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bh71

  • 美国华人查经班回顾与前瞻(苏文峰)

    我们深信,这是上帝在中国及普世救恩计划的大工,绝非偶然。我们理应见证个人参与查经班的成立、成长的过程中,如何经历上帝的带领;分享查经班成长到成立教会的过程,有哪些美好的经验及失败的教训;研讨当今中国及海外新成立的教会, 如何从过去北美的经验得到借镜。

    阅读全文…

  • 本文原刊于《举目》71期。 黎端 摇晃的火车内,罗志翱挤在低头看手机的乘客中,忽然想起20年前的一桩往事。 那时他还是大学生,刚刚受了浸。不过,他的生活和信仰真没什么关系。他照样我行我素,照样不太看得起人,包括那些可怜的教授们。 一个周末,同班好友邀请他去家住两天玩玩。同学家远,要坐火车才能到达。那时少有手机。他们就事先约好,罗志翱到站后,用公用电话打到朋友家中,朋友再出来接他。 火车一到站,罗志翱就奔向公用电话亭……一摸口袋,居然忘了带硬币出来!正当他把口袋翻了又翻的时候,电话机前有一人刚刚哭着挂了电话。罗志翱看看那人,才发现是个流浪汉——大热天穿着发黑的棉袄,胡子耷拉、头发黏腻,夹着浓烈的酒臭汗味。 这两眼睛哭红的流浪汉居然看出了罗志翱的窘境,一个字没说,哆哆嗦嗦地伸了一只脏手到口袋里,掏出一大把硬币塞在他的手中;然后擦着眼泪离开。 罗志翱握著硬币,愣著,一直到流浪汉的背影消失。那一刻,他的脑子瘫痪了。流浪汉的举动打破了他固有的评判人的标准,让他体会到对方的善良和自己的丑恶,也粉碎了他内心的自我崇拜…… 在疾驰的火车上,迈入中年的罗志翱,继续思考着当年留下来的疑问:人到底有多少价值?《创世记》1:27说,上帝是“照着自己的形像造人 ”。也就是说,上帝的形像值多少,人就值多少。所以,不管你是企业家,还是流浪汉,都是无价之宝。 想到这里,罗志翱扫视车厢:这边两位珠光宝气的贵妇,那边白发苍苍的老先生,下一位,再下一位……天父是怎么评价他们的呢?《撒母耳记上》16:7说:“耶和华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华是看内心。”那个外表又脏又乱的流浪汉伸出手的那个瞬间,是多么令人动容啊! 火车到站了,罗志翱随着人群走出车站。他的脑海依旧停不下来:如果主耶稣现在走到他面前,他能认得出来吗?自己会不会像当年的法利赛人一样,假设弥赛亚是达官贵人,因而与主擦肩而过?《以赛亚书》53:2-5描写主耶稣: “无佳形美容;我们看见祂的时候,也无美貌使我们羡慕祂。祂被藐视,被人厌弃;多受痛苦,常经忧患。祂被藐视,好像被人掩面不看的一样;我们也不尊重祂。祂诚然担当我们的忧患,背负我们的痛苦;我们却以为祂受责罚,被上帝击打苦待了。哪知祂为我们的过犯受害,为我们的罪孽压伤。因祂受的刑罚,我们得平安;因祂受的鞭伤,我们得医治。” 想到这里,罗志翱的鼻子一酸。他顺势就街边的座椅,坐了下来。路边的行人,一位接着一位,从他的身边经过,并没有人在乎他。可是他确实地知道谁在乎。他不禁开口祷告:“天父,请原谅孩子总是凭着地位、成就、智商、打扮来给人打分!求你给孩子一颗诚实无伪的、爱人和尊重人的心。谢谢你把独生爱子赐给我,在我瞧不起祂的时候救了我,让我学习重新做人。天父,这一辈子可以认识你,被你改变,真好!” 罗志翱站起身,他开始微笑。他再次融入熙熙攘攘的人群中。 作者现住纽约,从事于量化投资策略。

    阅读全文…

  • 本文原刊于《举目》71期。 梦非 爱丽丝是我们神学院教授克利斯丁的女儿。 一年半前,师母因心脏问题,突然晕倒,入住疗养院。我们闻讯往访,爱丽丝服事母亲在侧,精神奕奕,机智幽默。 过去,不论我作学生时,还是后来教成人主日学,每逢请教克利斯丁老师问题,他总不厌其烦。但自师母身体违和,有时会找不到他们。爱丽丝了解父母的行踪,我因此常去电她家。 某次,两老远行去休养。爱丽丝问,可有为我效劳之处?我把问题提出,她即刻解答,且提供资料供我参考。我暗自庆幸老师有女可继承衣钵。其后才知,原来爱丽丝与父母一样,乃Biola大学神学院高材生,难怪! 爱丽丝在好莱坞某教会教成人主日学,且是司琴。丈夫乃教会执事会主席。 追思礼拜 今年3月,得知爱丽丝腰椎癌病变、可能不久人世的消息。起初我以为自己听错了,但爱丽丝坦然地告诉我:约莫一个月前看诊,医生说她只有六、七个星期可活。激动中,我说:“即使如此,我还是相信上帝能行使神蹟……”她说:“我也信……但我是在祂的手中!”声音响亮,语气坚定、无畏,完全听不出有病在身。后来我才听说,她其实经常极其疼痛。 没有多久,即传来她离世的消息。我们参加了她的追思礼拜。 吉姆,她的丈夫,主领聚会。他忍住悲伤,带领大家一起唱她生前喜爱的诗歌。他说,这是一个庆典,因为爱丽丝不再受苦。 他请两家共同的友人——芝加哥的一位牧师,作了祷告。然后,请在场的亲友并教会的弟兄姊妹分享:“爱丽丝与你”(What Alice meant to you)。 十几位来宾抢著举手。第一位发言者,是爱丽丝的挚友。她和爱丽丝都有病痛,经常彼此鼓励。她说爱丽丝直至最后一刻,都没有发怨言责怪上帝,或说出违背信心的话。台下好几位同时点头,表示同意——爱丽丝总是信心十足。 同教会的干事形容爱丽丝:当人有需要时,“她永远在那里……”这又引起一致的共鸣。有人说,如果遭遇挫折,肯定会得到她的安慰。 爱丽丝的表兄弟是牧师,有一次遭逢教会巨变,首先来鼓励他的,就是吉姆和爱丽丝。 爱丽丝有一位表弟,人长得英俊,却有点弱智,他说最喜欢接到表姊的电话。 一位黑皮肤的男士,朗诵自己写的诗。他举《雅各书》1章,来表明爱丽丝的信心经得起考验。众人又不住点头。 一位气质高雅的女士说,希望自己未来不论遇何事,都经得起考验,像爱丽丝一样,走得优雅。 一位棕皮肤的高个女孩说,吉姆和爱丽丝有如汉堡与薯条,看见其中一个,一定会看见另一个,“他们好像我的父母”。 一个小时倏忽过去,众人还说不完。要到这样的时刻,才真正地认识一个人! “爱丽丝……1948年来到世间,2008年进入永恒……” 精致礼物 珊朵拉——爱丽丝的弟妹,率领他们夫妇收养的十几个孩子(包括依索比亚及罗马尼亚裔),唱《你信实何广大》,并朗诵《传道书》3章及12章。孩子们认真献上的音乐与经文,成为一场完美的敬拜,吸引了每一位与会者。 接下来是那位芝加哥来的牧师证道。他没有一句浮泛的安慰或溢美,而是始终围绕着上述的3处经文(《传》3、12章,《雅》1章)。他说,上帝在掌管。祂的时候总是对的,没有人能自己选择。人当趁著年轻,精力、体力俱佳时服事上帝。“生命短暂,稍纵即逝,唯为主活,存到永远。” 他说,爱丽丝没有写过一本书,没有上过电视节目,然而每一个与她接触过的人,生命都受她影响。她已作成善工,活出美好(A job well done, a life well live)。 对于她周遭的人来说,她就像耶稣。 借此题目,牧师将救恩讲解清楚,并且发出呼召。在座有几位站起回应,祷告,并接受耶稣基督作自己的救主。 师母坐在轮椅上,鼻子戴着氧气罩,神情开朗,没有一丝悲戚。老师后来才出现,说:“这是一个快乐而非悲伤的时刻!” 是的,教堂里摆着几张爱丽丝小时候的相片,以及与吉姆结褵37周年的合照。看得出,她是被钟爱的。讲台上墙壁两边,悬挂著两篮蓬松的绿色植物。讲台前是美丽的艺术花架,白底起银蓝细纹及小点的棺木上,覆蓋著一束花,像一盒精致的礼物——爱丽丝即是上帝赐给她周遭之人的礼物,她的一生祝福了周遭的所有人。 仪式结束后,大家排队安慰家属。接下来的葬礼与例行的餐会,教会的弟兄姐妹自动、自发地帮忙,带菜的,与预备饮料、餐具的,合作无间。 《传道书》7:2说得不错:“往遭丧的家去,强如往宴乐的家去……”诚然,可以学习宝贵的生命功课。 久久芬芳 几个星期后,我再与老师碰面时,他说:“我几乎无法想像,她已经不在人世了!”这是他老人家首次向我流露真实感受。爱丽丝向来最顾念父母亲,吉姆和岳父也向来无话不谈。 2个月以后,师母也走了。爱丽丝想必已经在天堂门口迎接妈妈了。 爱丽丝从来不是什么焦点人物,不是媒体感兴趣的对象。可是她无论何往,都带着基督的馨香之气。正如后汉名家崔瑗“座右铭”所谓,“暧暧内含光……久久自芬芳”。她虽然死了,却因信仍旧说话。 作者来自台湾,从事文字工作多年,现住美国洛杉矶。

    阅读全文…

  • 钥匙又不见了

    要送儿子去上跆拳道课了。我拎起皮包,打开抽屉拿车钥匙。伸手往抽屉里一摸,“咦?”再摸,不祥的预感彷如乌云罩顶。于是我将周边的柜子、桌子、台面,快速地扫过。还是没有!

    阅读全文…

  • 本文原刊于《举目》71期。 王敏俐 为了完成我先生的梦想,在2012年底,我们拜访了维也纳,以及维也纳大学附近的弗洛伊德故居。 说到弗洛伊德故居,你心中想到什么?或许你和我一样,渴望在这里,窥见心理学大师的内心世界。 有人将弗洛伊德定为影响世界历史的三位犹太人之一。他的魅力何在?他的魅力在于:在看得见的现象里,发现看不见的事实;在看似松散的随机事件里,发现互为因果的逻辑——我们的意念、欲望、梦境、行为模式、心理状态……都与个人成长经历紧密连结。 三种焦虑 一个好医生,有两个必备的专业素养:第一,能根据病患的病征,做出正确的诊断。第二,为病情找到最合适的治愈之道。 从第一点看,弗氏是好医生,因为他致力研究、分析、归纳出人焦虑、恐惧的来源,以及呈现方式。他发表过《抑制、症状与焦虑》一文,提出人所面临的3种焦虑: 1. 现实性焦虑。现实生活中有无法掌控的事物,人因此产生恐惧。这样的焦虑是真实存在的。因为无论人有多大能耐,能以解决多少难题,最终逃脱不了死亡。面对现实生活,人存在着本能性的恐惧。 2. 神经质的焦虑。人对于未知世界,会产生一种夸大的恐惧与无助感。其反应出人类的所知、所做、所见的有限。面对人生的局限感,人类会本能性地产生焦虑、恐惧与无助。 3. 道德上的焦虑。当人的心思与行为违背自己的良知,人会听到心里的自我责备,会感到深深的羞耻与罪恶。焦虑的存在,是因为我想做的善,我做不到。我不想做的坏,我偏去做。 的确,我们越检视自己,就越发现,有太多的时候,我们所说、所做的,正反应着我们内心的恐惧——对于失业的恐惧,驱使我们不断地自我剥削;对于失去所爱的恐惧,驱使我们不顾一切占有;对于受伤害的恐惧,使我们裹足不前…… 困局依然 除了病情诊断正确,一个好的医生,也知道该怎么带领病人走向康复之路。这一点,却是弗洛伊德的可争议之处。 弗氏故居,在一幢公寓的二楼。一进去,先是弗洛伊德的病人候诊室——当年弗氏的病人即是在此,等候生命的重整,期待灵魂跨越瓶颈、破茧而出——其实,这不是所有现代人的渴望吗?即便过了近一个世纪,人的焦虑与恐惧不减反增,人类的灵魂困局依然。 走过候诊室,是弗氏看诊处。弗洛伊德鼓励病人说出经历过的、困扰内心深处的伤害、恐惧与痛苦——无论事件是否年代久远,是否不堪启齿。他的理论是:一种疾病的后面,往往隐藏着另一种疾病。要治疗任何一种现存的精神创伤,都必须首先追寻出那个很可能发生于多年前的根源性创伤,然后对其进行疏导。 弗氏为人类焦虑起源的3种分类,对基督徒来说,并不陌生。因为,圣经就是一本陈明人类心灵困局的书。人的身体、精神官能的失序,的确反映出其心灵世界的破碎。我们背离创造我们的上帝,也摆脱不了以自我为中心的罪行。自我为中心,使得我们的理性、意志与情感都扭曲。我们在罪恶中找快乐、不当笑而笑、无视自私行动对自己及他人身心可能产生的巨大伤害…… 两种回答    弗氏以“人间为何有苦难”为理由,否定上帝的存在。其实,苦难不是上帝造成的,是人执意远离上帝,导致的必然终局。 圣经中提到一个妇女,在行淫时被逮个正著。按著犹太人的法律,她应该被群众当场用石头打死。有人把她带到耶稣的面前,要看看耶稣怎么处置。 从表面看来,这个妇女最真实感受到的,是死亡的恐惧。但是,如果更深一层地剖析,我们更看见女人心中的无奈与挣扎:谁愿意陷入一段不正当的感情呢?很可能,她在婚姻之外,爱上了另一个男人。很可能,她是别人婚姻里的小三……她何尝不想走出情欲的困境,坦然地活着?然而欲火吞蚀了她的良知与理性。她铤而走险,不顾一切地享受罪中之乐。 最可恶的是那个男人,在这个女人最脆弱、最需要保护的时候,不但没有站出来承担责任,反而背叛了她,把她独自一人留在审判台前。两个人的罪孽与羞耻,全由她一人承担! 若众人将这妇女带到弗洛伊德面前,他会怎么回应? 弗氏的回应可能是:人生就是一连串的苦难,是一场本我(原始情欲)、超我(道德意识)与自我(调节本我与超我过程中的人格呈现)的拉锯战。妇人的痛苦来自于,民俗、规范与社会权威所施加的控告与压力。社会的单一道德标准,压抑了人类的原有面貌、真实倾向、身心需要。 弗氏,乃至整个当代心理学,都怀抱这一个巨大的野心,就是以心理学模糊罪的定义,纾缓人心中良知的谴责;将上帝所定义的道德绝对标准相对化。 为躲避形式主义的愚昧框架,他们以后现代的视野高举解放旗帜,如性解放。殊不知,没有道德保护的解放运动,带来的是家庭的破裂、社会的瓦解、无可逆转的心灵浩劫。 那一日,犯奸淫的妇女被带到耶稣的面前。耶稣说,在你们当中,谁是没有罪的,可以先拿石头打她。当时在场的人,由老到少,每一个人都放下了手中的石头,一个一个离开。耶稣转而对妇人说,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不要再犯罪了。 在整个过程中,耶稣没有否定、没有模糊上帝所设立的绝对道德标准。祂提醒每一个以权威之名拿起石头、准备惩罚别人的人:我们在罪恶面前,都是无药可救的失败者! 耶稣是唯一有权柄、有权威去审判那妇女的人。然而祂不是要叫人在审判中灭亡,乃是要人认识自己的软弱与局限,回到祂的面前,接受祂的救赎,经历祂的恩典。唯有祂有权柄赦免那个妇女,因为祂在十字架上,为所有人承受了死的刑罚。 然而耶稣给那妇女的,不只是赦免,而是整个生命的更新。唯有祂有能力、有资格对妇女说:去吧,不要再犯罪了!祂是生命的光。跟从祂的,就不在黑暗里走。 耶稣直接挑战人类面对死亡的无奈、面对自身局限的无助、面对罪恶引诱的无能。因为祂,人类从罪的捆绑中释放,有了永生。 雪茄气味 弗洛伊德架构出来的心理学理论,是以无神论与唯物主义为思想根据的。 然而当我们真实、全面地去探索他的心灵世界时,我们会发现,人真是错综复杂的矛盾体。一个人的文字世界与真实自我,往往有着令人无法理解的差异与断层——根据弗氏女儿安娜的引述,弗氏与友人书信往来时,常引用圣经。他致力剖析人的性心理,却过著清教徒般的生活,一生对妻子忠贞。 走进弗洛伊德的书房,那是当代心理学的启始点、揭开潜意识奥秘的发祥地。100年前的此刻,弗洛伊德可能正坐在这里,沉思、著书,或者激动地辩论。漫步在他的故居,晚了100年,只能对着墙上的老照片,低吟时空递转中的自白。 午后的阳光从窗口探入。传说,老菸枪弗洛伊德一天要抽一盒雪茄。现在的书房,少了雪茄的气味,也显得特别寂寞。 作者来自台湾,留学德国,现居美国。

    阅读全文…

  • 亚裔新生代基督徒的走向(临风)

    亚裔移民的下一代很少留在原来的亚裔教会,成年后多数选择多族群、多文化的新型教会,例如Mosaic,Newsong,等等。这类新型教会没有传统教会“文化战争”的包袱,与文化接轨良好,充满活力。近年来有更多亚裔领导的新型教会出现。他们更能满足亚裔下一代的需要。这批领袖都是三、四十岁的亚裔新生代。

    阅读全文…

  • 我的信仰脱离了我的日常生活吗?教会服事,和我的家庭、工作,有没有全然不相干?

    阅读全文…

  • 笔者在北美牧会20多年,常常见到一些基督徒虽信主多年,却对教会中的服事兴趣缺缺。也有些基督徒,虽然参与服事,但原因只是:“教会需要帮忙。”或者,“从上帝领受的恩典很多,应该回报。”

    阅读全文…

  • 轻松做传道(景净)

    如果让一个传道人形容自己的生活,多半是“忙”和“累”。传道人除了负责主日讲道、带领查经、祷告会、探访关怀等教牧性的事工外,还要参与教会的管理、决策,以及外面的各种会议、研讨。还要受邀出席婚宴、葬礼、乔迁之喜等等。

    阅读全文…

  • 从1977年开始在大学教书,并在教会团契作年轻人的辅导起,我们夫妇就和身边的大学生、研究生、 及访问学者结了不解之缘。几十年过去,早已华发苍颜,然而围绕四周的,却是更年轻的一代。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