网络团契给我提供了另一个培灵的空间。        我也常去赞美、旷野、雅歌等基督教的论坛。一开始,是我自己需要得到帮助、解惑,后来也开始解答一些简单的信仰疑问,还参与一些话题的讨论。        从2000年至2008年,这段在论坛和语音室的经历,令我的生命渐渐更新和成熟。 眼见,心感,力行        参与基督教论坛久了,我渐渐发现,有些信徒经常会为某个话题争论不休。这样的辩论本在所难免,可有些辩论的最终结果,是纷争、恼怒……论坛的网站,因而经常被关闭。我对此深感无奈。        有位朋友提醒我:不如去开自己的博客吧!于是,我在2009年2月开了博客。博客简单多了,避开了许多不必要的争论,也避免了被关闭的麻烦,可以专心发博文、传福音。        2010年2月,又有位姐妹建议我开微博。刚开始我不很在意,一是觉得自己的精力没那么充足,二是不太了解怎样“经营”微博。不过转念一想,上帝给我多少力量,我就做多少事情吧!所以,开了微博,偶尔发几条,但主要精力还是放在博客上。         到了2010年底,我发现关注我微博的人,竟比博客上的更多、更活跃,而且粉丝来自世界各地。这让我很惊讶。原来,微博的风景更好,禾场更大。我好像一个人在园子里撒种许久,却不经意间发现,已是满园馨香。又好像一个人旅行,起初路上景色平平,转了一个路口,眼前豁然是一大片金黄色的麦海,沉甸甸的,等待着收割……真令人鼓舞欢欣!         远牧师也在2009年8月开了博客,3年多的时间,关注他博客的人数是1万人左右。2011年3月他又开通了微博,仅2年多的时间,关注者有17万!可见,相对微博更受大家喜爱。        这时我想,上帝给我的感动是确实的,我要做的,就是花精力,专心来经营微博。 微博为谁而开?        关注我微博的人多了以后,有人就开始有所期待,经常希望我帮忙转发或分享。比如,有生病的,孩子、家人失踪的,要准备生产、动手术的,为了生计开网店的,难民营的,家庭破裂的,生活困难需要捐款的,找教会的,等等;求代祷、求安慰、求转发、求解释,也不计其数。如果做不到这些要求,就会有评论:“光讲爱,没有行为,什么基督徒啊?”……        我心里很为难,因为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也希望大家能更多地转向上帝,跟上帝建立亲密的关系,凡事依靠上帝,凡事向上帝呼求,而不是依靠某个人。        有一次我跟范学德老师交谈,他说:“在网上服事,尽量不要去血气辩论,有理也不要去争,不要动怒。别人说的有道理,你就听一下,尽量不要去反驳。网络上这么多人,不可能意见统一。你也不可能使全部人都满意。就算在教会,大家的意见都不可能统一,更何况在网络上呢?”        我也逐渐地认清自己:平时一点小事情,就会使我跟人较真,使我纠结、动怒,所以上帝借着微博上那些指责来塑造我、扩充我,让我学习仁爱、忍耐、包容。上帝更借此检验我的动机:到底是为谁而开微博?如果我是为上帝而开,那这些指责就不算什么。 坚持起初的感动        关注的人多了,每天看的微博内容也多,精力很容易分散。        比如,有人会向我咨询感情、婚姻等方面的问题,可我知道自己不擅长作辅导,所以一般都建议他(她)们去找自己的牧者。还有一些肢体会问,礼拜天可否不去教会,只在网络上参加敬拜,或听网上牧师的讲道?这个我坚决反对的,因圣经说“不可停止聚会”(《来》10:25),去教会聚会,可帮助肢体间有更亲密的沟通、代祷、分享、互动,在不断的磨合中,生命得以建造、成长。         远牧师也说过,网络是教会的一种拓展,是教会生活的一个延伸,但是不能代替教会生活本身。教会是基督的身体,离开了身体,我们就没有力量。教会也是弟兄姊妹彼此相爱的地方,我们在教会里把信仰实践出来。如果只是沉溺在网上,拒绝教会生活,是危险的。时间久了,容易偏离信仰。         因此,为避免精力分散,我得了一个秘诀,即坚持起初的感动。上帝给我最大的感动,是关注慕道友。网络上实在有很多慕道友,需要引导。只要是慕道友的提问,比如:“我不是基督徒,我祷告,上帝能听见吗?”或 “我信基督教好呢,还是天主教好呢?”我都会很积极地回答、引导。         我们在网上所做的事虽很微小,甚至小到自己都没有注意,但是上帝却会使用。比如转发了一条微博,就可能在某个人心里播下了一颗种子,上帝就使这颗种子成长了。正是“……栽种的,算不得什么,浇灌的,也算不得什么;只在那叫他生长的上帝。”(《林前》3:7) 要做得超凡的好        有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能坚持在微博里?我想最大的原因,在于圣灵的感动。我信主后,一直希望参与教会的服事,比如,外出探访、去乡下传福音,或在街头发福音单张等。但对于上班族的我,这些做起来总有局限。         在网络上就不一样了,这个平台很适合我,时间上也能自由把握。我可以从最小的事情起,默默无闻地去做。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微博里有很多“蚯蚓型”的基督徒,在私底下默默耕耘、不辞劳苦,根本没有人关注到他们,但他们还是很殷勤、很尽心地付出。这种从上帝而来的信望爱,我由衷地敬佩。我觉得,在世人面前见证基督,不一定是轰轰烈烈的。       …

    阅读全文…

  • 本文原刊于《举目》63期 S. C. Lee         我参与网络教学(或称远距教学),缘于第一任爱学网主任李元雄长老的邀请。李长老任台湾中华福音神学院行政副院长时,是我的老师。因师生情谊深厚,即使我毕业多年,李长老也转换服事工场、离开华神,我们仍有联络。         2010年8月,李长老邀请我加入爱学网,担任远距教学课程导师。虽然我不熟悉电脑操作,也从未接触过任何线上教学平台,唯一熟悉的是课程内容——我道学硕士毕业后,从事过圣经翻译相关工作,曾接受多年释经与翻译训练。出于对李长老的信任,加上了解他在管理学与人才运用上的专业能力,我便大胆接受了这个挑战。        原定于2011年才正式开始,没想到提前在2010年9月,就要推广试用期课程了。于是我摸索著,开始了爱学网第一门远距教学工作——华神前院长陈济民博士录制的释经学。同时开设的,还有护教学,由另一位导师Wally承担。 差异大,难度高         之前,我已在台湾牧会21年了。除了教导自己堂会会友,也不间断地进行海外培训、宣教,以及台湾其他区会的牧养协助。我并完成道硕、神硕的装备,专业以新约、神学、原文释经、神学著作翻译等为主——这也正是我在爱学网负责的相关课程范畴。         谈到[海外校园机构]爱学网的网络教学,可谓为“不可能之任务”:         第一,非隶属任何神学院,没有证书等吸引人的条件,全凭口碑与内涵;第二,这是新创的网络平台,很多人不认识、也不熟悉如何操作;第三,学员来自海内外各地,不同背景,差异极大,要引导全体学生,难度极高。但是,神学教育一直是我的事奉方向,而李长老所邀请的网络导师教学工作,正符合我本身的服事范畴。这是我接受此任务的一个原因。         一开始,我着重在辅导学员学习,并提供大量资料,辅助线上课程。然而我慢慢发现,不同时期、不同背景的学员,学习能力有极大差异。因此辨识每个学员的程度,了解其学习困难,是必要的。        每当新学期开始,首先要认识该期学员的整体特质,按著学员可以吸收的程度,提供引导、协助,及给予辅助资料。然后,要逐步了解各个学员的学习态度,看看有何困难或障碍。如遇到急躁的同学,要引导其静下来聆听;如遇到好批判的同学,则引导其学习顺服的功课;如遇到理解力较弱的同学,就多举例说明……   “原来我一直弄错了!”         不少学员把神学课程当作是过关考试那样,学习目的只是获取高分。这就不是神学教育,而是神学测试或知识程度检验了。这是危险的!若理论知识与信仰生命分开,就违背爱学网的教学使命了。         对此,我会在讨论时旁敲侧击,多方鼓励学生省思自己的信仰,引导他们从自己及他人的回应中,看出生命的样式,包括生命与圣经真理不相符之处。在线上同步讨论结束时,常有同学惊呼:“原来我一直弄错了。原来服事不是回报耶稣舍命,而是以新生命活出基督!”“我以为基督徒软弱是理所当然的,原来是要靠福音胜过啊!”“主啊!赦免我!……”这样的回应,表示圣经真理已经开始影响其价值观、进入其生命了。         同时,我也不断鼓励学员,面对困境时,应当以天国的价值观回应,领受福音的生命,而不是因信福音入门,却凭血气行事(那就不是基督徒了)。经过2年多的学习,可以明显看到,学员昔日的种种习性,如:冲动、血气、爱比较分数、冲口批评、论断等改变了,开始看重悔改、上帝的心意,有了顺服、聆听的门徒态度。         而且,他们不但自己如此,也这样去教导自己教会的弟兄姊妹。这就是正面的生命影响,符合神学教育的方向。 一路走来到如今         神学教育是辅助工具,目的是使人认识上帝、认识福音并得救的智慧。神学教育不直接改变人的生命(是圣灵),却可以指出生命特质中与圣经不相符之处,好叫人知道悔改。神学教育也指出上帝美善的旨意,使我们知道靠福音去成全。        如今,我在爱学网已近3年,担任超过10门课程的导师。我有屡屡受挫、丧失耐心、无法继续的时候——因为看见神学教育太难、人对真理太愚蒙和昏暗,自己的学识又太浅薄。每当如此,我便屈膝到主前,藉祷告重新持定神学教育的使命与方向,重新回顾上帝量定的范围、自己的恩赐,重新悔改去体会主的心,重新领受勇气与坚忍,并且也寻求属灵前辈的意见。如此才能一路走到如今。         华人教会有极大的神学教育需求,然而我深知,护卫真理的乃是耶稣基督。我们只是器皿,是听命的仆人,所倚靠的唯有上帝。因此无论需求多大,困境多大,我们都当以仆人的心志,一步一步倚靠主走下去,不揠苗助长,不寻求速达,只求按上帝的时间,按人心可以承受的程度,逐步引导,使人受造就、得益处。         注:爱学网网络导师的职责,在督导学生线上课程的学习。因此导师需要熟悉线上课程,并衡量学员的情况,重新设置“课程要求”、“指定阅读书目”以及设置“作业”。这是因为线上课程,均为中西方神学院录制的优秀神学课程,原招收对象是蒙召全职、大学本科以上的毕业生。然而爱学网的学员,设定为中学以上学历、任何有心接受正规神学装备的服事者,类似神学院的延伸部课程。导师需要因应爱学网学员的学术能力,以及逻辑理解能力,视情况增加辅助学习资料,并在讨论区以专文尽量呈现圣经完整的教导,以及实际生活的应用。 作者目前担任[海外校园机构]爱学网网络导师

    阅读全文…

  • 亚当存在吗?(潘柏滔)

    福音派主流喉舌《今日基督教》(Christianity Today)杂志,在2011年6月的社论中宣告:“我们必须相信,有《创世记》所描述的原始祖宗,并信他们能与上帝有属灵的交往,这是正统基督信仰的底线。” 这立场的根据究竟是什么?科学上的最新发现,对这立场有何挑战?让我们来做一点探讨。

    阅读全文…

  • 本文原刊于《举目》63期 王伟成                                                                          作为上帝的工人——传道,基本职责是传福音,训练门徒,并成全圣徒,建立基督身体,扩展上帝的国。保罗一再提醒教会,要“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弗》2:20),有“真理的柱石和根基”(《提前》3:15),执事要“固守真理的奥秘”(《提前》2:9),长老要“坚守所教真实的道理”(《多》1:9),并命令提多,使信徒“在真理上纯全无瑕疵”(《多》1:13),命令提摩太“作无愧的工人,按正意分解真理的道”(《提后》2:15),且在《犹大书》中奉劝圣徒,“要为从前一次交付圣徒的真道,竭力的争辩。”(《犹》3)         最近听闻一些极端或异端的教导:上帝是三名一位,耶和华等于天父……我心里难过、焦急。真怕一点面酵使全团发起来,基督教沦为摩门教、耶和华见证人等异端而不自知!          (一)“三名一位”的错误        有位牧师在书中说:“上帝就是圣灵,主就是圣灵;这就好比说:上帝就是主,主就是上帝一样。不要把上帝与主分开,也不要把圣灵与上帝或主分开。我们称上帝为主,称耶稣为主,称主为耶稣,和称主为上帝,都是在称呼同一位上帝。因为上帝只有一位,除祂以外,再没有别的上帝(参《林前》8:4-7)……        “那么圣经为什么有父、子、圣灵3种称呼呢?我们所信的上帝,到底是3位,还是一位呢?按照传统的说法,我们所信的是父、子、圣灵三位一体,是3位,也是一位。圣经并没有用‘三位一体’这个名词,圣经只有父、子、圣灵3种称呼……         “那么圣经为什么对这位独一的真神有3种不同的称呼呢?按照传统的说法,上帝有父、子、圣灵3个位格,却是一体,因此称为‘三位一体’。但圣经称上帝为父、子、圣灵,均各有其属灵的意义,以表明上帝的所是、所作、所为,以及祂与我们的关系……子神是父神的化身。”(《认识圣灵》p. 16-17)         很明显,他是说一上帝、一位格,却有3种称呼,而3种称呼是为了表明上帝与人的3种关系,不是“三位一体”,乃是“三名一位”。这正是第3世纪异端撒伯流(Sabellius)的“形态论”(Modalism)的错误,是与今天“独一神格五旬节派”(Oneness Pentecostalism)一样的错误。         我曾经与“独一神格五旬节派”的一位中国女牧师辩论,她坚持上帝只有一个位格(One Person),旧约称为天父,在显能力时称圣灵,在今天新约时代,祂显明是耶稣。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所谓 saving name),只有耶稣的名。她强调一定要奉耶稣的名施洗,不可奉圣父、圣子、圣灵的名施洗。已经奉父、子、圣灵的名受洗的人,要奉主耶稣的名“重洗”!         的确,圣经里没有出现“三位一体”(Trinity)一词,但这个词却归纳了整本圣经对上帝属性与本质的启示。“三位”是指圣父、圣子、圣灵,3位格永存、并存(three eternal co-existing divine persons)。“一体”是一个本体(Being),一个本首(Godhead),并属同一神性本质(one divine nature: homoousios)。         综而言之,“三位一体”是指,圣父、圣子、圣灵是3个神性位格(属同一神性本质),永存、并存于一本首,是独一上帝(One Being God:monotheism),不是3个上帝(tritheism)(参图1)。         圣经启示天父是上帝(《申》32:6,《赛》63:16、64:8,《玛》1:6,《太》6:9,《约》6:27、8:18)。圣子主耶稣是上帝(《赛》9:6,《约》1:1、14、34,20:28,《提前》3:16,4:10,《多》2:13,《西》1:16、2:9,《来》1:2-3)。圣灵是上帝(《创》1:1,《诗》33:6,《林前》2:10、3:16,《徒》5:3-4)。然而,却不是3个独立的上帝,乃是一体(One Being God)独一真神(《申》5:7,《林前》8:4)。          因为是三而一(Three in One Godhead,《约》10:30、38,14:10,17:21,14:16-20),即父在子里,子在父里,圣灵在子里(《约》3:34),这就是教父Hilary of Poitiers 论三位一体所说的“彼此内住(mutual indwelling)”(图2)──“三一神各位格相互彼此含有对方,就是一位格永远包含对方,并被对方包含。” (注1)         奥古斯丁清楚强调父、子、圣灵的一体性与上帝的独一性:“圣父、圣子、圣灵连结于神性的合一(divine unity),并属同一本质(one…

    阅读全文…

  • 本文原刊于《举目》63期 明道        美国著名女作家哈丽特‧比彻‧斯托所著《汤姆叔叔的小屋》(Uncle Tom’s Cabin,又译作《黑奴吁天录》),被林肯誉为“引发南北战争的导火索”。该书有两个贯穿始终的主题:一是废奴,一是信仰。而第二个主题,读者往往误解。 宣扬的不是宗教,是信仰         斯托夫人(1811─1896)出生在牧师家庭,做过教师。她在辛辛那提市住了18年,与南部蓄奴的村镇仅一河之隔,这使她有机会接触到逃亡的黑奴。她本人也去过南方,亲自了解那里的情况。奴隶的悲惨遭遇,引起了她深深的同情。《汤姆叔叔的小屋》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出来的。        此书于1852年首次在《民族时代》刊物上连载,立即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受到无与伦比的欢迎。林肯总统后来接见斯托夫人时,称她是“一本书酿成一场大战的小妇人”。        凡是读过《汤姆叔叔的小屋》的人,都深深体会到美国黑奴制度的血腥、残暴。该书废奴观点明确,呼吁社会变革,呼吁解放黑奴。对于读者而言,社会政治的改变,可以带来人权的保障、各方面的进步提高,是很好理解的。       特别作为中国读者,我们早就学会了阶级斗争的分析方法——《水浒传》,是农民阶级反抗地主阶级;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揭露了资本主义的虚伪、黑暗;甚至《西游记》,也是歌颂人民的反抗精神……那么《汤姆叔叔的小屋》,当然反抗的是奴隶主阶级的残暴恶行!        所以,在阅读《汤姆叔叔的小屋》时,我们很容易先入为主,以既有的思维模式,解构这篇名著,将其丰富内涵,简单归纳为呼吁解放黑奴、揭露和谴责奴隶主暴行,然而,却忽略或误解了该书的另一个主题——宣扬“真正的信仰”──信仰耶稣基督!         斯托夫人此书常被诟病,认为她塑造的汤姆叔叔的形象,太有宗教气息,缺乏反抗精神等等。其实这是对斯托夫人的误会。斯托夫人不仅仅是“激进”的废奴主义者,更是“激进”的宣扬福音、反对“虚伪的教会”的基督徒。如果能够仔细、客观地通读本书,会发现,作者对“基督教”有很多批判——有时直接描写或评论,有时则借着书中人(主要是圣克雷尔)的口进行。其批评很深、很透彻,甚至超过了许多教外人士对基督教的批判。        斯托夫人没有宣扬基督教的外在形式,她宣扬的是:人,要信仰耶稣基督,要遵行圣经的教训,真实认罪、悔改、信上帝! 斯托夫人的信仰观,在书中一贯体现 ×信仰的作用──改变人和社会        斯托夫人并没有把人物简单地按照所属阶级贴上标签。人的行为,除了受到自身地位的影响,也受到信仰的影响。有像玛丽那样虽然参加教会的聚会,却刻薄、自私,也有像菲尼亚斯那样,虽然不参加聚会,却正直、善良帮助奴隶逃脱。        奴隶主中也有心地善良的,奴隶中也有残暴的。例如,汤姆的第二个主人,奴隶主圣克雷尔,待奴隶很优厚。这除了天性使然,也与母亲从小给他的信仰教育有关。圣克雷尔的母亲是虔诚的基督徒,以圣经为人生指导。         在书中有一个场景:圣克雷尔的妻子玛丽聚会回来,告诉圣克雷尔,讲道的博士引用圣经,论证奴隶制度是合理的,有的人生来就是伺候人的,等等。这种讲道,显然很合玛丽口味。         玛丽批评圣克雷尔一天到晚在外跑,就是由于他不喜欢宗教。圣克雷尔反驳:“宗教!你们在礼拜堂里听到的那套玩意儿,就算是宗教吗?那种拐弯抹角、可上可下,以便迎合自私自利的世俗社会中,各种歪门邪道的玩意儿,也算是宗教吗?我这个人生来不敬神明、庸俗而愚昧,那种比我的本性更可耻、更狭隘、更不公正、更不顾他人死活的玩意儿,也算是宗教吗?不!如果我要寻找一种宗派的话,它只能高于我自己的本性,绝不能比它低。”         这段话,说得真够痛快。虚伪的信仰,只是人为自己罪行辩护的借口、牟利的工具。在与堂姐奥菲利亚小姐的一次对话中,圣克雷尔说,黑奴中很多人没有正常的道德观念,偷窃、醉酒十分普遍,没有正当的谋生技能。当然,这不能怪他们,他们的肉体、灵魂,已经被占有、剥夺,没有指望。如果把这样的人,一下子解放,推出庄园、推向社会,不知道会成什么样子?         通读全书,我们可以肯定,这绝不是圣克雷尔的借口,不是他想保住自己的奴隶主地位。他知道:“这是一个绝对遭天谴的制度。”“全国人民都对奴隶制度感到不满。奴隶制度不仅对奴隶不利,对奴隶主也没什么好处。”        他认为,某种意义上,改变人比解放人重要,比改变社会结构重要。难度更大。解放可以用战争,用法律,但改变人“太费事”。不过“费事”却很有效。这个“改变”,其实就是使大家成为虔诚的信徒(不是“教徒”)。 ×信仰的表现──爱         斯托夫人认为,真正信仰耶稣的人,心中一定生发出对别人的爱。此观点,在奥菲利亚小姐教育托蒲赛时,生动地体现。         圣克雷尔戏谑堂姐奥菲利亚小姐,给她买了一个小黑奴托蒲赛(Topsy),让堂姐和小黑奴同住,教育她。托蒲赛是一名不知来自何方、“衣衫褴褛”的小女奴。她认为既不是上帝造了她,不是她的母亲造了她,“我想我是自己长出来的。我不相信有谁造了我。”(英语因此有了成语“grew like Topsy”,像托蒲赛一样成长,比喻一种自生自长、放任自流的生存方式)。        托蒲赛没有任何是非观念,很难教育。奥菲利亚和颜悦色地教育她,全然无效。奥菲利亚问她:为何不好好做人?她回答:“哦,小姐,恐怕我是挨揍挨惯了。挨揍对我很管用。”她被打后,向其他小黑奴炫耀:“哈哈!菲利小姐还揍人呢,她连一只蚊子都打不死!我原来的主人才叫会揍人呢,直打得我皮开肉绽,真是厉害,那才真叫会揍人呢!” 奥菲利亚小姐在托蒲赛的教育上(知识、生活、信仰各方面)费尽心血,但收效甚微。我们不能否认,奥菲利亚小姐有爱,她所做的,例如为托蒲赛洗澡,实在让人佩服。“描述一个没人理睬、邋遢的孩子第一次浴洗的具体过程,对文雅人来说实在有些不堪入耳。事实上,世界上有成千上万的人,迫不得已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和死亡……奥菲利亚小姐真可以算得上是心诚志坚,言出必行。她勇敢地担负起为托蒲赛擦洗之责任,没放过任何一处令人作呕的脏地方。”         然而,奥菲利亚小姐的这种爱,还不能算是斯托夫人提倡的,超越性的来自上帝的爱。虽然奥菲利亚是虔诚的基督徒,做事极其认真,为人极其正直,但她对托蒲赛有偏见,有时候甚至有些厌恶。尽管她尽量掩饰、克制,但“孩子们总是很敏感的,别想瞒住他们什么。只要心中稍微有点嫌恶他们的想法,就算你想尽办法用物质笼络他们都没用,他们是一点都不买帐的。这些事看来很奇怪,但就是这个样子。”        而小女孩伊娃,真正地用基督的爱来爱托蒲赛,终于感动了顽石一样的孩子。当伊娃热切、动情地抚摸著托蒲赛说:       “噢,托蒲赛,可怜的孩子!谁说没人爱你呢?我就爱你!托蒲赛,我爱你,因为你无父无母,孤单一人,可怜无依,受尽欺负。托蒲赛,我爱你。”         瞬时,“一道真诚信任的光芒,一道圣洁无私的爱的光芒,竟穿透了那孩子蒙昧、黑暗的心!”…

    阅读全文…

  • 雅各•伯特利天梯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