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圣经信息
-
大自然与人类关系密切,人类生于斯,长于斯,取于斯,归于斯。大自然是人类的舞台,也是所有生物生存、活动的场所。对于大自然,人类历来有许多不同的观点。 科学家研究万有的根源、自然的定律,这是追寻宇宙的真;哲学家探讨天、人、物、我的和谐,以及人类终极的归宿,这是追寻宇宙的善;文学家与艺术家,欣赏日 月山川的壮丽恒动、虫鱼鸟兽的生生不息,这是显示宇宙的美。
-
人,不论个人或群体,生活的品行、品质要好,必须有圣灵赐的生命(灵命)。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达到以下几点:1,重生信神。2,有恒切的灵修(培灵)。3,悔改。
-
在读经、解经时,常涉及字词的理解。我们对66卷圣经是否有整全的认识、对经 节是否有正确的把握,这些都与我们对字词的理解有关。不同的解释,会导致不同的解经。若错解了字词,轻则顾此失彼,解释得通这句、却解释不通那句;重则可 、能混淆了真道。故此,解经时养成严谨的求证态度,颇为重要。
-
因此,在这岁末,我觉得,我们应该要回顾一下今年的历程,回顾一下我们在年初有过什么目标或心愿,一年下来,完成了多少?我们有没有半途而废?有没有偏离目标?是不是我们的目标定得太高,需要重新调整?或者,有没有失败需要去总结教训,有没有罪需要去对付,才能更好地达到目标?
-
神要哈该用什么办法,让以色列人愿意聆听呢?用提问的办法。通常你要人听你的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呢?就是问他问题。
-
拿撒勒人耶稣走在通向悔改、施洗的约旦河路上。他不需要悔改,但他定意与渴望悔改的人同在。他的身影,除去了人们走向悔改时的惧怕,除去了人们走向悔改时的疑虑,除去了人们走向悔改时的羞耻。因为,圣洁的主也曾走在这条路上,他的脚印是软弱者的安慰,是疑惑者的保障。
-
我们称呼第一个层面为恩典之约的神性角度,这角度强调神根据永恒的计划,赐给人白白的恩典、应许和慈爱。第二个层面,我们则称为恩典之约的人性角度,这角度注重人的责任,亦即人必须遵守神的律法。
-
现在,你可能会问:“借着上帝的灵,真基督徒会成圣到什么程度?”在《宗教情操》中,约拿单.爱德华滋(以下简称爱氏)针对此问题给了我们可能是最完全的回答,他从圣经中撷取关于基督徒生活中圣灵工作的12个记号。
-
笔者是二次大战后在香港信主的,所属的教会虽然也是属改革宗背景,但在主日除了上教会 做礼拜之外,最多就是参加青年团契的祷告会;一旦离开教会,其他的事,例如做功课,购物,上馆子等,都一样照做。到了西敏神学院,才发现基督徒对旧约律法 有如此不同的看法。当然,若是我们回应安息日会所引起的争论,并负起向犹太人传福音的责任,我们更是不能回避这个重要的课题。
-
《约翰福音》的最后一章,记载了一个奇特事件:耶稣三次问门徒彼得:你爱我吗?耶稣怎么了?这是情窦初开的少女才会提出的问题!但是耶稣是救世主、万能之神啊!这问题怎么样都与他的身分不相称,而且他还问了三次(在彼得给了肯定的答复之后还不甘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