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外国信仰
-
本文原刊于举目官网2024.08.10 佳明 掐头去尾的视频 2024年5月,有一个视频疯传网络,成为热点新闻——在哈尔滨的地铁上,一位阿姨,向另一位阿姨传福音。边上一个年轻人听到了,喋喋不休地怼她。车厢里,众人连声附和,纷纷拍手称快。 这段掐头去尾、剪接过的视频,将那位粗鲁怼人的大学生,渲染成一位挺身而出、以理智和勇气捍卫了文化自信的大英雄。央视网等各大官媒平台纷纷转载,并配以大标题——《阿姨在地铁上鼓吹外国信仰,大学生慷慨陈词有理有据进行反驳》,似乎是要抓住机会,狠狠羞辱信基督教的人。 病态网络狂欢 这个事件,在基督徒群体里,自然也引起回响。无论是网上的,还是我周围的基督徒,看完视频后,都黯然神伤,感受到对基督信仰和道德的践踏。大家心里仿佛有烧着的火,含忍不住,又如鲠在喉,有无数反驳的话,想一吐为快…… 可以说,那位地铁“自信男”,成功地激起了基督徒的愤怒,包括我在内。直至今日,我的心情依旧不能平复! 有人称此次事件是“文化自信”之争。但我认为,这就是一场赤裸裸的网络暴力。大学生的行为,并没有国人所以为的那么高尚。那被别有用心之人剪辑出来的视频,不过是用来刺激国人骨子里的“文化自卑”,挑动人心中狂热的爱国主义情绪,从而博取关注、赚取流量。 视频下方的评论区,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有太多不明事情原委的爱国线民,迫不及待地加入“啦啦队”,为“自信男”欢呼喝彩。他们留下7万多条留言,几乎是一边倒地夸他有文化、有知识,少年强则国强等。而与此同时,那位不知名的阿姨,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大家竭尽所能地讥讽阿姨没文化、没知识,被外国文化洗脑。 这是一场属于国人的病态网络狂欢。一群盲目排外、一味沉浸在狂热的爱国主义里的人,以打击一位阿姨的信仰为乐,并以此来彰显自己可怜的自信心。他们内心对人没有丝毫尊重,无脑地加入这场病态的狂欢中。 犹记新冠疫情期间,美国总统夫妇确诊新冠的消息传出,立即引发了国内网络的狂欢。短短几个小时内,央视新闻的微博下,数十万人为此消息点赞。被赞最多的回复是“希望人出事”、“国庆献礼”、“恭喜夺冠”、“众望所归”、“新冠找到真爱”等。每一条几乎都有数万的点赞。人们总算在令人心生恐惧的灾难里,找到了乐子。他们笑得很开心。只是这种笑,令人毛骨悚然! 我心中伤感。我既愤慨于自己的同胞竟如此冷血、愚昧、无知、自私,但我又为他们担忧,因为他们并不认识上帝。每当想到最终的结局,我总是为他们捏一把冷汗。 基督徒的两种反应 再说回那位哈尔滨地铁的“自信男”吧。实话实说,我真的很难按照圣经的教导去爱他。甚至有一段时间,我觉得他面目可憎! 我想,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因为他冒犯了我的信仰,踩踏了我红线。然而痛定思痛,我要追问:按照圣经的教导,基督徒究竟该如何对待他? 我留意到,基督徒对地铁阿姨的声援,可分为两种风格。一种是提枪上阵、急不可耐地卷入一场针锋相对的辩论中,对“自信男”的论点,一一反驳,令很多基督徒看完后直呼痛快! 另一种则不同。他们一方面同情阿姨的遭遇,纷纷出言安慰。另一方面,他们效法主耶稣在十字架上的祷告,“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做的,他们不晓得”(《路》23:34),对大学生心生怜悯。 怒从心头起 对于这两种回应方式,不知道读者您支持哪一种?究竟是该温和,还是应激烈?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哪一种方式更可取,其实涉及护教这一议题。 20世纪,一些护教者被视为圣战烈士——手拿真理的宝剑,凭著如山的铁证,为自己的信仰做出辩护。他们言辞激烈、态度强硬。许多人进入近乎癫狂的状态,情词迫切向对方传讲福音;却在情绪上头后,一心只想驳倒对方,早已忘记自己最初的目的。不经意间,就“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面红耳赤,面目狰狞! 其实,这种视对方为自己敌人的护教思维,只会把护教的方向,推向一成不变的宗教辩论,甚至是演变成敌我双方的战争。可以料想,最终的结果一定是不欢而散,双方都没有得到益处。 以温柔、敬畏的心 近些年,有人开始对这种护教方式有所反思。有一本书,引起了我的注意——《温柔护教学:温柔护教的人有福了!》。 “温柔”与“护教”,原本是两股不易糅合的绳子,却被作者魏乐德拧在一起,使力量加倍,为21世纪的基督徒打开了新的护教视野。 可以用一节经文,来总结这本书的核心思想:“只要心里尊主基督为圣。有人问你们心中盼望的缘由,就要常作准备,以温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彼前》3:15)正如作者所说,如今护教学所缺失的,是用温和、亲切的态度,来面对甚至是欢迎那些怀疑性的问题(注1)。 作者很有洞察力。他敏感于时代的变化与需求,留意到今日护教学所面临的困境,给出了自己的见解。这对现今的基督徒,是大有帮助的!因此,有评语说此书“是21世纪基督徒应该人手一本的护教手册”,并不是谬赞。 作者强调,要用活出来的生命护教。这让人眼前一亮!作者指出,借着一个人的生命,活出上帝国度的样式,将是终极的护教方式。拥有一套很棒的抽象思想和论点,可能非常重要,然而,我们更需要通过自己的祷告和话语,成为能够实现天国各样事物的人(注2)。 一个人声称自己拥有真理,别人就会听他的吗?不一定! 许多时候,基督徒可以在道理上驳倒对方,却无法让对方内心信服。正如作者所说,护教绝对不是用理智来占上风,不是贬低他人,更不是以为可以在没有上帝的恩典下,就能拯救别人。我们要以温柔和敬畏的心,与圣灵同工。我们要把理性的能力献给圣灵,相信上帝会善用我们的能力和言语,在圣灵的教导下,帮助心中有难处的人,移去他怀疑的重担(注3)。 不可以暴制暴 究竟是用温和还是激烈的方式护教,我试着来回答这个问题。 这两个词虽然看起来是彼此对立、冲突的,但实际上,它们是互补的关系。温柔是出于爱,是用一种柔和、谦卑的态度,软化人心,为福音事工预先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然而,离开真理的爱是不合宜的。为真理竭力争辩,是在信仰底线上决不妥协的态度。如果温柔的背后是牺牲部分真理,那么,这种温柔引人误入歧途,是福音的敌人!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来看待以上两种回应:一方面,因受限于国情,基督徒和这个时代争辩,是很难吵赢的。只是,越是黑暗的时代,越需要有属灵的战士为真理发声——虽然声音尖锐,却启发大众思考。 另一方面,若只是停留在气头上的口嗨阶段,这种缺乏爱心的护教讨论,往往变成争论,既不造就人,也不荣耀上帝。毕竟以暴制暴,只会制造更多的争端。然而从上帝而来的爱,却能软化人心、化解仇恨。 正如该书作者所期盼的:我们必须帮助更多人,以超越传统的方式来完成护教工作,不再把护教视为只是对预先假定的反对意见,给出回应和争辩。反之,要采取教学相长的姿态,带着沟通的意愿,一起进行研究,为要得到真正的知识(注4)。 毕竟,天父不是让基督徒来破坏关系,而是活出上帝的生命。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忍气吞声,只是我们可以换一种更温和的表达方式。 北风与太阳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北风与太阳》,对基督徒护教很有启发作用——北风与太阳打赌,看谁能脱下路人身上的大衣。北风使出浑身解数,呼号咆哮、吹向路人,试图吹掉他身上的大衣……可是路人把大衣抓得更紧了。轮到了太阳,它只是露出温暖的笑容,将柔和的日光照在路人身上。不一会儿,路人就主动地把外套脱下来了。 因此,我想提醒自己,也提醒因哈尔滨地铁“自信男”事件而愤怒的主内家人:请不要对那位大学生心生怨恨,更不要在愤怒中将他拒之福音门外。毕竟,谁没有年少轻狂的时候?谁没有无知犯错的时候?甚至使徒保罗,在归主前也严厉逼迫过基督徒。 要知道,那个年轻人并不是我们的敌人。他对信仰狭隘的认知,以及在上帝面前的狂傲,只是显示出他格外需要福音而已。 最后,我还想对那位阿姨说:请不要灰心丧胆!在主流媒体所谓的“政治正确”一边倒支持那位小伙子的时候,你看起来落单、弱势,但其实并不孤单,因为天父上帝会亲自安慰你受伤的心灵。还有许多来自远方基督徒的暖心问候,给你加添前进的力量与勇气。 最重要的,你知道你所信的,是真实的! 注: 1. 魏乐德,《温柔护教学:温柔护教的⼈有福了!》,应仁祥译(新北:校园书房,2019),2。 2. 170。 3. 63。 4. 204。 作者来自中国,90后,在教会主要负责青少年事工,也在主日讲道。