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BH66
-
本文原刊于《举目》66期 王志希 为何要制定读经计划 每年,“渴慕神”(Desiring God)、“福音派联盟”(The Gospel Coalition)等美国福音派的重要网站,都推出各式各样的“读经计划”,供信徒选择。例如,影响钟马田(Martyn Lloyd-Jones)、斯托德(John Stott)等甚深、19世纪英格兰牧师麦琴(Robert Murray M'Chenyne)所制定的麦琴读经计划(M'Cheyne Reading Plan)就很不错。卡森博士(D. A. Carson)就此所做的2年期修订版,即成为我去年和今年读经的依凭。 制定读经计划,为的是让我们更有目标和动力、更平衡地阅读圣经。圣经实在是信仰生活的关键,我们需要借着从上帝而来的智慧,从圣经中更深刻地认识上帝,并渴慕祂,以祂为至终的福乐泉源。所以,我们应当找一个适合的读经计划,然后持守。 阅读属灵前辈的著作 除了有适合自己的读经计划之外,我们也有必要阅读属灵前辈的著作。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基督教贵族公开信》(Open Letter to the Christian Nobility of the German Nation)中提醒我们,之所以要阅读属灵前辈的著作,是因为这些著作像是“路标”或“地图”,让我们认清前面的路。否则,我们或者会迷路,或者要花很长的时间,才能找到正确的路。“我们阅读属灵前辈的著作,是要透过他们的著述明白上帝神圣的话语。”(约翰‧派博,《至高喜乐的传承——在恩典中得胜的人》,p. 27。以下引用皆出自该书。) 在读书的时候,不要只追求数量和广泛程度。因为“太过广泛的阅读,反而会令人困惑,而且不能使人受益。它会使学生的思想四处飘荡,因此,也就没有重点”,而“一个学生要是不想浪费劳力,那么就必须反复阅读一些优秀作家的作品,直到将作品中的精髓完全吸收过来”(p. 93-94页)。 路德提醒我们,属灵前辈的著作固然很好,但它们仅仅是“路标”或“地图”,是“工具”而已,不是、也不应当是我们的目的地——我们至终要回到圣经本身去认识上帝。如果我们只停留在属灵前辈的著作上,那“我们就像是只阅读路标,却从未真正行路的人”(第57页),是“买椟还珠”。 换言之,属灵前辈的著作,是“在山谷中附属于泉源的小溪”(第93页),“唯有上帝的话,才是需要我们去辛劳挖掘的泉源”(第57页)。所以,我们当读属灵前辈的书,更要回到圣经本身。 藉“祷告”支取“恩典” 只有读经计划以及属灵前辈著作的指引,还不足以让我们真正明白圣经,以及圣经所启示的上帝。在路德看来,我们研读圣经不仅要投入智识上的努力(理性),更要在灵性上投入时间(恩典)。 易言之,不是靠自己的努力、智慧和才干,就可以读懂圣经。我们更得切切祷告,恳求圣灵启示我们明白圣经话语,“把我们所有的学习都浸透在祷告中”(第109-110页)。旧约《诗篇》也一再教导我们,要祷告求上帝开启我们的眼睛(《诗》119:18),赐予我们悟性和理解力(《诗》119:34),使我们明白奇妙之事(《诗》119:18、27)。 因此,路德给出建议:“你们应该完全弃绝自己的感觉和理性,因为人无法靠这些读懂圣经……你们需要跪在自己的密室里,带着谦卑和迫切的心,透过耶稣基督向上帝祷告,祈求上帝用圣灵来光照并引领你们,给你们悟性。”(第110页)派博指出,在这一点上,路德的研经方法与他的神学观是统一的:研读圣经至关重要之处,在于藉“祷告”支取“恩典”。 路德的榜样与劝勉 路德在研读圣经上是我们的榜样。路德回忆自己早年的日子时说:“那时我还年轻,我一遍又一遍地反复研读圣经,做到烂熟于胸,甚至可以立即指出任何一节经文的出处。”(第93页) 1533年,路德写道,自己每年要通读圣经2遍。据黑克‧欧伯台的研究,路德一年读2遍圣经的习惯,至少坚持了10年(p. 93-94)。 路德的劝勉,通过派博牧师的笔,穿越了时空,提醒21世纪的我们:“事实上,你圣经读得再多,也不能嫌多;内容读得再仔细,也不能嫌太仔细……将学到的内容活得再好,也不能嫌太好……魔鬼……世界……以及我们的肉体,都在疯狂地与我们作对。所以,亲爱的弟兄姊妹,亲爱的牧者和传道人,你们要祷告、读经,要仔细研读圣经,要勤奋……”(p. 102) …
-
本文原刊于《举目》66期 施玮 一个基督徒要让自己的属灵生命活着,并活得越来越丰盛,越来越滋润,当然离不开吃“灵粮”——读上帝的话,读圣经。但如何能“乐”读圣经,而不是“苦”读圣经呢?每个基督徒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生活、生命状态中,以及按著个人不同的性格,都能够找到各种不同的读经方法。 文学性读经法能帮助具有文学阅读经验和习惯的人,在理性逻辑上更明白经文,在感性认知上也更好地体会天父的心意。不论是个人读经,还是准备带领查经、分享等,这种读经法都能提供帮助,让我们享受“灵粮”的美味。 中国人读经现状 从唐朝景教到1919年出版的《国语和合译本》,再到今天由中国人翻译出版的各种汉语圣经译本,这中间包括了语言处境化和诠释处境化的不同。其中马礼逊翻译出版的圣经全书《神天圣书》,是目前能看到的第一部新旧约全书译本,所使用的文字语言具有古汉语特征,其中的叙事体具有中国传统章回小说的叙述风格。以此为例,我们可以看到先贤们在圣经的语言和释读上,所做的汉语处境化的努力,以求让中国人能读懂圣经、并乐读圣经。 经过漫长的年月之后,母语为汉语的基督徒已逾一亿,而以汉语阅读圣经的人更是数倍于此。表面上看读圣经已经完全没有问题,然而在汉语语境中的人对圣经的阅读,似乎仍与我们在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中的阅读记忆,难以对话、相通、共鸣。 我在北美华人教会的服事中,特别是在中国大陆宣教和教导中发现:圣经对于教会内弟兄姊妹来说,偏重于当作“经文”来读和背;急难之时翻经文、抓应许、求安慰;平时更多是因为基督徒的责任、甚至只是为了完成教会读经任务来读经;大多数基督徒依赖听道来了解上帝的话,自己较难读懂、读出滋味来。 “释经学”原是为帮助人读懂圣经的,但却被归于神学范畴的“高深”专业学问,忽略了释经学的基础部分,是阅读和分析文章的基础语文常识。更堪忧的是,因为只将圣经当作“经文”读、背、听,以至常易形成断章取义,教条式的应用与争论。 圣经对于一般中国民众来说,是“天书”,是宗教的书。虽然大部分人认为它是一本教导人做好人的书,但不太会以欣赏文本的心态打开阅读,因为心理暗示就是“天书”,是看不懂的。 更重要的是,一般中国社会大众认为圣经与中国人的传统文化没有共通性,与中国人的审美,也没有共通性,是一本西方教会的经书。而我们传福音者除了讲见证,也大多只会按照西方语言体系的神学逻辑,来讲解基督信仰,这就很难引发中国读者在文化记忆中的共鸣。由此产生的结果就是,仿佛只能彻底否认、抛弃中国传统文化,才能成为一个基督徒;读圣经与过去的阅读习惯、阅读记忆和文学审美完全隔断,这难免让人有“多一个基督徒就少一个中国人”的隐忧! 文学读经的合理性 圣经不是神秘难懂的“天书”,而是上帝选用祂忠心的仆人,以他们所熟悉的语文,把圣灵的启示忠实地记录下来,成了一部用人类的文字,向人类启示上帝的书。 从较宽泛的意义上说,文学是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的统称。狭义则定义“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与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称作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 (维基百科)。 无论从广义还是狭义的文学定义看,圣经不但为历史、神学,更是一部文学典籍。因此,以文学阅读的方式来读圣经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不需要有“圣俗之分”的紧张。 读圣经首先必须依靠圣灵的带引,要有基督教教义与传统的光照,要有听道而行道的信仰体验,还必然要使用并遵循语言文学的规律和元素。只需我们粗略了解释经学的发展和原则,就可以看到圣经在其诠释、翻译、评鉴中涉及到大量文学研究的元素。 一方面,全书的形成、结构、文学体裁;全文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句子的语法分析和字意;上下文关系;创作语境(语言和文化的环境,如地理、服饰等);作者和作者心目中的写作对象等,这些现代语言文学研究中基本关注的元素,也是读经者所不能忽略的阅读基本规律。否则,就有可能“乐”读的不是圣经本身,而是自己的思想在只言词组的“经句”上的投射。 另一方面,在对作者原意的理解中,不可能排除阅读者的再创性,共鸣以及应用。这更是阅读圣经的意义。阅读、查经的目的不是对古文献的考古,所谓读经、研经,都是为了更明白上帝的心意,好让上帝活泼长存的话来指导、并改变读者的生活和思想,建造上帝的教会。 当我们意识到圣经的阅读也是一种语言文学性阅读时,我们会警醒自己的理解和教义都不能代替圣经文本,都无法避免片面性和时空性;同时我们也能够更主动、更放松地对圣经中的人物与事件,进行情感投入,从而产生共鸣与应用。 当然,我们也要注意到若忽略了历世历代教会借着圣经文本与圣灵的工作,在与圣经的“对话”中所产生的教义;忽略了教义所含的处境化回应与信仰经验的积累,那么今天的、个人的与经文间的“对话”就失去了信仰传统的根基,同时也破坏了语言文学研究的规律,当然也就难以在“乐”读中得着真道了。 无论从释经与语言文学研究的关系上看,还是从释经学的历史中看,文学评鉴(即,文学读经法)都并非今天突然产生的新方法。相对来说,文学性释经中所含的语言、文化元素最多,对处境化的要求也最多。目前释经学中,圣经文学评鉴较多运用英语文学研究的元素。汉语语境(语言文化环境)中对圣经的阅读,必然带来对圣经文学评鉴“处境化”发展的需求,这也是以文学的方式“乐读”圣经,必然带来释经学中对处境化研究的挑战。 汉语读经的挑战 使用文学性读经法来“乐”读圣经,一方面需要解决心态问题,就是了解文学读经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就要提供方法,就是进行汉语处境化的圣经文学性释经研究。 目前在中国,圣经文学类书籍以翻译作品为多,中国人自己写的介绍圣经文学的书,绝大部分内容是西方圣经文学历史、流派、方法的介绍,即便是在举例上,也多是引用西方文学作品为例,鲜有例举中国文学作品来对比和分析的。于是,这类研究并没有提供更多在中国文化、语境、审美中,对圣经的阅读和学习方法,反而强化了圣经作为西方宗教经典这一偏面性身份,而弱化了圣经的普世性、文学艺术性。这也造成了受中国文化影响较深的人比较难“乐”读圣经。 虽然西方圣经文学评鉴的研究已经很多,但都是基于西方文学的文体和审美上的,而西方文学与汉语文学的文体与审美相差甚大,与其他种类的圣经评鉴方式相比,文学评鉴更为突显出东西方文化和语境的差异。若是我们不能尽快进行汉语文学语境的圣经文学研究,一方面,目前西方语境中的圣经文学评鉴研究,很难对中国人的圣经阅读提供实际的帮助;另一方面,圣经的西方文化标签,也将在中国人心目中更浓更重,与中国社会文化和普通民众的对话就更难。中国神学学者对圣经文学评鉴的研究,若局限并遵循西方圣经文学评鉴的研究,很难真正被中国人接受并应用,更难对中国文化有深入的影响。 因此,建立具有汉语语境和中国文化背景的神学语言和神学体系是当务之急,而圣经文学评鉴法的汉语处境化研究则是基础之一。无论从汉语神学建立的角度,从世界圣经研究的文学性趋向的角度,还是从中国福音宣教、布道与讲道信息等方面来看,在汉语文学语境和审美中进行圣经的文学评鉴研究都是必需的,也是紧迫的。圣经评鉴学研究的文学性趋向,同时也是汉语神学建立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与展开的机会。因为从文本来看,希伯来文学的文体与审美趋向,与中国的传统文学的文体和审美趋向,有许多相通之处,并具有在相通基础上的超越。 文学读经之“乐” 我在博士论文《旧约圣经文学的汉语处境化研究》中,将旧约按叙事体和诗歌体两大类来分析,立足于每一种文体本身的主要文学元素,偏重于汉语文学的审美和研究路径,同时兼顾目前的圣经文学评鉴的研究方法,来研究旧约的文学表现特质。并借着比较相类似的汉语经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案例,来说明圣经与汉语文学的不同文学表达,传达出的哲学思想和思维路经有何异同。 在此文中,我举《创世记》中一小段文本的文学性分析,让读者从人物外貌、语言、情节描写上的对比,体验一点文学性读经的乐趣。 《创世记》里描写的第一个人是亚当。上帝起意要照着自己的形象造人(《创》1:26);上帝用尘土造人并吹生气使亚当成为有灵的活人(《创》2:7);上帝“安置”他在伊甸园,“使”他修理看护(《创》2:15);吩咐他不可吃善恶树上的果子(《创》2:16);带各样走兽飞鸟来让他命名(《创》2:19);甚至让他沉睡并以其肋骨造一个女人(《创》2:21-22)。…
-
美国网络圣经Bible Gateway(1993年Nick Hengeveld 在Calvin College 设立。2008年为出版NIV圣经的Zondervan收购)的总经理Rachel Barach ,于2013年11月在伦敦举行的基督徒新媒体会议(Christian New Media Conference)中提到,2012年,人们花了4亿小时读电子圣经;2013年,约有41%的美国人用网络读经。
-
上帝让我有福生在第三代的基督徒家族,可以体验观察到这些中西教会历史的传承,如何在台湾那段特殊的时空中凝聚会通。当我有机会与同时期的弟兄姐妹回顾当年所领受的教导时,我们都发现有一个很重要的操练,是当时这些中西属灵前辈不断耳提面命的,就是读经基本功。
-
大卫曾赞叹,上帝的话不但能苏醒人心,使我们心思清明、洞彻浊污、脱离愚昧、成为智慧,而且还能让我们感受到快乐、丰富,甜蜜,胜过蜂房滴下的蜜 (参《诗》19:7-10)。 怎样才能享受到类似大卫的读经乐呢?除了要追求、认识上帝之外,还要避免读经的陋习(许宏度),并正面地参考、仔细观察属灵前辈的经验与见证,积极培养读经的基本功(苏文峰);除了在理性、逻辑上明白经文,也透过感性认知来体会上帝的话语(施玮)。在21世纪,更可善用电子媒体,随时随处都触及上帝的话(谈妮)。 圣经,是我们清除内心垃圾后,洁净灵魂的粮食(溪水鹿);有人因此改变暴躁脾气,靠在心中淌流的经句,遇事转怒为喜(许尚利);圣经,甚至使无神论者鲁益师,成为一生无悔的护教大师(临风)。 在这个信息海量、思想多元、而精英辈出的时代中,不变的圣经,经历了启蒙时代以来,不同宇宙观的挑战、教会与个人的明证,加上圣经所记载基督复活事件本身的公共性和透明度,都证明了历史中的耶稣是基督,而不仅是圣人贤哲,也使基督信仰不致沦于道德说教(吕居)。 难怪,有人反复读经,有滋有味,且乐于记诵,不是因为惧怕刑罚,乃是因为喜爱上帝的律法(参《诗》119:16)。
-
本文原刊于《举目》66期 溪水鹿 坐经理的车去办事,看到路边的垃圾桶,我问经理:“在家里,你老婆跟不跟你发怨言?”他含糊其辞,不太愿意正面回答我。 我开诚布公地对他说,我妻子经常向我发怨言,动不动就拿我“开刀”。我说,应该让女人发发怨言,让她在你面前抱怨抱怨。 男人是垃圾桶 他问为什么,我说:“你发现没有,你家每天至少产生一袋垃圾。你每天早晨都要把垃圾拎到楼下,扔到垃圾箱内。家里没有了垃圾,干干净净,‘家庭系统’才能正常运行。如果这袋垃圾不丢掉,日积月累,家就会被搞得一团糟。” 经理点头。我接着说:“同样,如果把你的妻子也看作是一个‘系统’,那么,她每天也会产生很多‘垃圾’。比如,她在工作中受气,被领导骂,和同事搞不好关系。这些都可能使她产生负面情绪。所以,她回家后和你吵,甚至摔东西,都可以看作是她在倒她里面的‘垃圾’。只不过,你是她的‘垃圾桶’。 “如果在这个时候,你不接受她向你倒垃圾,反而和她争吵,向她倒你里面的‘垃圾’,甚至夫妻俩动手,拿家里的东西对摔,那么,她的垃圾就没倒出去。” 经理连说:“对,对,有道理!” 我问他:“你看到路边的垃圾桶没有?路人向它扔东西,它有没有把垃圾弹回路人的身上呢?没有!所以,聪明的老公,要向路边的垃圾桶学习,作一个一声不吭、老婆有多少垃圾就接受多少的‘大肚子垃圾桶’。你妻子发泄完了,她的系统减压了,她又更新了,她才会带着好心情,迎接第二天工作和生活上的挑战。” 经理连连称赞:“你这个垃圾桶的比喻非常好,对我很有帮助。是的,女人需要倒垃圾,男人应该学会当垃圾桶。家才能维持下去!” 忽然,经理反问我:“你老婆把垃圾倒给你,你的‘垃圾’又倒给谁?”我说:“倒给耶稣!当我有压力、痛苦、难过、怨言、委屈,当我心情不好的时候,我会跪在耶稣面前,向耶稣倾诉。” 经理看到我们的谈话像往常一样,又谈到了信仰上,就敏感地不吭声了。 丢弃“边角废料” 我的工作,是对现场实际上报的资料进行整理,对实际资料进行统计、修正、取舍,再组织文字,整理出一份报告,提供给业主。在此过程中,还要通过审核、审定两位技术领导的修改,再打印出完整的报告资料。 为了节约纸张,我们尽量在电脑里仔细整理和修改。然而一份完美资料的诞生,仍不可避免会产生很多废纸。有一天,我看着积累下来的厚厚一抽屉的废纸,忽然想到:原来我那一份份精美的“成品”,都是从这一堆堆“废品”里诞生的。 雕刻出一件“艺术品”,不可避免会产生“边角废料”。同样,上帝的儿女来到耶稣面前祷告,将自己心里的重担、心中的委屈、压力、痛苦诉说出来,将这些“垃圾”倾倒出来,也是生命更新、丢弃“废料”的过程。 上帝从来没有停止在我们身上工作,因“我们原是祂的工作,在基督耶稣里造成的……”(《弗》2:10)。祂要去除我们的肮脏、污秽,把我们做成精美的“艺术品”。上帝不会因为我们向祂倾倒垃圾而不满。当祂看到儿女脸上带着笑容、心里充满希望、带着一个好心情,去上班、工作、事奉的时候,祂是心满意足的。 艺术家雕刻一件艺术品,通常最多也就几年。而上帝雕刻我们,却是从我们一生下来就开始了。上帝在我们身上花的代价和时间有多大,我们无法想像!祂的目的,是要我们成为圣洁。 家庭的垃圾,需要人带走。当我们祷告时,同时有圣灵亲自用说不出来的叹息,替我们祷告。是圣灵帮助我们,运走了灵里面的“垃圾”。原来,我们在上帝面前倾心吐意,是上帝在我们身上的工作。 心灵的倾听者 当我们倒家里的垃圾时,我们也需要给家里新的食物,供应正常的生活。当我们倒心中的垃圾时,我们需要读圣经,因为主的话语是我们灵里的粮。“我就是生命的粮。到我这里来的,必定不饿;信我的,永远不渴。”(《约》6:35) 上帝的话语可以炼净我们的心灵,比如:“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参《林前》13:4-6)“至于淫乱并一切污秽,或是贪婪,在你们中间连提都不可,方合圣徒的体统。淫词、妄语,和戏笑的话都不相宜;总要说感谢的话。因为你们确实地知道,无论是淫乱的,是污秽的,是有贪心的,在基督和上帝的国里,都是无分的……”(《弗》5:3-5) 《诗篇》说:“少年人用什么洁净他的行为呢?是要遵行你的话。”(《诗》119:9) 当人内心被上帝的话语洁净、被上帝的爱充满后,他的负面情绪会越来越少,也就是情绪垃圾越来越少。他在主面前的祷告,更多是感恩和赞美。 我们的“垃圾”,无论倒多少,倒多久,耶稣都愿意听,都愿意担当我们的罪,用祂在十字架上所流出的宝血洗净、赦免我们的罪。这就是我们的救主,我们心灵的倾听者!…
-
本漫画原刊于《举目》杂志第66期,作者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