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谈妮

  • 8岁的阿威(陈振威)坐在这个由石灰、水泥及花岗石建成的,有宿舍、教室、篮球场、秋千、滑梯、摇摇板等,看来甚为豪华完善的学校中,心里充满了惊惶。刚才洋溢心头的兴奋,全烟消云散了。

    阅读全文…

  •   捐肾者 在巴拿马参加华福主办的泛美宣教大会时,遇到一位姐妹,她来参加我的文字讲座。 这位女士身材瘦削,脸上总是因为笑容而放光。她告诉我,目前平均约半年住加拿大,替一个宣教机构工作,另外半年住巴拿马,在一个神学院中服事。 这次会议是借用一个大型的旅馆。旅馆的建筑围绕着一个极为漂亮的游泳池。我们每天数次,挥汗绕过游泳池,去参加各种聚会和吃饭。终于到了最后一天,有一两小时的空档,让我们这些带了泳衣的人,可以下池松弛一下。我注意到这位姐妹,她抬着头,熟练地在水里来回和聊天,毫不见疲态。 我问她,是不是身体很好,常常锻炼?她愣了一下,仿佛重来没想过这个问题;她略微迟疑后回答:“是啊,我好像一直都蛮健康的。”然后她很兴奋地问我:“你猜我几岁?”答案是:72! 她告诉我,她从未结过婚,但也不算是“单身”,因为她一直有主内同伴,彼此照顾。她还告诉我,她曾将一颗肾,捐给了一位牧师。 我当时惊异地有点反应不过来:一位精神烁耀、喜乐充满的“耆老”,却是一位单身生活丰富,大方捐出一颗肾的在职宣教士? 透过媒体,每一天,我们可看到许多悲惨的、不公的、令人气馁的,或令人毛骨耸然的报导;但同时,也有许多基督徒在默默见证上帝的恩典和大能。我们需要有人来记录、传扬这些故事,给世界、甚至也给主内的肢体,更多的光亮、鼓励与希望。 注:附图是在巴拿马聚会时,借用的酒店游泳池,当地基督徒有很好的职场见证,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酒店泳池内常有其他住客欢乐地随音乐沉浮,我们却多半只能望水兴叹。

    阅读全文…

  • 与乌龟有约——在母亲节前夕 在一个会议中,我留意到一位安静、但观察力敏锐又冷静的80后。会后,我们有机会聊聊,就决定请他写篇 “小海龟的宣教梦”。 文章来了,很不错,果然点出一些中国教会,在传统观念中的盲点。文章在登记后,要给其他编辑过目、审阅。然后,修改成印刷的格式,再经过数次改稿和校对…..最后是选图片。 图片具有多重目的:呼应文章内容、吸引读者注意、美观版面、增加阅读趣味、以及舒缓大片文字所带来的视觉压力,等等。而此文顾及版权,一时找不到海龟的照片;那么,来张乌龟的特写如何? 母亲节前夕,我打了几个电话给一个朋友,他关机。这人养了只乌龟,擅摄影,有个很棒的单反与很酷的镜头。两、三天前发了个短信给他,一直没回音。我只好发电邮,还给他女友留言,堪称全面搜寻,就只差没找牧师帮忙了。结果他立即回信:1. 短信没收到。2.正闭关、全力预备第二天的成人主日学中。 这可怎么办?脑中灵光乍现——另一位朋友的儿子,好像3年前也养过乌龟。不知男孩离家上大学后,乌龟是否还在?终于联络到在外面与家人餐叙的朋友,她告诉我,乌龟还在,可以自己去她家后院找。 这天特别热,阳光炙烈。我戴着墨镜,拎着相机和橡皮手套。溜进朋友家的后院,先仔细凝视水泥地上的一个玻璃鱼缸,见浑浊的泥水中,只有几只颜色难辨的死虫…..正要放弃的时候,注意到院中一角,有个废弃的水缸。我走进一看,不得了,两只巴掌大的巴西乌龟,正在水中浮木上晒太阳。一见我,立即敏捷地钻进水里。 我看着浓浊、墨绿的水色,深吸一口气,将相机谨慎摆好。再套上手套,小心翼翼地伸进水中摸索,一方面在猜:乌龟会不会咬我?试了几回,从谨慎到大胆,终于让我摸出了一只乌龟。放在太阳下,然后艰难地扯下手套,拿起相机,趁乌龟从龟壳里伸出脑袋,还没来得及快速爬到阴影里照相。试了几个来回,又怕弄脏相机,又怕乌龟爬走,又担心自己被后院凌乱的桌椅绊倒,还忧虑会热坏乌龟,搞得我汗流浃背,墨镜上全是雾气。 还好,回家看照片,效果很满意——长镜头照出来的乌龟,看起来像是在凝神思索:深沉、困惑,而仍有向往。 把乌龟放回水缸,离开朋友家前,注意到她家的批把树,已经累累结满金黄色的果实了。

    阅读全文…

  • 北美华人教会中,有进入成人期后才移民美国者,也有从小就住在美国或是根本就出生在美国的人

    阅读全文…

  • 记一位作者的“复活” 复活节的夜里,我收到一封令我啼笑皆非的英文邮件,内容大致如下: 现在是11:47p.m.,我还在写文章…我已经死了…希望明天早上经历复活。 写信者是位瘦削娇小,有两个孩子的传道人,除了参与教会极重的服事外,周间还在美国中学教书。在过去的两、三个月中,她曾因病危的姐姐而赶回亚洲;回来不久,年迈、住外州的公公又动了大手术。长期有慢性疼痛的她,只有撑着重感冒与失声的咳嗽,同时处理既有的责任,和突发的意外。 我因此曾建议她:若无法如期交稿,以后再登也可以……呃,虽然有点可惜。 但在背负著如此的重压之下,她依然拼命要完成约稿,并为了让这篇报导有最好的呈现,不惜打国际长途电话,访问几位相关者。 这样的动力与毅力,都是因为在我们的沟通中,她十分认同《举目》邀约的主题,并同时领受从上帝而来,要分享一个特别的见证、造就教会的呼召。 复活节的第二天上午,她打了个电话给我,解释道:她告诉孩子,若复活节当天没有写出文章来,她就“死”了。她现在要等到文章写出来,才能“活”过来。我笑不可仰,告诉她,我原来还真不敢打电话给她呢! 虽然这位作者已经翻译、出版过几本巨著,也发表过许多篇文章,但每次我找她写稿,她都万分感谢上帝给她服事的机会,并总是不满意自己的写作,谦和地询问我的意见。 当晚收到初稿之后,我回复了一些小建议;第三天晚上,她这篇在体力和时间上,几乎是“不可能任务”的作品,终于完成了!

    阅读全文…

  • 透过《举目》杂志的文章,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的基督徒,虽然没有林志炫那样耀眼的才华,却在圣灵中,能诚实面对才能下的“真我”,使新生命力求健康与茁壮,并在生活中,勇敢回应上帝的呼召,见证突破自我的恩典,且在本份上追求卓越,最终能完成使命。

    阅读全文…

  • 没想到第三天晚上,在大家彼此拥抱、话别、合照、收摊位的混乱中,M找到了我,真诚热切地说:“我读了《举目》杂志,非常感动,可以看出这本杂志真的是很用心编的……上帝一定会祝福你们的事工。”同时,她快速地写了张支票支持《举目》杂志!

    阅读全文…

  • 若将教会的整个信仰内容看成一个球。那么,处在球最中心部位的,就是核心信仰,从核心信仰出发,往外的第二层,是在伦理立场,如: 灵恩、离婚,打胎,政治参与,同性恋,女性的讲道按牧领导等。位于最外的第三层,是教牧实践的选择,如:是否采取长老制,是否设立婴孩洗礼等。

    阅读全文…

  • 本文原刊于《举目》59期 冯秉诚/谈妮访问与整理 简介:冯秉诚现任威斯康辛米城华人教会差传牧师,笔名“里程”,著有《游子吟》等书。        针对教会内有不同的神学立场,导致彼此关系矛盾的时候,该怎么办?教会领袖要能分辨,若这些争论,只是在面对基要真理以外,不同的神学观点时,可以持守以下几个原则:         1.上帝是超越人的逻辑与理性的。人无法仅仅借着有限理性和逻辑,来界定对上帝的认识。         2.在牧会中,不宜把在神学院中,基要真理(所谓基要真理,往往就是各个教会的信仰告白)以外的神学争论,拉进教会。(编注)         3.在教会中的传道人,可以在基要真理以外,持有自己的神学立场,但不宜在公开讲台或教导中,强调或坚持自己的这些在基要真理以外的神学立场,以致于造成教会中的混乱。         4. 牧养教会,是应该让弟兄姐妹把主要的精力,集中在圣经中启示明确的基要真理上,不要因为其道理看来清楚,就以为简单,而不再在这些真理上作深度的思考与学 习。因为唯有扎根在这些基本的真理上,我们才会更了解上帝的心意、上帝的大计划,以及上帝对我们个人的托付。每个信徒都当找准自己的事奉岗位,好与其他弟 兄姐妹在主里有肢体般的配搭,成为神国的团队。这才是信徒委身教会,行走天路的重心。        编注:里程在著作《神的圣言(卷二):圣经的诠释》(海外校园与使者,2007)中,提醒读者 “应把真理和对真理的认识区分开”:        真理是绝对的、终极的。但人对真理的认识的某些层面则是相对的、暂时的,正像自然科学的认知是相对的、暂时的,不断向上帝所制定的自然法则逼近一样。        圣经清楚启示的基本真理,如,上帝是独一真神;耶稣基督是神子;世人都犯罪;耶稣基督的十架救赎计划;主耶稣将再来审判世界……是绝对的,是信徒能够准确把握和可以大胆传讲的。         但在人对真理的认识中,尚有不准确、需要不断完善的地方;人不能把自己对真理的认知的每一点都绝对化。真理是不能被人“掌握”的;真理只能被人追随或跟随。         兰姆说:“一个人若认为自己对圣经的解释是正确的,我们不反对;可是我们反对,人忘记自己的卑微和人性的缺陷,而认为自己对圣经的解释与上帝的启示具有同等 的地位。”奥斯邦也说:“此处最严重的一个问题,就是把神学模式当着永久不变。许多学者完全反对教义的定型化或终结化。…因为许多团体的确将他们承袭的传 统和创始的先祖,当成几乎‘不会错’的对象来崇拜。”        如果把自己的神学体系绝对化,就会拒绝圣经对自己的体系说话,或对那些“不利”的经 文置之不顾,或按自己的体系强解这些经文。更易以对自己的体系的宣讲,代替对上帝的整全话语的宣讲。如此,神学家已有意无意地把自己的体系高举到与圣经同 等的地位了。随着体系被绝对化,体系的倡导者、拥护者也逐渐地、不同程度地被绝对化了,变成真理的标准和尺度;凡与自己体系的观念不同的,无论有无圣经的 依据,都一言以拒之:“不讲真理”或“偏离真理”。 (参第8章,应用──警惕神学研究的陷阱)

    阅读全文…

  • 面对美国大选,咋办?(谈妮)

    一位美国华人教会的牧者来信询问: 我最近正在祷告,也在教会祷告会上请众同工祷告,盼望当会众问到今年美国总统大选的时候,教会可以有一个符合圣经原则的回答。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