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吕沛渊
-
在主后64年“罗马城大火”之后,基督教会已经被公开点名为“异端邪教”,政府随时可以找个理由镇压逼迫。革利免在其书中特别提到:彼得与保罗,两位使徒都在罗马城殉道。
-
使徒保罗在主后56至57年间,完成了第三次宣教行后,起程前往耶路撒冷。目的是将外邦教会的奉献捐项,带到耶路撒冷,帮助教会中有需要的圣徒。
-
保罗于第三次宣教旅程中,在以弗所服事了约有三年之后,大约是主后56至57年 间,他横渡爱琴海来到马其顿,最后在希腊住了三个月(《徒》20:1-3)。他回顾爱琴海两岸的宣教事工,心中充满了感恩。
-
使徒保罗在主后52-53年左右,从安提阿启程,开始了第三次宣教旅程。他经过加拉太与弗吕家等地方,重访在前两次宣教旅程所建立的教会,坚固众门徒。然后,他来到以弗所。
-
在使徒保罗的第二次宣教旅程中,福音进入欧洲。保罗在马其顿省的腓利比、帖撒罗尼迦、庇哩亚三城市传福音,建立教会。
-
吕沛渊 本文原刊于《举目》第12期 耶路撒冷会议之后,使徒们差遣代表与保罗和巴拿巴同去,将大会决议信函,带给安提阿与外邦众教会。如此一来,外邦教会就可确信:耶路撒冷的使徒们和外邦人的使徒保罗,是齐心传相同的福音,一致拒绝“割礼派”的错谬。 第二次宣教之行 加拉太省的教会受到“割礼派”的影响颇深,需要帮助。所以,保罗与巴拿巴计划“第二次宣教旅程”,从安提阿出发,探望传过主道的各城。巴拿巴想要再带马可同 去,然而,保罗不同意,原因是马可在上次宣教时半途而废,离他们而去。二人看法不同,只有分道扬镳:巴拿巴带马可从水路赴赛浦路斯,而保罗沿陆路赴基利家 与加拉太等地。 保罗需要同工,他选了西拉与他同行。西拉原是带耶路撒冷会议信函至安提阿的代表,热心外邦宣教。西拉是先知,有劝勉的恩赐 (《徒》15:32),既是耶路撒冷使徒的代表,又与保罗一样具罗马公民身份(《徒》16:37)在帝国各省出入方便,真是合适人选。于是,保罗与西拉走 遍基利家与加拉太各地,分送使徒信函,坚固众教会。 提摩太加入布道团 保罗与西拉来到路司得时,有一位新同工加入他们, 名叫提摩太。母亲是犹太人,父亲是希腊人。提摩太受其外祖母罗以与母亲友尼基的影响,从小就明白旧约圣经(《提后》1:5;3:15)。很可能,在保罗第 一次宣教旅程时,他们祖孙三代听到主耶稣的福音,认识了祂就是旧约所见证的弥赛亚。保罗带领他们信主,加入当地教会。提摩太热心事奉,在当地与附近的教会 有美好的见证,倍受称赞。当保罗再次造访路司得时,就邀请他加入布道团,训练他成为福音的接棒人。他也不负众望,是保罗属灵的儿子,日后终于成为中流砥柱 的教会领袖。 都是为福音的缘故 犹太人散居世界各地后,与外族人通婚所生的儿女,是否仍是犹太人,这是必须面对的问题。 在路司得的犹太人势单力薄,无法与希腊外邦文化抗争,所以容许犹太女子嫁给外邦人。按照犹太传统律法(直到今日),母亲是犹太人,孩子就是犹太人,应接受 割礼。可能因为父亲是希腊人的缘故(希腊法律是父亲当家作主),提摩太应受割礼但未受割礼。当地的犹太人知道此事。为了避免人们误会保罗叫犹太人放弃祖宗 的信仰,所以,他给提摩太补行了割礼。 得救是单单因信主耶稣基督,不是因受割礼行律法。所以,保罗不屈从割礼派的要求,要外邦人提多受割 礼(《加》2:3)。保罗给提摩太补行割礼,因为他是犹太人,这与得救与否无关,为了传福音不让人误会。保罗自己在信主之后,仍愿遵行犹太律法的洁净礼 (《徒》21:26)。这显明保罗的心态:只要不违背福音的真理,甘心作众人的仆人,为要多得人。他说:“向犹太人,我就作犹太人,为要得犹太人;向律法 以下的人,我虽不在律法以下,还是作律法以下的人,为要得律法以下的人;向没有律法的人,我就作没有律法的人,为要得没有律法的人,其实我在神面前,不是 没有律法,在基督面前正在律法之下。向软弱的人,我就作软弱的人,为要得软弱的人;向什么样的人,我就作什么样的人。无论如何,总要救些人。凡我所行的, 都是为福音的缘故,为要与人同得这福音”(《林前》9:19-23)。 马其顿的异象 保罗、西拉、提摩太三人的布道团, 经过各城,将使徒信函所定规的,交付门徒遵守。于是众教会信心越发坚固,人数天天增加。他们完成了在加拉太省的任务,就按原先的计划,沿主要公路干线,前 往各城传扬福音。彼西底的安提阿是加拉太省的门户城市,紧邻亚西亚省边界,沿着“西巴司特大道”(the Via Sebaste),可直达亚西亚的省会以弗所。保罗与西拉顺从圣灵引导,经过北边弗吕家一带,因为圣灵禁止他们在亚西亚传福音。他们到了每西亚的边界,接 下来路分两道:向北进入庇推尼省,抵达其首府尼哥美地亚,或是向西行抵达爱琴海边的港都城市特罗亚。 本来他们想往庇推尼去,然而圣灵引导他们来到了特罗亚。特罗亚是联系小亚细亚与欧洲的水路重镇。在夜间保罗看见异象:有一个马其顿人站着求他说:“请你过到马其顿来帮助我们”(《徒》16:9)。保罗与同工立刻回应此来自神的呼召,坐船赴欧洲的马其顿省。 腓立比教会的起始 在特罗亚,《使徒行传》的作者路加初次使用“我们”来叙述行程(《徒》16:10-17)。显然路加在特罗亚加入布道团, 与保罗、西拉、提摩太同工。他们在尼亚波利上岸,沿“伊格那提大道”(the Via Egnatia)来到腓立比。腓立比是马其顿省的门户城市,是罗马的殖民地。当安东尼(Antony)与奥大维(Octavian)联手剿灭刺杀凯撒的叛 变集团之后,于主后42年将退役荣民安置在腓立比,为罗马皇帝的直辖市。 按照犹太律法,至少要有十个犹太男士才可成立“聚会”,有十个 家长经常参加聚会,才可设立“会堂”。如果人数不足,则可安排一“祷告的地方”在河边或海边空旷处。在腓立比的犹太人居民不多,因为在此没有“会堂”。所 以,到了安息日,保罗与同工出到城外,寻找“祷告的地方”。在城西约一英里半之处,甘格提斯河(the Gangites…
-
“耶路撒冷会议”意义非凡,为日后数次“大公会议”奠定了根基与榜样。所争议的问题“如何接纳外邦人信徒”,在主后70年耶路撒冷被毁之后失去热度;主后 135年耶路撒冷教会也成为外邦人教会(罗马皇帝Hadrian驱逐所有犹太人离开耶路撒冷,重建之为外邦城市)。
-
在司提反为主殉道之后,耶路撒冷教会大遭逼迫。除了使徒以外,门徒四散各地去传福音。有些到了叙利亚的安提阿,传福音给外邦人,建立教会。另有些门徒分散在犹太与撒玛利亚各处,传扬福音,为主作见证。这正是主耶稣所吩咐的:“你们要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撒玛利亚、直到地极,作我的见证”(《徒》1:8)。福音是如何在巴勒斯坦(“犹太全地”与“撒玛利亚”)传开的呢?
-
安提阿教会是“基督人”的团体,在教会历史上扮演承先启后的重责大任。安提阿是第一个“犹太人与外邦人合一”的教会、第一个“以爱心行动帮助耶路撒冷母会”的教会、第一个差派宣教士“向万民传福音”的教会。安提阿 教会活出“主内不分彼此、对内爱心帮助、对外广传福音”的美好典范。美哉!安提阿的“基督人”!
-
根据犹太“训言集Talmud”的记载,那位鼎鼎大名的拉比迦玛列, 其门生中有一位给他带来不少麻烦,原因是“在学习道理上,没有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