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教会论坛
-
车子、高楼、人潮,早已成为现代人生命的一部分。路边、河边、山边的凌乱度增高了,空气里的微粒、气味、声音,变色、走调了。废弃物增加了,但可回收废物未放进废品回收箱,却丢进了垃圾桶。现代生活不仅改变了人的审美观,使人的生活品质与从前大不相同,也使凌乱取代了过去自然环境中的美。
-
本文原刊于《举目》53期 沈琅 18 岁到美国读书时,一进教会,便喜欢上了教会的氛围,喜欢和一班基督徒朋友腻在一起。喜欢他们的友爱与和善、智慧及涵养,喜欢和他们一起玩,一起聊,被他们 的生命深深吸引。但我记得,也有对他们心生抗拒的时候,那是偶尔从言语、态度中,感觉到一些人自命清高、自以为是,有了信仰便高人一等。 我也变成这样了 后来,我信主了,终于找到生命的意义,有了平安、喜乐及依靠。然而,慢慢地,我身上也滋长了我曾那么讨厌的、凭著信仰就自以为是的骄傲与固步自封。我开始觉得,和一些不信主的朋友谈话不够味了,他们怎么就听不懂我说的?怎么就不能领悟我所经历的呢? 于是,我下意识地往基督徒的圈子里钻,因为有共同的话题,能感同身受地交流;因为不需要面对沟通中那么多的冲撞、挣扎和沮丧。 我也把信仰当作自己高人一等的基石了,有了要把“绝对真理”带给人的心态。不知从何时起,我的目光就只放在“真理”上,轻视其他一切的价值与意义──除了基督信仰,其他东西没有永恒的价值,不值得我去留意,不是吗? 于是,我的路越走越窄。我很困惑,为什么信了主,反似觉得生命里丢了点东西呢?而且,到底丢了什么呢? 慢慢地,我才意识到,我丢的,是对他人的尊重、欣赏和体贴;我所缺的,正是主耶稣切切教导我们的:对他人的爱。 如果爱,便不会将对方当成仅仅是传福音的目标,而是首先将对方作为“个人”去尊重、欣赏和体贴。 记得初信主时,我参加过一个校园事工研讨会。一位姐妹在会上分享事工策略:第一,机场接机,认识新同学。第二,建立关系,包括开车带新同学去超市买菜等。第三,根据新同学的反应,进行下一步──如果对方对基督信仰有积极反应,便跟进关怀;对基督信仰比较排斥,便舍弃不管。 我当时虽不成熟,但那“起初的爱心”还在,义愤填膺地反驳:这太功利了,没有真正地爱学生 !人是敏感的。究竟是表面对他好,还是真正关爱他,他心里是知道的。 后来,随着信主的年月增加,传福音成了自然,成了习惯,有时候就会把人抽象成传福音的对象,却忘了看重并关爱这个人。 我痛苦地意识到自己的状况,祷告求主帮助我:不要因为希望别人信主,就做表面文章,却忘了里面最重要的是爱。 嗅到生命的馨香 有一次,读到富勒神学院院长理查德.毛(Richard Mouw)的文章《见证,学习,合作》。他在文中提到他与穆斯林朋友的友谊──虽然他们双方对“耶稣是谁”这个问题,观点不一致,但仍然建立了友谊。 理查德说,2001年9月11日,当他从电视上看到飞机撞向纽约世贸中心时,立刻想到他的穆斯林朋友们。随即,他接到富勒神学院行政人员的电话,问他学校对 此当如何表态。理查德立即请行政人员打电话到当地穆斯林机构的总部,告诉对方,富勒神学院在为他们祷告;如果有人对当地穆斯林信徒发泄怒气、进行破坏,富 勒会站在穆斯林朋友这边,支持他们(据媒体报导,恐怖袭击之后的10天内,美国发生了近600起袭击阿拉伯人及穆斯林的事件)。 读到这段 故事时,我很惊讶,因为理查德的做法,是与众不同的。“9. 11”之后,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人,将穆斯林和恐怖主义联系在了一起,在心里和他们划清了界限。然而理查德却没有因为穆斯林朋友不信主,就对他们的遭遇幸灾 乐祸,也没有高高挂起、事不关己。我很钦佩他,因为我看到了他对穆斯林朋友真诚的尊重和体谅。我嗅到生命的馨香,感受到了爱。 之前,我总是以封闭阵营的模式看自己、看人。我将每个阵营贴上标签:基督徒、穆斯林、犹太教……而今,当我突破自己的封闭,跨出去了解和我不一样的人时,我学会了另 一种模式:流动模式──主耶稣是中心点,每个人都在靠近,或远离。也就是说,每个人都走在认识上帝的道路上,有的走得近了一点,有的还在远处。当这样看 人、看自己的时候,我便意识到,我没有什么可骄傲的。但我可以陪伴别人走上认识上帝之旅。 一脚外,一脚内 我开始从自己的舒适圈中跨出来,更开放地和未信主的朋友对话。当然,我也遇到问题和困惑,但我发现,这帮助我对信仰有更深入的理解,也让我更加认识我所信靠的耶稣。 在“信仰间对话”的课上,教授邀请一位犹太教的拉比,跟我们分享信仰。一位和这位拉比很熟悉的同学,告诉我们一个小故事:有一次,他偶然请这位拉比为一个朋友祷告。拉比答应了,说每天都会为他祷告。 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同学收到拉比的邮件,询问这个朋友的情况。他这才得知,拉比仍然每天为这个朋友祷告。我听了,心想:哇,这么虔诚啊 !我都没做到啊 ! 慢慢地,我更加了解这位拉比:他确实是个很好的人,愿意遵循上帝的教导行义;他每天向上帝祷告,寻求上帝心意;他相信耶稣是好人,只是不相信耶稣就是上帝差派的救主。他仍在等候救主的到来…… …
-
基督教会最被常问到的问题之一,就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教会、宗派与运动?在此问题的背后有一个假设,就是真正的基督教应该是统一的。他们认为,统一,对社会、文明、政 治、或宗教的存在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
-
我在美国华人教会事奉多年,见过不少年轻夫妇决定将孩子留在家里上学,而不送进公立学校。为此,他们花了许多的时间,大多数的妻子都放弃在外工作的机会,专心留在家里教育子女。
-
受伤、失望的羊啊!不要因为耶稣基督的伤痕与受难,而离开大牧人的羊圈。没有羊骚味的羊圈,怎会是羊圈?没有伤痕的传道人,怎能成良牧?
-
我所熟悉的基督徒当中,在金钱奉献的问题上有疑惑的人,多数都同意,基督徒应该在金钱上奉献。
-
“有些人耀武扬威地把奉献丢在奉献盘上,仿佛在说:‘瞧,上帝总算觉得舒服了吧!’…… 上帝根本不需要你的任何东西,连你的一角钱也不要。你如果这么做,是损害自己属灵的福气。你有权保有一切属于自己的财物,但是这些财物不仅会腐朽败坏,也终将毁掉你。” ——陶恕(A. W. Tozer,注1)
-
神早已知道“奉献”对我们是何等的困难,所以祂怜恤我们,允许我们以十一奉献来试试祂。祂应许打开天上窗户,倾福于遵行天父旨意的人,以此激励同时也警诫基督徒。祂要求我们作忠心的管家。
-
笔者是北京福音教会的牧者。今年,笔者有机会前往美国,学习提摩太‧凯乐(Timothy Keller)牧师所牧养的纽约救赎主长老教会(Redeemer Presbyterian Church)的植堂事工理念。本文所分享的内容,是此次学习后的一些心得。
-
在现代美国文化的影响下,同性恋的争议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问题。2008年加州宪法修订案,更是成为世界性的新闻。在这场争议中,教会也明显地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