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陆加

  • 不叫撒迦利亚,要叫他约翰 “子承父业”至今在我们华人的文化里仍有一席之地,而在2000年前的中东犹太社会就更显重要。当时的社会不给下等人自由选择职业和向上进阶的机会,作为儿子,如果不能继承父业,维系父亲为整个家族所建立的地位、身份,那将是全家族的耻辱。 我们推测耶稣是个木匠,就是因为圣经提到他世间的父亲约瑟是个木匠。 远比做木匠要好的是做祭司,在圣殿里供职,服侍上帝。这是个很“高尚”的工作;不仅如此,还加上良好的工作环境,细软的祭司服和上好的饭食。 做一个好祭司,在上帝面前敬虔、安舒的度日,再教导出敬虔的儿子,让他合情合理的继承这份工作,这大概是撒迦利亚和他妻子伊利沙伯原本的心愿。甚至众人都以为是大好事,当这对夫妇老来得子的时候,人们想当然的要给他起名叫 – 撒迦利亚!是的,让这孩子就用他父亲的名字,因为他早晚也会在殿里做祭司的!看,子承父业的观念到了何等的地步,连名字都直接继承下来。 不过,这里有个变量。上帝对这孩子的将来另有打算:他不能像他父亲一样在殿里过安舒的日子,他要活得像个野人一样,住在旷野,穿骆驼毛的衣服,吃蝗虫野蜜。因为上帝要让他有超出常人的心志,于是众人因此被吸引,用心听他所讲的话,为耶稣的到来铺平道路。 不错,这孩子被拣选,要为上帝做一件特殊、意义深远的事。可对撒迦利亚来说,抚养这样的儿子,一旦允许他走这条路,在他漫长的成长期,将会面对何等大的社会压力,人们会不会谴责他养了一个逆子?他整个家族荣耀如何维系? 撒迦利亚选择了顺服,也选择了逆境,选择了放弃:他没有给孩子起名叫撒迦利亚,而叫他约翰!这是上帝给他的名字,这是让上帝主管他一生的标志。 我们今天作父亲的,对我们的孩子一定有许多期盼。华人的父母最舍得给孩子投资,为要让他将来活的比我们还好。恰逢父亲节,愿我们悄悄地问一问自己,如果上帝在我孩子身上的旨意,与我的打算大相庭径的话,我会选择顺服吗? – 2013 父亲节

    阅读全文…

  •     “传统”的杀伤力 5月初,在肯德基州一个5岁的男孩因玩枪走火,射杀了他2岁的妹妹。不可思议的是,这个男孩玩的竟是他自己的枪,是不久前他父母作为礼物送给他的;而且是枪行专为儿童特制的步枪(Crickett rifle)。这种枪的扳机很小,适合于小孩子的手。 送枪给小孩子在美国曾经很普遍,我的一位60几岁的同事在8岁生日的时候就得到他的第一支枪。不少父母至今仍然非常骄傲地把“承担力、勇气、责任感”的培养归功于这一类相当悠久的“传统”。即便出了这样的不幸,这个肯德基社区的人们仍拒绝“换位思考”,坚持这个送枪的传统是绝不会停止的。 无可否认,很多传统都有其特定的意义和价值,因社会、文化的原因而被人特别拥戴。然而时过境迁,如果对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的传统仍竭力维系,我想,这可能更多折射出人内心的某种脆弱和缺乏安全感了。 在如今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里,如何处理传统的问题,成为教会的一大挑战。坦率地讲,今天在北美的教会和信徒,常常被人认定是“保守和维系传统”的代表(甚至我们自己也这样认为)。好的传统的确应该被保存,然而这不应当是教会的形象。使徒时代的初期教会和近代历史上许多的教会,曾经给人带来巨变,又同时驱动社会改变,这种为福音大能所驱动的突破力是我们极需要的。 很多年前,有一个教会守主餐的时候就产生纷争,因为老一代的信徒坚持只许用一个公用的大杯子传递分杯,原因是这是当时主耶稣设立主餐的方式。当一种方式、传统被认定为“讨主喜悦,最合神心意”的方式的时候,这种“传统”就被圣化为“正统”。在教会的敬拜、聚会和教导的许多方式上,这类被正统化的禁区仍然不少,也使得有些误入禁区的人伤痕累累。 再一个例子就是中文圣经新的译本的使用。当各教会在积极地筹画向E时代,被网络语言浸泡的90后的新一代传福音的时候,我们却仍然使用百年不变的译本。不错,上帝的话有能力,可以跨越文字的局限。但是,上帝的话同时也需要是道成肉身的,与时代连接,成为易读、易懂的文字。 诚然,教会需要持守亘古不变的真理,然而真理和属灵生命的传承,不是传统的方式的持续。如同人不是为安息日设立的,传统不应成为活泼的属灵生命的约束、甚至是禁锢。教会需要在对传统的突破上有勇气,甚至可以成为时代的见证,因为教会也承担著文化更新的使命,使福音的种子有更新的文化作为土壤而广传。

    阅读全文…

  • 罪的两面性        药厂制药,药房卖药,看起来分工很清晰,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在美国,特殊情况下,药房也可以用现成的药剂配制一些简单的药品,供给极少数病人使用。大药厂的品牌药很贵,而小药房配的药成本很低,容易赚钱;药房、病人皆大欢喜。于是,个别胆大的药房悄悄地做起“配药”的生意,虽然美国药检局只容许个别配制,但他们却批量生产,变成了实际的药厂。去年10月开始,美国各地爆发的真菌性脑膜炎,后来发现,正是这样一个小药厂造成的悲剧。他们配制一种注射用的麻药,行销美国许多州。但是因制剂被真菌污染,几个月内造成了720人患脑膜炎,其中48人死亡!        究其原因:一是贪心,做药房不该做的事;二是不负责任,在消毒保障上不做该做的事。若只一方面做错,后果还不致于此。现代的制药管理监督制度一般都是多重设防,一处有漏洞一般不会出事。换句话说,即使这家药房私自制药,如能认真确保卫生条件,也不会出什么危险。        可是人之罪性就常有这种两面性:既有因贪欲驱使而积极主动做错事的一面,也有因懒惰懈怠而消极被动做错事的另一面。做不该做的事,又不做该做的事,两者叠加,就发生了如同服药过量一般的“中毒”反应。        罪性在主动、外显的一面还有报复、争竞、论断、炫耀;而消极、内隐的一面则表现为懦弱、退缩、自卑、放弃、随波逐流等等。认真的基督徒,要同时对付“旧我”的两种趋向,不让其做主掌权。

    阅读全文…

  • 上帝若不搭救我 华理克(Rick Warren)牧师4/16日在第一时间用书信的方式通告了他儿子自杀的事件,简洁地介绍了抑郁症对他儿子一生的困扰并最终夺去他27岁的生命。这一事件在教会内引发了广泛的关注、思考和疑问。 我曾多年经历抑郁症的困扰,同时还有一个有心理疾病、需要心理治疗的孩子。以我的个人体验来读这封信,我毫不怀疑华牧师夫妇在他们儿子身上曾付出了最大的努力:药物、辅导和祷告是在生理、心理和灵性层面上对抑郁症所能给予的最完备的“治疗”手段。我也特别体会华牧师所描述的“他儿子的真相仅有最亲近他的人才会知道”这极真实的一笔,因为心理疾病的痛苦和挣扎,多是在很“隐私”的情形下进行的,没有经历过的人和局外人,很难体会这一苦痛的强烈程度。 这一事件引发了许多讨论,特别是在教会的环境中认知和帮助“心理疾病”这一巨大的需要上,又带出许多美好的见证,许多“靠主胜过抑郁症”的经历(我个人也算是一例)。然而华牧师的书信所传递的,不仅仅是如何靠主面对这个问题,而是坦诚地告诉我们:他们在靠主所尽的一切努力之后,主并未像他们所期盼的那样,医治他们的儿子,结局看似是“失败”的。 我很敬佩华牧师夫妇把这样一个真实的、不尽人意的“负面”结果,毫不拖延的呈现在世人面前,这其实是基督信仰中非常宝贵、却常被忽略的一面。我们常常讲“得胜”,“得医治”,或“成功”的见证—- 虽然历经苦难和挫折,然而最终因为对上帝的信心和在生命中的持守,结局无比美好,就像约瑟、大卫、但以理,或是林书豪一样。约伯最后不也是得了双倍的祝福吗?我们自己也常常是等到好的结果出来了,才会“做见证”。 仔细思想圣经,信靠上帝的人,也不都是“大团圆”的结局。《使徒行传》里记载,彼得被希律抓到监狱里,天使亲自来营救他,使他神奇出狱;然而几乎同时被捕的雅各,命运却大相径庭,上帝没有显神迹搭救他,却任由他被希律杀害了。华牧师夫妇展现给我们的是“上帝若不搭救我”的时候,在世间如何持守信心;在“并没有得着所应许”的时候,如何持守对更美的家乡的盼望;一个带着伤痛、失败甚至绝望的人,如何坚持行走“标杆人生”的道路。

    阅读全文…

  • 我的一位华人同事嫁给了美国老公,说是美国老公,其实他家也是移民,是二战后过来的德国犹太人。这位先生是个典型的学者:逻辑、理性,尊重事实。不久前在他家中,他给我看一组旧照片,让我猜哪个是他母亲。这是一组典型的黑白老照片,在我看都是些很有自尊、家境不错的普通白人。猜过之后,他指著其他人说那些都是她母亲的亲人,包括父母和好几个兄弟姐妹,这些人全部死于犹太集中营,他母亲是唯一活下来的。(而且后来竟然在美国拿到博士学位。)

    阅读全文…

  • 每一次,我们和其他华人父母讲到孩子上大学的费用时,我都提到要让儿子想办法自己负担一半的学费。随之而来的总是很负面的反应,表示不理解、不相信,或干脆就嘲笑我一下。

    阅读全文…

  •   上周三,全美棒球联盟的“名人榜 ( Hall of Fame)”的投票引起特别关注。“名人榜”是棒球界的终身成就奖。上榜者不亚于好莱坞的明星奥斯卡得主,或是科学院的院士。今年的特殊性在于两位新候选人。

    阅读全文…

  • 陆加 本文原刊于《举目》52期        我生来就对“人”很敏感、也很看重人际,所谓关系型(people-oriented)的人。因此,非常在意周围人的一举一动。周围人的喜怒哀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的判断和决定。那些有话不直说的人,我还会猜他们的身体语言、弦外之音。如果一个很强势的或权威性的人物出现在我身边,他的意见会左右我……          然而,同大部分人一样,我意识不到自身的弱点。 到底是谁“不开窍”?         我在教会负责某件事的时候,最头痛有人和我意见不同。因为我觉得对别人说“不”,就等于破坏关系。        遇到这种情况,我就习惯性把事情拖一拖,做不成就算了。我宁可不做,也不想伤害了“关系”。或者说,我只想维系关系,不在意事情做得怎么样(虽然这样做,也不一定能保住关系)。可以想见,很多事在我手里不了了之,或虎头蛇尾。        为此,我太太很受不了。在她看来,这明明是对神的事不尽职,不够“忠心”!该做的事,怎么能这么不明不白的撂下?应该尽力而为!         她的确也是这样做的,因为她是对“事”很看重的做事型(task-oriented)的人,而且是个完美主义者。如果让她负责做什么事,她会不惜一切代价,甚至不睡觉、不吃饭,非做好不可。         至于其他参与者高兴不高兴,她不是很在乎。更准确地说,她根本不知道别人高兴不高兴。特别是那些有话不直说的人,总是搞得她一头雾水,只好不管了。所以,她事情虽然做得很漂亮,但不知不觉就可能得罪谁了。         哈哈,一到这时候,我就看不过去了——这明明是对弟兄姐妹没有爱心、不够“良善”嘛!不是吗?把人都得罪光了,光事情做成有什么用?不做不是更好?         因为做事方式的尖锐对立,我们都很受不了对方。我们都觉得自己很正确,是对方不开窍。而且,不论在圣经中,在教会传统上,或在教会领袖层里,我们各自都可以找到强力的支持。        作为夫妻,我们没办法井水不犯河水,也做不到东风压倒西风。于是冲突常常发生。最常有的情况,就是她指责我:“你怎么什么都不做?”而我则是:“你怎么能这么做!?” 动机有天壤之别         神借着这样的冲突,使我们不得不反思,不得不带着撕裂之痛,面对赤露敞开的自己—— 我为何特别在乎别人高兴不高兴?因为我依赖良好的人际关系来肯定自我、增加安全感。而我太太,则觉得只有事情做好了,才能赢得别人的接纳、承认,所以她的安全感是同做事挂钩的。         正是这样的价值观混杂在我们事奉的动机里面,所以表面上看似我们做事的方式不同,实际上是加入了价值观的冲突。         其实,我不是糊里糊涂走进教会的人。我信主后,价值观有了很明确的翻转。我也愿意凡事用圣经的价值观重新审核、分辨。然而,这不能避免我的生命中仍有许多隐而未现的问题。就如这件事,我认为我所坚持的,与圣经的教导十分吻合!上帝不是很看中“关系”吗?圣经不是强调爱、聆听吗?这与我看重的,不是很一致吗?        我没有察觉的,在这种表面相似的背后,其实动机有天壤之别。圣经看重的关系,能给人带来真正的益处,是利他的;而我的看重关系,则掺杂了个人需要,是为了给自己价值感和安全感。        说实话,要不是因为与妻子的冲突,我不会这样反思自己的。圣灵借着这一切,使我内心深处的价值观曝光了。         我太太也经历了相似的过程。只不过,她反省的,是为什么她受不了做事不“完美”。        改变固有价值观,使我和太太都感到有点儿失落感和脆弱。转变是痛苦的,然而当我们愿意改变的时候,神就亲自教导我们,怎样成为真正讨神喜悦的“又忠心、又良 善的仆人”。具体到我们两个身上,就是“既要忠心做事,又要良善待人”——我在顾及人的时候,也要把事做好;她做事的时候,不能忽略人的需要。看耶稣所行 的事,不能不说,祂就是这样的,既看重事,又关爱人。         明白了自己的天然个性、固有价值观,及其和圣经真理之间的差距后,我们豁然开朗了。从前的争论不休、彼此批评,改变为彼此看重,因为对方恰好弥补了自己的不足。       于是,她做事时会来问我,如此处理,会不会手法太硬,使人不舒服?我会给出建议,例如,如何预先沟通,避免误解。而当我又因为不同意见而迟疑不定的时候,她会鼓励我不要放弃,要主动去寻求共识,整合差异异,把事情做成。        我们开始变得彼此离不开了。无论做什么,如果可能,我们都希望对方在场,以得到最好的反馈、提醒、补足。我们不仅做事和做人的技巧提高了,还因彼此之间的理解,变得更理解别人。        我发现,从前我怕失去关系,却不见得可以维系关系。反而,当我不再怕因不同意见而得罪人的时候,我反而多了可以共事的好弟兄,且有了真正的安全感。我太太也发现,她从前着急做事的时候,总觉得别人碍手碍脚。而今她顾及他人的需要,愿意调整做事的步伐时,反而多了许多帮手。        反思我们天然的性格,改变不正确的价值关联,承认自己的局限,主动请求他人补足……这大概也算是一种“舍己”的操练吧?或者,用前辈的话讲,算是在性格上“经历十字架的对付”吧? 作者出生于北京,北京医科大学毕业。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博士,细胞分子医学专业。现在华生制药(Watson Pharmaceuticals)公司从事新药的临床试验。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