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忧郁症

  •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比翼飞(辛立)20240425

    本文刊于举目官网牧者恩言专栏,原刊于2019.09.23 辛立 经文:“你们作丈夫的,也要按情理(原文作‘知识’)和妻子同住,因她比你软弱(原文作‘是软弱的器皿’),与你一同承受生命之恩的,所以要敬重她,这样,便叫你们的祷告没有阻碍。”(《彼前》3:7) 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中的核心。这一关系与其他各种人际关系相互连结、相互影响。在其他关系中,比较难处的,就是婆媳关系。这一点,在我妈妈被诊断出罹患老年失智伴随狂躁症(Senile Dementia)后,我们夫妻照顾她时,表现得很明显。 妈妈跌倒后,因为医生用了大剂量的止痛药和镇静剂,药物反应大,所以狂躁症的表现很强烈。她的眼睛不时被深灰色物体遮盖,她紧紧盯着我,或是说难听的话,或是咬我。 每当此时,我就求上帝赐给我力量和智慧,并且一边流着泪,一边以镇定的口吻对她说:“妈,我知道你心里很痛苦;儿子不孝顺,没有照顾好你。但我知道,你所说的难听话都不是你本人的意愿。上帝爱我们,谁也不能将我们从祂手中夺去。” 之后,妈妈就慢慢平静下来,眼睛开始流泪,灰色遮盖物慢慢褪去。我深信,上帝的爱能洗去我们身心灵的一切疾病。 老年失智的另一显著特征,就是对过去所受的伤害记忆很深,且无法饶恕。他们会将现在所看不惯的人和事情,和过去的人物、事件挂钩,将所有的愤怒聚焦在一个人身上。妈妈在急诊病房时,妻子和我一起去照顾她。她就把对所有媳妇们的不满,发泄在妻子身上;并且用强烈的语言伴随行动,要把妻子赶出去。 在这样的情况下,夫妻同心非常重要;同时,积极了解病患者的表现,也很关键。妻子靠着上帝的恩典和慈爱,一边忍受妈妈的误解,一边从朋友处询得她们照顾婆婆的经验,她也购买相关的书籍,希望照顾好婆婆。 老年失智的患者中,很多人会怀疑别人,比如怀疑亲人偷他们的钱,贪图他们的财产等等。他们防范心理强,常常藏东西;东西找不到,就说别人偷了。 我妈妈在发病期间,会在我们房间翻箱倒柜,看有没有她的“重要文件”。他们也会怀疑亲人要害自己、在饭里下毒。我们回想妈妈摔倒之前,每次吃饭,都会把我们夹给她的菜夹回给我们;看着我们吃了以后,自己才吃;有好多次,她把喂给她的降血压药偷偷吐出来扔掉。后来住院了,我们在医院喂她吃饭时,先要把饭自己吃一半,剩下的再给她吃;如此,妈妈心里感觉到安全,饭量才逐步恢复。 照顾患有老年失智失智的父母,短期照顾的体能压力大;长期照顾的心理压力大。如果处理得不好,给家庭带来的伤害会很大。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夫妻争吵增多,经济压力加重,甚至会引发忧郁症、正常人也变得不正常。 所以,如何将孝敬父母落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夫妻的共同认知、互相体贴、彼此勉励,这些都至为关键。特别是当照顾的对象是婆婆,媳妇被误解、伤害的机率就很高。 照顾久病在床的公婆,可以说是家庭面对的很大困难。常言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但作为基督徒,我们不是大难来时各自飞,而是大难来时比翼飞。当然,单凭我们自己的力量,很难做得到。 所以,我们常常祷告,祷告是我们夫妻同心照顾久病父母的力量来源。彼得在祷告是否蒙应允之前,这样说:你们作丈夫的,也要按知识和妻子同住,因她是比你软弱的器皿,与你一同承受生命之恩的,所以要敬重她,这样,便叫你们的祷告没有阻碍。 在祷告前校正我们的心,特别是体贴比我们软弱的妻子,是共同照顾久病父母的过程中,一同承受生命之恩的重要环节。以此作为基础,我们的祷告就没有阻碍,上帝必定听我们的祷告,赐给我们力量、能力、爱心、智慧,特别是同心。 共同照顾好久病的母亲,是我们一年多来所经历的蒙恩之路。久病的妈妈看到我们夫妻和谐、共同照顾她的时候,她也从有所学习,和我爸爸的关系也有了非常正面的改进;并且开始学习饶恕。对于老年失智、狂躁症病人来说,能从自己的牛角尖中出来,学习饶恕是很关键的起点。若不是靠着上帝的恩典和爱,人是无能为力的。 只有经历风浪和苦难,特别是经历过照顾久病在床妈妈,我们更体会到信仰的力量,上帝的恩典;我也从照顾妈妈的过程中,看到妻子的宝贵;我们一家人也学会珍惜彼此之间的亲情、爱情、友情。 祷告:主啊,父母、夫妻、婚姻,都是你赐给我们最宝贵的礼物和恩典,在这些关系里面,我们看到自己的软弱,但是,“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比翼飞”!求你时时刻刻成为我们的力量、拯救;让我们在你的救恩源泉中,欢然取水,满有喜乐,走好一生的每一步,祷告奉耶稣的名求,阿们! 欢迎您上网  behold.oc.org  阅读更多好文。《OC举目》面对当代挑战,与教会同行,和跟随基督的您一起成长。

    阅读全文…

  • 永不放弃——从网游上瘾聊起(孙艾苓)2023.08.02

    当孩子会觉得父母好烦的时候,孩子的心态需要调整,父母的教养也需要调整。孩子不耐烦的原因,大多来自不成熟的的性格、以自我为中心的态度等。另一个原因,则是缺乏适当的管教。

    阅读全文…

  • “圣经辅导”可能结合“专业辅导”吗?——以抑郁症为例(徐理强)2023.03.04

    如果华人教会采用“圣经辅导”门派的优点,摒弃它的缺点,同时也探讨、了解、应用上帝在普遍恩典启示的疾病成因与治疗机制,就可以对抑郁症的病人提供实际和有效的帮助,完成爱人如己的使命。

    阅读全文…

  • 孩子想自杀时,怎么办?(张忆家)2021.07.22

    当轻生、不想活的念头出现的时候,拒绝寻求帮助的人,非常可能每况愈下。在痛苦的时候把自己孤立起来,只会越来越痛苦。有些人会认为只要读圣经、祷告,就会脱离忧郁的心境。我非常相信神医治的大能,但是我认为人在困境、到达想自杀的地步,可能已经觉得神不爱他、离他很远,更遑论接受神的干预。若是可能,寻求有同样信仰专业人士的帮助,可以在信仰、精神医学与心理辅导整合的情况之下,脱离忧郁。

    阅读全文…

  • 人生的悲喜剧——防治忧郁(周基树)2016.01.28

    看到美国著名喜剧演员罗宾·威廉斯(Robin McLaurin Williams,2014年8月因忧郁症自杀。编注)的悲剧结局,忍不住要提出忧郁症的防治问题。因为我也曾是负面情绪和抑郁症的受害者,但是基督把我救了出来。

    阅读全文…

  • 妈妈的忧郁症(小萱)
    ,

    妈妈的忧郁症(小萱)

    本文原刊于《举目》76期。文/小萱。我刚离开家,家里就传来消息,妈妈随时可能去寻死。另外,妈妈开始伤害身边的人,比如要拿针刺自己的儿子或孙子。唯一安全的办法是,把她反锁在屋里……我快崩溃了。

    阅读全文…

  • 上帝若不搭救我 华理克(Rick Warren)牧师4/16日在第一时间用书信的方式通告了他儿子自杀的事件,简洁地介绍了抑郁症对他儿子一生的困扰并最终夺去他27岁的生命。这一事件在教会内引发了广泛的关注、思考和疑问。 我曾多年经历抑郁症的困扰,同时还有一个有心理疾病、需要心理治疗的孩子。以我的个人体验来读这封信,我毫不怀疑华牧师夫妇在他们儿子身上曾付出了最大的努力:药物、辅导和祷告是在生理、心理和灵性层面上对抑郁症所能给予的最完备的“治疗”手段。我也特别体会华牧师所描述的“他儿子的真相仅有最亲近他的人才会知道”这极真实的一笔,因为心理疾病的痛苦和挣扎,多是在很“隐私”的情形下进行的,没有经历过的人和局外人,很难体会这一苦痛的强烈程度。 这一事件引发了许多讨论,特别是在教会的环境中认知和帮助“心理疾病”这一巨大的需要上,又带出许多美好的见证,许多“靠主胜过抑郁症”的经历(我个人也算是一例)。然而华牧师的书信所传递的,不仅仅是如何靠主面对这个问题,而是坦诚地告诉我们:他们在靠主所尽的一切努力之后,主并未像他们所期盼的那样,医治他们的儿子,结局看似是“失败”的。 我很敬佩华牧师夫妇把这样一个真实的、不尽人意的“负面”结果,毫不拖延的呈现在世人面前,这其实是基督信仰中非常宝贵、却常被忽略的一面。我们常常讲“得胜”,“得医治”,或“成功”的见证—- 虽然历经苦难和挫折,然而最终因为对上帝的信心和在生命中的持守,结局无比美好,就像约瑟、大卫、但以理,或是林书豪一样。约伯最后不也是得了双倍的祝福吗?我们自己也常常是等到好的结果出来了,才会“做见证”。 仔细思想圣经,信靠上帝的人,也不都是“大团圆”的结局。《使徒行传》里记载,彼得被希律抓到监狱里,天使亲自来营救他,使他神奇出狱;然而几乎同时被捕的雅各,命运却大相径庭,上帝没有显神迹搭救他,却任由他被希律杀害了。华牧师夫妇展现给我们的是“上帝若不搭救我”的时候,在世间如何持守信心;在“并没有得着所应许”的时候,如何持守对更美的家乡的盼望;一个带着伤痛、失败甚至绝望的人,如何坚持行走“标杆人生”的道路。

    阅读全文…

  • 最近基督徒间谈论最多的议题之一,应该是《标竿人生》的作者,华理克牧师的幼子马太,因不堪长期精神疾病的困扰,而举枪自尽的消息,年仅27岁。我想每个听到这消息的人,心中一定非常悲痛,也充满许多问号。

    阅读全文…

  • ,

    患上忧郁症(林娟)

      长期的失血使我经常头晕耳鸣,气短神虚,生活和学习上受到很多影响。但更重要的是我在精神上受的折磨。因为血流量时多时少,情形时好时坏。这样无休止地轮回反复,使我几乎不再抱希望。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