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中国学人
-
培训营对我一个刚刚信主就蒙召作传道的人来说,无疑在认识信仰,认识圣经,甚至认识中国家庭教会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开启和帮助,对我后来的事奉有很大的影响。
-
为了帮助本刊初信的读者在真道上进深,在灵命上成长;《海外校园》在两年前己经构思,决定除了出版布道性的双月刊外,更在1997年另增加两期进深特刊。
-
在自己过往的理念中,神不是一个带有惩罚的报应者、就是一个高不可攀的神秘东西,是不可捉摸更不可亲近的。但耶稣基督不仅主动地把我从失丧当中救出来,更是让我在生命中去经历祂真实的爱。使我知道祂在那里,祂在这里,祂与我是息息相关的。
-
10年前,《海外校园》邀请我参加一个笔谈,题目是“信主容易,成长难”,谈中国学人信了主之后,不追求、不成器,信得快、离开得也快。现在,《举目》又向我约稿, 内容差不多:“为什么中国学人不愿固定加入或委身某一教会?”
-
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学人事工的进展,在北美、澳纽已有一些教会以中国背景的人士为主体。这样的情况,和70、80年代在北美成立的美生华裔(ABC)或粤 语、台语的同质性教会颇为相似。从过去教会增长的经验中可看到,原先以单一语言或族群为主体的同质性教会一定会多源化。因此目前以中国学人为主体的教会也 绝不会闭关自守;当她稳定成长,且有宣教心志后,也必须开始思想如何接纳其他背景的华人(或西方人及其他族裔)溶入这普世教会中的肢体。
-
对于“要顺服神”,基督徒通常不会有异议。但谈到要顺服人,尤其是具体到要在属世事务上,顺服政府、丈夫、父母这些直接影响我们实际生活的“人”,基督徒的口径可就不那么一致了,甚至是各持一词,众说纷纭。
-
我在教会做过的事奉包括主日司会、司圣餐、讲台翻译、成人主日学老师、诗班、带查经、团契负责人、教会通讯录编排、主日饭食、清洁、探访、布道会陪谈员等等。
-
随着中国学人在国外人数逐渐增多的趋势,人们看到这些社会的精英、国家的栋梁,不但在海外充分展示才华,获得学业上的成就,事业上的成功,同时也经历了信仰方面的争战。
-
一提到“教会”,许多未接触过教会或初到海外的中国学人,常有两种极端的印象:一个极端是将教会视为《巴黎圣母院》中弥漫阴森、神祕氛围的教堂;另一个极端,则是将教会过份完美化,以为是充满爱与温暖的人间净土,完全远离世俗的斗争与虚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