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Picture
天下事

把我們的女兒帶回來吧!(裴重生編譯) 2014.05.19

裴重生編譯 本文原刊於《舉目》網站天下事専欄 2014.05.19 把我們的女兒帶回來吧!(Bring Back Our Girls) 看著電視上播放著奈及利亞(Nigeria)伊斯蘭(Islam)極端恐怖組織“博科基地”(Boko Haram) 領袖的視頻,一手持槍,一手比劃,身著迷彩軍裝,大言不慚的口出狂言,要把他綁架劫持的276個女孩在市場上賣掉。我血脈噴張,心中淌血。一個心中沒有真神的人,怎麼會有愛和憐恤之心? 4月14日清晨,天尚未亮,在奈及利亞東北偏遠地區的一所基督教住宿學校裡,衝進來一批武裝士兵,要孩子們上車,把他們載到無人知道的地方藏匿。事後伊斯蘭極端份子的團體承認犯案,並宣稱女人不需要受西方的教育,只需結婚。接下來的另一個視頻更誇張:把一部份孩子穿上伊斯蘭罩袍,口頌《可蘭經》。他們誇口說已把這些女孩轉變成伊斯蘭教徒了。在影片中清楚的看到孩子們恐懼的眼神。他同時要求奈及利亞政府以釋放囚犯為交換人質的條件。總統的顧問流便‧亞巴提博士表示 (Dr.Reuben Abati) ,政府沒有意願用錢贖回或買回被綁架的孩子,因為買賣人口在奈國是不人道的罪行。 事發之初,奈及利亞政府似乎束手無策,毫無應對之法,這引起全國對政府的不滿。失去孩子的父母憂急如焚,只好以示威遊行的方式來促使政府有所行動。三星期過去了,非州的聲音傳到了世界,引起關注,特別是婦女,她們呼出了口號“把我們的女兒帶回來"(Bring Back Our Girls)! 美國第一夫人蜜雪兒(Michelle )表示,她和奧巴馬總統感同身受,在這些女孩身上看到自己的女兒! 奈及利亞政府目前承諾準備開始和恐怖份子對話,並不惜一切的方法找回孩子。官方的資訊機構主任麥可‧奧梅瑞(Michael Omeri)表示:目前所有的管道都是開放的,政府和世界其他國家的情報和軍事專家互動,美國、英國和以色列、中國都加入救人的行列。白宫發言人表示,協助搜尋的面積大約是新英格蘭的大小,所以並不容易。 基督教新聞網資深記者艾瑞克‧斯逹格貝克(Erick Stakelbeck)5月9日的報導說:“基地”販賣人口的狂言一點也不驚奇,奴隸在伊斯蘭是合法的。 全美基督教領袖們一起為此事件禱告並呼籲基督徒參與行動。 奈及利亞美國基督教協會(Christian Association of Nigerian Americans)的雅各‧費戴爾牧師( Pastor James Fadele)說:我們祈求她們早日回來,她們唯一的罪是她們追求受教育的機會。 巴爾的摩(Baltimore, Maryland)的加麥‧拜恩牧師( […]

No Picture
天下事

天堂是真實的?(裴重生編譯) 2014.04.28

裴重生編譯 本文原刊於《舉目》網站天下事専欄 2014.04.28 天堂是真實的?(Is The Heaven For Real?) 好來塢近日颳起一陣基督教影片風,經過《挪亞》(Noah),《神之子》(Son Of God)到復活節上片的《天堂是真實的》(Heaven Is For Real),十分熱鬧。影評人肯尼斯‧摩費得(Kenneth Morefield)對《天堂是真實的》影片有十分客觀的評論。有時候我在想:拍宗教片的目的何在?宗敎片是只為基督徒拍的?是不是不管好片、爛片,只要把基督傳開就可以了?傳福音只有用說服的方法?在勸人信主時是否只有我對而不允許對方有任何的異見和問題? 導演瑞道‧華禮士(Randall Wallace)以十分智慧的手法,把他的信息傳逹給觀眾。當然他拿到的藝術執照允許他改編原著,不過他做的十分高明,使這部片子不僅只呈現給少數的團體,對非信者也有啟發。他藉著一個4歲孩子到天堂的異象,展示出天堂的榮美。 這部影片改編自泰德‧伯保斯(Todd Burpos)的暢銷書《天堂是真實的》(Heaven Is For Real)。他是位牧師,本書記錄了他4歲兒子卡爾顿(Carlton)因急性闌尾炎,臨近瀕死邊緣,手術醒來後告訢泰德他到天堂的經歴。肯尼斯宣稱自己是天堂存在的相信者,只是對卡爾顿的經歴有疑問。他以為華禮士拍的雖然不全符合書中所寫的,但是有些觀點可圈可點。這可能和華禮士接受過神學訓練有關。 電影中描寫一些書中發生的事:卡爾顿在父親泰德的詢問下,回想他坐在耶穌的膝上,看見祖父,天使對他歌唱,還有許多動物。他遇見自己不知情,未出世的妹妹。肯尼斯指出卡爾顿回憶的程度和科學家對記憶的研究有矛盾。在書中,泰德對卡爾顿經驗的真實性是深信不疑的,但在電影中他甚至對天堂的存在都有懷疑。 整部片子都顯示出導演對一些問題的探討。影片中有一個鏡頭:泰德和妻子索潔討論是否該付醫生帳單時,卡爾顿從外面走進來堅持該付錢給醫生;還有一個畫面:當泰德在卡爾顿與妹妹的睡房裡詢問卡爾顿時,鏡頭轉向正在小睡的妹妹。攝影機把觀眾的注意力轉到泰德沒有注意的地方。這些都暗示著孩子其實會聴到大人們的談話,卡爾顿的經歷是否是從大人的對話中想像出來的?從這些細微的小節裡,導演有意地敞開大門讓觀賞者自然的得到答案,而不是透過奇蹟來回答天堂是否真實的這個問題。這是他高明的地方。 影片中耶穌的穿著和卡爾顿形容的相異,耶穌的手上也沒有如他所說的傷痕,小演員沒有坐在耶穌的膝上,更沒有看到耶穌的馬(動物)。實景是在地球上取的景,是原先存在卡爾顿記憶之中的,這些改變使這部影片不只是部片子而已。這部影片技巧地使用鏡頭和演員帶出質疑,而不是用絕對的手法來護教,因而導致反感。 對基督徒來說,這部影片成功的使用卡爾顿的故事,讓基督徒們往內心去省察所信的是誰,而不是集中精力在如何讓非信者來相信。 片中戲劇性的高潮是泰德和南茜在墓前的對話:提到許多為什麼的問題,為什麼許多禱告沒有得到回答?為什麼是卡爾顿?如果天堂是真實的,為什麼死亡還是如毒鈎般的綑綁我們,甚至基督徒? 這部影片成功的讓泰德扮演一個真理尋求者,而不是利用他的境遇來謀利的角色。當然這片子一定也會引起基督徒中的分岐。 影評人肯尼斯希望這部片子,不是在社會辯論中拿來當做必勝的一張王牌,而是對探討上帝隱祕事的邀請。 我是聖經的死忠。在一個受洗的見證會裡,我聴到一位年青的姊妹說到她受洗的原因。她父親做醫學研究,一生換了許多工作;每到一處,他總是先把住處安頓好,再接他們母女去團聚。後來她父親過世了,去逝前接受了主。她要受洗因為她相信這次他也是先去预備一個家。這樣的說法在我心中造成震撼!我想到耶穌回天家前,不也告訢我們祂去是為我們预備地方嗎?這比書和電影更有說服力!

No Picture
天下事

敎宗法蘭西斯被《時代週刋》選為2013年的風雲人物(裴重生) 2013.12.13

敎宗法蘭西斯被《時代週刋》選為2013年的風雲人物 週刋表示,在極短的時間裡,這位新教宗以非凡的方法,改變了人們對天主教的認知。 “教宗不是在尋求自己的名氣或榮譽"梵帝崗發言人費得可•朗巴底牧師(Rev.Federico Lombardi)說:如果被選為風雲人物對傳福音有幫助的話—-上帝愛世上每一個人—-他肯定會欣然接受。 週刋編輯們沒有選擇美國國安部(NSA)的洩密者史諾登(Edward Snowden)和德州參議員泰德•酷斯(Ted Cruz)而選擇法西斯敎宗。 這是《時代週刋》自1927創刋以來,天主教教宗第三次當選,其它二次是1994年的教宗保羅二世和1962的教宗約翰二十三世。

No Picture
天下事

美國的靈命復興—-塑造(裴重生編譯) 2013.12.03

美國的靈命復興—-塑造了美國的歴史 美國開國元勳是否想把美國建立為基督教國家,一直以來成為爭論的話題。 我們是否脫離了基督教的基礎,或為了迎合世俗而重新銓釋開國元勳定下的法律?有人甚至說美國並不是以基督信仰立國,開國元勳的信仰軟弱。   許多人不明白在1700年代的大規模靈命復興,幾乎使所有的開國元勳被貼上激進的標誌。 艾迪•海耶特(Rev. Eddie Hyatt)在他的書《美國靈命復興的傳承》(America’s Revival Heritage)中提到,當初為逃離舊世界逼迫的清教徒,是帶著一個新的異象,盼望在新世界中,看到一個更新和改造過的基督教。 他們選擇以神的盟約來過生活而不受制於國王和國家定規的信仰。他們不受專制者的管轄而受制於所有人都同意的法律。 後來威亷•潘( William Penn)和貴格會(Quaker)的信徒來到賓州,他們主張人應受內心上帝的管理而不是外在政府的 管理。當時從英國來到費城尋找政府的官員,只找到一間空室。人們都是自理,政府只需一年開會二、三次而已。 然而到了1700年代屬靈熱度迅速減退。信徒迫切的為靈命復興禁食禱告。上帝垂聽了禱告才有1720到1760的第一次大復興。以熾熱講道聞名的約拿單•愛德華茲(Jonathan Edwards)即生於此年代。他自小是一個天才,13歳進入耶魯大學,17歳畢業,他以每天讀13小時聖經而聞名。他見證在麻州西部北漢普敦(Northampton)的復興;聖靈進入整個城市,酒吧空空如也,基督徒家中擠满了渴望得救的人們。在其它的城市也有同樣的情形。 從英國來的喬治•懷特腓德(George Whitefield)的室外佈道,有一萬到三萬人參加。許多城鎮似乎所有人都悔改歸向上帝。 富蘭克林 (Benjamin Franklin) 寫到喬治•懷特腓德在費城的佈道;從原是對信仰毫無概念,到走過街道耳邊所聽聞的都是每一家傳出的詩歌之聲。懷特腓德當時的禱告是,所有的殖名地都能成為一個有神的國家(one nation under God)。 這次的屬靈大復興讓13個殖名地都有共同的經歴,也影響到以後的獨立宣言和權利法案。海耶特在他的研究中一次又一次地發現,這次的大復興對美國開國元勳基督信仰的影響。 以傑弗遜(Thomas Jefferson)為例,他以"基督為主之年",結束他每一個文件的簽名。 今天有人懐疑喬治•華盛頓(George Washington)的信仰,但住在Valley Forge貴格會的艾沙克•派斯(Isaac Potts)親眼目睹他在天寒地凍的森林中跪下,乞求上帝給予幫助。 1800年間屬靈熱再度減退,憂心人士開始禱告。第二次屬靈大復興從耶魯大學開始蔓延到其它校園,造成全國歸向上帝。海耶特認為第二次的屬靈大復興,使美國免於法國血腥式革命的影響。 1850的另一次復興及時成為南北戰爭的緩衝,沒有導致國家的分裂。 海耶特說:我們有多次的屬靈大復興,上帝總是在關建的時刻來到。他禱告上帝能使用這本書,點燃基督徒新的渴望,熱情和異象,讓美國有另一次的屬靈覺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