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裴重生编译

  • 美南浸信会学盟(Southern Baptist Schools)中的一所学校,全美第三大的西南浸信会神学院(Southwestern Baptist Theological Seminary),他的考古糸收了一名攻读博士的巴勒斯坦穆斯林,因这不寻常的决定招来争议。

    阅读全文…

  • 5月15日在苏丹艾海优斯夫卡吐米(Ei  Haj Yousif  Khartoum)的公共秩序法庭(Public Order Court)里,上演一幕熟悉的真实剧。

    阅读全文…

  • 裴重生编译 本文原刊于《举目》网站天下事専栏 2014.05.19 把我们的女儿带回来吧!(Bring Back Our Girls) 看着电视上播放著尼日利亚(Nigeria)伊斯兰(Islam)极端恐怖组织“博科基地”(Boko Haram) 领袖的视频,一手持枪,一手比划,身着迷彩军装,大言不惭的口出狂言,要把他绑架劫持的276个女孩在市场上卖掉。我血脉喷张,心中淌血。一个心中没有真神的人,怎么会有爱和怜恤之心? 4月14日清晨,天尚未亮,在尼日利亚东北偏远地区的一所基督教住宿学校里,冲进来一批武装士兵,要孩子们上车,把他们载到无人知道的地方藏匿。事后伊斯兰极端份子的团体承认犯案,并宣称女人不需要受西方的教育,只需结婚。接下来的另一个视频更夸张:把一部份孩子穿上伊斯兰罩袍,口颂《可兰经》。他们夸口说已把这些女孩转变成伊斯兰教徒了。在影片中清楚的看到孩子们恐惧的眼神。他同时要求尼日利亚政府以释放囚犯为交换人质的条件。总统的顾问流便‧亚巴提博士表示 (Dr.Reuben Abati) ,政府没有意愿用钱赎回或买回被绑架的孩子,因为买卖人口在奈国是不人道的罪行。 事发之初,尼日利亚政府似乎束手无策,毫无应对之法,这引起全国对政府的不满。失去孩子的父母忧急如焚,只好以示威游行的方式来促使政府有所行动。三星期过去了,非州的声音传到了世界,引起关注,特别是妇女,她们呼出了口号“把我们的女儿带回来"(Bring Back Our Girls)! 美国第一夫人蜜雪儿(Michelle )表示,她和奥巴马总统感同身受,在这些女孩身上看到自己的女儿! 尼日利亚政府目前承诺准备开始和恐怖份子对话,并不惜一切的方法找回孩子。官方的资讯机构主任麦可‧奥梅瑞(Michael Omeri)表示:目前所有的管道都是开放的,政府和世界其他国家的情报和军事专家互动,美国、英国和以色列、中国都加入救人的行列。白宫发言人表示,协助搜寻的面积大约是新英格兰的大小,所以并不容易。 基督教新闻网资深记者艾瑞克‧斯逹格贝克(Erick Stakelbeck)5月9日的报导说:“基地”贩卖人口的狂言一点也不惊奇,奴隶在伊斯兰是合法的。 全美基督教领袖们一起为此事件祷告并呼吁基督徒参与行动。 尼日利亚美国基督教协会(Christian Association of Nigerian Americans)的雅各‧费戴尔牧师( Pastor James Fadele)说:我们祈求她们早日回来,她们唯一的罪是她们追求受教育的机会。 巴尔的摩(Baltimore, Maryland)的加麦‧拜恩牧师( Pastor Jamal Bryant)说:如果教会对此事保持沉默,就好比脸上有一只黑眼圏,明显又难看。 一年前,尼日利亚军队曾想对“基地”加以重创,但被美国政府阻止,绑架事件后,又要求他们转为强硬,突显出美国的外交政策似乎被媒体操控。 美国目前派有侦察飞机在可能的地区寻找失踪的女孩。 多半当这种不公不义的事情发生时,自己使不上力,心中充满了无奈,也是对爱人之心挑战的极限。但是我相信祷告的力量,我祈求通过全世界的合作,让这些孩子早日回家与父母团圆,她们对上帝的信心不要动摇。

    阅读全文…

  • 裴重生编译 本文原刊于《举目》网站天下事専栏 2014.04.28 天堂是真实的?(Is The Heaven For Real?) 好来坞近日刮起一阵基督教影片风,经过《挪亚》(Noah),《神之子》(Son Of God)到复活节上片的《天堂是真实的》(Heaven Is For Real),十分热闹。影评人肯尼斯‧摩费得(Kenneth Morefield)对《天堂是真实的》影片有十分客观的评论。有时候我在想:拍宗教片的目的何在?宗敎片是只为基督徒拍的?是不是不管好片、烂片,只要把基督传开就可以了?传福音只有用说服的方法?在劝人信主时是否只有我对而不允许对方有任何的异见和问题? 导演瑞道‧华礼士(Randall Wallace)以十分智慧的手法,把他的信息传逹给观众。当然他拿到的艺术执照允许他改编原著,不过他做的十分高明,使这部片子不仅只呈现给少数的团体,对非信者也有启发。他借着一个4岁孩子到天堂的异象,展示出天堂的荣美。 这部影片改编自泰德‧伯保斯(Todd Burpos)的畅销书《天堂是真实的》(Heaven Is For Real)。他是位牧师,本书记录了他4岁儿子卡尔顿(Carlton)因急性阑尾炎,临近濒死边缘,手术醒来后告䜣泰德他到天堂的经歴。肯尼斯宣称自己是天堂存在的相信者,只是对卡尔顿的经歴有疑问。他以为华礼士拍的虽然不全符合书中所写的,但是有些观点可圈可点。这可能和华礼士接受过神学训练有关。 电影中描写一些书中发生的事:卡尔顿在父亲泰德的询问下,回想他坐在耶稣的膝上,看见祖父,天使对他歌唱,还有许多动物。他遇见自己不知情,未出世的妹妹。肯尼斯指出卡尔顿回忆的程度和科学家对记忆的研究有矛盾。在书中,泰德对卡尔顿经验的真实性是深信不疑的,但在电影中他甚至对天堂的存在都有怀疑。 整部片子都显示出导演对一些问题的探讨。影片中有一个镜头:泰德和妻子索洁讨论是否该付医生帐单时,卡尔顿从外面走进来坚持该付钱给医生;还有一个画面:当泰德在卡尔顿与妹妹的睡房里询问卡尔顿时,镜头转向正在小睡的妹妹。摄影机把观众的注意力转到泰德没有注意的地方。这些都暗示著孩子其实会聴到大人们的谈话,卡尔顿的经历是否是从大人的对话中想像出来的?从这些细微的小节里,导演有意地敞开大门让观赏者自然的得到答案,而不是透过奇蹟来回答天堂是否真实的这个问题。这是他高明的地方。 影片中耶稣的穿着和卡尔顿形容的相异,耶稣的手上也没有如他所说的伤痕,小演员没有坐在耶稣的膝上,更没有看到耶稣的马(动物)。实景是在地球上取的景,是原先存在卡尔顿记忆之中的,这些改变使这部影片不只是部片子而已。这部影片技巧地使用镜头和演员带出质疑,而不是用绝对的手法来护教,因而导致反感。 对基督徒来说,这部影片成功的使用卡尔顿的故事,让基督徒们往内心去省察所信的是谁,而不是集中精力在如何让非信者来相信。 片中戏剧性的高潮是泰德和南茜在墓前的对话:提到许多为什么的问题,为什么许多祷告没有得到回答?为什么是卡尔顿?如果天堂是真实的,为什么死亡还是如毒钩般的綑绑我们,甚至基督徒? 这部影片成功的让泰德扮演一个真理寻求者,而不是利用他的境遇来谋利的角色。当然这片子一定也会引起基督徒中的分岐。 影评人肯尼斯希望这部片子,不是在社会辩论中拿来当做必胜的一张王牌,而是对探讨上帝隐祕事的邀请。 我是圣经的死忠。在一个受洗的见证会里,我聴到一位年青的姊妹说到她受洗的原因。她父亲做医学研究,一生换了许多工作;每到一处,他总是先把住处安顿好,再接他们母女去团聚。后来她父亲过世了,去逝前接受了主。她要受洗因为她相信这次他也是先去预备一个家。这样的说法在我心中造成震撼!我想到耶稣回天家前,不也告䜣我们祂去是为我们预备地方吗?这比书和电影更有说服力!

    阅读全文…

  • “911”攻击后,希望和恩典象征的十字架,决定收藏在今年纽约开幕的世贸中心博物馆里。 但是有一个自称美国无神论者(American Atheists)的团体,起诉博物馆违反政教分离的法律。

    阅读全文…

  • 韩德尔在完成弥赛亚后说:我看见天堂在我眼前并目睹伟大的上帝!对他和简尼斯来说,“弥赛亚”是最好的传福音工具。因此“弥赛亚”的演出不是在教堂而是剧院中。

    阅读全文…

  • 作家、演说家艾瑞克•梅特斯(Eric Metaxas)表示:信徒要探索不同的方法来明确表明他们的立场,关键是要大胆和谦虚,最重要的是爱心。

    阅读全文…

  • 敎宗法兰西斯被《时代周刋》选为2013年的风云人物 周刋表示,在极短的时间里,这位新教宗以非凡的方法,改变了人们对天主教的认知。 “教宗不是在寻求自己的名气或荣誉"梵帝岗发言人费得可•朗巴底牧师(Rev.Federico Lombardi)说:如果被选为风云人物对传福音有帮助的话—-上帝爱世上每一个人—-他肯定会欣然接受。 周刋编辑们没有选择美国国安部(NSA)的泄密者史诺登(Edward Snowden)和德州参议员泰德•酷斯(Ted Cruz)而选择法西斯敎宗。 这是《时代周刋》自1927创刋以来,天主教教宗第三次当选,其它二次是1994年的教宗保罗二世和1962的教宗约翰二十三世。

    阅读全文…

  • 美国的灵命复兴—-塑造了美国的歴史 美国开国元勋是否想把美国建立为基督教国家,一直以来成为争论的话题。 我们是否脱离了基督教的基础,或为了迎合世俗而重新铨释开国元勋定下的法律?有人甚至说美国并不是以基督信仰立国,开国元勋的信仰软弱。   许多人不明白在1700年代的大规模灵命复兴,几乎使所有的开国元勋被贴上激进的标志。 艾迪•海耶特(Rev. Eddie Hyatt)在他的书《美国灵命复兴的传承》(America’s Revival Heritage)中提到,当初为逃离旧世界逼迫的清教徒,是带着一个新的异象,盼望在新世界中,看到一个更新和改造过的基督教。 他们选择以神的盟约来过生活而不受制于国王和国家定规的信仰。他们不受专制者的管辖而受制于所有人都同意的法律。 后来威亷•潘( William Penn)和贵格会(Quaker)的信徒来到宾州,他们主张人应受内心上帝的管理而不是外在政府的 管理。当时从英国来到费城寻找政府的官员,只找到一间空室。人们都是自理,政府只需一年开会二、三次而已。 然而到了1700年代属灵热度迅速减退。信徒迫切的为灵命复兴禁食祷告。上帝垂听了祷告才有1720到1760的第一次大复兴。以炽热讲道闻名的约拿单•爱德华兹(Jonathan Edwards)即生于此年代。他自小是一个天才,13歳进入耶鲁大学,17歳毕业,他以每天读13小时圣经而闻名。他见证在麻州西部北汉普敦(Northampton)的复兴;圣灵进入整个城市,酒吧空空如也,基督徒家中挤满了渴望得救的人们。在其它的城市也有同样的情形。 从英国来的乔治•怀特腓德(George Whitefield)的室外布道,有一万到三万人参加。许多城镇似乎所有人都悔改归向上帝。 富兰克林 (Benjamin Franklin) 写到乔治•怀特腓德在费城的布道;从原是对信仰毫无概念,到走过街道耳边所听闻的都是每一家传出的诗歌之声。怀特腓德当时的祷告是,所有的殖名地都能成为一个有神的国家(one nation under God)。 这次的属灵大复兴让13个殖名地都有共同的经歴,也影响到以后的独立宣言和权利法案。海耶特在他的研究中一次又一次地发现,这次的大复兴对美国开国元勋基督信仰的影响。 以杰弗逊(Thomas Jefferson)为例,他以"基督为主之年",结束他每一个文件的签名。 今天有人懐疑乔治•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的信仰,但住在Valley Forge贵格会的艾沙克•派斯(Isaac Potts)亲眼目睹他在天寒地冻的森林中跪下,乞求上帝给予帮助。 1800年间属灵热再度减退,忧心人士开始祷告。第二次属灵大复兴从耶鲁大学开始蔓延到其它校园,造成全国归向上帝。海耶特认为第二次的属灵大复兴,使美国免于法国血腥式革命的影响。 1850的另一次复兴及时成为南北战争的缓冲,没有导致国家的分裂。 海耶特说:我们有多次的属灵大复兴,上帝总是在关建的时刻来到。他祷告上帝能使用这本书,点燃基督徒新的渴望,热情和异象,让美国有另一次的属灵觉醒。  

    阅读全文…

  • 如果你没钱给家人买食物,你会怎么做?在佛罗里逹州,有3个孩子的洁西卡•罗伯丝(Jessica Robels)的决定是到超市去拿食物。当她推了一车没付账的食物离开时,任职迈阿密的警察微姬•汤玛斯(Vicki Thomas)已抵现埸。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